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嬴政的心思
嬴政的心理很复杂。
其实他是不愿意接受,明远乃是后世人的说法。
这说明,秦当真二世而亡。
后世对他的评价之中,有一暴字!
暴秦!
没有人期望后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出现过于差的字眼。
但自己有了。
而不接受明远是后世人。
明远却又拿出来了那么多证据了。
马镫,此物不必说,燕缭都知道那有什么作用。
在军事上,明远一物都可拜将军一职!
这纸张,更是对朝堂的颠覆!
嬴政不清楚后世发明纸张的人究竟会被赐予什么样的地位。
但想来应该不低。
嬴政也猜得没错,后世发明纸张的蔡伦,在当时的地位就达到了侯爵一般的存在。
明远一连拿出两样极其恐怖的发明出来。
即便嬴政再怎么不相信,可事实就是摆在眼前的。
要说嬴政愚昧,他是有,这是时代的限制。
可愚昧并不是蠢!
对比汉唐之后,越发紧绷和不敢过多僭越的社会环境来说。
秦时期的人们,更加容易接受一些新事物。
嬴政缓缓闭上眼睛。
若明远,真就是那后世之人。
可想而知,其对秦能带来多少好处。
若不是,那更好了。
仅凭这两样物件,都可以将明远的位置提高到无上地步。
可惜,嬴政不傻。
他忽然睁眼,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他的思考。
但面对这尘世之时,他又恢复了那个果决专断之始皇!
“来人!”
“笔墨!”
嬴政一声。
执笔的太监们纷纷上前,将手中笔墨赐上。
又将竹简摆在了嬴政身前。
嬴政看着下方自己要书写的竹简,越发的觉得这东西过于繁杂。
再看明远送来的纸张,越发的无奈。
就明远之前所说,大秦做不到后世之人那样。
他还觉得有些疑惑,为什么做不到。
仅是看这纸张,他方明了。
一张纸就改变了传递信息的方式,不知后世还有什么更加简便之法。
说不定真就是口中说着一句话,然后施展法术,捏成口诀。
然后命人带着前去,可以亲口讲给对方听。
按照明远所说,一日行千里之术。
说不出一天内,皇宫贵族们就能接收到全国范围内的消息!
嬴政摇头,这都快触及仙人之术了,自己还是想太多。
嬴政越想越远,越发对明远乃后世之人的说法肯定下来。
然后开始草拟公文。
明远不知道嬴政心中所想。
他那捏成口诀传递消息之法还真有!
后世手机上面,不就是说句话,对方能亲口听到吗?
嬴政都还是想得太朴素了。
还觉得这种信息需要人带着前去。
毕竟嬴政再怎么思考,都只会想着,所有信息都需要有人带着传达。
总不能人都没有,光凭物件自己走动。
公文书写完毕。
太监们迅速将其包裹起来,然后用布条裹住捆绑。
最后才拿出玉玺,递给嬴政。
嬴政接过,将玉玺黏上红印,改在了布条之上。
秦时期的玉玺,其实相当于烙印封条一样。
盖上去后,是一个完整图案,若是解开过,对方一看印记便可得知。
而这个时代,还没有能够将这种印记造假的能力。
玉玺也不是想后世那样如同砖头般大。
真正的玉玺,反而极其小巧,几乎一手就能裹住。
毕竟这个时代,总不是将玉玺盖在竹简上面。
没有纸张,玉玺竹简上,岂不是直接分割了上面的文字?
所以基本上玉玺和当时的各位公王们,都是将自己的玺印,盖在封存的地方。
这就有点像是西方的蜡封了。
只不过后来纸张的发明,才改变了一切。
嬴政也能想到这一点,所以他才清楚,这纸张在大小事务方面,能起到多大作用。
下一刻,始皇的公文迅速出去。
士卒拿着竹简,奔向了司空府邸。
司空府内。
明远正在让人将第一批纸张揭起。
然后所有人开始赶制第二批纸张。
明远在这个时候,便开始教导人们,如何科研!
“都聚集过来一下!”
那些平民们刚刚把所有纸张都掀起放置在一旁折叠成堆。
被扣留在司空府内的都水丞主簿不禁感叹:“这东西,可书写,比之竹简要好用多了。”
“此物,可改变我大秦官场公文之极!”
剩下的就是一连串的夸奖词语。
李存元听不懂这些叨叨絮絮的话语。
“就是说明远厉害呗!”
主簿诧异地转过头。
一个平民,居然敢和他搭话?
还直呼明远本名?
不过在司空府内,风气好像不太一样。
这些人和明远是同乡。
他也不好得罪。
直到明远的喊叫声让他们赶过去。
一群人熙熙攘攘的抱在一堆。
并没有朝堂之上开会的样子。
但每个人都认真倾听。
这几日,他们已经实实在在的看到了粮食的发放!
果真如明远所说的那样。
只要一日能够在这后院之中做足两个时辰,就有一斤粮食。
不过没有人会只做两个时辰。
古代的娱乐方式极其缺乏。
基本上都是晚上的时候,在家里做些娱乐。
都是大人才能玩耍的。
空闲的时间,如果不做工,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人有时候真会睡到不想再睡觉。
每日天黑之后,基本上人们就入眠了。
天微微亮起时就醒来。
算算时辰,能够睡足满满的四个时辰,甚至还有多。
古代人农民要是吃得饱,基本上不需要担心睡眠不足的情况。
比后世那些996的员工要好上不知道多少。
可惜,古代最缺乏的,恐怕就是粮食!
在司空府内,基本上每人都会从早上开始,一直工作到晚上十分。
别说两个时辰,白日的时间有多长,他们就干多长,吃饭的时间都不想多浪费。
基本人人一日都会干满六个时辰。
也就是十二个小时,一日能领到整整三斤粮食!
三斤粮食!这完全足够一个算上老人小孩的六口之家,足足吃上两天时间!
甚至有的节省点,三日都可。
毕竟古代时分,能吃上完整的一碗大米饭的,基本没多少。
能吃粥的都会尽量吃粥。
这几日,他们人口少的,就省下了好几斤粮食!
更别提即将到来的五日期满,还能领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