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历史 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第228章交换信物

  

  “赵承?书学博士?他很出名吗?”有的人颇有些不服气地问道。

  最先说出赵承身份的那个少年说道:“出不出名我不知道,但是他是满朝文武中,唯一可以自由出入宫禁的一个。”

  他压低了声音说道:“这几乎是跟皇子一个待遇了。”说着还挤了挤眼睛。

  听的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跟皇子一个待遇,那不就是皇子吗?

  难道,这赵承是陛下的私生子?

  且不说下面这些人窃窃私语,温碧萱这边表演完茶道之后,同样连破六题,一个人夺了六个魁首,而且不比赵承差,人家这可是六个方面第一,比起诗词第一来,显然更全面得多。

  陈帝当场宣布她可以任意挑选伴侣,他给了温碧萱最大的权限,就是想看看她最终选择谁。

  而温碧萱也没有让他失望,此女走到了赵承身边,轻施一礼,说道:“妾身温碧萱,愿与君结为伴侣。”

  她这番话说的虽然客气,但是对于李巧儿来说,就是在宣示主权了。

  温碧萱连破六题,拿到了女子组当之无愧的第一,皇帝已经宣布她可以随意挑选伴侣,故而她挑选了最为钟意之人,就是赵承。

  无论李巧儿不愿意还是赵承不愿意,都需要再次破题,但是显然赵承和李巧儿应该都没有破题的能力了。

  因为原本男子六题就是赵承一人包揽,做出了十几首诗词,几乎首首经典。

  温碧萱不相信赵承还能再做出十几首同样质量的诗词,同样她也不相信李巧儿能比自己更强,将女子组的六道题再破一遍。

  规则如此,李巧儿只能让出位置。

  不过在离开之前,李巧儿终于还是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将自己的名字告诉了赵承。

  “既然温小姐选择了这位公子,那么我让出便是。”

  她转头对赵承说道:“妾身感觉与公子颇为投契,愿意留下信物,以便日后交往。”

  说着她从袖中取出一支簪子,放在桌上。

  这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相反还十分普通,只是一支木簪,样式也极为简单,似乎是寻常小摊上,只要几文钱就能买到的东西。

  不过赵承却心中一动,因为在周如霜离开之前,便一直都是用木簪簪头。

  那段日子里,因为赵承还不太懂怎么穿衣,怎么簪头,都是周如霜为他亲手簪住,用的便是极为简单的木簪。

  后来赵承曾经为周如霜买过一对玉镯,只不过还挂在清河县的家中,未曾带来。

  赵承拿起木簪,郑而重之的放在怀里,也拿出了自己的信物——在太子府当差闲来无事时雕刻的小人,这小人的形象正是周如霜。

  但却是赵承初见到她时,一幅小乞丐的模样,衣衫褴褛,头发蓬乱。

  李巧儿接过小小的木雕后说了一句:“妾身李巧儿。”就转身匆匆离去。

  她只看了一眼那个小小木雕,就知道这小乞丐的形象一定是自己,那是她初次把赵承从官媒里买回来时的样子。

  想到这里,她就心里十分难过,泪水不由自主的涌了出来。

  如今她已经再不是无牵无挂的周如霜,而是反贼澹台宗佑之女,是反贼白镜韬替她做的假身份,从一个普通民间女子变成了左丞相李有道的义女,这里面有太多的秘辛,也牵挂了太多的人,她根本不敢承认自己曾经的身份。

  在这次宴会之前,她觉得今生今世都不会再与赵承有什么瓜葛,除非大陈朝被推翻。否则去找赵承就是害了他。

  但是经过这次宴会,李巧儿改变了想法,不论前路如何,她至少迈出了坚定的一步,那就是她仍然想要回到赵承的身边。

  就算理智再怎么告诉她要远离赵承,可是当她真正看到赵承的时候,心里所有建筑起来的堤坝都在一瞬间化为了乌有。

  温碧萱看着赵承与李巧儿互换信物,聪敏的她立刻从中觉察出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氛。

  无论是李巧儿的表情还是赵承的样子,都不像是初次见面两情相悦的喜不自胜,反倒是眉宇之间,似是都有无尽哀怨。

  李巧儿倒也就罢了,也许是不太喜欢赵承,或者是其他原因,女子稍显矜持是很正常的。

  可赵承的表现显然不像是初见心动者的样子,哪有一幅心事重重的样子去追求女孩子的。

  这些都被温碧萱瞧在了眼里,因此聪慧的她立刻品出两人之间说不定有什么纠葛。

  不过温碧萱也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打退堂鼓,骄傲的人从来不在乎前面有什么困难,自信凭她的智慧和容貌全都可以轻易解决。

  陈帝看到赵承先是以连破六题的方式选择了李巧儿,从中能够看出赵承的决心。

  不过接下来却是温碧萱同样以连破六题的方式选择了赵承,同样能够看出温碧萱的决心,这让陈帝异常开心,笑道:“哎呀,这些小儿女的事情就让他们年轻人自己去处理吧。”

  因为赵承和温碧萱的珠玉在前,可以说已经把这场文华宴彻彻底底变成了他们个人的表演秀,其他人根本不会再去承题破题,因为那纯粹是自取其辱。

  于是陈帝宣布文华宴到此结束,而做为本次宴会的主角,赵承、李巧儿、温碧萱等官宦子女都被留了下来,平民子弟则放任他们在广场上自由逗留到未时,便可自行散去了。

  这些官宦子女随着陈帝和几位大臣去了玉熙宫,在那里有另外一场别开生面的宴会。

  这一场文华宴随着那些平民子弟回去后,顿时成了上京最为炙热的话题之一,无论是赵承那十几首惊为天人的诗词,还是被平民子弟津津乐道的才女温碧萱,都成为这段时间内上京最具人气的名字。

  而这场风潮一起,几乎立刻就盖过了原本关于荣州战事的问题,甚至连桂州刺史造反的消息也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仿佛桂州距离上京的位置也变得更加遥远了,远到人们已经开始不再关心。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陈帝忘记了这两件重要的事,恰恰相反,他人虽在宴会之上,但心心念念的就是荣州战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