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为啥要收下这些特产?”辞别了那些百信,狗子还是想不明白,终究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刘悦吐了口气,斜了狗子一眼,眼眉一挑:“狗子,这人活一辈子,有时候给别人一个报答的机会,其实也是一种善良,那些百姓真心感念我的恩情,所以才会用他们以为好的东西来感谢我,如果不收下,他们还会以为我嫌弃,反而挫伤了他们的感激,所以我才收下的。”
狗子听得一知半解,挠着头却不好意思再问下去。
一旁典韦瞪了狗子一眼,一巴掌拍在狗子的后脑勺上:“笨蛋,你闲的操心这些干嘛,你要是有那种心机,我兄弟早就让你独当一面了——”
狗子吐了吐舌头,嘿嘿的傻笑起来,就不在说话了。
有了这次的感谢,刘悦临近雒阳,就更是注意雒阳周围的情况,虽然依旧有些惨淡,毕竟好几年的破败,绝不是一朝一夕的能改变的,不过在贾逵的治理下,各县还是勉强过得去。
提起贾逵,百姓们也能交口称赞,甚至能说起贾逵的一些事情,倒是能深入人心。
不知不觉得也就到了雒阳城外,得到消息的贾逵匆匆的赶了出来。
远远地望见黑了不少的贾逵,刘悦哈哈一笑:“贾梁道,你可是黑了不少,看来你是做了不少事情,这一路行来,百姓们对你称赞有加呀。”
“那还不是托了将军的福——”贾逵笑呵呵的说着,只是侧身让开:“如果不是将军鼎力支持,河南尹半数百姓都无法渡过今年了,苍天无情人有情。只怕将军不知道,单是洛阳一地就有人为将军立了不下三座生祠——”
生祠是活着的时候修建的祠堂,往往是有了大功德的人,百姓感恩戴德才会修建生祠。
刘悦呆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这可是折寿的,我可盖不上这么大的功德,粱道,这种事情还需要你去引导,为官者手握权柄,为百姓谋福祉本就是应该的,百姓富足则天下安康,这本是掌权者应有之意,说不上什么功德,感激一些也就罢了,这生祠——”
刘悦没有再说下去,不过意思很明显了,生祠实在是太招摇了,这不符合刘悦的习惯和认知,在刘悦看来,权利是来自于百姓,你手握权力的时候,养活百信本就是应该的,否则没有了百姓,也就没有了权利,从来权利和义务是相当的。
哪知道贾逵脸色肃穆起来,深深地朝着刘悦鞠了一躬:“将军英明,有将军这种心胸,乃是治下百姓之福。”
“行了,少拍我马屁了,粱道,这可不像你,走,咱们进城再说。”刘悦嘿了一声,抬脚朝着城中走去,容贾逵落后半步。
这一边往城中走,贾逵一边介绍着如今河南尹的情况,河南尹分成了两部分,东部原本就暗中投靠刘悦的那些县,可以说收成富足,已经缓过劲来了,或者说本来就没有遭到董卓的劫掠,自然好很多,又加上刘悦的政策,可以说今明两年就会完全恢复到鼎盛,百姓就能安康起来。
但是从成皋往西,却是另一幅田地,即便是有刘悦调拨了一些粮食,彻底的免除了税赋,任凭贾逵用尽手段,如今也不过勉强落了一个勉强度日,所产粮食加上各种救济,加上贾逵筹集的粮食,勉强能撑到秋收,就不至于饿死人。
在贾逵的一力推广下,机械的普及还是很快的,这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但是腰刀明年才会凸显出来了。
另外一项让贾逵变得恭谨的就是刘悦推行的医馆,如今开始在各县铺开,从小黄的医学大学培养出来的数以几百计的郎中,已经开始在各地支撑起来,遍布了整个河南尹,同时还招收了大量的学徒,让本来破败的河南尹,如今多了一份生机。
还有就是刘悦推行的入学制度,大量的招收儿童,免除了所有的费用,儿童上学只需要自己带饭就行,这是贾逵极感兴趣的一件事。
自古以来,读书都是高门大阀这些士子的事情,穷人家的孩子极少有读书的,纵观整个大汉朝,但凡是有点名声的,就没有真正的穷人家的,九成以上的都是门阀家里的。
有一句话叫做得民心者得天下,咋听上去好像很广义,但是这里的民心指的是士子之心,而士子有代表着高门大阀的利益,其实真正的意思,就是说得到天下读书人的心,就能得到天下了,根本就没有普通百姓的事。
先不说普通人家穷不穷,是不是读得起书,就是想读,那些蒙师都很少招收真正的寒门子弟,如著名的大家刘宽,所有的弟子,出身最差的也是刘备,却也是落魄的皇子皇孙。
但是贾逵本身就不是高门大阀出身,自然贾逵也希望有像他一样的人走出来,所以对于刘悦的蒙学特别的推崇,什么叫做为国选士,哪怕当不了管,用刘悦的话说,就是学医还是学习格物技术,那也是认字的学得快,而且能够系统性的学习,理解力远比不读书的要强得多。
这才是刘悦办蒙学的原因,不是为了培养什么大人物,又或者是培养官吏,其实刘悦的初衷就是让普通百姓也认识字,能够学习各种技术,才能够推动格物上的进步,只有加强创造力,才能让格物真正的发展起来。
自古士农工商,这里的工说的是工匠,但是刘悦给了全新的定义,那就是制造和创造,其实本质上还是工匠,只不过将工匠的身份抬高了。
随着各种制度在河南尹推行开,百姓已经完全归心,特别是医馆的推行,这切实关系到百姓们的生活,百姓才会真正的感受到刘悦带来的好处。
“将军,从前的时候,我对将军没有什么好印象,只觉得将军不过是侥幸得势,但是真正接触起来,才知道将军的心胸远比别人看到的更大,能成就如此的基业,也绝不是侥幸得来的——”贾逵感叹着,刘悦各种手段,越是钻研的透彻,就越是知道这样做带来的好处,才更让贾逵佩服。
不过如蒙学已经触动了高门大阀的利益,所以很多高门大阀其实是抵制的,如果换做是朝廷推广,没绝对会无疾而终的,但是在刘悦手里,一声令下,不服者死,这种强硬的铁血手段,才是推广下去的根本。
可以说刘悦从开始到现在,那是杀人盈野,纵观刘悦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基本上大半的时间都是在打仗,杀人都不知道杀了多少,就是亲手杀的人也要过千了,凭借着新军的强势,对于治下不服者就一个字——杀。
对于这些高门大阀来说,不服也必须忍着,不然刘悦从来来不介意灭门,被刘悦灭掉的也不是一家两家,这也是为什么士子很少有人来投奔刘悦的,更少有名士来投的主要原因。
从前贾逵也是碍于刘悦的名声,可以说很讨厌刘悦,结果真正接触之后,才发现刘悦的高瞻远瞩,看的远比绝大多数的人更长远,刘悦的心胸也不是袁绍等人能相比的。
刘悦的目光从不曾聚焦在九州大地上,早已经在为世界做准备,这样的野心也是贾逵所推崇的。
不过对于贾逵的推崇,刘悦却并不在意,嘿了一声:“粱道,你可不要一个劲的给我戴高帽子,我这人行止由心,从来不曾想的那么多,更没有什么崇高的心思,不过是为了过得更舒坦罢了,我就明白一件事,百姓如果吃不上饭了,我怎么能骄纵奢侈——”
虽然刘悦在自贬,不过贾逵却并不相信,哪怕是刘悦说骄纵奢侈,但是贾逵却知道,刘悦从来不浪费,一顿饭就一个菜,好的孬的都能吃。
刘悦常说,不怕自己骄纵奢侈,只要百姓富足了,到时候也就有钱了,有钱为什不能舒舒坦坦的过日子,只要自己能让百姓富有,那么奢侈都是天经地义的。
微微一笑,贾逵咳嗽了一声,忽然将声音压低了:“将军,张济来找过我-”
一开始刘悦还没有反应过来,一下子没有明白张济是谁,不过随即明白过来,神情一怔,随即眼神闪烁起来:“张济让你给我捎什么话?”
“张济请将军来的时候,务必和他见一面.”贾逵轻声道,总觉得他有些欲言又止.
刘悦眼光扫过贾逵的脸上,心中却是叹了口气,贾逵终究心中还是有些芥蒂,否则不会将心中所想不说出来,只怕是张济想要投奔自己,不过没有明说,贾逵却能猜得出来.
张济会投奔自己,刘悦并不意外,因为弘农郡今年又是灾年,哪怕是有了刘悦的支持,但是张济打仗还可以,真说到治理地方,张济只怕连贾逵的一只手都比不上,随着弘农郡的灾情,张济已经焦头烂额了,维持两万大军着实有些吃力,更不要说还要发饷钱,弘农郡的情况从谍营的邸报中刘悦知道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