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军事 武汉往事

第十九章-2

武汉往事 张隼 3800 2024-10-19 19:12

  

  他告诉了余瑞华自己心里的打算之后,余瑞华什么也没有说。但是,余瑞华已经在采取行动。这就够了。王俊林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听几句漂亮的讲话。行动比什么都重要,再漂亮的话,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几天之后,余瑞华就侦察到了赵承博的行踪,也基本上掌握了刘邓大军的大体情况,对王俊林说道:“我们可以设下一个圈套,先把赵承博的人马与其他**党军分割开来,将主要目标对准其他的**党军,连番猛攻那些**党军,迫使赵承博率部过来救援,在**上设下埋伏,消灭赵承博的人马。”

  “**党人一向喜欢运用声东击西,我们仅仅这样做,恐怕难以引诱赵承博上钩。”为了更大的前程,王俊林调动了全部脑细胞,把跟**党的队伍作战的各种情景回忆了一遍,说道。

  他想不出更好的招数,只是提了一个意见,让余瑞华根据这个意见,去找到最合适的办法。

  余瑞华果然找到了最合适的办法:“**党人不是喜欢使用疑兵之计吗?我们也使用疑兵之计嘛。一次又一次地欺骗**党军,让**党军摸不着头脑,自然会掉进我们设下的圈套。”

  事情就这么确定了。王俊林一改原来的部署,不再命令人马向**党的队伍做整体推进,而是派遣一个师的人马,连番猛冲猛打,将赵承博旅与其他**党军的联系通道割断了,随后,就接连不断地增加兵力,分别向赵承博与另一支**党军实施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时候,一**上遭受敌人的围追堵截,渡过黄泛区,丢失了几乎全部重型武器,甚至连步枪的子弹也不够用,人马筋疲力尽。为了在大别山区站稳脚跟,刘邓大军首长想了很多办法,希望唤醒民众,却民众接连受到国民党军的残酷打击与迫害,根本不敢接近**党的队伍。面临国民党军的清剿行动,部队蒙受了很大的伤亡,初步在大别山区立住了足。

  自从重返战场以来,赵承博部受到敌军的攻击强度并不太大。他可以带领人马不停地与国民党军周旋,跳出国民党军的搜剿圈子之后,只要抓住机会,就可以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向孤立之敌发动猛烈地攻击,一举歼灭一部分国民党军。

  这时候,赵承博接到了命令,说是一支兄弟部队正陷入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中,命令他火速率领人马打开一条血**,将被围的**党军解救出来,向安全地方转移。

  他担心这是余瑞华耍的花招,为的是要诱引并且消灭自己的人马。却刘邓首长下达了命令,他不能不执行。

  全面考虑了余瑞华有可能采取的行动以后,他首先命令一个营的兵力向余瑞华部的侧后展开猛烈的攻击,装出一副要从这里打开缺口,解救被困人员的样子,潜地里却将大部分人马带到了相反的方向,准备一旦察觉当面的敌情出现了松动,就迅速穿**入,撕开余瑞华的阵线。

  判断的情况出现了,他火速带领人马,以猛勇的动作,向缺口方向冲去,并留下两个连的人马,作为接应部队。这时候,敌人的力量似乎空前增大了。赵承博心知已经掉进了余瑞华布设的陷阱,要想退出来,已经不可能,只有冷静地命令人马奋力冲杀进去,很快就与那支兄弟部队汇合了。

  “情况很危急。我带领一部分人马从缺口方向打过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你们等待我引开敌人以后,就从这边撤开去。”

  赵承博仅仅带领一个营的人马,成集团式地朝着原先打过来的方向冲去。后面,赵承博留下的两个连队在继续向敌军发动进攻。

  余瑞华把主要兵力全部调集过来了,对赵承博的人马形成了一个包围圈。正当敌军围攻赵承博部之际,突然,一支更为强大的兵力,从相反方向突破了余瑞华的包围圈。余瑞华十分懊恼,连忙命令人马紧紧追赶,同时加强对已经落入包围圈的赵承博部实施更为猛烈攻击。

  站在一个山头,余瑞华架起望远镜,察看整个战场。他判断得出来,最多只不过围住了**党一个营的人马,不禁感到很有些失望。可是,赵承博的身影一出现在他的眼帘,他立即喜出望外:只要消灭了赵承博这支人马,**党的队伍就失去了非常熟悉大别山区的人员,接下来的仗就更好打了。

  忽然,他的眼帘浮现出当年在通往新集方向的道**上,与二哥余瑞祥决战的情景,不由得心里一窒:难道真的要把赵承博消灭掉吗?赵承博可是他最好的朋友呀。

  于是乎,赵承博跟他一块玩耍的情景,在他眼前不断闪现。生平第一次在赵承博的带领下,去了妓院;赵承博投靠到他手下,两人暗地里杀掉了很多日本人,他不得不把赵承博放走,让赵承博去投靠二嫂的部队,成了新四军。

  他不能再想下去了,更不愿意看到赵承博死在自己手里。是不是要放开一条道**,让赵承博率领他的人马离开?

  如果活捉赵承博呢?赵承博已经投靠**党,担任中原军区武汉办事处处长的时候,言辞是那么的犀利,对国民政府以及国民党军的鞭挞是那么的猛烈,以后又与自己在战场上经过几个月的厮杀,自己费尽心机才把赵承博的人马消灭了,赵承博却仍然活着。这样的人,活捉了他,他也不会背叛他的信仰,最后只能是死。

  脑子里一闪现出这种念头,余瑞华不由得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他已经因为追杀赵春丽、赵承博、赵雪莲、余亚男,而不被余府、王府、赵府的每一个人所原谅,好不容易因为被解除军职而渐渐缓和下来的关系,又会因为这一次的行动而增添新的伤痕。大哥、王世兄、姐姐、大姐夫、赵英嗣他们要是知道了真相,该当如何?他的心越发慌乱,脑子全部被这些事情塞满了,再也没有一点空隙装进别的任何事情,眼睛似乎也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了,以至于接连有人前来向他汇报,他也一无所知。

  等待他终于**过来的时候,战斗已经停歇了,四周一片死寂。他举目望去,只见战场上仍然弥漫着浓烈的硝烟,一些兵士正在打扫战场。

  “他们已经被消灭了!”他在心里说道,眼帘立马浮出了赵承博的身影,惊讶地叫唤一声,就朝死尸累累的战场奔去。

  里面有许许多多**党人的尸体。几乎每一具尸体都血迹斑斑,有的缺胳膊少腿,有的甚至没了脑袋。余瑞华急切地在死人堆里翻找着赵承博。随从副官和其他随行人员明白了他要找什么人,赶紧一块帮他翻找着,却找遍了战场,就是不见赵承博的尸体。

  “人呢。他人呢?”余瑞华喝问道。

  所有的人都停止了忙碌,看着余瑞华,都不回答。

  “共军全部都在这里吗?”余瑞华再一次喝问。

  “除了少部分共军逃跑了之外,其他的共军全部在这里。”有人回答道。

  余瑞华一把揪起一个几乎不能动弹的**党军伤员,问道:“赵承博呢。看到赵承博了吗?”

  伤员绽开了一丝笑意,说道:“你害怕了,你害怕我们旅长。我们旅长一定会带领人马把你们全部消灭的。”

  余瑞华愤怒地扔下了他,对自己的手下说:“一定要给我找到赵承博的下落!”

  人马正在忙乱地从尸体和被俘虏的**党军伤员中探问赵承博的消息,王俊林带着王卓文以及一大群随行人员过来了,看到战场上的情景,不由得喜笑颜开,说道:“很好!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余瑞华没有回答他,继续不停地催促人马寻找赵承博。

  王俊林了解到有一些**党军已经从包围圈中逃脱了,劝说道:“赵承博跑了就跑了,一举消灭了**党一个旅的人马,取得了如此大捷,我们理应高兴。火速给行辕主任以及军事委员会发电报,报告我们的战绩。”

  跟余瑞华一样,王俊林也不希望赵承博死在他们手里,好不容易打了一个胜仗,他要借势让自己登上更高的地位。

  “我们只不过消灭了赵承博一个营的人马。”余瑞华说道。

  王俊林说道:“我们打了胜仗。这就够了。消灭了一个营的共军,还是消灭了一个旅的共军,没有任何区别。只要对我们有用,谎报一些战果,有何不可?”

  这一次,王俊林判断得不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鉴于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已经在那儿初步站住了脚跟,各**围剿部队不能协调配合,致使跟**党的队伍作战屡战屡败,决定成立剿共总指挥部,将总指挥部设立在九江,全面指挥大别山区的国民党军对共军的作战行动。不过,总指挥并没有落到王俊林头上,而是由国防部长白崇禧担任,王俊林则因为剿共有功,担任副总指挥。

  王俊林空欢喜一场,心头生出了无限的惆怅。不过,原先就曾投靠过白崇禧,白崇禧在国军高级将领中颇具声望,素有小诸葛之名,尽管年龄比王俊林要小得多,却早就是国民党军的一员猛将,王俊林自然不能跟他相提并论,不得不吞下了这枚苦涩的果子。

  白崇禧打心眼里看不起王俊林。他很了解王俊林其人,王俊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谁有权势就投靠谁,谁失势了就背叛谁。当年王俊林背叛他和李宗仁,投靠了蒋介石,趁着中原大战的机会硬生生地挡住了桂系部队向河南方向开进的道**,致使联合倒蒋的阵线无法取得协调配合,遭到了蒋介石的分化瓦解。打那以后,王俊林就成了李宗仁、白崇禧心里永远的痛,他们时时都在寻找机会向王俊林报一箭之仇。王俊林投靠日本人,成为汉奸,他们拿这件事情大做文章,原以为可以严惩王俊林,却王俊林因为挡住了新四军进攻武汉,成为蒋介石喜欢的人物,他们无可奈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