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元、明、清宫殿建筑大略
元室以蒙古民族入主中土,并迭西征,以展拓疆土,造成地跨亚欧之大帝国,华夏有史以来,幅员之广,无有能逾此者。元初,太祖十年克燕,初为燕京路,总管大兴府。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复曰“中都”。四年(1267年),于辽金旧城之东北创置新城,始迁都焉。九年(1272年)改“大都”,“京城右拥太行,左挹沧海,枕居庸,奠朔方,城方六十里,十一门”(1)。
大都正南门曰“丽正”,其内有千步廊,“可七百步,建灵星门、门建萧墙,周回可二十里,俗呼‘红门拦马墙’。门内二十步许有河,河上建白石桥三座,名‘周桥’,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有四白石龙,擎戴水中甚壮。绕桥尽高柳,郁郁万株,与内城西宫海子相望。度桥可二百步为崇天门,门分为五,总建阙楼,其上翼为回廊,低连两观。傍出为十字角楼,高下三级;两傍各去午门百余步。有掖门,皆崇高阁。内城广可六七里,方布四隅,隅上皆建十字角楼……由午门内可数十步为大明门”(2),门后正中为大明殿,“殿乃登极正旦寿节会朝之正衙也;十一间,东西二百尺,深一百二十尺,高九十尺,柱廊七间,深二百四十尺,广四十四尺,高五十尺;寝室五间,东西夹六间,后连香阁三间,东西一百四十尺,深五十尺,高七十尺”(3)。“殿基高可十尺,前为殿阶,纳为三级,绕置龙凤白石阑,阑下每楯压以鳌头,虚出阑外,四绕于殿。殿楹四向皆方柱,大可五六尺,饰以起花金龙云。楹下皆白石龙云花,顶高可四尺。楹上分间,仰为鹿顶斗拱攒顶,中盘黄金双龙,四面皆缘金红琐窗,间贴金铺,中设山字玲珑,金红屏台,台上置金龙床,两旁有二毛皮伏虎,机动如生”。“大殿宽广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余,房屋之多,可谓奇观。此宫壮丽富瞻,世人布置之良,诚无逾于此者。顶上之瓦,皆红、黄、绿、蓝及其他诸色,上涂以釉,光泽灿烂,犹如水晶,致使远处亦见此宫光辉,应知其顶坚固可以久存不坏”(4)。
“殿右连为主廊十二楹,四周金红琐窗,连建后宫,广可三十步,深入半之,不显。楹梁四壁立,至为高旷,通用绢素帽之,画以龙凤;中设金屏障,障后即寝宫,深止十尺,俗呼为拏头殿……殿前宫东西仍相向,为寝宫……宫后连抱长庑,以通前门”(5),其制略如前述。
寝宫以后,仍多殿阁,以处殡墙,其间多以栏庑连之,装饰之美,实难尽述;加以胡元来自沙塞,故金貂银鼠,往往借为帐褥,内室装饰遂与历代迥异。
苑囿之胜,当首推太液池之万岁山,即今北海琼岛是也。池在大内之西北,“广可五六里,驾飞桥于海中,西渡,半起瀛洲圆殿,绕为石城。圈门散作洲岛拱门,以便龙舟往来。由瀛洲殿后,北引长桥上万岁山”(6)。山高可数十丈,“金人名‘琼华岛’,中统三年修缮之。其山皆以玲珑石叠垒,峰峦隐映,松桧隆郁,秀若天成。引金河至其后,转机遇(左奭右斗),汲水至山顶,出石龙口,注方池,伏流至仁智殿,后有石刻蟠龙,昂首喷水仰出,然后东西流入于太液池。出上有广寒殿七间,仁智殿则在山半,为屋三间。山前白玉石桥长二百尺,直仪天殿后;殿在太液池中圆坻上,十一楹,正对万岁山。山之东也,为灵圃,奇兽珍禽在焉”(7)。
广寒殿在山顶,为全山最大之殿。东西一百二十尺,深六十二尺,高五十尺。重阿藻井,文石甃地,四面琐窗板密,其里编缀金红云,而蟠龙矫蹇于丹楹之上。“左、右、后三面,则用香木凿金为祥云数千万片,拥结于顶,仍盘金龙殿,有间金玉花,玲珑屏台、床四、金红连椅,前置螺甸酒卓。高架金酒海,窗外为露台,绕以白石花阑。旁有铁竿数丈,上置金葫芦三,引铁链以系之,乃金章宗所立,以镇其下龙潭。凭阑四望空阔,前瞻瀛洲仙桥,与三宫台殿,金碧流晖;后顾西山云气,与城阙翠华高下,而海波迤回,天宇低沉,欲不谓之清虚之府不可也”(8)。
明太祖奋起淮右,首定金陵,北上灭元,遂一天下。洪武元年(1368年),以应天府为南京而建都焉。“二年(1369年)九月,始建新城,六年八月成。内为宫城,亦曰‘紫禁城’,门六……宫城之外门六……皇城之外曰‘京城’,周九十六里,门十三……后塞钟阜仪凤二门,有十一门。其外郭洪武二十三年建,周一百八十里,门十有六”(9)。
吴元年(1367年),吴王“新内城。正殿曰‘奉天殿’,前为奉天门,殿之后曰‘华盖殿’。华盖殿之后曰‘谨身殿’,皆翼以廊庑。奉天殿之右左各建楼,左曰‘文楼’,右曰‘武楼’。谨身殿之后为宫,前曰‘乾清宫’,后曰‘坤宁宫’,六宫以次序列焉……皆朴素不为雕饰”(10)。“时有言瑞州文石可甃地者,太祖曰:‘敦崇俭朴,犹恐习于奢华,尔乃导予奢丽乎?’”(11)。至洪武八年(1375年),改建大内宫殿,十年(1377年)告成,制度如旧,规模益宏,以后续有增建。迨燕王靖难变作,北兵南下,南都宫室,悉付劫灰。唯宫门殿座间有未坏,迄至今日犹有存者。仁宣以降,屡敕兴建南京宫殿,稍稍修复,唯终不能重恢明初之旧观耳。
“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建北京于顺天府,称为‘行在’。四年(1406年)建北京宫殿,修城垣。十五年改建皇城,略偏元故宫之东,十九年(1421年)告成,即改北京为‘京师’,宫城周六里一十六步,门八。皇城周一十八里有奇,门六。京城周四十五里,门九,实就元之大都,截其北而展其南而成者也。成祖之营建北京,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制度,悉如南京,而高敞过之。中朝曰‘奉天殿’……南曰‘奉天门’,常朝所御也”(12)。其后之华盖谨身诸殿,乾清坤宁诸宫,规划布局一如南京之旧。“其他宫殿,名号繁多,不能尽列,所谓千门万户也”(13)。“宣宗留意文雅,建广寒、清暑二殿,及东西琼岛,游观所至,悉置经籍”(14)。明北京宫寝,常罹火厄。当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成,而翌年前三殿即焚毁。又次年乾清宫亦灾。至英宗正统五年(1440年),始予复建。嘉靖万历年间,又两次灾而重建焉(15)。
北京御苑之建,始于永乐。于京师南二十里修南海子。宣德间修琼华岛,广寒、清暑二殿。天顺间(1460年)乃新作西苑殿亭轩馆。即太液池东、西作行殿三,池东殿曰“凝和”,池西殿曰“迎翠”,池西南向,以草缮之,而饰以垩,曰“太素”。此外亭六,轩一,馆一(16)。其后弘治、正德、嘉靖、万历间时或增益焉。
满人入关,当李闯王焚毁之后,其宫毁一仍明旧而修葺之,制度规模,改变殊少。京城皇城宫城,并依原址,未曾稍易,仅诸门名称,略予变动耳。
内庭宫室,亦遵旧制,顺治二年(1645年)定三殿名。明之奉天、华盖、谨身,明末改称皇极、中极、建极者,至是遂称太和、中和、保和。后宫名称则少变动。并于是年修整诸殿,次年工成。
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内宫。康熙八年(1669年),敕建太和殿,南北五楹,东西广十一楹。十八年(1679年)太和殿灾。二十九年(1690年)重修三殿,三十六年(1697年)工成。至此大内修建,至清初已告一段落,诸宫殿皆经重修或重建,然无一非前明之旧规也。
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三殿。自此以后,迄未改建,故今之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即是时修复之面目也。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敕建文渊阁于文华殿后,以为藏弁钦定四库全书之所,此今日文渊阁之肇始也。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交泰殿灾,是年重修,次年成之,以后未大修葺。
综观清代大内沿革,一切巨规宏模,无一不沿自明朝。然其修筑之宏,抑又不逮。康熙二十九年,诸臣等复奏云:“查故明宫殿楼亭门名共七百八十六座,今以本朝宫殿数目较之,不及前明十分之三。考故明各宫殿九层,基址墙垣,俱用临清砖,木料俱用楠木;今禁内修造房屋出于断不可已,凡一切基址墙垣,俱用寻常砖料,木植皆松木而已。”(17)两代营建,优劣之势,于此可见,唯满人颇能保守。综观清代,大工可数,火灾亦少。故能汇为大观,保存至今。然其规模之宏伟,已世无与伦比矣。
在乾清坤宁诸宫两侧,复翼以十二宫。其制盖仿自明初。所谓乾清、坤宁,法象天地,东西辟门,象日月。左右列永巷二,每一永巷,以次列三宫,布为十二宫,则象十二辰也,满人入关,修建宫室,顺治、康熙、嘉庆诸朝,十二宫亦皆经重修。
御花园在内庭坤宁宫之后,自成一区。其建置沿革,始于明永乐间,景泰万历,迭予增筑,有清一代,革易极少。其间奇石罗布,佳木郁葱,古柏老藤,皆明代遗物,禁中千门万户,阁道连云,虽庄严崇闳,不无枯涩之感。独御花园幽深窅窱,与宁寿宫之乾隆花园及慈宁宫花园,并称胜境。
大内中宫及十二宫东、西两侧,尚有宫阁多处,以其烦琐,遂不赘述。
明皇城内花囿凡三:曰南内,曰景山,曰西苑。南内在宫城东南,入清后,析为睿王府及佛寺民居,景山位于宫城正北,明、清之际,变易较微,唯乾隆后始予改筑。唯西苑经顺治间略事修葺,并划西北隅为宏仁寺,后康熙继之,又营南海瀛台。二十九年建团城承光殿。雍正中,建时应宫。其后乾隆、光绪二朝,复大事兴筑,遂至蔚成现状(18)。
西苑在西华门之西,内为太液池,系玉泉从北安门水关导入,汇积而成者,周广数里,上跨长桥,修数百步,东西树坊各一,曰金鳌,曰玉虹(左虫右东),桥之北曰北海,南曰中海,又南曰南海,是以有三海之目。
圆明园在挂甲屯北,距畅春园里许,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赐为雍邸私园,镂月开云等即成于康熙末叶。雍正之初,又濬池引泉,增构亭榭,斯园规模略具。乾隆六巡江、浙,罗列天下名胜点缀于园;其中四十景,俱仿各处胜地为之。其后仿意大利巴洛克建筑及水戏线划诸法,营远瀛观、海晏堂等于长春园北,开中国庭园未有之创举,即俗呼“西洋楼”者是也,是项建筑率为耶稣会教士所经营,钦天监何国宗(M. Benoit)、王致诚(Attiret)、郎世宁(J. Castiglione)辈实主其事,又于圆明园东南,包万春园于内,号称“三园”,统辖于圆明园总管大臣。同时复扩静明、静宜二园,因饔山、金海之胜,筑清漪园,谓之“三山”,清世土木之盛,当以此时为最。
圆明园既焚于英法联军之役,同治间曾拟兴修未果。迨光绪十一年(1885年),孝钦后欲兴筑花囿,以备临幸,又议重修圆明园,旋罢其工程,而就清漪园修建,改名颐和园。光绪十四年(1888年)园成,凡动用海军经费数百万两。庚子之变,八国联军入都,颐和园并受残损,迨辛丑回銮,曾予大修焉。
颐和园在京城西北,距城可二十里,依万寿山围昆明湖以为之。入园有仁寿殿,其后为乐寿堂,即孝钦后寝宫。迤西临湖之北岸为排云殿,向为朝贺之所。殿后佛香阁屹立高壁上。阁后有琉璃殿曰“众香界”,盖万寿山最高处也。其他殿宇尚多,自山顶俯瞰,亭台楼阁,历历如绘。
热河行宫名避暑山庄,皇帝夏日驻跸之所也。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叠石缭垣,上加雉堞,如紫禁城之制,周十六里三分,南为三门,东及东北西北门各一。宫中左湖右山,极池馆楼台之胜。凡敞殿、飞楼、平台奥室,各因地形,不崇华饰,故极自然之妙。民国以来,久受驻军摧残,损毁殊甚。
奉天行宫在沈阳城中,屋不宏敞。建于崇德二年(1637年)。大政殿在城之中,殿制八隅,左右列署凡十,为诸王大臣议政之所。大内宫阙在大政殿右,亦崇德二年建,南北袤八十五丈三尺,东西广三十二丈二尺,大门曰“大清”,其内为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左、右夏翼以殿阁多所。“宫殿岁时修理,皆内务府董其事”(19)。
清代陵寝,依其分布状态,可别为四区。一为兴京陵,在今辽宁省新宾县(今新宾满族自治县),有太祖开基前肇祖兴祖二帝之陵。顺治十五年(1658年)自沈阳积庆山迁景祖、显祖附葬于此,改称“永陵”。一在沈阳附近,即太祖福陵与太宗昭陵。入关后,别为东、西二陵。东陵在今河北省兴隆县(今位于唐山遵化市)昌瑞山,世祖、圣祖、高宗等五帝及诸后妃所葬。西陵在今河北省易县梁格庄永宁山下,世宗、仁宗、宣宗、德宗四帝及诸后、妃葬焉。
永陵在兴京城西北十里,成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陵有启运殿,供奉诸帝神位,“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八年(1661年),先后立碑四通,护以亭,宝城周十五丈四尺”。福陵在奉天府城东北二十里。陵之“隆恩殿供奉神位,前有亭,内立神功圣德碑一通,宝城周五十九丈五尺”。昭陵在奉天府城西北十里,其制与福陵略同,“宝城周六十一丈三尺”。后二陵均成于顺治八年(1651年)(20)。
东、西二陵,为入关以后所营,规模较关外诸陵宏大。其可注意之点有二。
一、平面配置“历代山陵之制,唐陵因山为坟,汉与北宋均采用方形之坟,故其时有‘方上’之称。自明太祖孝陵改方为圆。复并唐、宋上下二宫为裬恩门,裬恩殿,于是陵之平面配置为之一变。清关内诸陵配列之法,就大体言,蹈袭明陵旧规,毫无疑义。然诸陵宝顶,平面除圆形一种外,复有两侧用平行直线,至前后两端,连以半圆形,与宝城方城之间,增设月牙城,俱非明代所有。此外,沈阳昭陵、福陵,于陵垣上施垛堞,建角楼,尤为罕睹”(21)。
二、地宫结构“历代地宫结构,史籍略而不言,其片言只字散见群书,又无图说参证,靡由穷其究竟。唯清代宫阙陵寝,自康熙中叶以来,由样式房雷氏一族承绘图样。鼎革后,其家藏图稿,售于国立北平图书馆及中法大学。内有陵寝地宫平面剖面诸图,标注尺寸,材料大体完备,而中国营造学社所藏惠陵工程全案与崇陵崇妃园寝工程做法册,及故宫文献馆所藏崇陵施工相片多种,皆极重要之史料,由此推测,清代地宫情况,略能得其梗概”(22)。
诸帝之陵,类生前已卜吉地,开始营建,泰、昌诸陵率皆如此。唯履霜末世,海内多故,营墓之举或未遑及,如崇陵地点,即德宗崩后始择定者。宣统元年兴工,民国四年始成,盖清室陵寝工程之最近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