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军事 醉枕三国

第435章 说服

醉枕三国 刀笔一小吏 2656 2024-10-19 19:07

  

  府门前,赵凡领着一众亲卫刚出现,站在台阶上的老管事樊普便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将军回府了。”

  喊完之后,樊普快步跑下台阶,上前接过赵凡手里的战马缰绳,递给跟在身后的一名家仆,然后冲赵凡笑道:“将军,几位老大人都等候您多时了。”

  赵凡边往台阶上走,边问道:“都来了哪几位?”

  樊普:“有前太尉杨彪,大司徒赵温,还有国丈伏完。”

  赵凡点点头,又问:“他们现在何处?”

  樊普:“先前主上来了,将杨太尉前去后宅,替几位小公子分别取了个名字。现在,主上正陪着几位老大人在客厅用茶。”

  “哦,起了什么名字?”

  “大公子起名叫赵仁,二公子起名叫赵睦,三公子起名赵康。”

  赵凡心道:“好俗气的名字,老头子定是生气自己将他逼来,才会如此敷衍了事。”

  樊普又道:“几位夫人对杨太尉起的名字很是满意。”

  “她们满意就好。”

  嘴里虽然如此说,赵凡却在心里暗自腹诽,“自己想破脑袋起了好几个名字,还不如老家伙随口一说。果然是有名望的人,走到哪里都吃香。”

  赵凡走到府内,忽然停下脚步,冲樊普道:“老管事,你去告诉岳丈大人,让他将杨太尉请至书房,我要先和他单独谈谈。”

  “诺。”

  …

  赵凡在书房内没等多久,杨彪便在樊普的引领下走了进来。

  老家伙一见到赵凡,立刻黑着脸道:“大将军,国不可一日无君,你让众臣三请四邀,都不去长安,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赵凡快步上前,扶着杨彪在案几后落坐,然后一边斟茶,一边陪笑道:“老太尉,我这不是效法古人,做到三辞三让嘛。”

  “就为了这个?”

  “正是。”

  赵凡将斟好的茶递给杨彪道:“老太尉,您这一路过来,觉得这江南之地治理得如何?”

  杨彪端着茶盅,抿了一口茶水,道:“治理得不错,想不到你打仗利害,治理地方也是如此的出色。”

  赵凡:“老太尉,这都是官员和百姓们努力的结果。我只信奉一条,多修路,多修水利。修路可以盘活经济,修水利可以让粮食增收。”

  杨彪:“将军,既然江东这边形式大好,你为何不在此地建都?”

  赵凡:“老太尉,汉朝之所以消亡,就是因为对西凉年年征战,遭成内部民不聊生。我将都城建于长安,是想就近处理好边患问题。”

  “哦,将军想要如何处置西凉和鲜卑年年入侵的问题?”

  “互通贸易,剿抚并存。”

  杨彪手捻须髯道:“胡人劫掠成性,想让他们放下屠刀,和汉人互市,只怕是难以办到。”

  “老太尉,当年刘豫在幽州就做得很好,只不过,他只做到了互通贸易,却没有对胡人进行分化瓦解。只示之以恩,却不示之以威,只会让胡人日渐做大,造成更大的隐患。”

  杨彪满意地点头,道:“将军既然有此认识,老夫心里也就安心了。”

  赵凡笑道:“想做好这事,靠我一个人可不行。我想请老太尉出仕,担任大司徒,总理朝政。”

  杨彪连连摇头道:“老夫早已心力交瘁,将军还是另择贤能吧。”

  “老太尉,我知道你是担心名声受损,所以才不想出仕。可您应该明白,史书都是由胜利者编撰的。只要咱们一心打造个开元盛世,那时您的名声岂不比现在要好。”

  杨彪听到这话,心里也是纠结不已,能出任新朝的首辅大臣,这个**对他还是挺大的。可一想到这么做,肯定会被人诟病为大汉朝的撅墓人,他心里便犹豫不决。

  “老太尉,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既然是为了天下百姓,您又何必畏惧人言。”

  杨彪苦笑道:“我现在总算是明白了,你躲在此地不去长安,就是想要逼老夫出仕,是不是?”

  赵凡乐道:“老太尉,绝非如此,我当日在邺城说过,要在府里请您饮宴。这次正好让您来尝尝我府里的菜肴,老太尉若是满意,我挑俩个厨子送给您。”

  “哦,那老夫今天到是要见识一下,看看大将军平时都吃些什么。”

  赵凡回头冲门外喊道:“樊普,快去厨房问问,看宴席准备好了没有。”

  樊普在门外答道:“诺。”

  接着,赵凡从案几旁抽出一卷竹简递给杨彪道:“老太尉,这是我拟定的三公九卿人员的名单,请您过目,看看可有不妥之处。”

  杨彪放下茶盅,接过竹简,展开来仔细观看。就见上面第一行就注明了大司徒:杨彪。

  再接着往下看,下面依次是太尉:刘璋。

  大司空:土孙瑞。

  太常:赵温。

  光禄勋:伏完

  卫尉:陈端。

  太仆:贾诩

  廷尉:陈群

  大鸿胪:刘晔

  宗正:赵晟

  大司农:鲁肃

  少府:陈宫

  杨彪看过之后,疑惑地道:“让刘璋做太尉,他肯来吗?”

  赵凡笑道:“太尉只是个虚职,他接不接受无所谓,我只要宣布出去就可以了。”

  杨彪又道:“这个大司空理应让赵温担任,他对你还是很支持的。”

  赵凡摇头道:“赵温名声不好,让他做大司空,我手下人都不会服气。反到是土孙瑞,他能在袁绍称帝的时候拒绝出仕,由他来做大司空才能服众。”

  杨彪:“还有一个尚书令,你准备让何人担任?”

  赵凡:“荀彧,原天子任命的尚书令,此人才能出众,有他协助您处理公务,你可以省心不少。”

  杨彪笑道:“这个荀彧确实是个人才。我原以为你会选择一位亲信担任这个要职,却没想到你会选他。”

  赵凡:“其实,我还有一个人选,此人名叫诸葛亮,也是一个理政的好手。只不过,我想将他放在身边多历练几年,再重用他。”

  “既然是个人才,何不将他交给我,让老夫替你掌掌眼。”

  赵凡哈哈笑道:“老太尉,这个人才,您就别同我抢了。我若想过些清松的日子,就得靠他了。”

  杨彪正要再开口时,樊普从门外走进来,冲赵凡禀报道:“将军,宴席准备好了,是否可以开席?”

  赵凡站起身,冲杨彪笑道:“老太尉,咱们一起去请那两位大人。”

  杨彪起身道:“走吧,老夫今日到要见识一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