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历史 穿越之大民国

一百八十三节 必和公司的钢铁野心

穿越之大民国 狂人阿Q 6027 2024-10-19 20:02

  

  算是大章节了,求推求收藏啊

  ——————————————————————————————

  长春战役进行的很慢,战斗并不激烈,基本上塞北军呈现进攻的态势,但是每天也只是进行火力压制,正面的短兵相接是少之又少,每天基本上就地面攻击一次,多是两次。这几个指挥官都觉得,攻下长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因此都不愿意以牺牲士兵性命为代价来争取时间,双城的惨烈他们都看眼里呢。

  但是每次攻击后,都会开个高层讨论会,总结下经验,每次的攻击也都不一样。第一日坦克步兵攻击了一次后,第二日他还真的使用了坦克骑兵的配合方式,仗着坦克的掩护,一些骑术好的士兵,后面压着速跟随。等坦克撕开了对方阵地后,骑兵立刻上去准备实施占领,但是没有成功。可开了一个好头,之后的几天,他们反复试验,骑兵步兵同时配合坦克攻击,调整跟进士兵数量。完全不像是打仗,倒像是演习一样。

  跟前线将领的轻松心态相比,赵书礼却很上火。

  老实说他受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远不像他表现的那么强硬。他即担心着东北问题的不可控制导致日间到不可回环的地步,又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先是经济上的,打仗打的就是钱,别看塞北军一颗颗炮弹,一支支步枪那可都是钱啊,空军是烧钱的玩意,一架飞机即便是便宜的单人战斗机,也要五万元一架,加上维护费用,燃油消耗,还有昂贵的人员培训费用,养一个空军士兵每年就要投入十几二十万元。所以别看塞北军的大炮轰鸣的激烈,空军轰炸的爽快,可拿后面则是赵书礼和徐一日复一日的肉疼。

  好塞北的工业现国来说,算是强大的,本来还有个东北勉强能做对手,现东北这么一闹腾,塞北地区已经是毫无争议的国工业重心。而且因为战争的刺激,原来四年建设大纲的军事工业建设,正以一种超常规的速展着,本来计划1933年完成的工程,现预计32年年底也就是再有一年时间就能完成了。这速比苏联标榜的五年计划还有高效,能有这个速一来是,塞北整府对军事工业建设一直不吝惜钱财,只求能缩短时间,二来是战争爆后,参与建设的工人积极性非常高,先后解决了很多看似死结的难题,日夜不断的施工,两班三班倒班,加上加班加点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这算是个好消息,但是不好的消息就是民用的建设滞后了,因为权力支持军事工业展,加上战时资源向战争倾斜,导致很多民用工程缺少原料而停工延误的不少数。

  原料缺的算是钢铁了,塞北现有一座大型钢铁厂,是从美国搬过来的整条生产线,年产钢铁两万吨,这美国也算是超级钢厂了。另外还有一座特种钢铁制造厂,这是赵书礼刚刚立足河套的时候从当时经济形势十分不乐观的德国引进的设备,但这座钢厂产量不大,年产量只有二十多万吨,大多数是特种钢,合金钢,一般也不供应民用,都是提供给兵工厂用来制造武器装备的。

  这两万吨的产量平时也就是刚刚够用,时不时还要进口一些钢材,现打仗了就是不够用了。为此塞北的政府不是没有想过要解决,但是难很大,国的资源虽然丰富,但是钢铁资源却比较贫瘠,后世还要大量进口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的铁矿石,现只拥有了塞北等几个省的塞北边防政府辖下,铁矿山也不多,大的还是早都开的白云鄂博的铁矿,但是这也只够满足一多万吨的生产力,每年还有几十万吨由外蒙等地的小型铁矿供应呢。

  铁矿是大的制约,不然的话,塞北的钢铁业恐怕展起来要容易多了。

  面对钢材紧缺的现状方便的解决方法自然是进口了,虽然现塞北军跟日军东北戮战,但是既然双方都宣称这不是战争,只是冲突的话,那么日本人就没有理由封锁国的港口,因此选择还是能快钢铁这种战略物资的。

  现世界上大的钢铁公司美国,大的钢铁生产国也是美国,因此当赵书礼透露出要进口钢材的时候,美国的几家洋行和公司就找上门来。当然也有其他国家的洋行和钢铁公司,比如德国的,英国的,法国的等。终赵书礼选择了美国一家钢铁商来供货,美国这家钢铁公司不用说自然是卡内基建立,现由摩根势力控制的美国钢铁公司了,这是世界上大的钢铁公司,完全有能力提供优良价廉的产品。但是另一家公司也进入了赵书礼的视线,这是一家澳大利亚公司,之所以考虑这个公司是因为后世的印象影响赵书礼选择的,因为这家公司名字叫做必和公司。很熟悉的名字,没错这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必和必拓公司的前身。经过考虑,赵书礼决定跟这个公司派来的代表见见面。

  必和公司是一家澳大利亚的以出产各类矿石成名的企业,但是她并不是以铁矿起家的,她家是因为一座银矿,后来也经营铜矿,时至今日她的主要利润还是来自银矿和铜矿,至于钢铁吗,才刚刚起步,但是旗下却已经拥有了许多矿山,当然很多只是探明了,但是没有开出来。因为这个时候,世界钢铁市场是美国的,而美国人自己的铁矿都开不过来呢。

  但是拥有庞大的铁矿石储量,却无法开的澳大利亚人显然很着急,必和公司就已经开始了她的钢铁之路。现任公司主席德尔普拉特早二十年前就担忧老的银矿和锌矿等会枯竭,就提出要开钢铁业,先后从美国引进技术成立了自己的钢铁公司,但是产品的销路却并不理想,他的宗主国英国也是一个铁矿资源丰富的国家,根本没有从澳大利亚进口钢铁的**,而且也不愿意殖民地自己展工业阻碍了本国的工业实力,因此也是般阻挠。

  需求哪里,市场就哪里,而什么时候对钢铁有需求,答案毫无疑问是战争时期。而此时世界上只有东北生了大规模的战事,因此必和公司很快就把希望投向了国,投向了这个西方国家曾经无数次报以热烈希望,希望这是一个巨大市场的国家。

  但是历史上很多国家都失望了,大英帝国国的市场从来就没有超过印,但是这次必和公司仍然抱有极大希望,他们派出了自己能力过人的董事长约翰·达令亲赴国,希望能跟赵书礼进行面谈。他们的希望达到了,赵书礼看到他们公司名字后,很快就答应跟约翰见面。

  “怎么感觉国怎么样?”

  两人的谈话相当轻松友好,从国的风俗谈起,约翰用夸张的口气诉说着自己的见闻。显然他来之前受过专业的训练,估计有人告诉他,国人都希望听别人夸奖,他今天是豁出去了,拍死人不偿命,舍命拍马屁了。

  “国给人的感觉榜极了,这里到处都是自然的风光,没有受到那令人作呕的工业气息的污染,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啊。这里的人民淳朴,穿着朴素却并不觉得困苦——”

  “你的意思是想说国落后没有工业吗,人民很穷穿不起好衣服吗?”赵书礼打断他的话,打趣道。

  约翰忙道:“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真心的。何况国怎么能说没有工业呢,我到了您这里就震惊坏了,要不是街道上到处都是陌生的东方人面孔,我都以为我到了英国呢。”

  赵书礼笑道:“嗯,你说的话让我很高兴,我觉得你的评价很公正!”

  得到了赵书礼的肯定后,约翰长舒了一口气,这时候他准备切入正题了,他知道这就是国人说的打铁趁热,他这次来的团队里可有几个国通还有几个澳大利亚华人,这些人给他的建议就是,只要你能带给国官员快乐,那么他就会给你带来财富。

  “额,是这样的,亲爱的赵,我觉得我们应该谈谈商业了。我真的您的政府决定采购一大批的钢铁,我们公司对此很感兴趣,而且我相信您也会对我们公司的产品感兴趣的,我们有能力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优质低价的产品。”

  “哦,是这样吗?那么你们能给我们提供多少产品呢,要知道我们塞北每年的钢铁消耗量至少可都有三万吨,现每年的缺口可都有一万吨呢。”

  “哦上帝,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你们有这个能力吗,即使有,那我又为什么要选择你们呢。要知道美国的钢铁生产能力强大啊,而且美国人可以为我们提供政治上的帮助,就我所知澳大利亚恐怕不能够。”

  “这个我想应该没有问题的,毕竟我们澳大利亚可是效忠大英帝国王室的,大英帝国的力量岂是扬基美国那些乡巴佬能比的。”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能跟你们达成协议,那么我们将得到大英帝国的庇护了?”

  赵书礼半开玩笑的说道。

  “额,这个我会跟董事会商议,相信我们能说服我们的政府的。只要我们的政府帮忙出面,相信大英帝国是不会不给澳大利亚这个面子的。”

  这个时代澳大利亚虽然已经成立了自己的政府,但是名义上还是大英帝国的一份子,而且他们也没有脱离英国完全**的意愿,二战澳大利亚的士兵参军热情可比英国本土要高昂多了,他们自始至终都把自己当成英国国王的子民。因此约翰的话是有可信的。

  “那么好,你们打算为我们提供多少钢铁,换句话说,你们想从我们这里分到多少市场份额。”

  约翰咽了口唾沫,咬咬牙道:“十万吨,我们希望能为您提供十万吨钢材或者生铁。”

  说完这句话约翰期待的看着赵书礼,他有些担心自己开口太大了,要知道这十万吨可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产量,现必和公司总产量也不到万吨,整个澳大利亚的需求也就是一来万吨。这样的需求量,相对于拥有的铁矿储量,对于必和公司来说实是太少了,因此他们都无法开展马力生产,因此成本跟美国英国那些钢铁巨头相比实是高了点。此时如果能拿下国市场,或许能稍微改善下必和的处境,不用靠着政府的照顾跟那些公司竞争了。

  “十万吨?”赵书礼有些不屑道。

  约翰还以为自己说高了,他可是知道至少有三十多家公司跟自己竞争的。

  内心有些忐忑,谨慎的道:“那您认为给我们多少份额合适呢?”

  “我想一万吨差不多!”

  “什么?!”约翰的内心几乎崩溃了,大白日他有一种飘忽的感觉仿佛做梦一般,如果突然必和公司增加了一万的产量,那么完全就可以跟世界大公司竞争了,加上拥有的巨大矿山优势,做世界第一流的钢铁公司就再也不是梦了。

  他突然想到了十几年前公司主席德尔普拉特从美国参观完钢铁业回来,立志要展澳大利亚的钢铁业时,董事会上的言——

  “公司南澳大利亚州拥有巨大的铁矿储量,这使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定要搞清,这些铁矿是否有比用作皮里港冶炼厂的助熔剂有利可图的用途?对钢的需求一直稳定增长,如今这种需求已经增长到如此程,大家都认识到迫切需要澳大利亚联邦境内建设钢厂……非常仔细的勘查和钻探使我确信,我们已经有了建立钢铁工业的坚实基础,足够一代以上的人使用;我还确信,我们的铁矿就质量而言是好的炼钢原料。因此我的意见是,毫无耽搁地马上开始工作至关重要。其他人也很快会意识到澳大利亚对钢铁厂的强烈需求;这种事情上,先行一步会带来巨大的优势……如果董事会决定进行下去,我建议一切可能火速推进此事。”

  但是这个令人尊敬的公司领导者十几年后也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现一个巨大的机会摆了约翰的面前,他立刻认定自己和公司都不能错过。

  “您确定您不是开玩笑吗?”

  但是约翰还是有点不确定,任谁这突如其来的利益面前也不跟随意。

  但是赵书礼显得很轻松,似乎说着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而且非常随意的再次刺激了约翰一把。

  “当然不是开玩笑了,只要你们有这个能力,而且供货让我满意的话。而且我可以告诉你,国对钢铁的需求量不止如此,我们的计划是四年后钢铁生产能力至少达到千万吨级,你说说这一万吨还是个问题吗。”

  “不是,当然不是了。我,我保证我们的供货一定会让您满意的,我们可以提供低廉的价格,优质的产品!”

  “好了,大话不用说那么多,我们现确定了一家美国公司,他们给我们的供货合同待会我会让人拿给你看看,我的要求是,你们必须比美国人的价格低分之十,而且质量上不能比美国产品差。”

  “这个——”约翰有些犹豫了,他知道如果去掉分之十的话,恐怕就没有利润了。但是要是能够得到这么大的份额,生产力扩大的话,成本还会降低,也许还是有利润的,毕竟美国人把钢铁运到国也不可能不赚钱,要是他们能赚分之十的利润的话,那么澳大利亚也可以,因为这里距离国并不比美国远,加上庞大的优质的铁矿生产,应该会比美国成本低才对。

  赵书礼看到对方犹豫,却不肯给他反应的时间,用施加压力的口气道:“怎么?不行吗!”

  约翰真的有些决定不了,这么大的事情,一万的销量不是个小事情,如果达成意味着必和公司的钢铁厂不但要开足马力生产,而且还要扩大一倍的规模。这牵扯到的资金实是太大,但是对方的口气让他担心不已,要是这时候不抓住机会答应下来,那么恐怕就失去了。

  终于他狠了狠心道:“好,我同意您的要求。”

  约翰说完内心充满果决的感觉,这仿佛是当初他做决定想要参军一样,当然后没有成行。此时他还赌,赌美国人的利润高于分之二十,那样的话,无论如何他都为自己公司争取到了一个有利可图的生意。

  看到约翰·达令同意后,赵书礼心里满意了,挑选必和公司虽然有点前世影响的因素,但是也不是完全如此。他知道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储量不但非常丰富,而且品质是世界一流,矿脉开采条件也非常优良,拥有大量的露天矿场,展铁矿业简直是得天独厚。可是二战前却都没有展起来,原因就于市场。要是澳大利亚二战时期就拥有世界一流的铁矿,那么当二战爆后,日本人是不是会觊觎这里呢。他可是知道,二战时期日本的海陆军对于战略是有争论的,陆军想要攻打澳大利亚,可是海军不同意,因为攻打这样的大陆海军的作用就小于陆军的,因此后日本人选择了太平洋上跟美国人争夺那些没什么价值的岛屿。要是这个时空,因为赵书礼的干预,澳大利亚的铁矿业开起来,那么那时候对钢铁极渴望的日本海陆军会不会摈弃分歧,合力攻占澳大利亚呢。日本人一旦攻打澳大利亚必然要投入大量的步兵,是不是可以分散国的兵力呢,甚至一旦美国人到时候跟日本人提前澳大利亚生陆军大战,那么日本是不是会遭受沉重的打击呢。

  此时终于趁着这个机会,把澳大利亚的铁矿也向前推动了一小步,但是赵书礼并不满意,对于利益上他还是贪婪的,现布局澳大利亚还是早了点,那是十年后才会有效果的,现时的利益他也不想放过。因此很快就又有了主意,对约翰·达令说道。

  “好,既然你同意了,那么我也要提一个要求。”

  约翰此时心里复杂,还有点忐忑,但是已经立志自己回去后,大力促进本国的钢铁业,他要继羊毛业后,澳大利亚打造另一个世界级的产业。这不但是他,也是公司领导领袖德尔普拉特,同时也是整个必和公司的野心。

  此时面对赵书礼的要求他不敢大意,诚恳道:“您请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