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军事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458章 援军到达

  

  黄花岭上依旧炮声回**、杀声盈野、激战正酣。

  双方数百门大炮、上万支火枪的不断射击,让黄花岭一直烟雾萦绕、硝烟弥漫,连剧烈的山风都无法即时吹散。

  今天,正在进攻的是余天国的第二旅,但却不是只有他一个旅。

  五个旅都轮完了一轮,这已经是第二轮了。

  而第一轮的时候每个旅就都已经受创不小,尤其是孙德胜的第一旅。

  作为首战出马的他们,面对的也是最鼎盛时期的清军,伤亡自然也就最大。

  所以这第二轮攻坚战的时候,姜茂财便将各旅的能战将士两两合在一起,如此才能凑够进攻的人数。

  数千将士编成的一个个攻击小队,踩着脚下袍泽或者是清军的尸体前仆后继、昂首冲杀、奋勇进攻。

  火枪的出现,极大的削弱了满人、蒙古人在近战时候的优势。

  这种极近距离的近身战,再彪悍的勇士、再高超的搏斗技艺、再坚实的甲胄,也都挡不住口径十几毫米的火枪的直接轰击,一枪一个眼、一枪倒一人。

  除非是身穿双甲、三甲,才有可能挡的住。

  但能穿得上双甲、三甲的,毕竟是少数,不只是资源的问题,一件金属盔甲的重量就是几十斤,三件那就是上百斤的重量了,对体力的消耗巨大。

  而且就算穿上了三层甲,那也有手榴弹。

  可以说,火器的出现,极大的弥补了汉人在体型上和满人、蒙古人的劣势。

  所以不只是西南明军,清军的伤亡也很大,比冷兵器战争时期要大的多。

  而清军也展现出了他们应有的血性和顽强,每一处阵地都得经历一番血腥的争夺、倒下一地的尸体。

  一名名西南将士被击倒的同时,也将一段又一段的阵地从清军的手中抢下。

  临近傍晚的时候,窑口岭大部终于都处于西南的掌控之下,只有一小部分还在清军的手中,明天再战一场就能全部拿下了。

  “差不多了,停止进攻、巩固阵地,防止清军反扑。”

  “后勤的人上去收殓尸体、处理战场、抢救伤员。”

  “战场处理的干净些,多撒些石灰,以免疫病,将士们的汤药也要分发到位,每一个人都要喝。”

  透过手中的望远镜,姜茂财看着已经渐渐平息下来的战场,不放心的嘱咐道。

  连绵数日的攻坚战,双方伤亡人数早就过万。

  这么大的伤亡,必然带来大量的尸体,从而使得疫情的问题愈发凸显。

  而且对面的清军也是恶心至极,从来不清理尸体,很多西南明军夺下阵地之后都直接被恶心吐了。

  那些掩体里、泥土里、或者是别的什么角落,随处可见尸体。

  如果是刚死的也就罢了,偏偏有很多是之前炮战时被打死,都已经开始腐烂了,更有些是修筑阵地时的民夫,那更是烂的都生蛆了!

  也不知道那些清军怎么能够在这种环境活下来、还忍受得了,野蛮人就是野蛮人。

  明军自然不会坐视这种情形。

  将士们的感受如何暂且不说,放任这种情况不管,那十有八九会产生疫病,到时候就万事休矣。

  在这时候的卫生条件下,平时都经常有疫病,这种大战的时候若是还不注意那就更是了,而且还是四五月份、正是气候最宜人的时候。

  所以西南不但要考虑打胜仗、夺下黄花岭,还对疫情也非常的重视,每次战后都有负责后勤的人专门对战场进行处理。

  一般的尸体还好,能找到的都在战后被拖下阵地就地焚化了。

  但那些被大炮轰碎的肉沫就没办法了,只能通过撒石灰消毒、将士们口服汤药增强抵抗力等等措施来应对。

  在这种种措施下,效果还是不错的。

  姜茂财部在黄花岭下已经十多天了,还没有发生大规模、不可控的疫情。

  这都得感谢朱至澍带来的先进的防疫方法和观念、还有花大本钱建立起来的帝明医学院及配套的医疗体系。

  在帝明医学院运作成熟后,医学院制度已经开枝散叶,在陕西、贵州、广西、云南、交州等较早收复的布政使司都建有医学院,两湖、海南等后面收复的地方也在积极筹备。

  这种先进的培养制度下,使得西南的卫生理念、医学技术、医护人员数量等等,较其它地方都要强大太多太多,带来各种各样直观可见、或者是长期才可看到的成效。

  民生方面:例如西南婴儿夭折率极大较低、西南平均寿命大大提高、西南目前为止还未发生过超过县级以上规模的疫情等等;

  军事方面:充足的随军医护人员,让西南军队伤员康复返队率大大提高、由战争导致的疫情大大较低、士气旺盛等等。

  这些看似不如火枪、大炮、盔甲等等带来的直接成效明显,但对一方势力的底蕴的加成却不容忽视。

  例如据户部统计,每一年西南的人口数量都是在增加的,如今西南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五千万,等拿下山西之后,估计就能达到六千万左右了。

  这还只是能统计到的人口,算上统计不到的隐户,数量上还得再涨上一涨。

  人口就是生产力、战斗力,尤其对于有殖民想法的朱至澍来说。

  “师座,军座的信使到了。”

  交代完战后一系列布置的事情后,身后的亲兵对姜茂财说道。

  “快快快,让信使过来。”

  姜茂财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急不可耐的让亲兵赶紧把信使带过来。

  广西军团军团长袁宗第,亲自带领兵马来增援自己的消息,姜茂财几天前就得到了通知。

  但来通知的信使可以几天就从沁水县赶到黄花岭,大军想赶过来就没那么容易了,二百里的山路呢,有的走。

  “禀报师座:”

  “军座的兵马已经到了十里外,预计晚上八点左右即会有第一批兵马赶到,还请师座做好迎接准备,军座也在这第一批人马当中。”

  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单膝跪倒在姜茂财的面前,带来一个让姜茂财喜出望外的消息——援军终于来了。

  “好!”

  “先带这位兄弟下去休息,第二营建的怎么样了?军座的人马到了后,直接带他们去第二营好生休息。”

  “除了一旅和二旅留守阵地外,其它三个旅的旅长准备下,和我出营去迎接军座。”

  说完,姜茂财起身向大营方向走去。

  不多时,一队人马便出了大营,往沁水县方向而去。

  正是去迎接袁宗第的姜茂财一行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