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书架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总排行
公告
繁体中文
会员登录
都市
仙侠
武侠
言情
穿越
网游
科幻
悬疑
奇幻
青春
校园
军事
历史
同人
其它
玄幻
搜索
更新
排行
记录
书架
国外马克思学译丛(套装共10册)
作者:
亨利·列斐伏尔等
推荐投票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直达底部↓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导言:从马克思到苏联意识形态
第1章 关于黑格尔和马克思历史观的四个论题
一、黑格尔把真正历史的发展限定于西方,而马克思则把它限定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
二、从现实出发来解释作为通向现实之路的欧洲历史
三、黑格尔历史哲学与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关键概念——精神与资本
四、黑格尔和马克思对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
第2章 卡尔·马克思:早期著作与《资本论》的关系
一、早期著作对理解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具有的意义
二、结论
三、补充: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与他的科学马克思主义
第3章 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的关系
一、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基本特征[6]
二、几位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思想家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看法[20]
二、几位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思想家对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的看法[20]02
三、斯大林主义者眼中的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以及卢卡奇与布洛赫的异端邪说
三、斯大林主义者眼中的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以及卢卡奇与布洛赫的异端邪说02
四、阿尔都塞的“独立于黑格尔的马克思”及其问题
四、阿尔都塞的“独立于黑格尔的马克思”及其问题02
第4章 从无产阶级哲学到无产阶级世界观
一、在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行动中克服唯物主义与唯心
二、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
三、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向具有约束力的党的世界观的扩展[51]
第5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视野下的自由
一、马克思主义的未来理想——绝对自由
(一)人从国家中解放出来
(二)人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
(三)从盲目的命运的力量中(从历史和不可掌控的经济过程中)解放出来
(四)总结
二、部分自由在以暴力实现绝对自由的道路上的沦丧
(一)共产党
(二)“无产阶级专政”与“苏维埃民主”
总结
第6章 “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独立工会
第7章 取消无产阶级专政
译后记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总序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部分 哲学导论
二
三
第2章 作为主体的社会关系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第3章 内在关系哲学
二
三
四
第4章 存在马克思伦理学吗
二
第5章 作为见解的辩证法
二
第6章 研究的辩证法与解释的辩证法
二
总结
第二部分 马克思的人性概念
第8章 自然人
第9章 作为类的人
第10章 人与对象之间的关系
第11章 占有
第12章 作为事实的自然
第13章 活动、工作、创造性
第14章 人的社会属性
第15章 类特性
第16章 作为本质的自由
第17章 人、阶级、人民
二
总结
第三部分 异化理论
第19章 人与他的生产活动的关系
第20章 人与他的产品的关系
第21章 人与他人的关系
第22章 人与类的关系
第23章 资本家的异化
第24章 分工与私有财产
二
第25章 劳动价值论:劳动力
二
第26章 作为异化劳动的价值
二
三
四
第27章 价值的形态变化
二
三
四
第28章 商品拜物教
二
第29章 作为价值关系的阶级
二
三
第30章 作为价值关系的国家
二
三
第31章 作为价值关系的宗教
二
第32章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
总结
第四部分 结论
二
三
四
附录Ⅰ 对内在关系哲学的辩护
附录Ⅱ 回应对我的批判:对内在关系的深入论证
二
三
译后记
致谢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序言
总序
第1章 马克思的思想与社会学
第2章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第3章 意识形态与知识社会学
第4章 社会学和社会阶级
第5章 政治的社会学:国家理论
第5章 政治的社会学:国家理论02
结论
索引
译后记
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导言
第1章 社会本体论:个人、关系和共同体的发展
一、历史发展三阶段中的社会关系
二、关系中的个人本体论
第2章 劳动本体论:对象化、技术和时间辩证法
一、对象化与异化
二、劳动和时间的创造
第3章 走向因果劳动理论: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中的行动与创造
一、能动性的因果性
二、作为一种内在关系的因果性
三、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因果性表现为一种外在关系
第4章 自由本体论:支配、抽象自由和社会个人的出现
一、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概念
二、作为活动前提与结果的自由
三、社会发展阶段中的自由辩证法
第5章 正义本体论:社会互动、异化与交互性的理想
一、社会关系、异化与交互性的形式
二、正义的含义及其与自由的关系
参考文献
英汉术语对照表
译后记
总序
致谢
中文版序言
新辩证法与马克思的《资本论》总序
前言与致谢
中文版序
第1章 导论:重新转向辩证法
第2章 辩证发展对抗线性逻辑
线性逻辑
辩证发展
结论
第3章 劳动、价值与否定性
一个新的抽象劳动概念
一个新的剥削概念
一种新的价值决定论
结论
第4章 体系辩证法
体系的科学
法的体系
货币的必然性
资本的矛盾
有机的体系
《资本论》中的历史例证
辩证法:肯定的与批判的
第5章 马克思的《资本论》与黑格尔的《逻辑学》
价值形式与黑格尔的逻辑
叙述方法(The Method of Exposition)
社会形式(Social Form)
价值形式的叙述
结论
第6章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否定之否定
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一个否定再研究
第二个否定再研究
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形式
总体工人(The Collective Worker)
历史与结构
结论
第7章 资本的无限性
资本的运动
真正的无限(The True Infinite)
虚假的无限(The False Infinite)
货币的无尺度性(Measurelessness)
结论
第8章 资本的幽灵
商品交换
劳动
货币
价值本体论
黑格尔辩证法中的一个缺失(Absence)
幽灵
价值的假定
“非存在”非存在着(“Nothing” nothings)
第9章 黑格尔的价值形式理论
黑格尔的耶拿体系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价值
市民社会的逻辑
结论
第10章 没有弹簧的钟表:苏联的墓志铭
形式与内容
苏联
超越资本
结论
第11章 谁的理性?谁的革命?
个人与制度
个人与阶级
阶级认同和它的中介
结论
第12章 结论
索引
参考文献
译后记
政治经济学中的辩证法与解构总序
致谢
导言
第1章 资本独特的本体论[1]
一、物化
二、总体
三、语言
四、抽象
五、对象性—主体性
六、必然性—偶然性
七、本质
八、时间性、空间性和历史
九、真理
十、结论
第2章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资本的辩证法
一、本体论
二、起点
三、作为一个整体的辩证法
四、闭合
五、辩证法和分析的层次
六、否定的辩证法
七、批判的肯定辩证法
八、结论
第3章 马克斯·韦伯的反本质主义
一、本体论及其含义
二、经济
三、资本主义
四、分析的层次
五、韦伯和宇野弘藏的政治经济学
六、经济和社会
七、结论
第4章 有问题的阿尔都塞[1]
一、阿尔都塞的黑格尔和关根友彦的辩证法
二、矛盾
三、《资本论》的知识对象
四、概念的内在关系
五、总体和总体化
六、结论
第5章 解构和政治经济学
一、德里达和辩证法
二、马克思的幽灵
三、马克思主义和解构
四、吉布森-格雷汉姆的表现主义
五、结论
第6章 结语
英汉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费希特、马克思与德国哲学传统中文版序言 费希特与马克思
致谢
总序
第1章 对比费希特与马克思的立足点
第2章 费希特作为能动自我的人之理论
一、历史背景
二、哲学、经验与作为自我的人
三、自我与活动
四、作为能动存在的人
第3章 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
一、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理论概念
二、人的理论
三、社会关系与活动
四、异化
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
六、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第4章 费希特与马克思思想中的活动
一、次级文本
二、在费希特与马克思思想中的活动
三、亚里士多德的活动和主体性
四、亚里士多德的活动:费希特与马克思比较
第5章 活动与人
一、发展的逻辑
二、实现
三、“发展”或者“实现”
四、潜能
五、践行
六、人的概念
第6章 理论和元理论
一、观念论—唯物主义的区分
二、费希特、马克思与观念论—唯物主义的区分
三、元理论
第7章 历史关系的诸方面
一、费希特与青年黑格尔派
二、在马克思的生平及其著作中费希特思想的影响
三、作为行动者的人与德国古典哲学
第8章 超越费希特和马克思
一、黑格尔与对19世纪传统的阐释
二、人:行动者还是观察者
第9章 作为活动着的存在的人
与此相关的研究著作
英汉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导言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借用分为两个时期
二、恩格斯对黑格尔的借用分为两个时期
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差别
四、各种派别的黑格尔化马克思主义
五、作者的结论
第1章 黑格尔—马克思学术关系的历史编纂学
一、乔治·卢卡奇/西奥多·阿多诺
(二)西奥多·阿多诺
二、路易·阿尔都塞/阿尔弗雷德·施密特
(二)阿尔弗雷德·施密特
三、让·伊波利特/赫伯特·马尔库塞
(二)赫伯特·马尔库塞
四、乔恩·埃尔斯特/约翰·罗默
五、葛兰德·科亨/托尼·史密斯
(二)托尼·史密斯
六、菲利浦·范·帕里斯/克里斯托弗·阿瑟
七、结语
第2章 恩格斯对黑格尔的第一次借用
一、1837年——恩格斯夭折的教育
二、1838~1841年——恩格斯在不来梅
二、1838~1841年——恩格斯在不来梅02
三、1841~1842年——恩格斯在柏林
三、1841~1842年——恩格斯在柏林02
第3章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第一次借用
一、不密切相关的领域
二、密切相关的领域
三、创作的过程
三、创作的过程02
四、马克思的总体构思
五、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
六、马克思和宗教
七、马克思和唯物主义
八、马克思和国家
九、从思辨哲学到批判
十、马克思的科学哲学
十一、发展理论
十二、马克思的方法
英汉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国外马克思学译丛”编委会
总序
中文版序言
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与激进社会理论的起源导言
一、政治和宗教中的自我
二、关于人格的争论
三、语境和意义
第1章 唯心主义的终结:从虚无主义到实证哲学
一、泛神论的争论
二、唯心主义中的宗教和自我的知识
三、黑格尔思辨神学的回归
四、虔诚派与正统派对黑格尔的攻击
五、思辨的有神论者
六、谢林的实证哲学
第2章 至上的君主与复辟的政治神学
一、世俗化和政治话语
二、个人主义和复辟政治学
三、黑格尔基督教观念的世俗化
四、19世纪30年代反黑格尔主义的政治学:弗里德里希·斯塔尔与实证的国家哲学
第3章 费尔巴哈和基督教市民社会
一、费尔巴哈早期的黑格尔主义
二、不朽与个人上帝
三、费尔巴哈对弗里德里希·斯塔尔的批判
四、人格之宗教—哲学论辩的终结
第4章 人格的社会和政治话语:1835—1840
一、施特劳斯争论与黑格尔右派的缺陷
二、黑格尔左派的谴责与激进化
三、19世纪30年代的德国人和社会问题
四、空想社会主义的新基督教
五、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六、爱德华·甘斯与圣西门的黑格尔化
六、爱德华·甘斯与圣西门的黑格尔化02
第5章 泛神论、社会问题以及第三时代
一、泛神论与社会预言
二、契希考夫斯基:知觉论与唯心论
三、海涅的世俗上帝的民主
四、赫斯—斯宾诺莎式的共产主义
五、费尔巴哈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吗
六、新教及其病态的世俗化
七、基督教市民社会的克服
八、费尔巴哈的政治学
第6章 卢格:激进的民主和人格的政治(1838—1843)
一、美学与共和主义
二、普鲁士的忠诚和批判精神
三、卢格对人格主义的批判:从浪漫主义到黑格尔
四、私有和公有、基督徒和人道主义者
五、卢格的人文主义共和
第7章 卡尔·马克思:从社会共和主义到共产主义
一、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原子论和神学智慧
二、从原子论到普鲁士的个人主义:马克思的哲学新闻事业
三、走向费尔巴哈和社会主义
四、马克思反对黑格尔
五、从神学转向自由主义又回到神学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02
译后记
总序
致谢
吕贝尔马克思学文萃第1章 “马克思神话”,或者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
一
二
三
四
五[13]
六
七
八
第2章 社会主义和道德
二、马克思的社会革命道德
2.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3.普罗米修斯的唯物主义
4.历史的偶然——道德的必然
5.革命实践
6.无产阶级的自我解放
三、马克思的道德挑战
第3章 马克思经济学史
1.在克罗茨纳赫的研究和思考
2.对国家的批判和对民主的维护
3.国家、市民社会和私有财产的信仰
4.从空想到革命
5.与社会主义相遇
6.无政府者和无产阶级宣言
7.最初在经济学方面的阅读
二、“经济学”:对文明的批判
1.“政治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
2.“经济学”的方法和主题
3.重新开始经济学研究(1850~1851年)
4.对蒲鲁东的新的批判
5.出版的希望
6.1844~1853年的清单
三、“经济学”计划及其意义
1.“经济学”新起点
2.“经济学”计划
3.“经济学”计划的重大“变化”
4.《资本论》作为“经济学”的一部分
5.第一分册
6.《资本论》计划
7.新的开始(1861~1863年)
8.最后的研究
9.恩格斯作为《资本论》的编辑者
四、附录:马克思在经济学中的发现摘要
四、附录:马克思在经济学中的发现摘要02
第4章 “经济学”的计划和方法
二、“经济学”的精髓
三、方法论基础
四、《资本论》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
五、乌托邦的生理学
总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