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八大阁臣1
“宗老大人,啊不,现在应该叫宗阁老,请上前领旨吧。”
王铁从太监手上接过圣旨,面带微笑看着再次走下大殿的台阶。
“老臣……领旨……”
宗泽面色凝重,眼含热泪地迈开大步走上前。
他奔波了一辈子,为这个国家操劳一辈子,似乎就是为了现在这一刻。
宗阁老,一人之下万人之下,掌管百官,百官楷模,有着议政权和行政权,可以为民请命……
这是何等的荣耀?
而燕王的封赐,就是对他这辈子所做的功劳最好的承认。
“老臣谢过燕王殿下大恩。”
正是明白阁臣存在的意思,宗泽在接圣旨的时候双手不停的发抖。
“宗阁老已经是71岁高龄,来人,赐座。”
王铁扫了一眼大殿上的大臣们,李纲,权邦彦,曲端,张浚,萧嘉穗,张伯奋娄敏中,祖士远等人的脸上都充满着期待。
像杨邦义,辛赞,陆宰……这些新近才被王铁征召进朝廷的大能脸上则带着一丝懊恼。
早知如此,当年王铁平定方天定的时候就应该出山辅助于他。
要知道以王铁现在的威望和燕军的作战能力,不管他称不称皇帝,天下都已经是他的,只要他不死天下就是稳定的。
北边燕云十六州是他的,山海关这些抵挡金国入侵的险要关口是他的,河套平原是他的,河西走廊是他的,巴蜀在张浚,李应和王定等人的管理下稳如泰山,整个中原,江南都是他的,还有那么多海外岛屿都在他旗下海军的控制之下……
现在只有他打别人,没有谁敢觊觎中原朝。
天下百姓,士子,军队,商人……莫不折服。
现在他又重用一大批贤臣大能,大兴科举,而且又善于听取谏言。
燕王注定要开创一个比肩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大兴之治。
每每想到这里,这些后加入的大臣充有着期待和懊恼。
与杨邦义他们相比,还有一批官职较小,又没有像宗泽,李纲这些人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官员则剩下羡慕。
不过他们也不是全无机会,登上这百官之首。
待宗泽领下圣旨,坐到王铁赐的座位上之后,宣旨太监宣读第二封圣旨。
为了以示隆重,表示对成立内阁的重视,王铁特意将圣旨分成八份,每一位阁老一份。
第二个被封为阁老的是老将种师中。
不要以为他是人称的小种经略相公,年纪就很小,其实他现在已经到了72岁高龄,算起来比宗泽还大一岁。
种师中是河南洛阳人,世居陕西。
他常年生活在军中,为大宋戍守西北边疆,与西夏经过无数次的大小战役。
金兵入侵中原,他率兵入京勤王,金兵退走之后带兵收复河北各地。
唯一的遗憾就是救援太原时兵败榆次。
原本的历史中,他在战场上为大宋流尽最后一滴鲜血而亡。
不过在王铁所处的时空中,兵败榆次,正是种师中这一生中的转折点,他被王铁的部下所救,伤好之后一直帮助朱武功负责云中一带的防线。
李彦仙灭西夏的时候,他一直在西北军团中效力,因为对西夏十分熟悉,可谓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了却灭掉他这一生的劲敌——西夏的愿望。
种师中也算是大宋遗留下来的威望最高的武将。
王铁将他列入第二位入内阁的阁老,众人也说不出什么异议。
“种阁老,还请上前领旨,回去之后将种家后人聚集,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
等宣旨太监宣读完毕,王铁像对待宗泽一样,亲手把圣旨交给种师中。
“老臣,领旨。”
种师中也是饱含热泪的接过圣旨。
先是封赐种家将,再提升他为阁老,这种荣耀在大宋那个时代是战死多少种家人都换不来的。
他的内心也是心潮澎湃,榆次之败,非他不力,也非士兵不勇,而是朝廷的指挥方式死板,而且还瞎指挥,乃至被金国各个击破。
在燕王旗下打仗就没有那么多束缚,只要你能打胜仗,打硬仗,他给予你的是极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和极大的后勤支持。
跟着这样的主公打仗,如何不能成为常胜将军?
因此种师中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利用余生为国家,为民族,为燕王培养更多的种家将。
第三位入阁的大臣是李纲。
李纲比宗泽小23岁,比种师中小24岁,打仗虽然不如种师中和李彦仙等人,但是作为一名文官,他的能力算得上管理国家的顶流。
如果身体保养的好,他还有大把为国效力的时间,上升的空间也很大。
李纲字伯纪,江苏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
他做过京官,也当过地方官。
最高做过尚书右丞总领东京城抗金事宜,最低还到南剑州沙县做到税官。
从东京城被排挤出来之后,他又帮助王铁在重庆,四川等地管理过地方要务。
李仙彦攻打西夏的时候,他也帮助李彦仙管理过河西走廊的地方事务。
如此丰富的履历可谓是极为符合王铁规定的在民间和中央都干过,深知百姓疾苦的内阁官员。
最关键的是,李纲有东京保卫战、孤将守城的荣耀加持。
他成为内阁大臣,没有人有异议。
“李阁老,当年在长江渔村的赌约可还记得?”
李纲领旨时王铁呵呵一笑。
“燕王殿下的记性可真好”李纲也是呵呵一笑,“惦记那么多年,臣下终于成了您旗下的一员,现在满意了吧?”
“满意,满意,像李大人这样有治国大才的能臣自然是越多越好。”
“对,君贤臣能,天下才会太平,百姓才能富强。”
李纲慷慨说完,领了圣旨恭敬的退下。
同宗泽和种师中一样,他也得到燕王的赐座。
原来的历史中,李纲生于1083年,逝于1140年,终年57岁。
史书记载李纲因为弟弟李经英年早逝,而感到深深的悲哀,祭奠时恸哭不已,因而突然患病,于弟弟去逝的第二个月跟着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