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皇帝准备让皇后出面,将这事情压下去的,毕竟苏沐晚如今已经是永逸王妃了,代表着皇家脸面,断亲什么的就当没说过,敲打敲打苏家就好。
现在事情闹大了,压肯定是压不住了。
苏沐晚看到陷入昏迷的李逸,伸手将乾坤圈给李逸戴上,看着那浑身的煞气被压制,苏沐晚的心一下就松了下来,然后再次晕了过去。
“永逸王妃无碍,只是才吃了生息丸醒来又执着进宫看永逸王,身体依旧虚弱所以才陷入昏睡状态。”
这个无碍只是对无生命危险而言的。
皇帝带着皇后一起过来,就看到了排排躺的苏沐晚跟李逸。
“永逸王夫妇情况如何?”
“回陛下,永逸王跟王妃的脉象都逐渐平稳,只是身体太过虚弱,又心绪起伏过大,昏睡反倒是一种休养,明日便能正常醒来了。”
“仔细照料着。”
皇帝对苏沐晚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李逸的行为很是满意,这才是他给永逸王挑选的王妃该做的事情。
“陛下,臣妾娘家二妹妹连生了四个儿子,她婆家这一代一直没个女娃娃的,就一直盼着想要个女儿,可惜伤了身体,既然这苏夫人那么不喜欢这个女儿,不如就给别人养吧。”
“梓潼说的是嫁进镇国公府上那位?”
“就是镇国公府。”
“镇国公府三代都没有出女娃娃了,那就麻烦梓潼牵个线,李逸这小子光会找事儿,都成亲了还要给他擦屁股的。”
皇帝很是满意皇后推荐的人选,既然苏家看不上,那就送给别人家好了。
苏家大门前,小六子带着浩浩****的队伍来了,都没有用马车,一头母牛在前,拉着一辆牛车,上边放着笼子装着鸡鸭各十二只,还有一头猪,一桶鱼。
后边就是婢女小厮或抱或抬的,装着各式各样的东西。
有粮食,有糕点,有布料,有器具看着如同女子出嫁的嫁妆一样细致。
最前边小六子端着一个红木托盘用红布盖着。
“这阵仗是什么事情?”
“不知道呀,这好像是永逸王府的人,前边不就是苏家吗,苏家的大小姐不是嫁给了永逸王,难不成送礼来的?可是这成亲都过去那么久了,怎么突然送礼,还这么大阵仗。”
“嘘,我跟你们说,我听我三姑子家的小舅子说的,这嫁进永逸王府的那位小姐可不受苏家待见,今天早上的事情你们知不知道?”
“什么事情?老兄你快说呀,来,这是茶钱,一会润润喉。”
好奇者连忙从荷包里拿了几个大钱塞对方手里。
“今天苏家五公子背着荆条带着一大群人去了永逸王府门前说给永逸王妃赔罪,实际上,是给苏家另一位小姐求玉肌膏,偏偏用的那方法……”
“这要求玉肌膏直接求不就行了,怎么还要负荆请罪?”
“这个谁知道,不过还有一个消息,据说是永逸王妃亲口说的,如今苏家那位还没出嫁的小姐其实根本不是苏家人,而是抱养的,当初苏家往外说苏夫人当年怀的三胞胎,你们品,你们细品。”
“不会吧?这血脉还能混搅,苏家人怎么想的?”
众人议论纷纷,不过半点不影响队伍停在苏家门前。
小六子这般浩**的举动,苏府的门童早就让人往里传话了。
“还请苏侍郎与苏夫人出来接礼,这是我们王爷替王妃准备的断亲礼,今日苏家五公子当众逼迫我家王妃拿出玉肌膏不说,当众毁坏我们王妃名声,逼得我们王妃当场削肉还父,断发还母,吐血昏迷,一心求死。”
小六子开始声情并茂的讲述着中午发生的事情,当时见证的人可不少,苏沐晚的一举一动自然也有不少人议论。
“我们王妃流落民间却依旧心底善良,那苏家养女鸠占鹊巢不说,还处处显摆打压身为真千金的我们王妃,苏家主人全都偏心养女,我们王妃出嫁的时候连嫁妆都没有准备,但凡好东西,全都送到了那养女手里,几次三番陷害我们王妃,如今更是为了玉肌膏,挑唆王妃同胞兄长与我们王妃决裂。”
此时,苏家人已经走了出来,听到外边的话苏夫人差点没站稳。
“不孝不敬之名压在我们王妃头上,王妃一时想不开,做出了绝然的举动,连影壁都还没越过人就吐血晕死了过去,命悬一线,御医说王妃郁结于心,只怕是……”
周围一片哗然。
“好生生的人就这样香消云散了?真真是可惜了,连御医都说了,这看来是真的想不开。”
“换谁能想得开?原本该是千金大小姐,结果因为同胞兄长害得流落民间,好不容易被认回来了,又被一个养女处处比着,爹娘不疼,兄长不爱的,还有个养妹一心算计。”
周围的人也连连点头。
“说不得还有内情呢?毕竟是留着同样的血,这苏家几位公子看着都挺好的,应当不会这样才是,而且,这苏家大小姐一股子小家子气,不受宠不也正常?”
“切,你是早上起来吃粪忘漱口了?离远一点,别熏着人了。”
“你休得胡说!”
苏老三一手扶着苏母,一手指着小六子大喊。
“我敢对天发誓,若是有一句假话,天打五雷轰,苏三公子可敢?”
小六子根本就不怕苏老三。
“苏夫人还请接好,这是我们王妃还给您跟苏侍郎的,这后边产奶的母牛,还有一应事物全都按着最好的准备了,苏家养育了我们王妃三年,自然不会白吃白喝苏家的,所有花销吃用,永逸王府一应还给苏家,东西送到了,小的也该回去了。”
小六子将手里的托盘硬放到了苏夫人的怀里,后边的奴仆也有样学样,将东西围着牛车摆放在了地上,苏府门前的空地顿时被摆得满当当的。
连用的尿桶子都给还了,可见准备这些东西的人多用心。
小六子带着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不给苏家人说话的机会,周围围着的人议论纷纷的话灌入了苏家人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