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本王接了
甚至,在阎立德的心中还不禁冒出来这样一个疑问。
究竟老夫是工部尚书,还是你李泰是工部尚书啊?身份乱了吧!
“罢了,罢了!”
“阎立德,你若不行的话那千万别勉强自己。”
“正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就凭你那点智商,能跟魏王殿下相提并论吗?”
“与其花时间,花些心思考虑这些有的没的,不如将精力放在如何将这精钢用作于兵刃之上,这才是眼下的当务之急!”
看到此刻正一脸茫然的阎立德,旁边的李孝恭登时抓住了这难得的机会,阴阳怪气的将先前丢掉的场子给找了回来。
毕竟,按照李孝恭的脾气,那向来都是没有隔夜仇一说的,基本上是有过节,当场就报了!
只是,李孝恭这不痛不痒的小报复,对于此刻仍沉浸在震惊当中的阎立德来说,他又怎么可能护注意到这些?
整个人依旧沉浸在先前的震惊当中不可自拔,这反倒是让一旁的李孝恭隐隐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有力使不出,真的是要多憋屈就有多憋屈!
无独有偶,不单单是阎立德处在震惊当中,就连随同阎立德一同过来的另外一名将作大匠老宋。
他作为此行传达圣旨身份最末流之人,自然不会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同时,也不会有人会在意老宋此刻究竟在做什么。
只见,来到李泰铁器车间的老宋就好似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班,在车间内都东瞧瞧,西看看,时不时还上前敲打上一番,眉宇之间满是兴奋与激动。
这给人一种感觉,这老宋仿佛不是来延康坊参观的,反倒是有种回到自己家的感觉。
不过想想也是,对于老宋来说他的梦想就是想要铸就天下第一神兵!
这也是历朝历代每一位将作大匠不可拒绝的之高成就!
而现在,听到李泰先前对冶钢的看法,包括之后看到铁器车间这些高标准,超一流的配套。
这让老宋感觉自己整个人仿佛穿越到了天庭中来,登时朝着李泰打不走去,道:“魏王殿下,老夫有句话不值当讲不当讲!”
而此时,正于阎立德几人聊得热火朝天的李泰却不知这老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转过身来满面疑惑的点了点头,道:“但说无妨!”
间李泰如此平易近人,这让老宋心中的紧张略微收敛一些,但谈及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时,说话依旧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道:“单凭我老宋这近四十年铸造加州的经验,以及大唐铸铁第一人的美誉,老夫想加入你,于魏王共举大事!”
听到这话不光是李泰蒙了,就连一旁的阎立德同样也是傻眼了。
这老宋绕了大半天的圈子,归根结底无非就是想要表达一件事,那就是想向李泰投诚啊!
虽阎立德将老宋这位将作大匠带来时,心中就已有这般打算,同时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但此刻真正见到老宋主动送上投名状时,当下却依旧难言震惊。
要知道,这老宋究竟是何方神圣啊!
在朝野当中虽听过老宋大名的人不算多,但对于延康坊这些匠人们来说,对于老宋的鼎鼎大名那可是丝毫不陌生啊。
就算没有亲眼见过,心中也不免惊讶究竟是何人说话的语气,口吻竟如此之狂妄!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之际,李泰同样也将目光落在这老宋的身上,同时脑海中也是死如电转。
首先,阎立德作为工部尚书,那就对于整个大唐工部而言都有着统领之权。
同时,阎立德对于匠人们的技术和手艺也是相当看重。
而今天,阎立德可是带着圣旨前来的。
可这圣旨当中的内容恰恰又和这锻造甲胄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百年不难看出这老宋应该也是一位将作大匠,同样也是自己极为看重的人。
只是,这老宋毕竟是工部的香饽饽,自己从老岳父手中横刀夺爱,那多少有些不厚道了。
再加上,当时李泰经营这铁器车间时也只是单纯的将其看作是生产精钢的作坊,对于将作大匠来说并没有太高的需求。
只要少府监的铁匠从旁进行配合,这就足以了!
可如今!
自己老爹将铸造甲胄的烂摊子也抛给了自己,这让李泰心中不禁活络了起来:“嘿嘿……”
“这还真应了一句老话,刚一打瞌睡就有人上来送枕头了。”
“原本还琢磨着,该如何问自己老岳父要上一些打造兵刃,甲胄的将作大匠过来。”
“可没曾想,自己这边还没主动开口呢,就已是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了啊!”
到嘴边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这圣旨,本王接了。
翌日
第一种朝参是元日和冬至日所举办的大型朝会,乃是最为隆重。
太乐令既要敲锣打鼓,仪仗车队分列两旁,俗称‘展宫悬鼓吹,陈车格舆卓。’
到时,皇帝御舆以出,接受大唐群臣以及周边邻邦使者朝贺,朝会参加者也最多,有王公诸亲、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地方上奏的朝集使、蕃国客使等,都必须来,朝会结束后还有皇家宴会,与众同乐。
其次是朔望朝参。即每月的初一、十五。这一天太极殿上要摆熏炉、设香案,然后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文武按品级于殿庭就个。
皇帝始出坐御座,群官在典仪唱赞下行再拜之礼,这是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都要例行的礼节。
最后就是每日朝参,这每日朝参就是常参,是天天举行的朝会,按规定“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这一般不用摆列仪仗,也无大排场,是真正的行政日。参加者称常参官,人数少而级别高,都是五品以上官居实个者。
第一种大朝会是必须去的,无人例外。
第二种朔望朝参类似六部尚书,长孙无忌等朝中肱股之臣必往。
至于李泰这个魏王虽也能参加,但却也没那必要,属于可去可不去的。
而至于第三种朝参,若无和自己紧密相关的事倒也没参加的必要。
毕竟,大唐的王爷和明朝的手握重兵的王爷还是有极大不同的。
在大唐所谓王爷等皇亲国戚手里多半都没什么实权的,基本上就跟个‘吉祥物’差不多,高官厚禄的伺候着,做个逍遥王爷就行。
而李泰虽宠冠诸王不假,但除了第一种早朝外,第二,第三种去不去那全看心情了。
这不,今天闲来无事,又恰逢春耕时节,李泰就来到延康坊溜达,溜达。
“赵将军,既然父皇有事相召,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虽说常参不需要寅时就到皇宫报道,但延康坊所在的地方距离长安可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李泰便和赵仁虎二人快马加鞭赶去。
在路上,李泰从赵仁虎口中得知父皇这次召见多半还是因新政的问题。
对此,李泰倒也不觉意外。
上次,自己和老爹在魏王府中长谈后,其中在新政这一方面提供了太多后世先进的思想,理论来做支撑。
故此,当初不光把李世民给唬的一愣一愣的,怕是大唐满朝文武听了后也是云里雾里。
所以,李泰自上次便能料想到,要不了多长时间,自己老爹肯定还会再登门拜访。
可没曾想,这次召见的居然是如此着急,多半是新政落实方面受阻了吧。
长安皇宫。
唐贞观年间的常参通常来说是要在卵时四刻集合,也就是早晨六点左右。
可从延康坊一路快马加鞭赶到立政殿时,却见立政殿中文武大臣早就分立两侧,齐刷刷的朝着李泰这边看去。
李世民见李泰到来,登时眼前一亮,而后冲群臣,道:“魏王来了,对新政上你们有意见不同者直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