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而一排长刘疤瘌,居然还嫌不够过瘾。又朝着默默流泪的三排长朱大彪脸上啐了几口,继续厉声咆哮,“孬种,你死啊,你倒是死啊!跟个娘们似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你死给谁看啊?你死了,小鬼子就怕了!我呸!老子没你这种弟兄,老子嫌乎丢人!老子要是你,即便还剩下最后一口气,也抱着手榴弹滚到鬼子堆里头去死。好歹临死之前又拉上了几个垫背的,不是在这里祸害自己人!”
三排长朱大彪没勇气跟他对视,惭愧地将头转到了一旁。其他弟兄们也被骂得抬不起头来,红着脸,侧过身,偷偷抹掉眼睛里的泪水。
对于这个时代,他们这些大头兵来说,死,其实是最容易不过的事情。而活下去,继续挡住小鬼子的去路,才真正的艰难。
“咱们得想办法振作士气,一排长刘宝东的办法,只能解一时之急。”冯大器像幽灵般靠到了李若水身边,用极低的声音提醒。
“啊,对,是,是这样!”正沉浸在惭愧和内疚中的李若水,迅速抬起头,汗水瞬间淌了满脸。
刘疤瘌刚才做的事情,原本是该他这个连长来做。然而,缺乏经验的他,刚才居然被突发的士气崩溃情况,弄了个束手无策。若是此刻恰好有一支鬼子追了上来……,后果不堪设想!
“我刚才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亏了刘宝东!”冯大器这回难得没有打击他,而是轻手轻脚将他拉离了人群,强笑着补充,“但他的办法,救得了一时,就不了一世。”
“如果想振作士气,就只能靠打仗!只要能打赢一仗,无论打死几个鬼子,至少能让咱们再多坚持十天。”李若水咬咬牙,低声回应。好歹在师部做了几天参谋,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当头脑恢复了冷静之后,他迅速就找到了应对之策。
“有几分把握?” 冯大器的眉毛迅速往上一挑,低声追问。
“两分,或者是一分。鬼子的兵力和很分散,这几天跟咱们交手的,每次都不到一个小队。如果能出其不意将其击溃,非但士气可以恢复一部分,接下来几天,咱们也会走得相对轻松,可若是追来的鬼子超过一个小队,或者来一个中队。咱们就要似无葬身之地!”李若水一边环顾周围幽幽的群山,一边低声沉吟。
“宁可死无葬身之地!反正照这样下去,即便不死在战场上,大伙也活着到不了邯郸!”冯大器毅然挥手,年青的脸上看不到半点迟疑。
第十一章 与子偕行 (六)
若是单枪匹马,凭着冯大器的身手,至少有一百种办法脱离险境。可若是想将身边这两百多残兵尽可能多地带到邯郸,他却只能选择李若水的办法,置于死地而后生。
“那就把几个排长,班长,都叫过来!”李若水也果断挥了下手,低声吩咐。“包括临时收容的那些弟兄里头的排长和班长,一并叫过来。这里两山夹一条沟,正是打伏击的好地方。打完了,咱们掉头就走!”
“你自己去,老子是副连长,又不是你的……”冯大器本能地,就想拒绝接受他的指挥。然而,话说了一半儿,却又主动吞了后去。随即,转过身,背对着李若水,用力摇头,“算了,我这回再给你个面子。”
“地图留下。”李若水追了几步,劈手抢回了军用地图。“快点儿,别磨蹭。”
说罢,也不看冯大器抗议的嘴脸。蹲下身,借着月色和地图,用手指在地面上勾勾画画。
虽然他严重缺乏领兵和指挥作战经验,但是在二十九路军的军士训练团中所打下的指挥基础,却非常扎实。而二十九路军自民国二十二年(1933)的长城抗战以来,跟日寇冲突不断。也以无数人的热血和生命为代价,积累出了足够多的,在装备低劣情况下,对抗强敌的办法。
在识字率不到一成的民国,每一个凭本事考入燕京大学的学子,都成色十足。二十九路军军士训练团学到的知识,在李若水的脑子里快速闪过,不多时,便跟周围的地形地貌结合起来,变成一道道纵横相连的壕沟,和一个个彼此呼应的火力点。
当他将这些布置尽数用树枝画在了泥地上,冯大器也把一众排长和班长,全都请了过来。刚刚经历过一场士气崩溃的危机,大家伙心里头都清楚,再像先前一样不管不顾地逃下去,最后的结局必然是所有人都死在逃命的路上。因此,尽管李若水这个代理连长嘴上没毛,众人也一致同意了他跟冯大器两个的想法,先跟小鬼子做上一把,死中求活。
“那就先整编队伍,咱们现在有七十七个人,去除四个重伤号,还剩七十三人。组成一个加强排,绰绰有余!”事关活命,李若水也没功夫跟大伙儿客气。见众人同意打小鬼子的伏击,就学着脑海里老长官冯安邦的模样把手一挥,大声吩咐,“周玉柱、陈保国、张华生,你们三个,担任一、二、三班的班长。立刻去挑选弟兄,把三个班补充完整。屠勇、胡顺增,你们两个也暂时委屈一下,下去做班长,组建四班和五班。排长我自己兼任,冯大器任排副,剩下的,刘宝东,从现在起,你也担任连副,一排长,兼预备队队长。把伤员,别人挑剩下的弟兄们,都一并组织起来,做预备队。”
“是!”被点到名字的军官们,答应一声,举手敬了个礼,拔腿便走。
一排长刘疤瘌略作犹豫,故意拖在了最后。待其他人都走得远了,才小心翼翼地提醒,“长官,我们,我们几个没问题。都,都是老行伍了,知道,知道轻重。可,可弟兄们已经被小鬼子给打怕了,您现在硬要他们留下来跟敌人死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