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阅读第七章第七节的内容。”这是一个作家在他的著作扉页上的一句饶有趣味的话。后来,这个作家做了一个调查,不由得笑了,因为他发现绝大部分的读者都是从第七章第七节开始读他的著作的,而这就是他写那句话的真正目的。
当别人告诉你“不准看”时,你就偏偏要看,这就是一种“逆反心理”。这种欲望被禁止的程度愈强烈,它所产生的抗拒心理也就愈大。所以如果能善于利用这种心理倾向,就可以将顽固的反对者软化,使其固执的态度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某建筑公司的李工程师(以下简称“李工”),有一次折服了一个刚愎自用的工头。这个工头常常坚持反对一切改进的计划。李工想要换装一个新式的指数表,但他想到那个工头必定要反对,于是就在腋下夹着一个新式的指数表,手里拿着一些要征求工头的意见的文件去找他。当大家讨论这些文件的时候,李工把指数表从左腋下移动了好几次,工头终于先开口了:“你拿着什么东西?”李工漠然地说:“哦!这个吗?这不过是一个指数表。”工头说:“让我看一看。”李工说:“哦!你不用看的!”并假装要走的样子,还说:“这是给别的部门用的,你们部门用不到这东西。”但是,工头又说:“我很想看一看。”当他审视的时候,李工就随意但又非常详尽地把这东西的效用讲给他听。他终于喊起来说:“我们部门用不到这东西吗?糟糕,它正是我想要的东西呢!”李工故意这样做,
果然很巧妙地把工头说动了。
逆反心理并不是执拗的人才有,喜欢跟别人对着干也是大多数人的习惯,因为每个人都不愿乖乖服从于任何人。
某太太认为她丈夫极不像话,于是便到处向朋友诉苦。她满以为朋友会劝她打消离婚的念头,不料有位朋友却说:“如此不像话的丈夫,趁早离婚,免得将来受苦。”
这位太太听朋友这么一说,反倒认为:“其实,我丈夫也并非坏到这般地步。”便收回了离婚的念头。
上述案例其实和劝别人不要自杀有相似之处,如果有一个人站在高楼顶上欲跳楼自杀,而旁人在拼命说些“不要跳”或“不要做傻事”之类的话,则更是助长了他跳楼的意念;相反,若你说:“如果你真想跳的话,那就跳吧!”他必定会感到很泄气,想不到旁人竟不予阻止反而鼓励他跳下,这完全背离了他原先的期待。这种对于劝阻的期待,一旦为他人背离反而会失去原有的意念。离婚并非那位太太的本意,她只是想在朋友那里抱怨抱怨自己的丈夫,可是当朋友真的让她离婚时,她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为什么不是劝我别离婚,而是劝我离婚呢?我要是离婚了,一个人孤零零的不是让大伙看了笑话?再说,我老公有那么差吗?你劝我离婚,我偏不离!
所以,我们在劝说别人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利用对方的逆反心理,说些反话,让对方自己醒悟,做出正确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