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军事 夜歌峥嵘

第一百五十二章 联姻

夜歌峥嵘 埠溪 8200 2024-10-19 19:06

  

  北疆的春天,自与南朝不同,而且来的又晚。

  已经是五月尾上,风依旧大得很,草原才刚刚从长久的隆冬中缓过一口气来,冒出的大片浅绿逐渐驱走了荒凉之感。

  孙云骑在他的狮子骢上,静静的遥望着南方,呼啸的风将他的银狐毛领吹的起起伏伏。

  “大王,东齐要求和亲的事,您可有什么打算?”范军师站在他身侧,轻声问道。

  孙云半晌没有答话,似乎没有听见。

  前些日子收到东齐使者带来的国书,东齐老皇帝驾崩,五皇子韩王登基,欲将公主朱颜嫁至瑾国,两国永结秦晋之好。

  孙云没有做任何表态,也没有和臣下商议,谁都猜不透他心中在想些什么。东齐的使者还在驿馆中等候答复。

  他其实心里很清楚,若不是瑾国鼎力相助,无论如何也轮到不到排行第五的韩王登上宝座。虽然韩王继位已成事实,但废太子余党仍旧不死心,朝局动**不安,他亟需一个强有力的盟友继续助他稳固局面。相比风雨飘摇的洛朝而言,大瑾这些年励精图治国运蒸蒸日上,所以韩王才不顾瑾国曾经出尔反尔截杀自己的妹妹,坚持一意孤行再度向其伸出橄榄枝。

  “大王?”范军师唤道。

  “那——依军师之见呢?”孙云并不回头,平静的问道。

  “南朝那边的情况,想必大王也很清楚。黒衫之祸刚刚平定,湘河刘家军又拿下了甘州城,暝坦也有往东南边境增兵的迹象。而且——据探马来报,海那边的东丽似乎也有觊觎东岸的野心。”范军师没有正面回答瑾王的问题,而是说了一些看似无关的话。

  “东丽?”

  孙云好奇的回过头来,这是他头一次听军师提起这个神秘而遥远的外邦。以往除了偶尔鸿胪寺卿会奏报这个海岛小邦送来什么礼物,他几乎都忘记了这世上还有这么个地方存在。

  “嗯。”范军师点点头,“据探马带来的消息,东西丽已经合二为一,大领格正举全国之力大肆建造战船,这些战船绝大多数都集中东面的两个大港口,种种迹象表明,这个野心勃勃的大领格怕是想搞点什么大动作。”

  孙云若有所思:“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消息。连这等化外小邦也想来分一杯羹,这南朝到底是烂到什么地步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个大领格也未免有些异想天开了。”

  “据可靠消息,现在实际执掌东丽的大领格其实并非东丽本土人氏,而是南朝人,她从南朝挖去了大批能工巧匠,又广泛推广种植,这几年东丽的发展已经不可小视了,不再是以前那种蛮荒之地。”范军师侃侃而谈,“而且东面黎芷、墨萨、日泽三城的城主也是南朝人氏,势力崛起也相当之快。”

  “都是南朝人?这又是个新鲜事!”孙云奇道,“看来这些年除了南朝不争气,大家伙儿都没闲着。”

  “听说东丽奉行女尊男卑,当家作主的都是些女人?”孙云又问道。

  “正是。”

  “一群女人,能折腾出什么名堂!”孙云嗤之以鼻。

  范军师没有接话,以沉默作答。

  范军师看似故意扯开话题,但孙云焉能不懂老叔的心思?他深呼了口气,缓缓吐出:“眼下南朝正值青黄不接,又刚刚经历连番大乱,确实是他们国力最弱的时候,也难怪群狼环伺。”

  “那大王心中所忧虑的,可是南朝那位新立的国君?”范军师问道。

  孙云默然了一阵,重新望向远处点点头:“他算得本王唯一的朋友。想不到分别之日的玩笑话,竟然一语成谶。”

  “父仇、国运与友情,孰轻孰重,还请大王自己斟酌。”范军师缩了缩脖子,缓缓道,颌下飘动的山羊须已然全白,“大王拿他当朋友,他是否一样对待大王,臣——不敢妄加推断。”

  孙云回过头来:“范叔,你有过朋友吗?”

  范军师没料到瑾王会突然有此一问,不由呆了一呆。他这大半生都在替两代瑾王谋划如何重返南朝,到如今仍然孑然一身,对于他个人的事情,似乎从来都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祖芳和陆战原两位将军,应该算得我范某人的朋友吧。”

  范军师想了一阵,有些不确定的答道。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范叔今年应该六十有二了吧?”孙云温和的问道。

  “大王好记性,老臣自己都快不记得了。”范军师笑的有些沧桑。

  “范叔对我大瑾的恩情,我孙云没齿难忘。”孙云正色道,“可若是一个人操劳了大半辈子,连个真正的朋友也没有,活着岂不是很无趣?”

  “老臣一心只想助先王及大王重回大洛,怎奈先王他……他实在福薄……”范军师说到此处,瘦削的脸上肌肉微微**,显然是动了真情,“老臣只恨余生太短,怕不能活着看到大王风风光光踏入西阳城的一天……”

  “范叔!”

  孙云望着这个一生鞠躬尽瘁的老军师潸然泪下的老迈模样,心中也是不忍,上前轻轻握住了他枯瘦冰凉的双手:“范叔,在小王心目中,你既是我的军师,我的叔叔,也是最信得过的朋友。”

  “大王——”

  范军师的声音有些哽咽。

  风稍稍歇止,阳光从云缝中穿射而出,草原上的金色从远处慢慢席卷过来,越来越近。

  “该来的,总归要来。该面对的,也总归要面对。”孙云似乎在自言自语,目光和逐渐侵袭过来的日光融在一处。

  然后,他扭转马头突然甩鞭抽了一下马屁股,狮子骢嘶鸣一声,撒开四蹄嚯啦啦的飞跑而回。

  凯博城灵仙宫中,朱颜正在慢慢梳理着自己如云的长发。镜中的她眼皮微微有些浮肿,眼睛布满血丝,想是一夜没怎么睡好。

  “公主,你真的打算嫁给那个瑾王吗?”小燕从公主手中接过梳子,愤愤不平的问道。

  朱颜默然点了点头。

  “你忘了他当初怎么对你的吗?”小燕气愤的叫出声来,“他差点就……”

  “别说了。”

  朱颜黯然打断了小燕的话。

  “换成是我,我说什么都不嫁!打死我也不嫁!这种狼心狗肺……”小燕忽然觉得这样咒骂极有可能成为驸马的人,实在有些放肆,赶紧住了口。

  “公主,我……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觉得……”

  “没关系,我明白。换成是你嫁给这样的人,虽然我嘴里骂不出这些话,但我心里,一定会非常非常鄙视他,恼怒他。”朱颜木然的望着镜中的自己,轻声说道。

  小燕可能觉得骂还不解气,手上不自主的一用劲,却忘了自己正在替公主梳头,看到公主微微皱眉,才发觉手里已经多了一缕发丝。

  小燕吓得脸都白了,赶紧跪下去请罪:“请公主恕罪!小燕……小燕不是故意的!”

  朱颜叹了口气,起身把她扶了起来:“算了,几根头发而已,也不是什么大事。”

  “公主,我……我真该死……”小燕眼中噙着泪。

  “好了,看你心不在焉的,还是我自己来吧。”朱颜从她手中接过断发和象牙梳,“你去给我沏壶召日绿来。”

  “是。”小燕感激的答道,“不过都是去年的陈茶了,今年的新茶还没到季节。”

  “没关系。”

  小燕应声匆匆的去了,朱颜也无心再梳头,瞧着手里的断发发怔。

  自打孙若铮走后,她便被母后软禁了足足一年有余,直到父皇病重想见她一面,母后才允许她每十日可以外出探望父皇一次,其余时间仍旧只能幽闭在灵仙宫中。后来几个哥哥争权夺势,五哥韩王意外的占据了上风,母后整日为太子的事情东奔西走,渐渐也就忘了让女儿禁足的事。皇后既然顾不上,卫兵们自然懒得多事,而且大家都知道韩王和这个妹妹关系亲近,乐得睁只眼闭只眼,朱颜这才稍稍自由了些。

  后来韩王继位,解除了灵仙公主的禁足令,朱颜这才重获自由。

  本以为如今的皇帝是自己亲近的五哥,以后再没人敢欺负自己,总算能在宫中拥有应得的地位,没想到五哥为了巩固他的皇位,亲自下令将自己的妹妹拱手送给瑾王。

  朱颜的心可谓是支离破碎。

  “若铮,你还好吗?你可还记得我?”

  朱颜心中一酸,一滴眼泪自眼角滚落下来。

  “公主,您要的茶来了。”身后传来小燕轻快的脚步声。

  朱颜赶紧拭了拭眼角。

  “公主,你怎么了?”小燕放下茶壶,回过头来发现了公主的异样。

  “没什么,想起了一些往事。”朱颜眨眨眼睛,接过了小燕递过来的茶杯。

  “小心烫。”

  朱颜嗯了一声,目光投向冒着热气的柔绿的茶汤,虽然只是陈茶,但召日绿独有的香气还是那么显著。

  “公主,皇上那么喜欢你,你去跟他求求情,也许他就松口了呢?”小燕建议道。

  “没用的,我算是明白了,在男人的心里,没有什么比权势更为重要。”朱颜幽幽道。

  “那个洛朝的宁王呢?他也是这样的人吗?”

  朱颜微微一震,杯中的茶汤晃出一点波纹:“我不知道——”

  “不——他应该不是——”顿了一会,朱颜又有些肯定的补充道。

  “公主,有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朱颜好奇的看了她一眼,不知道她心里又在想些什么,柔声道:“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你想说什么就说吧!”

  “那我可就说了!”小燕似乎在努力聚集勇气。

  “嗯。”朱颜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她,很好奇她的樱桃小嘴里到底要吐出什么莲花。

  “小燕看得出来,那个宁王爷似乎也很中意公主,你们两个绝对是般配的好鸳鸯!”小燕快速的说道。

  “你瞎说些什么?”朱颜万没想到她会说出这样的话,脸一下子就红了,“人家有眉姑娘的。”

  “男人嘛,三妻四妾不正常?何况他还是个王爷!”小燕颇不以为然。

  “你要再说这些不三不四的话,我可就不听了。”朱颜把茶杯放回梳妆台上,言语带着一些嗔怪。

  “公主,求您听小燕把话说完——”

  朱颜已经大概猜到她想说些什么了,站起来转过身,一言不发。

  小燕见公主默许,便大着胆子继续说道:“既然是为了联姻,那跟洛朝联姻也可以呀!公主,你去跟皇上说说,让陛下把你嫁到洛朝去,嫁给那个宁王爷,这样既达成了联姻的目的,公主也能嫁个如意郎君,其不是两全其美?”

  尽管朱颜已经早有预感,但此刻亲耳听到小燕的话,一颗芳心还是怦怦乱跳,良久才缓缓应道:“女孩子家,哪有自己挑选夫婿的?再说人家或许早就成亲了呢?”

  “可你是咱大齐的公主呀!公主给自己挑驸马的事,难道还少吗?”小燕分辩道。

  “我看你是那些说书的听多了,那些都是骗人的,当不得真——咱们身为女儿家,生下来命就注定了。”朱颜黯然道。

  “可是公主,您总得去争取一下呀!争取一下说不定还有机会,不然可就真的要嫁个那个……唉!反正我实在不想看到您嫁到那种地方去受苦!”

  见朱颜默不作声,小燕一着急,脱口而出:“若是公主您不愿去说,我去找皇上,我去跟他求情!”

  朱颜被小燕的大胆想法吓了一大跳,猛地转过身来:“你可别乱来!我皇兄严令内侍不得干政,何况你一个小小丫鬟!你不要命了么?你在我这里说说也就算了,可千万别到外面乱讲!否则到时候连我都救不了你!”

  小燕也自知自己的话实在有些狂妄道不知天高地厚,但是她仍然不想放弃这唯一的机会,试图继续劝说公主。

  朱颜虽一向对待下人宽容,尤其是这个贴身丫鬟更是有几分疼爱,但此事绝不是闹着玩的,因而脸孔板了下来,生气的说道:“还不住口!看来真是平日里把你骄纵惯了,什么话都敢乱说!”

  小燕见公主真生了气,吓得赶紧跪下求饶:“公主息怒!是小燕不好!小燕下次不敢了!请公主责罚!”

  朱颜看着她受惊吓的样子,立刻心肠就软了,伸手把她扶起:“起来吧。我知道你是为我着想,但有些事情,不是你我能决定的。”

  朱颜转过身走到一边,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皇兄何尝不知我与宁王要好?他更清楚当年瑾王做的那些事情。朝中也有不少大臣都更亲近洛朝,但他依然力排众议坚持要与瑾国联姻,可见他所看重的不过是瑾国兵强马壮,能助他成事。至于牺牲我这一个妹妹,对他来说根本无足轻重。所以——即便我去求他,也不过是自讨没趣罢了。”

  朱颜又叹了口气,幽幽道:“连父皇也不曾将我这个女儿看的多重要,母后就更不必说了。皇兄不过是个哥哥而已,跟他的皇位相比,我这个非一母所生的妹妹又算得了什么?”

  朱颜说着,不由暗自伤神。

  “公主,不管你嫁到哪里,你都不要丢下小燕好不好?有小燕在,我不会让别人欺负我的公主!”小燕凛然道。

  “谢谢你!小燕!”

  朱颜禁不住凄然泪下。

  “你先去歇着吧,我想一个人待会儿。”朱颜拭了拭泪,轻声道。

  “公主,您……不要紧吧?”小燕担忧的问道。

  “我没事,你下去吧。”

  “是。”小燕施个万福,“这召日绿有些凉了,要不要给您重新沏一壶?”

  “不用了。”

  正当朱颜独自关在房中黯然神伤之时,小燕忽然又慌慌张张的去而复返:“公主!公主!皇上朝这边来了!”

  “皇兄?他怎么突然来了?”朱颜一惊。

  “不知道,前面来报,皇上此刻应该已经到灵仙阁了!”小燕气喘吁吁的说道。

  “快帮我换身衣服,准备迎接皇兄!”朱颜催促道。

  小燕手脚麻利的替公主换好常服,两人匆匆迎至前院,一个身形高瘦的黄色人影稳步走来,正是曾经的五哥韩王朱筠,新继位的东齐皇帝陛下。

  “臣妹叩见皇兄!皇兄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妹免礼免礼!朕就是随便走走,用不着这么正式!”朱筠扶起妹妹道。

  “谢皇兄。”

  淡淡的客套之外,朱颜没有多说一个字。

  “怎么了皇妹?看起来似乎不大高兴?”朱筠端详了妹妹几眼,“是不是这些奴才们没有伺候好?”

  没来由的遭到皇帝的猜忌,地上跪着的几名宫女宦人顿时脸色苍白。

  “不关他们的事。”朱颜淡淡道,“是小妹自己心情不好。”

  “都下去都下去!外面候着!别在这碍眼!”朱筠挥挥手,撵走一众随从,走近朱颜身边凑近了轻声问道:“还在生五哥的气?”

  “不敢,小妹只是感叹自己命不好。”

  “不是五哥狠心,只是……”朱筠搔搔头,正想着下面的话如何说比较体面,朱颜已经不客气的打断了:“皇兄不必解释了,小妹不是不懂事的人。”

  朱筠脸上闪过一丝愧疚之色,有些歉意的说道:“五哥也舍不得妹妹嫁那么远,朕也就你这么一个妹妹。只是……五哥自己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坐上这个位置。”

  “五哥真的没想到么?”

  朱颜并不看他,平静的问道。

  “这个……嗨……”朱筠有些尴尬的搔搔头,“你说前面有太子,太子下面还有二哥三哥四哥,除了四哥有些痴傻,二哥三哥都是精明强干之辈,怎么轮也轮不到朕头上,妹妹你说是不?朕是真没想到。”

  朱颜默然不语。他说的都是实情,但朱颜也不是傻子,瑾王为什么偏偏支持他这个毫不起眼的韩王,这其中定然有什么隐情。

  见妹妹没有回应,朱筠心知她定然心中有所怀疑,但终归现在已经木已成舟,也没必要跟她吐露这些内情,于是哈哈干笑几声,道:“都是过去的事了,不提也罢。妹妹,你尽管放心,五哥一定将你风风光光体体面面的嫁过去,日后做了瑾国的王后,咱们东齐和大瑾便是一家,到那时看谁还敢欺负朕的皇妹!”

  朱颜脸上挤出一丝微笑:“是啊,皇兄的位置可就更加稳固了,恭喜皇兄。”

  朱筠听出妹妹的话中带刺,脸上闪过一丝愠怒之色,心道朕已经做了皇帝,不再是以前的五哥了,如今朕放低身段来看你,你倒端起架子来了。但随即又想到朱颜毕竟一没吵二没闹就同意了这门亲事,也算是给足了自己面子,于是神色顿时一缓,低声道:“还是妹妹体谅五哥的苦衷。你知道太子党仍旧心怀不轨,五哥刚上位,也不可能把他们全都杀个干净,落个残暴之名,那样只怕会激起更多的矛盾。五哥也是如芒在背啊!幸亏五哥有你这么个通情达理的好妹妹,五哥真心谢谢你。”

  这几句话说的言辞恳切情深义重,朱颜神色微微一动,抬眼瞧了瞧他,似乎眼前的皇帝又便回了原来那个和自己一起玩耍一起听戏的伙伴五哥。不过仅仅是一瞬间,朱颜突然觉得眼前的这张笑脸很假,假到足以乱真,假到令她想吐。

  “妹妹自己命苦,不怪五哥。”

  “五哥给你赔不是了。”朱筠靠过来轻轻拉住她的手,“不过如今瑾国兵强马壮,妹妹去了有权有势,也不算亏待。倘若是那孙云对妹妹有半分不好,妹妹即刻捎信过来,五哥定然替你教训他!替你出气!”

  “谢谢皇兄了。”朱颜不疼不痒的回道,轻轻抽回了手。心中暗想:“他若真的对我不好,你有那个胆子么?”

  “妹妹,你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皇兄尽量都满足你。”朱筠豪气的拍拍胸脯,显得很是大方。

  见妹妹没有回答,朱筠又道:“等妹妹想好了再告诉皇兄也不迟。”

  朱颜忽然转身道:“我想让雀翎道长护送我去。”

  朱筠一愣:“雀翎?哪个雀翎?”

  “就是灵雀观的雀翎道长。”

  “那个老家伙?”朱筠本能的想要拒绝,忽然改口道:“既然妹妹中意,也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听说这个老家伙功夫不错,有他护送,想必会更安全一些。还有别的什么要求吗?”

  “小妹就这一个要求。”朱颜回答的很干脆。

  “谨遵皇妹之命!”没想到她的要求如此简单,朱筠有些意外的高兴,俏皮的开了个玩笑。

  可是在朱颜看来,这一点都不好笑,甚至很苦涩。

  “师父,您的信。”

  雀翎道长正在竹园练镖,一名弟子匆匆来报。

  “嗯。”道长点点头,接过信一看,封皮上六个娟秀工整的小楷:“雀翎道长亲启”,看样子似乎出自大家闺秀手笔。

  道长收了镖,带着信进了屋,关上门,细细验看了封泥完好无损,这才小心的拆开来取出信笺。

  道长习惯性的先看了末尾的署名,不由浑身一震——“灵仙公主朱颜拜上”。

  道长又检查了一下门窗,这才开始专心阅读信笺内容,神色越来越凝重。

  整封信笺道长来来回回读了三遍,随即取出火石将信笺点着,投进了一旁的灰盆里。

  道长望着火焰迅速冒起,然后逐渐又黯淡下去,一缕青烟之后,一点点亮光在纸张残页上慢慢褪去,终于化成一叠脆弱的灰黑色余烬。

  道长深呼了口气,慢慢闭上眼睛。他的心情也正如这燃烧的火光一般起起落落,最后终于平息。

  灵仙公主出嫁的日子定在五月初六。

  公主出嫁自然马虎不得,礼部反复验看黄历,挑选了几个宜嫁娶、宜远行的黄道吉日,最后皇帝朱筠大笔一挥,定在了这一日。

  送亲队伍浩浩****出了凯博城,蜿蜒曲折长达七八里。朱筠站在城头目送妹妹的马车远去,心中慢慢泛起一丝愧疚之情。然而当他想到自此东齐和大瑾将联成一家,大洛朝风雨飘摇自身难保,北面的那些游牧民族看似凶悍实则一盘散沙,更是不足为惧。局势一片大好,自己又刚刚才过而立之年,一番宏图正在面前徐徐展开。朱筠回头看着错综排列的皇宫金顶,太阳正从东面升至半空,映的大片殿顶更是金碧辉煌,灼灼耀目,朱筠不禁面露微笑,方才的一丝愧疚之情顿时烟消云散了。

  朱颜是第二次踏上这条和亲之路了,先前的期待忐忑之情**然无存,有的只是失望和麻木。送出去的信迟迟没有回音,不知道是道长拒绝了她,还是信压根就没有送到其手上。朱颜抱着最后一丝期望不时的撩开车帘往北张望,眼见灵雀山越来越小,北面的小路上依然没有丝毫动静,空寂如严冬荒野。

  朱颜的心,一点点沉到了谷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