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数十字的圣旨, 宣读完毕不过片刻工夫, 而林长卿的心情却是几起几落, 如同翻阅了几座大山。
起初以为是给自己赐婚,正暗自欣喜,却听到上面说的一直是自家妹妹,便十分担心会被帝王纳入后宫。当听到赐婚对象是沈连城,而不是帝王的时候, 他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 踏实了不少。可是忽然之间又反应过来,居然是沈连城……竟然是他……怎么是他呢?
这简直太气人了, 沈连城难道是自己命中的克星不成。林长卿此刻真想仰天长叹一声:呜呼!既生瑜何生亮。
想想自己前几日去沈府提亲, 被沈连城好一顿磨搓,今日圣旨直接赐婚, 他竟不能拒绝,简直是有苦无处诉。
静下心来一想,好像有点儿不对头,一般圣旨赐婚,也不是皇上脑袋一热就直接下圣旨的,终归是要问一问双方的意愿。
可是看老爹的表情,事先肯定不知道,而自己也并未被皇上传唤过, 莫非……
他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被问的那个人是自家妹妹。而问她的, 极有可能是皇后娘娘。
越想越觉得应该是如此,沈连城年岁不小了,却一直没有娶妻,想来皇后娘娘应该也替家里着急,她和咏絮感情好,于是撮合了此事。
皇后娘娘的意思他不敢忤逆,而且他也知道人家是好意,但是绝不能就这么便宜了沈连城。
送走宣旨太监之后,一家人继续吃饭,林父和林母都高高兴兴的谈论着这桩婚事,唯有林长卿拉着个脸,饭都吃不下去了。
“爹,今日圣旨赐婚,过不了几天,沈家肯定会来人正式登门提亲,商量婚期。可是妹妹还小,入宫做女官的日子也不久,不管怎么说,也得让她在宫里干满三年,到十七岁以后再成亲。”
林文斋不同意他的观点:“诶,我朝律法规定,女子满十三岁就可以嫁人了,咏絮虽年纪不大,可沈将军年纪不小了,怎么可能等三年。”
林长卿郁闷的叹了口气:“爹呀,那十三岁嫁人的都是家里穷,养不起孩子,早点把孩子嫁出去甩包袱的。咱们家的闺女要是这么早出嫁,肯定要被别人笑话。不管怎么说,就算不等到十七,至少也得明年及笄以后吧。”
林母喜滋滋的笑道:“难得咏絮能有如此佳婿,又是圣旨赐婚这样的荣耀,想必是皇后娘娘垂爱,才能得此良缘。何时成亲,主要还得看人家沈家的意思,咱们家尽快准备嫁妆便是。”
林长卿瞧着自家父母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模样,对沈家完全是一副听之任之的态度,简直牙疼的不得了。
他这边儿苦口婆心的劝说父母,不能让妹子早嫁,却不知沈家那边儿此刻已经是心急如焚了。
圣旨一到,沈家众人自是欢欣鼓舞。除了沈初蔷略有失落之外,其他人都围着沈连城,高高兴兴的说着话。
最高兴的自然是母亲班氏,一张嘴已经笑得都合不上了:“还是你妹妹这法子高,直接给你赐了婚,看你还敢不成亲?”
“娘啊,我妹子有那么大胆子吗?我不说娶,她敢给我赐婚?这圣旨是我亲自跪在皇上面前求来的,怎么样,是不是很惊喜?是不是很意外?”
这下沈家人还真的蒙了,太傅沈言直白的问道:“你自己去求的圣旨?你点名要娶人家林家的姑娘,你该不会是跟林长卿有什么过节,故意针对人家吧?”
“爹,瞧您问的,好像我这人多缺德似的。”
沈言白了他一眼:“本来你也好不到哪去,从小就调皮捣蛋,不听话。你说说吧,为什么要娶林家姑娘。”
沈连城给气的,原地转了一圈,不服气的说道:“像我这样的青年才俊,乐意娶她们家的姑娘,那林家肯定乐的找不着北。我就这么说吧,爹、二叔,今日圣旨赐了婚,这两天不管怎么说,你们也得去一趟林家吧。昨日地动之时,我与林咏絮凑巧在万卷阁中碰上,当时情况紧急,为了保护她,我不得不占了人家一些便宜。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沈连城是要负责任的,所以呢,你们去了,跟林家二老谈的时候,尽早成亲就是了,最晚就在年底。”
班氏脸色变了变,有点儿担心的问道:“这么着急成亲,你是不是把人家给怎么样了。”
如此不信任儿子的爹娘,这恐怕也是没谁了。沈连城气呼呼的说道:“我能把她怎么样啊?是因为有一个算命的说过,我今年红鸾星动,适合成亲,明年成亲的话大不吉。”
沈言不想听他胡邹,一甩袖子离开了:“你不用在这瞎编乱造,就你这岁数,也不能再往后拖了,只要林家姑娘过了十三,就赶紧成亲。”
次日早朝之前,众位大臣在金銮殿门前等候,沈言见林长卿稳步走来,便拱手施了一礼:“亲家大哥,我与二弟打算明日上午登门拜访,商谈婚事,还请禀告令尊令堂!”
如果行礼的人是沈连城,林长卿可能根本就不会搭理他,但换成太傅沈言就不一样了。
既是德高望重的老太傅,又是长辈,林长卿不得不深施一礼:“太傅大人客气了,昨晚赐婚之后,家父家母都非常高兴,明日定当静候两位大人。”
圣旨赐婚是在昨天晚上,文武百官之中听说此事的人尚且不多,但是此刻他们一说这话,大家都热烈地打听起来,这才知道林长卿成了沈连城的大舅哥。
二者都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儿,这桩婚事可谓强强联手,众人交口称赞。
早朝之上,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派钦差查访赋税之事,皇后有孕,皇上不打算亲自微服私访了,这差事便落在了户部尚书头上。
这么大的事,自然不能只让户部这一个部门出头,皇上便与百官商议,还要让哪些人同去。
沈连城朗声说道:“臣保举一人,我朝政令法规皆出自门下省,为了让律法更贴切实际,臣以为,黄门郎中理当前往。”
众人一听,心中暗笑,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呀,刚刚确定了亲家关系,沈连城便保举大舅哥。
这赋税制度改好了,将来是有利于千秋万代的事情。林长卿若是一手主持此事,将来极有可能青史留名。
而事实的真相只有本人知道,林长卿斜了他一眼,心中暗骂:你这是想把我支走,你好在京城为所欲为,想得美,门儿都没有。
林长卿也毫不示弱的说道:“皇上,开国时所定的赋税制度并未考虑到退役士兵之事,沈将军在边关多年,与兵士感情深厚,此次也应该由沈将军出面,与那些退伍老兵推心置腹的谈一谈,看看他们的需求。”
沈连城连连摆手:“ 安置退役士兵,这是兵部的事情,与本将军何干,让兵部侍郎同去便可。”
御座上的皇帝淡笑不语,乐呵呵的看着他们斗嘴,看他们斗得差不多快急眼了,才一锤定音:沈连城、林长卿、兵部侍郎、户部尚书等人都去。
钦差大臣团的领队,自然是由官职最高的人出任。于是,正二品的辅国将军沈连城就成了队正。皇上要求明日一早就要出发,如此一来,商量婚事的事情,他们俩都没机会参与,只能由双方父母敲定婚期。
林长卿回家之后,不得不百般叮嘱爹娘,不能把妹妹嫁早了,最早也得明年及笄之后。
沈连城出发之前又跟老爹谈了谈,且故意把话说的含糊不清,只说是当时一时冲动做了对不起人家的事,为防止有意外发生,让父亲千万要把婚期提前,越早越好,免得发生什么不可预期的后果。
沈言被他气得胡子一翘一翘的,也不知二人究竟有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关系,总之这婚期是不能拖了,三个月之内必须成亲。
次日一早,红日刚刚东升之时,沈连城便带着十几号人,快马加鞭的出发了。此次出行轻车简从,除了几名侍卫守护大家安全之外,并不允许他们带过多的仆从,很多事都要亲力亲为。
一路上,沈连城和林长卿互相揶揄,满脸嫌弃,把周围的人都看愣了,一个个憋着笑,不敢插话。直到十日后,他们同时收到了家书,婚期定在了两个月之后:冬月初十。
林长卿气得当时就把书信摔在了地上,沈连城笑呵呵的凑了过来:“大舅哥,两个月之后,我就抱得美人归了,你送嫁过来喝喜酒的时候,千万别客气,敞开了喝,好酒管够,不醉不归。”
林长卿气得瞪了他一眼,没说话。
前方忽然出现了拦路喊冤的一个胖老头:“各位钦差大人,小老儿有冤情要诉。我们村上的一个退役士兵,是当朝国舅爷的亲兵,他仗着沈将军权势,霸占了我三亩良田,求各位大人为小人做主。”
一听这话,林长卿来了精神,起身来到老头面前,呵呵一笑:“好啊,想不到沈将军还纵容自己的亲兵,做这欺男霸女之事,我们这一队钦差的领队,刚好就是你说的国舅爷。来来来,咱们请沈将军亲自审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