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历史 大唐:瞎眼五年,李世民建都罗马?

第八十六章我叫李渊开银行

  

  “这就是你们和外界人的思想差异了。”

  “如今这个年代,拥有用户基数,深受用户青睐便是数不尽的财富。”

  想想那些开发软件的资本,为了争夺用户,又是优惠券又是打折的,难道他们亏了吗?

  秦天并不这么认为。

  相反,那些资本家之所以是资本家,便聪明在这里。

  先用前期的小恩小惠将你绑定在这个软件上,后期你所消费的每一笔都会成为他的盈利的目的。

  有句话不是说的好吗。

  羊毛始终出在羊身上。

  “有时候吃亏真的是福。”

  “等你们收的差不多了,可以改变一下模式,”

  “让他们把钱存在钱庄里,”

  “存满一年让一利,”

  “多存多得。”

  秦天打算将这里的钱庄换个经营模式。

  也就是外界的银行。

  银行那么多,一年出那么多利息,他们赔了吗?

  “记住了,这么多村民就是你们的资产,”

  “只要你们不一心为民,他们比你更不想让这个钱庄破产。”

  说到最后,秦天似乎觉得把黑心资本家那一套照搬过来有点不合适。

  要是让资本的市场玷污这片纯真的地方,秦天自认为可成了最大的罪人了。

  为了不让李渊他们一家不坠入金钱的魔窟,秦天只能提醒一下。

  “我懂了。”

  “先生的意思是让大家把钱交给钱庄保管,”

  “到时候,为了利息村民们肯定会多多的存,慢慢的取,”

  “这期间,咱们可以利用这些钱开垦荒地,巩固堤坝。”

  “只要计算好,荒地种粮得来的钱大于用度,便可使钱庄获利,还能填补利息。”

  对于经济运作模式,出身世家的房玄龄更容易接受一些。

  想通秦天说的意思后,房玄龄心里不仅暗自拍手称赞。

  心中激动之余,也忘记了身处帝王之榻,未请先语了。

  在政治上,李渊也许可以肆意玩转,但论挣钱这一方面,确实拍马莫及。

  此刻听到房玄龄的解释,这才恍然大悟。

  “是了。

  先生不是说岭南物产丰富吗,朕用这笔钱把岭南打下来。

  届时将有一大笔利润可赚,不仅填补空缺,还能给百姓一个交代。

  算起来,这样的做法,也算是提前预支国运了。

  还好大唐现在国运昌隆,先花一部分未来的银两,解决燃眉之急后,在还上就是了。

  有红薯,辣椒这些祥瑞在,未来大唐的太平盛世已经可以预见。

  如此,这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买卖可做。”

  想通之后, 李渊放下了一切顾虑,随即在李世民耳边吩咐起来。

  一旁的李建成看到这一幕,眼睛不由得眯了起来。

  自己身为太子,此时更是大唐监国。

  皇家商号一事事关重大,不让自己操办,却吩咐秦王,这是何意?

  李建成心里泛起一丝妒意。

  可惜除了李元吉,众人谁都没有察觉李建成的变化。

  太子当政期间,李元吉背后的势力同样也怂恿他争一争皇位。

  但李元吉一心扑在飞天孔明和水车的研究上,根本没机会理会这些朝堂上的琐事。

  后世会对皇帝的评价褒贬不一,但绝不会指责一位大儒。

  当皇帝?哪有当个学术大家在史书上名垂千史来的痛快。

  一来二去,李元吉也就淡出了皇位争夺势力者们的视线。

  此时看着因为皇位心里已经开始扭曲的大哥,李元吉也是百般滋味。

  秦天眼睛看不见,自然也不知道此刻众人的心里。

  当房玄龄理会到自己意思的时候,秦天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夸奖道。

  “不错不错,终于有一个开窍的了,”

  语气一转,秦天又说了开银行获利的另一种方式。

  “除了拿出去投资,”

  “另外放贷也是一种方式。”

  将外界那些银行各种房贷,车贷等等贷款搬到这里,秦天也不难举例。

  “比如,商贾想在原有的基础上另开一间铺子,又苦于账上没有流水,”

  “这时候咱们便可以借钱给他,”

  “但是借钱也要有利息,”

  “比如借一百文,还的时候要还一百零一文。”

  时年一月初。

  塞北的雪似乎顺着北风吹向了中原大地。

  和平年代里,大唐也逐渐向舞文弄墨靠近。

  寒冬之际,几首优美的词句悄然在长安城内盛行开来。

  “妙极,妙极!”

  “好一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酒楼内的文人士子,大宅院内的春闺佳人,无一不阅如甘霖。

  赏着雪景,有钱了的唐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大唐内兴起一阵咏冬的热潮。

  “先生,这句诗当真妙极,可有下半句?”

  暖房内,房玄龄手持黑笔,静待秦天开口。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怀中抱着暖炉,秦天躺在躺椅上,微蜜眼帘,随口敷衍道。

  深冬之季,学生们都放假了,秦天整天也只能无聊的在玉山书院溜达。

  还好有事儿没事儿,房玄龄,杜如晦几个学生来这里学习学习,也算是让秦天清淡生活里的一点儿点缀。

  只是,房玄龄和杜如晦这几个人,不像李元吉,李世民那般活泼,整日探讨诗词歌赋,时间长了,秦天甚觉乏味。

  “好诗好诗,可是先生,这意境不对啊,”

  “明明上一句还是梅花似雪,下一句怎么跑到将军身上了,”

  “韵脚是对的,可情景转圜差了些。”

  “您在想想,是不是漏了点什么?”

  提笔记下来,房玄龄细细品味,又苦着脸继续问道。

  “哎对了,小房,最近黄老爷家不是在筹钱吗?”

  “钱庄的事儿怎么样了?”

  见房玄龄继续追问古诗词,秦天急忙把话题扯了出去。

  相比于上学时看到背诵并默写的古诗词,秦天更愿意聊聊村子里的八卦。

  “钱庄啊,”

  “村里人听到一百文可以换一百一十文的时候,都挺激动的。”

  “现在应该筹到不少钱了吧。”

  从小对钱财不感兴趣的房玄龄,说起这个便没了兴致。

  玉山书院中师生几人谈古论今之时,长安城长乐坊内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