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探望
按大胤律,嫡庶分明,嫡妻的嫁妆,九成是要分给自己嫡出的儿女,余下一成,愿意贴补庶出便贴补,不愿意旁人也说不得什么。
毕竟,家里孩子嫁娶,公中是要出银子的。
淑宁县主精明,未必就瞧不上薛夫人留下的嫁妆。
若安平王府仍简在帝心,薛夫人的嫁妆她动便动了,薛家难不成还敢跟安平王府硬碰硬?
眼下问题所在却是,凌家动了原该传于皇后的薛夫人嫁妆。
这事就大了。
当初,陛下为顺王,又命在旦夕,从议亲到成亲不过几日,十分仓促。
皇后出嫁都来不及晒嫁妆,却也有满满当当的九十抬进了顺王府。
九十抬嫁妆,倒也不算少。只是听说,薛夫人嫁到竟陵候府,也是九十抬。
这般算来,彼时竟陵候府公中竟是一毛不拔。
且,既有部分嫁妆流出,显然凌家是扣下了值钱的好货。
陛下如今听不得旁人对皇后的半分慢待,但凡他知晓,必然要为皇后讨回公道。
定安县主心念急转。
目前京中的两桩大事,一桩她的父王与继母牺牲世子长兄构陷陛下,交由刑部与宗人府处理。一桩凌家吞没属于皇后的财产,陛下必然是亲自过问。
这都不必权衡,很明显,陛下亲自过问的事,会是近期的焦点。
那么,淮阴王府的应对与取舍就很重要了。
定安县主传丁礼前来,问道:“宗人府可有不允家里人去探望父王?”
“回县主,钱义在宗人府外候着,还没有消息传回来,小人这边命人去问。”丁礼道。
“快些。”定安县主道。
“是。”丁礼抱拳,略一迟疑,问道,“县主有法子?”
“我能有什么法子?”定安县主冷笑,“父王当初能舍了世子,如今也能舍得才好。”
丁礼抬眼,飞快地看了定安县主一眼,却是什么都没有说。
定安县主认定是郡王与秦王妃害了世子,事实也是如此。
只是,若有半分可能,郡王也想保全世子啊。
可,先帝有命,若是不从,整个淮阴王府都没有好日子过。
事情还是会发生,太子还是会被废,作为伴读的世子还不是任人拿捏?
世子死后,淮阴王府淡出朝堂,先帝仿佛忘了王府的存在,却也没有为难。
丁礼领命出去,定安县主坐着干等,心绪翻腾。
皇亲国戚又如何,伴君如伴虎。先帝要用臣下的儿子算计自己的儿子,臣下能拒绝吗?
听命于先帝,舍了唯一的嫡子,如今,继承人之位空悬,而当初被算计得险些没命的人成了这江山的新主。
陛下会放过连累生母惨死,自己落魄数年的帮凶吗?
定安县主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宗人府大牢,淮阴郡王与秦王妃仍是一字未吐。
这案件由刑部与宗人府合办,刑部负责查找证据,宗人府则负责审问。
宗人府如今的宗令是魏王世子,因魏王长寿,魏王世子都做了四十多年的世子了,还是世子。
他被提拔做了宗令之后,魏王就上折子请求恩准让爵,陛下还没批复。
魏王世子为人公允,话不多,但心思缜密,洞察力强。
淮阴郡王夫妻俩不开口,倒不是他们有多么沉着,而是已经慌乱到开不了口。
魏王世子有的是耐心。
淮阴王世子当初暴毙宫中,太子被废,一向不显山露水的殷氏母子被捧上高位。
先帝对殷氏母子百般宠溺纵容,殷氏为堂弟求娶贵女,为庶妹谋勋贵正妻之位,先帝都允了。
唯一一次驳了殷氏,是殷氏撮合亲妹与林文正公。林文正公已经娶妻,殷氏亲妹不愿为妾,她要做平妻。
这话先帝哪里说得出口?当即就叫殷氏莫要再提,但还是传到了林文正公的耳朵里。
林文正公连夜写好折子请求外放,他再继续待在京里,怕是清名不保。
大胤虽没禁立平妻,但只有不那么规矩的商户才立平妻。林文正公身为清流砥柱,自是干不出这般不成体统的事。
林文正公如愿外放,先帝也不过冷了殷氏几天。
之后,顺王沉潜、起势、复立太子,主要对手就是殷氏子。
顺王复立太子后,先帝有意无意透露,当初宠着殷氏母子是为了磨砺太子。
毕竟,太子从降生,就被盛宠,被寄予厚望,被所有人吹捧,必须得磨一磨,才能成为合格的储君。
可殷氏子发动宫变那日却说得明白,先帝多年来,就是把他们母子放在心尖上,太子与他的生母只是挡箭牌。
君心难测,魏王世子想起先帝所为,就有些心凉。
且,从世子夫人那里论,淮阴王世子叫他一声姨夫。他还记得,那孩子眼睛明亮,是个聪明伶俐的。
陛下生母端庄温柔,陛下之师谦谦君子,陛下伴读淮阴王世子聪敏,兵部左侍郎信安伯裴檀忠心仗义。
陛下即便不经历波折,也未必不是好的储君,好的帝王。
倒是先帝,任意妄为,险些铸下大错。
魏王世子喝了一口茶,默默一叹。
陛下仍不能从皇后薨逝的悲痛中走出来,绝口不提选秀,两宫太后也不过问。没有皇嗣,难不成要立皇太弟?
淮阴王府的下人陪着小心奉上孝敬来问县主能否探望,魏王世子点头允了。
说是来探望,定安县主却是空着手来的,见了魏王世子,恭敬行礼,口称姨夫。
魏王世子静静地打量定安县主。
世子夫人疼惜好姐妹在世上唯一的骨血,时常接她去魏王府。提及淮阴王府,这孩子倒没什么怨言,与秦王妃不合,但也没有吃过亏。
“去吧。”魏王世子温和地道。
“多谢姨夫。”定安县主微微屈膝,款款向关押淮阴郡王的牢房走去。
自陛下登基,淮阴郡王就设想过许多次如今的境况,但他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先帝命他舍弃世子算计太子,只是口谕,没有留下丝毫的凭证。
淮阴王府所有人的性命与先帝的名声,陛下会如何选,那还用说吗?
淮阴郡王瘫坐在地,脸如死灰:完了,淮阴王府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