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军事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704章 政事(一)

  

  吐槽完这种虚礼的繁杂后,朱至澍便把精力放回到了实物上面,关心起了河套四城的修筑情况。

  虚礼可以安定、凝聚人心,使社会更加的和谐、团结、有章法,很有必要;

  但这些,都得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实务之上;

  就像后世繁盛的金融业、是建立在实业稳定的基础上一样;

  所以,实务比虚礼更加的重要。

  朱至澍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大多数的精力,都是投注在实务之上。

  “按照最新的消息,各城池主体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已经具备了基础的功能;”

  “但若是要全部完工,估计仍要等到明年。”

  王和都没有多想,很自然的便把四城的现状说了出来。

  那脑子里,好像装着朱至澍所想要知道的所有答案一般。

  “嗯,倒也不慢。”

  “既然主体已经完成,那便具备一定的居住和防御能力了,之后的进度,便不用太赶了。”

  “马上就要下雪了,让筑城之人多体恤些劳工,莫要酿成劳工大规模伤亡的惨剧,否则,严惩不贷!”

  “都是我大明的子民、都是汉人,骨子里流的都是一样的血,不可苛对。”

  朔方、九原、云中、集宁四城的修筑是从今年二月份开始的,算起来已经八个多月了。

  虽然河套四城战略意义重大、早一日修筑好便早一日安心;

  且筑城的劳工,基本上都是历次大战俘虏的满清汉军和蒙古军。

  但看到已经有了这个进度,朱至澍还是忍不住关心起这些劳工的生存状况。

  朱至澍的心里,始终装着劳苦大众。

  虽然这一世贵为蜀王,但朱至澍永远也忘不掉、那个大山中走出来的自己。

  “奴婢遵旨。”

  “不过殿下也可放心。”

  “殿下爱民如子,西南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自然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在此事上忤逆殿下心意的。”

  “若是筑城之人苛刻对待劳工,四城的进度,当更快些才是。”

  “呵呵,倒也是。”

  对于王和的说辞,朱至澍听着还是很顺耳的,开心的笑了笑;

  能让下面办事的人学会体恤百姓,那便说明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以身作则和谆谆教诲还是有了一定的作用的。

  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士绅阶级都是不把下面底层百姓的命当命的,动辄就是贱民、草芥、浮游一类的称呼。

  而这种思想,就是造成阶级分化、阶级割裂的源头之一;

  使得士绅阶层对百姓的生活乃至于生存都漠不关心、对百姓的压榨毫无心理负担;

  长此以往,如何不会形成压迫?如何不会酿成反抗?如何能万万代?

  所以,从赋税、上升通道等方面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还不够;

  还得从思想上让士绅阶层认识到,汉人百姓的命也是命、汉人百姓和他们一样是人、是一样的人。

  如此,才能将压榨、剥削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压榨和剥削是无法完全根除的,朱至澍没有那么天真的想法。

  他只希望压榨和剥削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让底层的汉人百姓们,在这一世、能活的体面些。

  所以,即使王和如是说,朱至澍也没有就此完全放下心来,继续叮嘱道:

  “但也不可就此放松监管;”

  “公函该发还是要发,督察院和锦衣卫的监察工作也不能放松。”

  “这人一放松下来,就容易出篓子。”

  “奴婢遵旨。”

  王和躬身应道。

  “还有,既然四城修筑已经过半,想必是用不着那么多的劳工了。”

  “回头你和谌欢(工部尚书)知会一声,若当真如此的话,酌情抽调一部分劳工出来,继续去把那两条路给修了。”

  “此后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得抓紧时间把手头上的忙完才是。”

  朱至澍话中内容一转,来到了另外一件大工程之上。

  朱至澍说的路,自然就是由凤翔府(今陕西宝鸡)至银川、由西安至榆林这两条路了。

  这两条都是腹地通往边塞地区的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早在秦朝时期便修建有驰道和直道;

  严格说起来,朱至澍不过是在先贤的基础上复制而已。

  但这两条路的修筑难度也是极高的;

  沿途山地、河流、戈壁等等各种地形都有,距离也均超过一千里。

  在这个没有大型工业机械的时代,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中间还打下了河套地区,便将修筑这两条路的劳工抽走、优先修筑战略意义更大、更为迫切的四城去了。

  所以,虽然这两条路开工时间已经很长了,但如今都还没有完工。

  而朱至澍说的以后要做的事情,那自然就是更多的道路、甚至还有铁路、电报线路的铺设了。

  要致富、先修路;

  路好了,做什么都快。

  电报也是这个道理;

  通讯手段快了,做什么都快的同时,中央对边陲地区、乃至于后期对各封地的管控能力,都能得到质的提高。

  “奴婢遵旨。”

  王和躬身应道。

  “还有机械坊那边的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电报等等事情,均是重中之重,你都要多上点心;”

  “他们有什么需求和难处,能解决的你都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就和本王说,本王来解决。”

  “奴婢遵旨。”

  “嗯,那便差不多了。”

  “刘之温(户部尚书)和高承汧(国家资源部尚书)、史今(税务部尚书)到了吗?”

  “哎,真累,没个停啊......”

  说完了眼下两件最大的工程、以及科技上的事情后,朱至澍疲惫的叹了口气,问起了下一件事情。

  “三位尚书都已经到了,正在等着殿下呢。”

  “殿下如此疲累了,不如先小憩稍会?”

  “奴婢给两位大人上些点心,让他们多等一会便是。”

  看到朱至澍疲惫的神态,王和有些担忧,关切的问道。

  “不必,取盆水来,本王洗把脸便可。”

  “所有人都忙,岂能因本王的稍许疲乏便浪费大家的时间?”

  “去把三位大人带过来吧。”

  朱至澍拒绝了王和的提议。

  一边用下人端上来的温水擦洗着脸庞醒神,一边对王和说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