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悬疑 大端不良卫

第三百一十七章:儒道文尺

大端不良卫 SU格拉底 2382 2024-10-19 10:08

  

  明皇因为这件事,不但褫夺李林府所有身后封号,还把他的尸体从棺中挖出来,除去口中金珠、脱下朱紫朝服,只以贱民的规格,用一薄棺草草掩埋,李林府的众多儿子们也被贬去岭南,亲族有在朝中为官者,被株连了五十多个,全家早已颓败。

  大仇虽得报,屠龙少年却也终变恶龙,当李御可以独自应对冲击时,他已经比李、旸还要奸诈狡猾。

  对孔方儒来说,看到徒弟能应对朝臣冲击固然欣慰,却也暗自担心李御用贪官之招对付贪官,只能招致更多贪官,以后若当了皇帝还继续如此,大道将废、国将不国。

  他的担心,果然成了现实!

  安戮妖乱后,玄帝为提前登基,炮制灵武开朝一事,明皇知道大势已去,只得同意送给玉玺,承认李御的帝位,并退位为太上皇。

  如此,不但给了天下把柄,也落下不孝忤逆的罪名,哪怕日后对明皇再好,也只是弥补裂缝,并非名正言顺登基,若只是对臣子弄权,倒也能做个骁勇英主,真正恐怖的是对百姓舞权弄势。

  孔方儒对玄帝不满,就是因为他面对天下黎民,从来都不知道如何减免税福、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只知道利用官营手工业从百姓手中讨钱,一味略夺民财也就罢了,身边若连忠臣都容不下了,那真是昏庸到家了。

  曹文光之死,算是让孔方儒彻底对玄帝失望!

  当朝三品大员在大明宫外遇刺身亡,满朝刑狱司法人员,竟然查不出真凶是谁,玄帝不愿意追查,已经说明了问题,即便不是他雇凶杀人,至少也该是那些权贵的手笔,可怜曹文光一心为国,想这报效朝廷,却被玄帝亲手葬送了性命。

  此事一出,孔方儒走进玄帝宫中大肆申饬他为君不明,玄帝虽对他礼重有加,却也只是面子上好看,并不尊重他的意见,甚至都不愿意看在他的面上,查明真相为曹家主持公道,任由曹家失势。

  他这时候才发现,玄帝早已不是他认识的钟王李御,这些年的隐忍,怕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拉帮结派,甚至,博得他的好感,获得南方仕宦集团的支持,也是玄帝接近他的目的。

  现在,天下已经在他手中,南方仕宦再无用处,他依旧要靠北方门阀和权贵来维持权力,想清楚这一点,孔方儒心中顿时心灰意冷,此后安心在国子监教书,再没有来过延英殿。

  哪怕此后,玄帝特地册封他为儒文侯来求和好,这老书生都再没进宫一次,对于众百官来说,孔方儒贵为国子监祭酒、太子太师,儒文侯,又是玄帝的老师,身份已经极其尊贵,可对于他来说,这些称呼确实尊贵荣耀,却也像是一道枷锁,将他的人生与玄帝绑在一起,玄帝英明神武时他是帝师,玄帝昏庸贪蠹时,他就是将昏君推上高位的罪魁祸首!

  这种臭名,孔方儒怎么可能自己一个人背上,终有一日,玄帝又在江南加税、征收孝敬银,他无法面对良心上的谴责,决定做一件大事。

  是日,孔方儒身着儒冠大袍,手拿万民愿书上殿,要请陛下宽免江南税负裁撤孝敬银,满朝文武看着这位白发苍苍正气凛然的老儒生穿戴这么全乎,估计是要死谏陛下。

  玄帝也不敢把昔日老师怎么样,只能以学生之礼敬重有加,至于他提的那些要求,您老年纪那么大了,还是赶紧回去歇息吧,一旦在江南免了税,那大端财政必然出问题,国事繁重、边疆危急,轻易取消不得!

  无奈,孔方儒只得拿出万民书上的鹤顶红,当场喋血御前。

  这出好戏极不给玄帝面子,不但以死劝谏,还要给自己留下忠臣的名声,甚至,直接断绝了他与南方仕宦搞好关系的路,玄帝碍于他是帝师也不好责难,只好在堂上痛哭流涕一番,再封了几个谥号给他的家人送去,至于孔方儒的尸体就留在大内吧,玄帝说了,恩师虽死尤生,若以后做了错事,还要到师前罪己认错。

  孔方儒死不入棺,也算是玄帝给他的一点腹黑惩罚!

  至此,孔方儒眼前一黑,彻底结束了生命。

  叮铃咣当,辑异城给出奖品,甲字六品,儒道文尺。

  何为儒道?

  仁义礼智信、天地君亲师是儒道,尊王攘夷、内圣外王是儒道,君臣父子、天地人伦是儒道,君权神授,五德轮换也是儒道……

  自从儒尊孔圣创造儒家开始,儒就被列国不断实践、废弃、修改、启用,到了汉朝董仲舒手中,终于以“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天人感应”思想,再结合道家、法家成果,引得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从此,儒道便刻入每个炎黄子孙的基因,儒道大兴,华夏威扬!

  管中窥豹,方知物外有物;水中望月,则明镜花水月;坐井观天,才晓目光短浅。

  儒道确实规范了华夏的治国之道、君臣伦理,却也从某种意义上,限制住了天下黎民的思想,一道忠君枷锁,如同铁幕般笼罩在九州神土,叫人拘泥于君臣伦理而无是非对称,如今更是不敢谏言,只知道风花雪月、玄学求仙。

  读书人的沉寂萎靡,已经让整个国家乌烟瘴气,若再继续下去,必将灭国。

  可以说成也儒道,败也儒道。

  陇元镇仔细看向儒道文尺,拇指宽、十寸长、手柄为玉石,通体如白银寒月,**漾儒文清光,两面各自书写不同文字,反面为传道、受业、解惑、治世,正面为封神、除魔、降妖、屠龙,尺子一侧圆钝、一侧锋利,既可以做治世教尺、也能做护国刀兵。

  一个读书人,要经历多少考验,才能坐在朝廷上与帝王坐而论道。

  三年启蒙、六年开卷、八年苦读、十年寒窗,一招科举扬名,从乳臭未干等到加冠成人,儒生经历数十年寒窗苦读,才能迎来入朝为官出人头地的机会。

  他们做了官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是与草民奴隶彻底划清界限,甚至,还要再踏上一万脚,把后人的路也给封死。

  这东西,是儒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