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历史 大明:科技县令,老朱跪求我封相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下一站,启航!

  

  朱元璋雷厉风行的速度,也是让许轼乍舌,不过这样也好,大明成立锦衣卫是历史。

  只是这成立的时间提前了。

  当然,许轼也知道为何朱元璋会让自己选人。

  那是因为他可是见识过特种兵的厉害,若锦衣卫人人都如特种兵那般,那朱元璋才会心神安稳。

  夜晚时分,李善长来拜访许轼,这是许轼没想到的。

  “李大人深夜来访,所为何事?来,快请进。”许轼笑脸相迎,毕竟来者是客。

  李善长罢了罢手说道:“不进去了,说两句话就走。”

  “李大人请说。”许轼看着李善长似乎状态有些不对劲。

  “今日没有李大人,也没有许大人,只有李善长跟许轼。”李善长深吸了口气说道。

  许轼一愣,这是要跟自己推心置腹吗?

  “请李先生赐教。”

  李善长点了点头,问道:“如今天下,许轼你觉得如何?”

  “终结乱世,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未来是一个盛世!”许轼回答道。

  “那未来,你又站于何地?”

  “剑在我手,为大明所计,必当未雨绸缪,鞠躬尽瘁。”许轼正面回答,虽不知李善长为何来此,但他隐隐已经感觉到,李善长是来问自己的鸿鹄之志。

  “何解?”李善长又问道。

  许轼深思了一下,便开口说道:“世间万事,风云幻变,苍黄颠覆,但一心制处,便无事不办,人定胜天!”

  “你我,乃至天下万民皆为饵,持杆者,非陛下莫属!”

  “陛下可承寰宇之志,震慑诸侯万民,创下大明盛世,未来我等,只是为陛下锦上添花。”

  听到这话,李善长的眸子微微晃动。

  此等之志,为国为君,他李善长还有什么好说的?

  “治国治民,尔又当如何教化?”李善长又问道。

  “盛世之初,人才难遇,天下之光,不过皓月辉煌,我自问天赋无双,可但此大任!”许轼没有矫情,他前世乃现代人才,有能力改变大明!

  闻言,李善长没有怀疑。

  之前种种,都是由许轼所创,那些花样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足以堪称为奇迹。

  若说天下大智者,许轼必是其一。

  这一晚,两人说了很多,许轼也是从各个方面为李善长解述,听的李善长乍舌不已。

  “许先生有大才,有经世之能,未来成就或不在我等之下,受教了。”

  李善长对许轼算是佩服不已。

  有些东西他连想都不敢想,却被许轼轻松说出,比如会跑路的汽车,又比如远在千里,便能通讯的手机。

  这些对他来说,简直天方夜谭。

  一直聊到后半夜,李善长这才回过神来离开。

  望着李善长的背影,许轼总觉得李善长似乎老了很多,总之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暮年感。

  天微微亮时,突然有消息传出。

  李善长退隐辞官回乡了。

  这一消息轰动了整个朝廷,包括胡惟庸在内的这些重要官员。

  至于许轼听到这个消息,也只是淡淡一笑,昨夜李善长来此互相交流时,他已经察觉到了李善长的异样,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早朝时,朱元璋宣布了李善长辞官退隐一事。

  百官依依不舍。

  同时也是宣布另外一道圣旨:

  自今日起,许轼前往香山,肃正经济。

  所有人顿时一愣,许轼这是得罪皇帝了?为何突然要将他赶往香山那贫瘠之地?

  要知道,香山可是隶属于沿海,那边海盗猖獗不说,地方也是十分贫瘠。

  历朝历代,唯有十恶不赦之人才会流放在那。

  现在倒好,许轼直接被发配过去整顿经济。

  看似升官,实则贬低。

  胡惟庸一党更是内心窃笑,巴不得许轼有去无回。

  但对于这个消息,许轼显得很是开心,终于要去香山了!

  “大人,呜呜呜……咱们能不能求求皇上,不去香山那鬼地方?”如雪一边在房间里哭泣,一边对着许轼说道。

  “如雪,放心吧,你家大人能耐着呢,香山那现在看来是鸟不拉屎的地方,但只要你家大人我去了以后,就会变成金山银矿的,这是好事,为何不去?”

  “大人……您真不会傻了吧?”武广在一旁担忧看着许轼说道。

  鸟不拉屎的地方还能变成金山银矿?

  天呐,许大人不是傻了,是疯了!

  许轼瞪了一眼武广,解释道:“山人自有妙计,当然,你们若是不想去的话,就回桂阳城等着我回来吧。”

  “那不行,大人在哪我就在哪。”武广连忙说道。

  “如雪也是。”

  “行,那就准备准备这几日出发吧!”许轼伸了个懒腰,终于要远离朝廷了!

  接下来,就算他施展拳脚之时。

  再次归来时,必将让群臣震惊!

  这几日,许轼已经从兵部挑选好了第一批锦衣卫人选,并把他们交给朱元璋。

  甚至许轼还把那些训练技巧,格斗技巧也一一教会。

  直到朱元璋满意时,许轼这才回府。

  这一日,群臣照旧上早朝,却不见许轼人影,群臣无人问津。

  夜晚,朱元璋望着应天府外,朝着身旁的朱标问道:

  “走了吗?”

  “已经上路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若父皇想他,将他召回来便是。”朱标回道。

  “那倒不必,只希望他能完成朕的嘱托。”朱元璋深吸了口气,抬头望向那深邃的星空。

  朱标呵呵笑道:“有父皇赐给他的金牌在,想必这一路会畅通无阻,我们只要耐心等待即可,他说了,他会在香山有所成就!”

  “希望如此吧。”

  “对了父皇,他临走时,还留下了很多美酒,父皇要不要尝尝?”

  “真的?快拿来让咱品两口。”

  ……

  是夜,荒山领地,只见一匹马车飞速奔驰。

  马车上,传来如雪的声音。

  “终于快到香山了,这一路的马车颠簸,都快让我腰断了!”

  “武广,还有多久到香山?”许轼朗声问道。

  驾马车的武广连忙回应道:“大人,过了这个山头,便是香山了!”

  许轼从马车走出来。

  “香山,我许轼来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