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博学终须能守约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枞阳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致力于文学、心理学与哲学的学习与研究,后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讲授美学与西方文学,中国社科学部委员。著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谈文学》及大量译著。
朱光潜求学时经济条件很差。为了读书,他只好大量编书获取稿费,维持生活。他自我嘲笑是“骑两头马”。
在英、法留学8年中,朱光潜先后获英国文学硕士和法国哲学博士学位。但由于官费经常不发,经济拮据,他只得边听课边阅读边写作,靠稿费维持生活。
朱光潜在武汉大学教英文时,每天打铃前必先到教室,后必定闭门,故学生亦争先恐后进入教室。
朱光潜在北京大学上翻译课时,总先指定材料,叫同学们在课余译好。上课时,他把自己所译的也带来,与大家细心讨论,从不少作一次功课。
朱光潜曾对学生说:“博学终须能守约,先打游击后攻城。”学问“有如金字塔,要铺下一个很宽广、笨重的基础,才可以逐渐形成一个尖顶出来。如果入手就想造就一个尖顶,结果只有倒塌”。
朱光潜曾对梁实秋说:你的散文《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你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之上。
朱光潜与沈从文是挚友。朱曾说:“从文不只是个小说家,而且是个书法家和画家。他大半生都在从事搜寻和研究民间手工艺品的工作:先是瓷器和漆器,后转到民族服装和装饰。我自己壮年时代搜集破铜烂铁、残碑断碣的癖好,也是从文传染给我的。”
朱光潜以学与问、人与情两字合而言之,成为一常用名词,只见于中国语言文字;而西洋语言文字则无相当名词。
朱光潜在武汉大学时译康德哲学著作,除了自己用英文本、法文本仔细校对外,还请一位懂德文的教授用德文再审校一遍,方才付印。
朱光潜60岁方自学俄文,一面听广播,—面硬啃契诃夫《樱桃园》和《三姐妹》、屠格涅夫《父与子》和高尔基《母亲》,每本书都读上三四遍,两年后也可借助字典直译俄文书了。
朱光潜晚年时,经常在北大燕南园一段残垣断壁边,静静地坐在青石板上。看到有学生走近,老人拄起拐杖,慢慢绕到残垣之后,隔着那段残破的矮墙,递过一枝盛开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