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军事 万历佑明

第138章 大儒们脚踏纺纱机学习

万历佑明 枫渡清江 3261 2024-10-19 18:37

  

  翟如敬这时则言道:“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纺车就好,那么,你们有谁知道这怎么纺?”

  众大儒名士皆面面相觑。

  “我会!”

  刘确贤应了一声,就坐在纺车后,开始操作起来。

  昙阳子见此也坐在了他旁边,莞尔一笑后问道:“那请你教教我?”

  刘确贤点首,且道:“我学过这个,也不难。”

  “你为什么要学这个?”

  昙阳子问道。

  王世贞和何心隐也都看了过来,准备听听刘确贤怎么说。

  何心隐更是直接问道:“是为了解百姓日用之道?”

  刘确贤则笑了起来,道:“只是为多纺纱,多织棉布而已。”

  “你也是相公了,还棉布不够用吗,要你亲自纺纱?”

  王世贞问道。

  刘确贤道:“非也,是现在棉布需求量大,尤其是九边与东南水师扩编后,光是军队就要用大量棉布,为了多赚钱,还不得多织棉布?”

  王世贞听后一脸鄙夷起来:“竟只是为银钱几两。”

  何心隐也有些失望。

  李贽则也坐了过来,且坐在了昙阳子旁边,道:“大道至简,真学问就是能增利,鄙人倒是觉得这位刘朋友所言乃至理之言,可谓吾知己也!”

  “李卓吾,你坐的是我的位置。”

  王世贞这时则提醒了李贽一句,且道:“我还有几句梦里新得的诗,没有向昙阳子请教呢。”

  李贽则看向翟如敬,问道:“缇帅,圣谕有规定谁必须坐在哪里吗?”

  “这倒没有。”

  “另外,你们不必担心没有人教,我们这里请了熟稔纺纱的老妇来,她们也可以教你们。”

  翟如敬回道。

  李贽则听后看向王世贞:“王凤洲,听见了吗,天子没有这么规定,你难道还比天子大?”

  王世贞气呼呼地走了过去,嘀咕道:“老妇哪有红颜好。好你个李卓吾,我要在笔记里把你的丑事都写出来!”

  “除了脚踏纺车,还有手摇纺车。”

  “我后来读元时县尹王祯所著《农书》发现,原来还有那种可以水力驱动的大纺车。”

  “这种水力大纺车可以让三十二枚纱锭同时纺纱,而现在的纺车都是一个纱锭纺纱,如果真把这样的大纺车复刻出来,就等于一个大纺车纺纱的量就相当于同时用三十二个纺车纺纱的量。”

  因为昙阳子乃年轻貌美之女性的缘故,刘确贤倒是没像之前那么寡言,在昙阳子面前侃侃而谈起来。

  而与他同在这里的同窗王长庚则一脸羡慕地看着刘确贤:“往日抵足同眠时,也没见他话那么多!还笑的那么灿烂!”

  同坐在王长庚的身边的王世贞也一边脚踩踏机跟着老妇学纺纱,一边言道:“读这些杂书,能有什么才学,昙阳子怎么还听得津津有味,难道她喜欢听?觉得谈诗词歌赋都太俗了?”

  王长庚听后不停地点起首来:“凤洲先生高见!”

  “你为何读这些书?”

  昙阳子这时倒也问了刘确贤这么一句。

  “想必是为了多赚钱!用这大纺车,就相当于用一个雇工就可以顶替别的纱坊用三十二个雇工,省下来的工钱都能再开一个纱坊啦!”

  李贽这时替刘确贤回答起来。

  昙阳子也不由得好奇地问刘确贤:“真是这样的?”

  刘确贤点首:“他没说错,的确是为了多赚钱。”

  昙阳子点了点头,微微皱眉。

  这时,李贽倒是激动站起身来,走到刘确贤面前拱手作揖:“我就说,你能为吾知己,为功利治学,方是真学究!请受鄙人一拜!”

  刘确贤一脸懵。

  唯独,其他大儒名士则不以为然,焦竑更是一脸鄙夷:“这算什么真学问,不过皆是铜臭之道。”

  昙阳子倒是有些诧异,则问刘确贤:“所以,你家里现在都是用的水力大纺车?”

  李贽也很好奇,问道:“想必刘知己已富甲一方了?”

  “他没有!”

  “他现在乘舟坐车,基本上都是蹭我家的,连读书也是,都不自己请西席!”

  王长庚这时大声反驳起来。

  翟如敬因此被惊醒,而忙放下话本。

  因正看到西门庆在葡萄架下发现潘金莲而正要白日宣示主权的精彩处时被打扰,他也就一脸不快的走来,喝道:

  “干什么,回到自己的纺车去,老老实实学纺纱,在实践中精进学问,不然一辈子也别想出去!”

  李贽见锦衣卫堂官翟如敬语气严厉,只好回到了自己的纺车旁边,笨拙的脚踏纺车,开始学刘确贤纺纱,同时道:

  “这里这么有意思,谁想出去!我宁愿在这里一辈子,与我知己刘朋友谈谈事功的学问!”

  胡时文则点了点头:“这里的确很有意思。”

  何心隐问着胡时文:“你真不想出去了?”

  胡时文淡淡地“嗯”了一声。

  何心隐又问:“所以你不怪我了?”

  胡时文沉下脸来,又没再搭理何心隐。

  这里,刘确贤倒是认真纺纱起来。

  昙阳子见他纺得太快,就道:“你还是慢点,我们好跟着你学。”

  刘确贤只得慢点。

  昙阳子也就继续问道:“对了,你真没有因为看了《农书》而富甲一方?”

  “没有!我也就是看看,也没有让人造什么水力大纺车来用。”

  刘确贤道。

  昙阳子问道:“为何?”

  李贽也看了过来,一脸认真地道:“这里面肯定有大玄机,还请知己赐教!”

  刘确贤回道:“因为我要养族人乡民!”

  “怎解?”

  李贽问道。

  刘确贤回道:“用水力大纺车,虽然一个人可以干三十二个人的活,但是岂不是我只能用一个族人乡民为我干活?”

  “那其他的族人乡民怎么办,他们岂不就不能增收了,而因此有怨?”

  “我是不是还得为了用谁而头疼?”

  “何况,族人乡民本就缺活,哪怕每人只给一百文钱,他们也有人愿意干。”

  “元代能用这大纺车,是因为宋末元初大量人口被屠,而缺人,现在大明可不缺人,处处都是要做工挣钱的人。所以,没必要!”

  “更关键的是,用普通纺车,族人乡民还因此尊敬我,愿意让我的纱坊存在,遇到官吏来纱坊敲诈,他们也能齐心帮我驱赶官吏,而水力大纺车看上去节约了人力,但制造与维护之费,也要不少,所以比起造水力大纺车,还是用族人乡民划算。”

  昙阳子和李贽皆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刘确贤的话算是真的让他们打开了一个世界。

  李贽因而不由得道:“这就是所谓百姓之道!”

  李贽接着又道:“原来,做生意没那么简单,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技艺上的提升,还有很多谋算在里面。也难怪这么好的大纺车,现在不见于市。可见,奇技**巧真不一定利民也!”

  “另外,自考成法和清丈田亩后,豪右大族要补缴大量逋赋,且也要比往年多缴田赋,而这些只能转嫁于佃农上。”

  “刚巧,我的族人乡民又多租佃了大户田地的,所以租子要比往年交得多些,如果不再靠给我纺纱多赚些钱,日子只会比以前还要过的紧一些。所以,我也不能不顾这份人情。”

  刘确贤这里也继续说道。

  不只昙阳子和李贽因为刘确贤这些话听了进去,其他大儒名士也都听了进去。

  连准备来督促李贽认真纺纱的锦衣卫百户陈宜征也在这时听了进去,不禁问道:“这么说新政推行后,反而加重了百姓负担?”

  “本就是如此!”

  “你们仔细想想,历代每次变法新政,是不是都加重了百姓负担?”

  反对新政的焦竑这时兴奋起来,说了一句,且问向了其他人。

  他虽然不知道黄宗羲定律,但作为后启黄宗羲等人思想的他,明显也意识到了这方面的规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