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城久围不下,清廷非常着急,多次下诏严责曾国藩限期克复。湘军水陆围城日久,已呈强弩之末,况且此时军营中传染病四起,战斗力日渐低下。皇帝诏旨命李鸿章赶来助阵。1864年5月11日,淮军攻陷常州;5月13日,镇江冯子材攻陷丹阳,天京更为孤城悬立敌后,清廷又勒令李鸿章淮军助攻天京。
李鸿章因为与曾国藩有师生之谊,囿于情面,暂不发兵,可是部下刘铭传等贪婪天京财富和获取功名等因,早已不耐烦了。湘军同时也调兵遣将,各路人马分工有责围攻天京水陆各门。为使金柱关朱南桂部加入围城之战,又从江北调来韦志俊部代朱守关。
李秀成督促全军将士严守各门,不松懈,争取时间,等候南北两路大军赶来解围。
一支是来自汉中的扶王陈得才等各支人马几十万人众,得知天京围急,兵分三路,驰援前来,前锋还持有高脚木牌“急救天京”四字。此时已到鄂东。
一支是在江西就食的侍王李世贤十余万人马,将过两个月就会赶来解围。
天京将在度过艰难的两个月后,得到彻底解救。
双方都在和时间赛跑。
曾国荃焦灼之至。他和兄长曾国藩议定,决计以重兵攻陷地堡城。
地堡城在紫金山第三峰南麓龙脖子上,高仅六十米。地堡城是太平天国所筑的石垒,离太平门城墙仅十余丈。它是自天堡城陷后,天京城外唯一的一个要塞了。地堡城得失关系天京安危。
李秀成深知地堡城有决定性的战略地位,他把仅有的兵力布防,并由东方主帅吴如孝于第一线督战。湘军虽多次强攻,均无见效。地堡城岿然不动,湘军还不能顺利进攻天京。
曾国荃就把湘军的重兵放在东路,命提督萧孚泗、总兵李臣典等宿将主持。日夜环攻地堡城。
7月3日,湘军以优势兵力,打车轮战、疲劳战,守军应接不暇,终于失陷。湘军占领龙脖子山阴的地堡城,逼近天京城根。在地堡城上,踞高临下,就能清楚地望见城内天王府和忠王府,对城内太平军的调动行迹,历历在目。天京更加危急。
曾国荃设前敌指挥部于天堡城,并听从萧孚泗建议,在龙脖子山麓修筑先锋炮台等数十座,架设百余尊大炮,自当日起,连日向城内日夜猛轰,让城头守军抬不起头来,掩护本队人马贴近城墙,在龙脖子山麓与城墙间,填塞稻草、芦苇,上覆沙土,高与城齐。李臣典部在距城墙十余丈处日夜开挖地道,并将原已废除的地道继续开挖。
守军奋起反击,以寡敌众,击毙湘军总兵陈万胜、王绍义、郭鹏程等多名悍将,但仍阻止不了如潮涌来的湘军官兵。李秀成谋求一搏,决定采取以攻为守,主动出击。
7月18日深夜,李秀成分军两路,一路亲自引军几百人,突出太平门,乘曾国荃与李臣典正在地道口商议时不备,傍城根直攻地道大垒,力图破坏新挖地道,另路几百人出朝阳门,伪装为湘军,持火弹延烧城外炮垒。两路出击,开始相当顺利,李秀成亲率的一路,竟把湘军的几尊大炮都钉死了。只是出于兵力单薄,又无接应,在湘军李臣典、彭毓橘等路分头赶来后,功败垂成,撤退回城。
经过几个时辰折磨,此时已是7月19日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