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好心
虽未能成功将薛三爷拢到户部,但观薛三爷举止,便知薛家之谨慎,卢尚书很是满意。
文廉伯府与善信伯府,一个文臣封爵,一个皇商封爵,确实荣耀至极,也扎眼至极。
卢尚书高兴之余,已经再三敲打家人,并叫儿子侄子陪着媳妇们去岳家,叫女儿侄女带女婿们回来,一一讲明低调行事的重要性。
薛氏本家嫡支如今只有薛三爷与薛九姑娘在京中,都年轻着,若是不知轻重,这到手的爵位成了烫手山芋,就不美了。
薛家安稳,文廉伯便不是唯一的例外,也就没那么扎眼。
卢尚书与薛三爷言谈甚欢,晚宴时,还取了珍藏许久的桂花酒。
陪坐在侧的卢二公子看薛三爷的目光顿时不一样了,先前也客气,如今更添了几分敬意。
卢尚书的桂花酒,可不是谁都能饮。
卢二公子的岳父就好一口美酒,当年两家议亲时,才得了卢尚书两小坛桂花酒。喝得甚是仔细,完了再没有了。
直到前年,他老人家病了一场,哪儿哪儿都不爽利,整日唉声叹气,又感慨命不久矣,只惦记着一口桂花酒罢了。
二少奶奶探病回来,不敢直接找老爷子,还是卢二公子去求了亲爹,给岳父争取了一斤桂花酒。
这薛三爷非亲非故的,头回来家里,就能喝上老爷子的桂花酒,那必然是个人才了。
薛三爷酒足饭饱,尽兴而归。
卢尚书回房,卢夫人念叨一句年纪不小了,少喝点酒,便上前帮着卢尚书解扣子,一边问:“我瞧你与薛三公子甚是投缘,莫不是想撮合他与小妹?”
“与小妹何干?”卢尚书皱眉。
卢夫人说的小妹,其实是卢尚书的堂妹,但卢小妹的父母当年为供卢尚书念书,也是尽心尽力。
他们的几个儿女都前后夭折,卢小妹是老来女,比卢大公子还小几岁呢。
卢尚书夫妇是把她当女儿养的,很是疼爱。
卢小妹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婚事上却不怎么顺遂。
她及笄后,卢夫人便替她相看,择了未婚夫。但,未婚夫家的长辈接连过世,婚事一拖再拖,好容易定了婚期,未婚夫又因救人身亡,阖家只剩一个三岁的侄子。
卢尚书当机立断,收那孩子为义子,再为卢小妹择婿。
这回卢小妹倒是顺顺当当地成亲了,妹婿是卢尚书挑的,同乡,还是传胪,家宅清净。
有了卢尚书这大舅哥,自中了进士就不得志的便宜妹婿很快就在近畿谋了个差事,外放出去。
卢小妹既是低嫁,卢尚书又正得用,便宜妹婿但凡脑子没坏,就该知道,要好好待卢小妹。
可笑那人竟以为扣住了卢小妹,就能拿捏住卢尚书。
且不提卢尚书向来不受人威胁,便是卢小妹,也最恨旁人用她对付卢尚书。
那人要钱有权,别说卢尚书不肯,卢小妹也不乐见。
那人气不过,深觉卢小妹无用,便夺了她的嫁妆蓄了满屋子美婢,夜夜厮混。
不止如此,还强迫卢小妹加入其中。
好在卢小妹机敏,察觉不对劲,就及时送信回帝京。
卢尚书得了信儿,便通过亲家雇了十几个练家子,连夜往近畿,去把卢小妹接了回来。
在便宜妹婿反应过来之前,将他公务中的漏洞,私事上的不当之处,全都查了出来。
这个腌臜玩意儿,在他面前装得清清白白,轻易地骗走了他视作掌上明珠的妹妹。
卢尚书肺都气炸了,替卢小妹做主和离,为了尽快断绝与那混账的关系,被挪用的嫁妆,都懒得追究了。
卢小妹归家,家里上上下下都宽慰她,即便如此,卢小妹仍是郁郁寡欢,今日便由侄女们陪着她去寺里上香并散心。
卢夫人可是听子侄孙儿们说了,薛三公子一表人才,谈吐风趣,显然是见过世面的,在卢尚书跟前,也从容不迫,毫不露怯。
薛三公子虽无功名,却是伯府公子,也堪配伯府千金。
“当真不是为了小妹?”卢夫人不死心地问道。
卢尚书摇摇头,笑道:“夫人有所不知,薛三是个孝子,前几年薛夫人病重,他发愿只要薛夫人痊愈,他便终身不婚。”
卢夫人听了,更觉惋惜:“可惜了。”
“每个人自有缘法,”卢尚书淡淡道,“小妹的良人,缘分未到,倒不必心急,左右咱们家也养得起她。”
卢夫人点头道:“待她回来,我再开导开导她。”
“和离虽不是她的错,但经手那么个玩意儿,小妹心里膈应也正常。”卢尚书轻叹一声,“你安排些事让她做,莫让她整日闲着,想东想西更难受。”
卢夫人听了,略一沉默,轻声道:“既宁县主打理皇后内库,她手头缺不缺人?听说,慈幼堂的总管事孔姑娘病了,暂时管不得事。咱们小妹旁的长处没有,细致与善心是不缺的。慈幼堂多是孩子,心思单纯,正适合小妹。夫君觉得呢?”
“还是先问过小妹,看她是否有意。”卢尚书道,“一旦领了差事,就要尽心尽力,惫懒不得。”
卢夫人应了,夫妻俩自歇下。
薛三爷回到府中,与同样刚刚回来的薛九姑娘撞个正着。
“你今日忙得这么晚?”薛三爷一脸好奇。
“今日天冷,县主府又吃锅子,二姑娘热情留客,我们用了晚饭才走的。”薛九姑娘笑着看向薛三爷,“三叔这是从何处回来?”
“卢尚书邀我做客,我便去了。”薛三爷笑道。
“卢尚书?”薛九姑娘眼睛一转,“莫非,他也为三叔的风采所迷?”
薛三爷喝了酒,有点上脸,眼睛却是清醒无比:“不得无礼,卢尚书是好心提醒我。”
薛九姑娘挑了挑眉,心下明白,淡淡道:“祖父他们能在陛下封笔前赶到帝京吗?”
薛三爷摇摇头:“你祖父年纪大了,经不起颠簸,怕不是要年后才能到。”
“那这段时间我们要格外谨慎,绝不能落人话柄。”薛九姑娘一脸认真。
翌日一早,便有人敲响了京兆衙门的大鼓,状告卢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