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永夜之界(3)
崇祯仰望苍穹,心中充满无限惆怅。
原本认为将朝堂和军队整顿好,就能将大明带入辉煌,现在看来还差得很远。
百姓,百姓啊,他们连饭都吃不上,不造反才怪。
一家随士绅章士泽来到永寿县监军镇已是十年光景,崇祯被誉为神童,他觉得有些可笑,四书五经以及文章等东西他脑子里本就有。
正因为如此,他也成为章士泽儿子的陪读,说白了就是个稍有地位的书童。
让朕当书童,尔等胆子大了。
他也曾暗暗抱怨过父亲,起名字没有木字旁,这是太祖规定的五行取名,他这一辈必须有木,但细细一想又觉得可笑,都不姓朱了,有必要考虑五行么?
永夜之界中他身份变了,不再是帝王。
虽是书生后代,却也得下地劳作,和普通百姓差别不大,正因为如此,他才发现百姓的不易。
这个模拟世界和原本的大明有点区别,现在是天启六年,但他了解的天启年间陕西没有大灾,可谁知道呢,说不定有人故意瞒报皇兄也不一定。
明年皇兄就要驾崩,他就能以百姓视角来看自己治国的弊病,想来挺逗的。
“徐策,天上也没啥东西,你看得这么入神?”
二少爷章家鸣出门,看到仰望苍穹的崇祯,好奇地抬头观望,却发现还是那个熟悉的蓝天白云。
“朕······真没啥东西,看云识天气,我揣摩今日有没有雨,要出行,提前预判。”
徐策随口应付,章家鸣嘟囔道,“你自小就聪明,能从云朵判断天气情况,我就弄不懂······哎,我比你大三岁,这脑子怎么没有你的好使?”
你不是脑子不好使,你是不贪学。
章家这一辈连举人都出不了,是子孙无心科举,平日纵情享受,费尽心思考上秀才便终生啃朝廷的老。
有钱有势,学风懒散,后辈自然只有两点不会。
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今天爹要带我们去武陵寺敬香,顺便在翠屏书院去见故人,徐策,你准备好了吗?”
“有啥准备的,走就是了。”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闲谈,三少爷章衍鸣出来,他身后跟着两个剑童,怀里各抱一把剑。
“听说武陵寺有几个武僧武功了得,本少要和他们一决高下,让他们尝一尝三少爷的剑······哈哈,本少的武状元跑不掉了······”
章士泽有三个儿子,长子庶出,是他没娶正妻前的产物,早已成年,如今管着章家几个铺面。
章衍鸣是幼子,颇受他夫妻稀罕。
他生来体壮如牛,喜武厌文,十一岁比人家十四五的少年还高大,有力量加成,武艺自然不凡。
徐策、章家鸣常常被他逼得一起练武,因此二人拿把木剑舞动,确实有点人模狗样。
“三弟,我们是客,不可莽撞,不然爹又要骂我没管好你了······”
“二哥,我晓得······”
章衍鸣打哈哈,心中毫不在意,骂的是你,与我何干。
三人正说着,就见大门大开,章士泽前呼后拥出门,随后偏门出来好多护卫和仆从。
章家礼教森严,不管仆从有多亲近,就算徐策与章氏两子亲如兄弟,但主就是主,奴就是奴,身份宛如鸿沟,不可逾越。
看到这个阵势,崇祯暗暗腹诽:“大明士绅,果然都该死!”
章士泽区区一个举人,出门比朕谱还大,家丁几十个,四个书童还穿统一的绸缎装。
然而让他的商铺上税,总会用各种理由抵赖,少交或免交,陕西士绅尚且如此,江南可想而知。
章士泽算是士绅中的善人,忧国忧民,还能救济乡邻,就如此也有良田千余,商铺数个,其他士绅就不用说了。
“骑马赶快走,别磨磨蹭蹭,误了行程!”
“是!”
章士泽见三人上马,然后上轿,又不放心般掀起帘子道:“徐策,你看着些两位少爷,别让他们纵马,免得伤了行人或庄稼······”
“是,老爷!”
崇祯虽对章士泽有看法,却很尊重,毕竟他把自己一家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还收姐姐做了义女,风风光光嫁出去。
知恩不图报,朕妄为帝王
······
次日来到武陵寺前,高耸的武陵寺塔引入眼帘,众人惊叹高塔的同时,寺院内出来一众僧侣迎接。
“章檀越远道而来,武陵寺蓬荜生辉!”
“道鉴大师客气了!”
章士泽既是方丈道鉴的好友,又是武陵寺的大檀越,每年进献大把香油钱。
“济源有礼了!”
“济幻见过施主!”
“······”
僧侣一一施礼,章士泽合十还礼。
少顷,一众人进入寺院。
稍作休息,吃点斋茶,章士泽就迫不及待道:“道鉴大师,番薯苗可育好?”
“好了,就等檀越来取。”
道鉴微笑道,“老衲试种少许,檀越可移步田间,看一看长势。”
“老夫正有此意。”
一伙人又来到田间,庄稼长势喜人,有几亩地内起垄,垄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藤蔓和嫩叶。
“果然如檀越说的那样,番薯不挑地,还耐旱,嫩叶可做菜,老衲尝过,味道不错,今日让火头僧做些,檀越尝一尝······”
道鉴滔滔不绝介绍,章士泽道:“老夫拿回去试种,然后报官推广,番薯若真能救民,那真是胜造七级浮屠。”
“岂止是七级,七十级也够了,碰到十年前的大旱,至少不会白骨遍地······”
道鉴捧了几句,章士泽却发现徐策目光惊愕,正在左顾右盼,还道是他第一次见番薯惊讶,便解释道:“说起番薯,还有一个催人泪目的故事。番薯原产吕宋(今菲律宾),福建秀才陈振龙厌倦科举,弃儒从商去吕宋,见当地番薯遍野,并了解到此物耐旱易活、高产、生熟皆可食,又‘六益八利,功同五谷’,遂学种植法,不顾佛郎机(西班牙)不许此物出口的禁令,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渡海带回培植······”
“······恰,闽中大旱,五谷少收,振龙上书巡抚金学曾番薯救荒,种后果然解决闽人缺粮问题······可惜如今振龙已逝,其子陈经纶还在呼吁推广······”
朕惊愕的不是这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