第1章:天上凡间各不同
撰文灵感来源之一:“天女散花”
“天女散花”一词,来自佛教中《维摩诘经·观众生品》里的一则故事,讲述的是西天佛祖在灵山授业之际,暗命天女百花仙姑在空中抛洒下百花以试探他们的德行修为,因有:“结习未尽,固花着身;结习尽者,花不着身。”
待花雨纷飞落下,及至他人衣襟上不着,唯有到了弟子声闻身上却未落地,他深知自己修行不够,遂主动向佛祖告命,自愿谪落尘埃再受一次轮回之苦,佛祖欣然应允,于是,声闻满怀心事下界而去,百花仙姑见之默然无语。
撰文灵感来源之二:“风神未肯留情,美人谁护”
唐天宝年间,洛阳城外处士崔玄微,于一春夜偶遇几位佳人,有绿衣杨氏、白衣李氏、绛衣陶氏、绯衣小女石醋醋和封家十八姨。故而兴致勃发,命仆取酒与之共饮为乐。不想,席间十八姨失手打翻酒杯污了醋醋衣裳,醋醋发嗔叱之,酒席不欢而散。明夜,诸女又来,醋醋言诸女皆住苑中,多被恶风所挠,求崔于每岁元旦作朱幡立于苑东,即可免难。时元旦已过,因请于某日平旦立此幡。是日东风刮地,折树飞沙,而苑中繁花不动。崔乃悟诸女皆花精,而封十八姨乃风神也。出自唐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
撰文灵感来源之三:女主的闺名:梅儿。
“梅”字灵感来自明朝《警世贤文》中的那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暗合着她姿色绝美、武功盖世、淡泊冷傲等等特质。“梅香”常用来比喻政绩清明,这较符合文中的时代背景;“梅香”也多是古代婢女的代称,这也正合着女主御前丫头的身份。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似昔人非。
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华朝末世,天垂异象,炎夏飞雪,江河泛滥,种种不祥,非止一端,然当时的君王仍不思社稷,整日沉迷酒色、昏庸无道,以至天下大乱。
时关外夏族趁着泱泱大国日渐颓靡之际,突然不宣而战,挥虎狼之师南下,一举篡夺了人家近三百年的基业,这虽说是天命使然,但终因杀戮过重,引来天妒人怨,因此有上界仙家言官具奏掌管三界的玉皇大帝,欲要请旨降灾予以严惩,亏有众良神条陈,玉帝最终决意派遣一天魔下界,扰乱夏室,以彰显因果报施。
古语云:君权为天所授,故凡间帝王称为天子,天子有代天宣化之大任,每当其行事德行有亏时,必遭上界天谴,届时或降
下天灾,或派女魔下界惑乱君心,如夏代妹喜、商代妲己以及大唐的武曌莫不如此,至于此次会派哪位神魔?则由玉帝交由西王母来全权定夺。
王母乃众女仙之首,三界十方的女子,凡得道登仙者,皆归她来管辖。此事传出,未等王母指定人选,早有人毛遂自荐而来,那便是居于广寒宫里的嫦娥。
嫦娥,帝喾之女,因窃食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丹药,飞升到月宫成了太阴仙女,有一得必有一失,如今她孤身守寡久居广寒,身边唯有玉兔为伴,难免冷清寂寞了些,此时听有下界这等美差,忙来自荐。
在昆仑山瑶池旁,嫦娥遇见好友风神十八姨,一问得知,原来她也是为此事而来,于是,二人同往觐见。
王母平日对嫦娥一向宠爱,当初她所吃的丹药便出自自己之手,当听说她有思凡之心,便毫不犹豫地应允了。至于风神,王母却犹豫了。嫦娥见状,忙娇声帮着她说好话,还道自己真心想与十八姨一块儿去也好有个伴儿,不然自己也太孤单了。王母听了,觉着也有道理,便勉强答应了。二人大喜,叩谢回去后,只待选一吉日同往下界。
人分美丑善恶,仙界亦是如此,月姊行为稍有欠缺,并非人人如她一样,此事传到悲天悯人的百花仙姑那里,她心念一动,掐指一算,得知此时相距夏朝开国皇帝天夏帝的阳寿将尽,还有不到二十年的光阴,天谴一事将应验在他的继任者四皇子夏承汉身上,此人正是因自己散花而被谪转世下界的声闻,再一算,又知将来他必是一位勤政爱民的明君圣主,若他遭劫难,非但对其本人来说不公,就是于天下百姓也是极为不利的,于是她命人请来百果、百草、百谷三位知交姊妹,私下里共议出一条绝妙的对策出来。
三月三,正是西王母圣诞,各路神仙齐来贺寿,百花仙姑趁着欢愉之际,携众仙家姊妹与月老、和合二仙,向王母提议给凡间未来的圣明君主夏商帝介绍良缘,以彰显圣母体恤凡尘、仁慈博爱之心。王母正乐着,当然不会反对。百花仙姑还乘势主动说,愿意从自己座下百位仙子中,选出十二位花仙来护佑在其身边。
王母正要点头答应,忽见月仙、风神过来反对。
嫦娥、风神两人与百花仙姑向来不睦,当年在蟠桃会上,嫦娥为讨王母欢心,心血**强要百花仙姑发令让百花齐放,结果引出一场口角,叫嫦娥丢了颜面,进而引发群花仙被谪下界,无端受了一场轮回之苦,如今虽过了千年,二人仍是面合神离、心
有芥蒂,此时当她听百花仙姑想要护着凡间皇帝,那不成了专和自己作对么?于是,马上双双到王母身边,陈辞劝说万万不可答应。
王母娘娘听了只是微微一笑,摆手叫她们先退到一边。其实,她早已获悉了百花仙姑的意图,只是并未当面点破而已,后招手命欲知未来的仙官,查看一下未来那位太商皇帝的德行,当得知他的确是一位治国有方的好君主后,就不得不答应了众仙家的提议了。嫦娥得到这样一个结果,面色大变,心里早已气得不行,而百花仙姑见大计已成,心中一阵欢喜,盛筵过后,回去便着手张罗起来。
放下仙界暂且不提,回头再说凡间。
天夏朝建立之初,太祖皇帝开疆拓土使国家的版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佳境,随后开始大刀阔斧整肃吏治、减免赋税,将战后满目疮痍的国家迅速恢复了生机。他在位期间,可说是励精图治,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天下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天夏七年,皇帝共诞育了六位皇子,其中大皇子二十五岁,最小的六皇子才刚满十岁,十六岁以上的四位皇子,被分派到朝中各部任职,其中长、次二位皇子因早年随父皇征战颇有功勋,被指派到了位高权重的兵、吏二部,并可当堂听政议政,就眼下来看,储君之位将来极有可能在二位皇子中产生,至于其他几位皇子则都因资历尚浅,不敢觊觎。
皇子们秉性各有不同,本文单说皇四子夏承汉。此子少年老成、文武兼备,才不过十七岁的年纪,已颇具大将之风。自打年初才封赏成了贤郡王后,府上长聚集着许多江湖侠士,一块儿饮酒作乐,谈古论今,切磋武艺,颇具昔日孟尝君之风,因此深得皇上喜爱信赖,可因其母佟氏性格柔弱并不十分得宠,因此在皇上心目中,实力尚不足以与长、次两位皇子抗衡。
四皇子承汉自幼被他父皇送到少林寺修炼,有一身铁打的硬功夫,十六岁时就打破十八铜人阵,出寺告别师父开始闯荡江湖,其间广交武林上的能人异士,一年后,被皇上招回京中,封王赐府。
也赶巧,此时南方反抗朝廷的邪教帮会横行,其中影响最大的“琼花会”,是前朝遗孤九公主华璧薇创建的,听说此女在当年国破城陷时,只身逃往关外,投师天山剑派,苦苦学艺八年,一套独创的“玄天玉女剑法”几乎无人能敌,如今踌躇满志归来,在她的感召下,华族旧部人马从四面八方纷纷投奔而来,时间不长便聚集了数万之众,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