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军事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755章 新颖的新年贺词

  

  “陛下放心,秦都督、以及前线的将士们,必能体谅陛下的一片苦心、明白陛下此举的战略意图。”

  有了朱至澍近乎明示一般的那番训诫;

  王和自然明白了以后自己该立身的位置,知道了自己以后该做些什么、该如何做。

  能做到这个位置,王和本就是一个聪明人。

  虽然有些时候会因为惯例和恐惧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但当朱至澍都如此明示了,他怎会还是不明白?

  他甚至知道,若是自己在以后表现的平庸无能、担不起大任的话;

  那自己这个随侍陛下的位置、都很有可能会被别的有能之人所取代,所以不再藏着掖着、说话也大胆了些。

  “陛下曾言:拳头收起、乃是为了更好的出击。”

  “按照秦都督的奏折所言,秦都督预计本月底即可完成南疆战事第一阶段;”

  “那可是一片东西超过一千五百里、南北超过两千里的庞大疆域;”

  “纵使我大明国力举世无双、大明海军纵横无敌,短短四个月内吞下如此大的疆域,也有师老兵疲、后继乏力的隐忧存在。”

  “套用陛下的那句圣言,那就是拳头已经出老了、空门大开。”

  “此时选择见好就好、暂且先巩固已经攻占的地区;”

  “同时让将士们适当的休整、养精蓄锐,等到时机合适再次出击,必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好比先将拳头收回来、护住自家的胸口,同时积蓄力量;”

  “然后瞅准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击敌人!”

  “况且......”

  王和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的观察着朱至澍的神色。

  这些逾越的话,王和此前可都是不敢说的;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那块老祖宗挂上去的牌子虽然被摘了;

  但魏忠贤这位先辈的下场,却还是历历在目、每日都回**在王和的脑子里呢。

  而且,即使朱至澍已经明确表态了,但王和依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只有在看到朱至澍并没有因为自己说的这些话而有所不满,反而不断的点头颔首、听的津津有味之后;

  心中这才更加安心了些。

  做了半辈子的太监、王和最明白不过‘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了;

  所以做的每一件事、走的每一步路、说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小心翼翼、谨小慎微。

  “况且,南疆最为陛下所看重的,乃是其上适宜耕种的土地;”

  “军事行动,自然也要为此目标服务。”

  “如今已是十二月,若是抓紧时间将第一批移民送过去、且马上组织生产的话,明年春夏就能有所产出,也就算是立住脚了。”

  “这就要求这时候要先暂停第二阶段的攻势,以保证已经攻占的地区、以及移民的稳定和安全。”

  “奴婢乃是一个见识短浅的残缺之人,尚且能明白陛下此举的用意;”

  “秦都督乃是陛下的左膀右臂、当世之人杰,自然就更能看清了。”

  “所以,陛下无须担忧。”

  “哈哈哈......”

  “不错不错;”

  “百年前、成祖有三宝太监辅佐,而今日、朕也有王和你来辅佐,看来朕之成就,必定不会比成祖差才是。”

  “行了,今日就到这吧,朕有些累了,陪朕去看看电报室、吹吹冷风醒醒神。”

  “匠造监做的不错,这还没到过年呢,电报就已经架设好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说的果然没错。”

  王和一番通透的分析,让朱至澍很满意。

  作为自己最为亲近的左右手,朱至澍自然不希望王和是个只会端茶倒水、嘘寒问暖的人;

  能多帮自己分担一些,自己的压力就能减轻一些。

  而王和的这番分析虽然不全对,但以这个时代的人的见识来说,也不错了。

  例如自己要拿下南疆,可不只是为了湄公河、湄南河上那些适宜耕种的土地;

  还因为在海权时代、它极为重要的地缘位置。

  但这个时代有几人有海权意识?甚至‘海权’这个词语都还没有出现呢,不能苛求谁谁谁要认识到这点。

  朱至澍便坐着摇摇晃晃的暖轿,没一会的功夫便来到了位紫禁城的西北角、新成立的电报室前。

  匠造监所在的瓮山(后世万寿山),在北京城西北、距离西直门约二十余里的位置;

  那从匠造监通过来的电报线,自然便优先连通到了紫禁城的西北角。

  而这条电报线,是大明第一条以里来作为计量单位的电报线;

  这间电报室,也是大明第一个正式投入运营的电报室。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嘀哒、嘀嘀哒、嘀嘀嘀哒哒、嘀嘀嘀嘀哒......”

  等朱至澍走近到电报室前,便听到了这阵阵在旁人听来觉得头大,但在朱至澍听来、却犹如天籁之音一般的机械声。

  “哈哈哈,已经在发报了,真快呀。”

  “走快些,朕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到实用型号的电报了!”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一行人嘎吱嘎吱的踩着地上白皑皑、犹如白糖一般的积雪;

  行走在虽然整体昏暗、但又星星点点、入眼满是璀璨的北京城中。

  都不用很细心看,便能看到这支人数不少的队伍中、片片反射着灯火光芒的银亮战甲;

  若是看的仔细些,更是能透过打前的几盏灯笼微弱的灯光,看到队伍中那两抹贵气袭人的朱紫之色。

  非重臣不可着朱紫;

  加之有甲胄卫士相护,可见队伍中人身份之不凡。

  “瓮山那边给陛下献了一封新年贺信一事,知易(税务部尚书史今的字)可有听说?”

  嘎吱嘎吱的踩雪声中,户部尚书刘之温率先开口、打破了这行队伍的沉默。

  “自然听说了,那么大件事,想不听说都难啊,呵呵呵......”

  “听说匠造监的新年贺信,不是老老实实的走马驿,而是别出生面的搞了个什么比试。”

  “一边是用电报、一边是用快马,看哪边先到。”

  “结果快马还没走到一半呢,陛下就已经在武英殿听着电报送来的新年贺信了。”

  “而且我还听说啊;”

  “陛下可是亲口说了:也就是这电报字数太多,拍送和解码都需要时间,不然还能更快,一日千里、万里都只是等闲!”

  “真的能快到这种程度?那不是比飞鸟还快吗?这电报竟如此神奇?”

  刘之温的问话,打开了史今的话匣子,说了好长一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