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军事 明末:蜀王继明复山河

第917章 伐蒙二手

  

  “回督帅的话:”

  “此处离捕鱼儿海,约还有五百余里。”

  “若是顺利的话,三五天的功夫前锋就能到了。”

  “只是这些蒙古人不断的袭扰,这时间就说不准了。”

  “但赶在六月中旬的时候、如期的和王都督的兵马会师,却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督帅请放心。”

  李定国身后的参谋回答道。

  “嗯......”

  “五百余里,那的确是怎么都来得及了。”

  “本督倒是希望这些蒙古人多来袭扰咱们呢。”

  “每来一次,这些蒙古人就得留下几百上千的尸体,岂不爽哉?”

  “这几百上千的蒙古人,要是靠我们自己去追杀的话,那得追多久才追得上?”

  “若是能像在开平前屯卫(今锡林格勒盟)那样,再来次会战就好了,能省去后面咱们不少的功夫,呵呵......”

  李定国回想着这一路以来大大小小的战事,轻松的笑道。

  大明这边声势浩大的大举北伐,漠北深处的蒙古人自然知晓;

  且自然不会坐视大明军队就这么顺利的推进。

  所以在李定国的中路军还未到达捕鱼儿海——这一和东路军约定的会师地点前,就和前来袭扰阻截的蒙古人,交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手了。

  最大的一次,就是在开平前屯卫、也就是曾经的蒙元上都。

  蒙古人在这里集齐了近五万人,要和李定国决一死战;

  目的是达到了,但死的却是蒙古人自己。

  一场持续了数天的攻防战下来,蒙古人丢下了超过一万具人员尸体、数万头牛羊马匹等牲畜。

  让负责收拾战场的大明后勤部队,忙活了好几天的功夫。

  只可惜这一战之后,蒙古人就被打疼了、也学聪明了;

  除了零零散散的袭扰之外,再也没有发起如此大规模的会战了。

  李定国虽然为之惋惜,但也谈不有多焦急。

  因为和蒙古人作战,本就是猫追老鼠一般,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用在寻找敌人、追击敌人之上。

  李定国心里早已明白会是这样;

  且针对这种情况,做了两手的准备,李定国称之为:伐蒙二手。

  第一手,那就是攻敌之必救!

  仗着马快能跑是吧?那总有割舍不下、一定要守住的地方吧?

  汉人有,蒙古人也有。

  只是汉人这种地方多,而蒙古人少而已。

  李定国就挑了两处这种地方。

  其一就是这一次会师的目的地捕鱼儿海。

  那片十分罕见的水土丰美之地,就是蒙古人的必争之地之一;

  若是没了这块地,那蒙古人的实力,起码下降三成!

  这也是为什么太祖和成祖时期,都能在这块地方和蒙古人大战、并取得大胜的地方。

  其二就是哈拉和林。

  这里是成吉思汗定下的蒙古都城,也是蒙古国的第一个都城。

  其后的窝阔台汗、蒙哥汗,以及被太祖击败、驱逐出北京之后才建立的北元汗庭,都是在这个地方。

  除了这些政治意义外;

  有鄂尔浑河流经的哈拉和林,也是蒙古重要的牧场之一,不比捕鱼儿海那块差,甚至要更好。

  毕竟成吉思汗把捕鱼儿海给了自己的三弟;

  但可是把哈拉和林,留给了自己。

  总没有差的留给自己、还把王庭建在差的地方的说法。

  所以这两个地方,就是蒙古人的必救之地。

  只要攻击这两个地方,那蒙古人就不得不和自己进行决战。

  捕鱼儿海这边,是李定国亲自去;

  哈拉和林那边,李定国自然也安排了人去。

  除了从中路军分出去的一支兵马之外,再有就是冯天纵的西路军。

  这两支部队,将会在哈拉和林附近会师,一起攻击此处、和此处的蒙古人决战。

  除了攻敌之必救这一手外;

  李定国准备的第二手,就堪称是釜底抽薪了。

  那就是掠其牲畜、徙其人口!

  跟在李定国大军身后的,还有数量更加庞大的后勤部队。

  这些后勤部队除了承担着为大军运输军需物资、转运伤员等重任外;

  还承担着将大军获胜的战利品转运回关内的重担。

  而这个战利品,除了战胜缴获的战马、兵刃、盔甲等外;

  还包括数不清的牛羊和蒙古人。

  如何彻底的瓦解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

  把人全杀了、或者是全运走就可以了。

  没有人——这个一切的土壤存在,战斗力再强大的军队和国家,也终将是昙花一现。

  既然漠北面积广阔,这些蒙古军队也神出鬼没、飘忽不定;

  那就不和这些军队打了。

  效仿蒙古人来关内抢劫,把所有的蒙古人、都搬回关内去,让漠北成为一片荒无人烟的空地。

  如此一来;

  不用多少年,不论多强大的蒙古军队,都将成为无根之水、无根之萍,消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就是李定国准备的第二手。

  釜底抽薪的第二手。

  从三月份出兵一来,一直到现在的五月底,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李定国的军队一直横推在前。

  而后方的后勤部队,则是将沿路所见的一切蒙古人;

  包括他们人本身、包括他们的牲畜、包括他们的帐篷大车,全都转运回关内。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足足转运走了数十万人、上百万的牲畜。

  这也是中路军明明是最早出发、但却推进速度最慢的原因。

  若是回头看的话;

  就能看到阴山以北、宣化镇以北、沈阳以西的这片大漠区域,随处可见密密麻麻南迁的人流和牲畜群。

  更有些已经进了关;

  然后在关内官员的组织下,向内陆更深入的地区转运着。

  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下来,大明本土的百姓也不像以前那样的稠密了;

  完全有足够的地方安置这些南迁的蒙古人。

  会不会有蒙古人不愿意南迁呢?

  自然是有的。

  但杀了之后就没有了。

  精壮的蒙古人,早就被抽走、去和大明军队作战了,剩下的都是些老弱妇孺。

  本就在大明的全面封锁下过的穷苦不堪、营养不良的他们,哪里反抗得了如狼似虎一般的明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