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书架
本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总排行
公告
繁体中文
会员登录
都市
仙侠
武侠
言情
穿越
网游
科幻
悬疑
奇幻
青春
校园
军事
历史
同人
其它
玄幻
搜索
更新
排行
记录
书架
理性、自由与实践批判: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
作者:
刘敬东
推荐投票
加入书架
返回书页
直达底部↓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导论 两个世界的内在张力与历史理念的动力结构[1]
引子:两个世界与历史理念
一、奠基与确立:传统之追溯
二、传统与重塑:两个世界的独特的神学形态
三、启蒙与成果:人的自由与制度设计
四、理念与历史:理性、自由、普遍法治与现代国家
五、实践批判:阶级对立、社会革命与人类解放
六、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内在张力:关于马克思批判—实践哲学的一个反思
第一章 理性、自由与普遍法治[1]
一、理性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基本精神
二、历史理念:大自然、理性与自由
三、自由之实现:普遍法治、世界历史与永久和平
四、康德历史哲学:意义与问题
第二章 理性、自由与世界历史(上)[1]
一、两个世界的历史理念与理性自由的哲学主题
二、世界历史的主宰与动力:理性—非理性的动力结构
三、世界精神的本质和实现:理性、自由、国家与世界历史
三、世界精神的本质和实现:理性、自由、国家与世界历史02
第三章 理性、自由与世界历史(下)
一、自由与自然:历史的地理基础[1]
二、自由、民族精神与世界历史行程
二、自由、民族精神与世界历史行程02
三、无主观性自由的实体性原则:黑格尔论中国社会
第四章 用理念建筑现实:现代原则的自觉与历史哲学的使命
一、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启示和意义
二、问题与挑战:关于黑格尔哲学的历史命运
二、问题与挑战:关于黑格尔哲学的历史命运02
第五章 实践批判(上):历史唯物主义与人的自由
一、实践批判:马克思哲学—经济学的基本精神
二、青年马克思:异化劳动的消除与人的自由的复归
二、青年马克思:异化劳动的消除与人的自由的复归02
三、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历史唯物主义与个人自由
四、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两个维度:个体的自由与整体的阶级自由和人类解放
五、个体与社会:关于人的本质与实践问题的反思[1]
第六章 实践批判(下):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内在紧张、矛盾与超越
一、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内在紧张及其超越
二、虚幻的共同体与真正的共同体的对立
三、资本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内在冲突
第七章 资本与世界历史(上)
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变迁
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变迁02
二、市场法则与资本逻辑:现代世界的发展原则和动力机制
二、市场法则与资本逻辑:现代世界的发展原则和动力机制02
第八章 资本与世界历史(下)
一、殖民地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中的地位:马克思关注东方社会原因的一个考察
二、“唤醒”与“革命”:英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后果[1]
二、“唤醒”与“革命”:英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后果[1]02
三、“破坏”与“重建”:英国之于印度的“双重使命”[1]
余论 历史观点与阶级观点、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的紧张、对峙与统一
一、马克思历史理论的多重的内在紧张:社会主义史的一个解释
二、社会革命的新纪元:马克思实践哲学、列宁主义与十月革命[1]
三、从民族民主革命到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分析
四、政治意识形态与思想学术自由
五、规约现代性逻辑:作为市场法则与财产权逻辑统一的中国道路
附录 两个世界与一个人生[1]
一、柏拉图:用理念“拯救现象”
二、黑格尔:“用理念建筑现实”
三、孔子:“未知生,焉知死”
四、存在:现世与超世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附:博士学位论文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