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历史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十一章 御驾亲征

重生之宋武大帝 殷扬 5875 2024-10-19 19:19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十一章 御驾亲征

  “钓鱼城给打下来了。 ”李隽冲左脚刚进屋右脚还在门外的廖胜功说道,言来喜气洋洋,好象有天大的好事一般。

  这也难怪,李隽熟知历史,知道钓鱼城一战的影响有多大,钓鱼城一战打死蒙哥一事的影响非常之大,正是这一战的胜利,使得蒙古人第三次西征止步在埃及边境,给中亚地区留下了少量的未被蒙古人征服的土地。

  要不是钓鱼城之战的胜利,蒙古将领赶回国内参加国丧的话,以埃及人当时的力量是无法战胜蒙古人,那么埃及这个文明古国的前途就大是堪虞了。

  西方好多学者在谈到这事时总是含糊其词,说是因为蒙古的皇帝死了,而不说原因,估计是不想把这功劳记在中国人头上,而是记在他们的好运气上(按:他们叫皇帝,其实应该叫可汗,这就是西方学者一惯手法:含糊其词,不了解事实真相。 )

  南宋要是抓住那一段难得的平静期调整部署,加强江防的话,蒙古人会不会兵临临安就很难说了,即使他们能够到达临安,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间去了。 然而,由于贾似道误国,谢道清辨事不明,宋度宗的昏庸错失了这一良机,常使人叹息。

  王坚领导的钓鱼城一战慧及异域外国,却没有给南宋产生积极的影响,实是让人哭笑不得。 错不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而是南宋朝廷地无能。

  张珏他们重新攻占了钓鱼城。 其意义有多大,只要神经不是有问题都想象得到。 先不说作为重庆北面的战略咽喉,一旦给拿下,柳河子就可以北上川北,攻打剑阁,实现调动蒙古军队的战略意图。

  人们提到钓鱼城时只要说“蒙古的可汗死于此城之下”这点就足以说明钓鱼城的意义有多大了,对于这座历史名城。 李隽是早就神往不已,乍得这一好消息。 自然高兴得不得了。

  廖胜功得讯后急急忙忙地赶来,没想到还没给李隽行礼,李隽就喜滋滋地把战报递给他了,接过浏览了一遍,也是兴奋地道:“上一次钓鱼城之战,王坚将军打死了蒙哥这鞑子,这次钓鱼城之战张珏他们又全歼了鞑子守军。 实是天大之喜。 ”感慨万千道:“伟乎哉!钓鱼城!不落雄关!”

  正如如廖胜功所言,钓鱼城是不落的雄关,要不是叛徒王立出卖的话,还不知道坚守到什么时间去了。 钓鱼城其实是一座要塞,那一战是要塞防御战,对后世地影响很大,对后世建造要塞防御工事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正是考虑到这种影响,中国军事博物馆古代战争馆才制作了钓鱼城之战地沙盘模型。

  真的是全歼了钓鱼城的蒙古守军吗?当然不是。 蒙古军队是给血性大发的宋军士卒活活砍死的,张珏就是带头人,他血红着双眼不知道杀了多少要投降的蒙古士卒。 有了他的表率作用,士卒们哪里会客气,自然是放开手脚大杀一场。

  王坚地英雄事迹激励了士卒们,无不是怨气冲天。 再加上蒙古人抢掠成性,种族仇恨很深,血性大发的宋军士卒不拿他们来“祭刀”才怪。

  柳河子和郑静和知道无法阻止张珏他们的砍杀,心想要是这事传出去了对宋军不利,会增加蒙古人的抵抗,与其传出去不如全部杀死来封口,各自率领一队士卒在后面“清场子”,找到没断气的蒙古士卒就让他们追随蒙哥于钓鱼城下。

  张珏是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在战报中写得明明白白,自承率军砍杀一事。 请求李隽处理。 对于这种事情。 李隽虽是不想发生,但是李隽能够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蒙古人过于残暴,种下的种族仇恨造成的。

  再说了,在那种情况下,士卒都杀红了眼,谁也阻止不了。 况且,他们杀地时候,蒙古军卒手里还拿着武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俘虏,算不得杀俘虏,比起蒙古人残杀无辜的老百姓、战俘,已经是好了不知多少倍。

  廖胜功如此说是为张珏开脱,李隽知道他的意思,笑道:“蒙古人的英勇的确没法说,他们都是血战到底,全部阵亡。 ”李隽也能瓣,这明显是假话嘛,还给他说得合情合理,和蒙古人地英勇善战挂钩。

  李隽如此说,张珏他们自然是没事了,廖胜功大是放心,就要向李隽行礼,李隽摇手阻止他道:“不用拘礼了,来,快坐下。 ”

  廖胜功放眼一放,才发现屋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了,看来自己得到消息赶来还是迟了一步,落在李庭芝他们后面了。

  屋里的人有李庭芝,文天祥,陈宜中,杜大用,陆秀夫,个个都是一脸的喜气,不用说钓鱼城一战的确是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他们得到消息放下手里的工作,赶来给李隽贺喜。

  钓鱼城虽小,其意义非常之大,这座打死蒙哥的雄关再度回到朝廷手里,自然是一件天大之事,李庭芝他们要是不赶来就对了。

  等廖胜功坐下,李隽一脸喜气地踱步思索了一下,道:“各路大军进展顺利,我们的改革进展得也顺利,可以说双喜临门。 ”

  目下的南宋的确是这样,军事上一改两百多年地颓败之气,在外敌面前屡战屡败地历史已经给终结了,各路大军凯歌高奏,捷报频传,大量的国土给光复,已经够振奋人心地了。 更难得的是,在李隽的推动之下,修好内政也是顺利推进,各行各业兴旺,重建时间虽短,老百姓安居乐业已成定局。 盛世已露苗头。

  双喜临门一说不是李隽好大喜功,而是中肯之评,李庭芝他们不住点头赞同。 拿回钓鱼城一事的意义实在是够大了,让他们高兴得连说“皇上圣明”都忘了。

  李隽才不会在乎这些,左手按在地图上地贵州位置,道:“黄汉在贵州的进展也很顺利,贵州的蒙古军队节节败退。 贵州的收复也在指日间。 对了,黄汉将军能够取得这么大的胜利。 不仅仅是我大宋朝军队善战,还有越来名将陈兴道力战之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越南也是大宋朝的蕃属国,大宋朝不能亏待了他,要给他记功。 给他赏赐。 马上派出钦差,去好好褒奖陈仁宗,再赐给他钻石二十颗。 ”

  顿了顿,嘴角露出一抹不易让人觉察的笑容道:“当然,要他多派点军队参战。 另外,派人去泰国,缅甸,要他们也出兵。 对他们。 不妨说点狠话。 ”(按:泰国在古代叫暹罗。 本书对地名地处理以前面已经说过了,除了特别有名的古地名外都用现代名。 )

  李隽也真够能说地,明明要胁迫这些卫星国出兵,还给他又是送礼,又是施压的一通打压拉拢,在他高明的外交手腕下。 这些国家要不出兵都不行。

  这些“卫星国”军队战斗力很成问题,李隽根本就不看中这点,看中的是他们参与的政治意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边境的封锁,那么蒙古军队在西南一带战败就无处可逃,会给全歼。 即使他们逃到泰国这些卫星国去了,到时宋军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越过边境线去清剿,不用再去费口舌,这是未雨绸缪之策。

  对于这种前期地准备,李庭芝他们自然是不会有话说。 深表赞同。

  看着地图。 李隽道:“贵州,四川。 云南即将收复,这些地方深受蒙古人之害达二三十年之久,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我不能坐在临安等他们报过来再处理。 我还是赶到四川去,就近处理的好。 ”

  李隽虽只说了这三地,但他的目光却看着另一个地方,这就是关中之地。 关中之地给拿回来的话,由于中原路不通,所有事务的通报必然要经过四川,顺江东下到达临安,这就太费时日了。 李隽不在临安坐等,而是驾临四川,就近处理,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不过,这又有一个问题,皇帝是万事所系,要御驾亲征的话,牵扯到地方方面面太多,文天祥率先表示反对,道:“皇上,此事万万不可。 皇上万金之体,不应受此辛劳。 ”

  “对呀。 ”陈宜中也跟着附和,道:“皇上是万事所系,不宜轻动,还请皇上三思。 ”

  李庭芝和廖胜功也要跟着发表意见,李隽知道他们要说什么,摇手阻止道:“这事,你们就不要说了,我决心已定。 真宗帝御驾亲征,有澶渊的胜利,我想我这一次去四川会把四川,贵州和关中收回来。 另外,还会把云南这个境外之地也拿回来。 ”右手重重一下拍在地图上,显示了他的决心。

  云南在汉武大帝时期就给并入了版图,到了宋代却分裂出去了,说是大理。 蒙古人灭了大理,宋军又去收回的话,李隽是无论如何也要把他并入版图,完成国家的统一大业。 但是,肯定有人会反对,这就是原大理的旧臣了,也就是那些原大理地贵族,这必然会有一场政治问题要解决。 (按:金大侠的武侠里的“六脉神剑”“一阳指”“天龙寺”这些耳熟能详的功夫与寺庙就是在大理。 )

  李隽所言,必然会给实现,那么李隽此行的功业比起宋真宗御驾亲征,订立澶渊之盟大得多得多。

  很明显,李隽决心已定,此事已经无法更改,李庭芝他们只好转而考虑要给李隽准备什么。 他们的念头刚刚转到,李隽又发话了,道:“西南事务太多,必须要一个重臣去坐镇,宜中就把立法一事交给萧禹,跟我走一趟吧。 ”

  萧禹是一个精通律法的人,用现代的话来说他是一个精明强干的法学专家,很得李隽的赏识。 正是由于他地努力,使得这一时期制订出来地法律很是切合实际。 为李隽的改革提供了法律上地保证。

  陈宜中去四川,把立法工作交给他自然是让人放心。 萧禹把这一时期制订的法律汇总编册,就是著名的《武帝大法典》,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成都平原富饶,无异于又一江南,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宋军以此为中心进行西进北上,进军云南关中之地。 李隽到了这里自然是要随军而行,他肯定要去关中。 因为关中太重要了。 从关中出发可以直去中原腹地,李隽要是不去处理军务就不对头了。

  因而,在四川留下一个重臣处理西南诸省事务就很有必要,李庭芝轻拍着桌子道:“皇上此言,实属圣明之言!”

  “臣遵旨。 ”陈宜中自然明白其中地深意,责无旁贷。

  李隽对陈宜中道:“你去挑选一批能员跟随我们一起入川。 另外,祥甫准备一下。 技术人员、设备这些急需的人与物,也一起入川吧。 朝中之事,文事就由祥甫,履善,陆秀夫负责,有事,你们商量着处理。 武事,就由廖胜功和杜大用商量着办理。 ”

  四川富饶千古有名。 矿产资料也不少,先不说著名地自贡食盐,江油的硝也不少,硝是火药的重要原料,对南宋的军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是能在当地实现自产自给。 就不用从江南调运,省事省力。 还可以培养出一批技术人才,有利于重建,有利于四川的发展。

  另外,川南的天然气,攀枝花地钛矿都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限于当时的条件,可能派不上用场了。

  李庭芝精明强干,精通政务,文天祥正直无私。 陆秀夫敦厚可靠。 文事有他们不用说,放心得很。 廖胜功和杜大用都是精通兵事、能够把握全局的战略家。 他们主持兵务,也不会有问题。 可以说,李隽此次御驾亲征是没有一点后顾之忧。

  “遵旨。 ”群臣领旨。

  宁波港口,李隽即将上船,对李庭芝道:“祥甫,我这一去,你的华发又要多了。 说实话,我真的是不忍心把担子撂给你们,西南之地太重要了,我这是不得不去。 ”

  李隽这是大实话,李隽这一走,别的不说,光银子一事就足以愁得李庭芝华发再生。 要是李隽在临安的话,有事大家商量着办,要愁也是一起愁,比一个人愁好得多。

  李庭芝深知李隽此行地担子也不轻,道:“皇上言重了,为朝廷尽忠,臣之本份,就是再重的担子臣也是别无选择。 皇上此行有关华夏气运,担子比臣重得多,还请皇上多保重龙体,不要过度操劳。 ”

  “谢谢你,祥甫。 ”李隽转对廖胜功和杜大用的道:“赵佥我就留下来,供你们调遣,山东战事你们要尽快落实,千万不能拖。 这是有关中原,华北之地的大事,还请两位多用心。 ”

  攻打山东的战略意义很大,打下山东,可以作为北上西进的战略基地,不得不谨重行事。 廖胜功和杜大用道:“皇上请放心,臣一定办好。 ”

  “嗯,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李隽转对常瑜道:“常瑜,临走之前把你找来,是因为有重要地事情交给你。 卫生部成立一事,你一定要多用心,这事有关老百姓的健康,是关系国之大运的大事,你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卫生部成立起来了,马上运转,尽可能地推进卫生事业,做些有益于老百姓健康的事情,改善老百姓的卫生条件。 ”

  卫生事业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多重要,朋友们都清楚,我就不多说了。 成立卫生部一事,还是常凤瑛惹的事,是她的话让李隽想到卫生事业这一给他遗漏了的工作,决定成立卫生部,这部长当然是非常瑜莫属了。

  对于卫生事业的重要性,常瑜这个医林高手不会不知道,领命道:“皇上请放心,臣一定做好。 臣预计,再有一月功夫,卫生部就可以运转了。 ”

  “那就好,那就好。 ”李隽一连用两个那就来表达他的好心情,拍拍他地肩道:“我就等着你地好消息。 我相信,等我再回临安时,你肯定有不俗的表现。 ”

  一抱拳,道:“你们都回吧,我走了。 ”大步一迈,就要登船。

  “皇上,请等一下。 ”一声娇呼声传来,这声音如明珠砸在玉盘上,清脆悦耳,煞是动听,不用说他地主人是个大美人。

  果然,李隽一瞧,不是别人,正是常凤瑛。 常凤瑛如穿花蝴蝶般跑过来,气喘嘘嘘的地,道:“皇上,你走了也不给人家说一声。 ”娇嗔之态甚是惹人喜欢。

  “原来是你啊。 ”李隽也是有点意外,笑道:“你不在你的实验室工作,跑来送我这个一身铜臭的大俗人,有点让人想不到哦。 ”

  输血一事,对于现代人来说,看似平常,背后的工作有多少,不是亲历者还真是没法说得清,李隽知道以常凤瑛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完成,下旨成立一个以常凤瑛为负责人的实验室来专门研究。

  其实,对于输血,李隽本人就可以搞定个七七八八,但是,他知道的是现代的药物,在宋代哪里有现代的科技,哪里有现代的药物,非得重来不可。 才给黄永善和沈毕下旨,要他两人全力配合,尽早把输血研究出来。

  “人家听说你要走,就赶来给你送行,你还说笑。 ”常凤瑛把手里的一束山花递向李隽道:“这是人家采摘的,你放在屋里,也增加点清新之气,省得一天到晚窝在屋里,连一点新鲜空气都沾不到。 ”俏脸红红的,很是羞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