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历史 晚清风云:李鸿章

第三十六章:穷兵黩武

晚清风云:李鸿章 水镜 3653 2024-10-20 02:31

  

  面对着左宗棠咄咄逼人的质问,李鸿章虽有些不高兴,但也只能佯装无所谓之状,于是,不急不缓道:“万事开头难嘛,事关国家国防大计,即便再难,也要坚决去做。更何况,我们江南制造局已经可以独立建造千吨排水量左右的舰船。至于巨额花费,哈哈,说句不中听的,这些年来,我们因为各种不公平条约,赔给洋人的钱还少吗?只要全国官员励精图,只要全国民众勤勉苦干,四万万军民万众一心,一定可以凑出军费来搞的。”

  左宗棠还是不认同李鸿章的建议,讥讽道:“李大人啊,你刚刚的话,其实只用一个词就能概括,穷兵黩武。”

  李鸿章脸色也拉了下来,针锋相对地对道:“自古乱世重典,眼下我大清内外交困,西洋诸国对我虎视眈眈,非穷兵黩武,不能自救也!”

  奕?也力挺李鸿章,朗声道:“本王认为李大人说的很对,尽管组建新式水师花费巨大,也不是一朝一夕就便能有所建树的。但此事也是非做不可,而且越快越好,否则我们与洋人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就会越来越被动,越来越受欺负。所以,哪怕竭尽我大清三五十年之赋税,也要坚决组建新式水师。”

  左宗棠依然固执己见,坚持道:“太后、王爷,请听微臣一言。按照李大人刚刚的估算,组建一支两万人的新式水师,仅军舰、武器便需一千五百万两银子。而这样庞大的军费开支,已经足以支持建立一支二十万人的陆军,且武器也能全部换成新式洋枪洋炮。洋人的军舰固然厉害,可是他们突破我大清海防后,不一样还是需要登陆作战,而在陆上作战,我们与洋人之间的武器装备差距,比起海上作战的武器装备差距就会缩小很多。以我之见,与其劳民伤财,费时费力去建设一支效果未知的新式水师,不如大力发展陆军与塞防。”

  李鸿章摇了摇头,继续反驳道:“左大人啊,账不是这么算的嘛,组建海军与建造军舰,不但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建立坚固的海防线,同时还能带动发展我大清的重工业能力,而只有重工业能力建立健全之后,我们大清才会真正具有追赶,甚至超越西洋诸国的机会。现在西洋诸国的发展用一日千里来形容,真的毫不为过的,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能提起紧迫之心去奋力追赶的话,恐怕再等上几年,我们想追也追不上喽。”

  左宗棠刚想反驳,慈禧冷冷的道:“李大人,说下去。”

  接着,李鸿章又举例道:“远的不说,我们的邻国日本,在我们大清臣民眼里,一直不过是区区一弹丸小国,然而就在几年前,日本天皇下诏开启学习西洋的维新政策后,也就这短短几年间,他们便能建造出数百吨排水量的中型舰船。如果我们止步不前,若干年后,莫说追不上西洋诸国了,恐怕就连日本也会把我们远远甩在身后。”

  左宗棠不屑一顾地冷笑道:“李大人,你这话未免有些太危言耸听了吧?”

  李鸿章见不只左宗棠,就连恭亲王奕?和慈禧太后在听到他谈起日本的时候,都是满脸的不屑一顾。

  李鸿章不禁苦笑一声,正色道:“居安思危,对于任何潜在敌人,我们都绝不可小觑。”

  慈禧太后看了看李鸿章,又看了看左宗棠,一时难以决定该听他俩谁的建议。最后只能无奈想了一个办法,对二人言道:“这样吧,左宗棠,你继续在甘肃一带征兵备战,组建征西军,如若沙俄侵占新疆,你好随时能够带兵出征。李鸿章,你先在天津把北洋水师的雏形建立起来,这样即可先少用些花费,也可先看看新建水师的战斗力和起到的作用,究竟价值有多大,如果一切都很好的话,我们再着手大力组建海上水师不迟。”

  须知,组建水师花费巨大,哪怕只是先建立一支北洋水师的雏形队伍,亦需要不少银子。如果国库空虚,慈禧还要流血钱供自己与皇族享乐,所以慈禧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大臣问朝廷要经费。李鸿章刚欲开口向慈禧太后索要一些朝廷的军费支持,谁知慈禧太后早就看透了他的想法,提前说话堵住了他的嘴。

  慈禧太后叹息道:“哎,常言道呀,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近来国库紧张,朝廷也拿不出什么钱来了。无论是操练征西军,还是组建新式水师,底下的种种事情,还需要左大人和李大人多多上心做事,为朝廷分担难处啊。”

  李鸿章和左宗棠二人面面相觑,最后也只能无奈地同时应道:“下官定当尽心竭力,为朝廷、为皇上、为太后分忧解难!”

  随后,慈禧太后挥了挥手,示意李鸿章和左宗棠二人退下,这二人刚刚走出慈宁宫门口,就听得身后隐隐传来了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在说悄悄话。

  慈禧道:“奕?,怎么我现在说话,你是一点儿也不当回事了吗?我让内务府去户部支点儿银子出来重修圆明园,作为我明年的寿辰贺礼,就这么难吗?”

  奕?听罢,冷汗直流,唯唯诺诺道:“太后息怒,重修圆明园一事,朝堂上下,群臣无一不反对,如果非要在这个时候,花费重金重修圆明园,恐怕会失了百官之心,亦会失去民心,还请太后三思呀!”

  慈禧道:“呵呵,自先皇驾崩后,哀家为国家、为臣民殚精竭虑,怎么着,百姓之家,逢年过节尚且知道吃顿好的,添置一些新的物件。我堂堂大清圣母皇太后的国寿辰,就不能为自己花些钱财享受享受了?这大清,到底是爱新觉罗家族说得算,还是百官说得算啊?”

  听到这番对话,李鸿章和左宗棠脸色同时有些难看起来,他们也都从各自眼中看到了一丝不满和无奈。

  走出紫禁城后,李鸿章刚欲拜别左宗棠,却被左宗棠叫住:“少荃,如果将来沙俄入侵新疆,你当真不支持我吗?”

  左宗棠深知仅凭自己在陕甘一带组建的那支剿捻团练队伍,很难应对将来的沙俄入侵,想要取胜,就比去争取李鸿章的部分淮军支持,因此才有此一问。

  李鸿章道:“左大人哟,你又误会我了,我不是反对你抵抗沙俄入侵,我只是不同意你忽视海防,全力发展塞防的策略。你尽可放心,如果沙俄将来真的入侵新疆,我李鸿章定会分出淮军部分军力,配合你西征的。”

  左宗棠似有怀疑,朗声道:“希望李大人,到时能做到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李鸿章正色道:“你这是什么话嘛?难道帮你就是君子,不帮你就是小人,须知,你我都是臣下,虽有政见不同,都是上报君主、下救民命。你可以质疑我李鸿章为人之本,却不能质疑我李鸿章为官之道。因为你我这个官,代表君主,更代表民命。”

  左宗棠叹气道:“好了,李大人,我常年征战在疆场,尤其上了年纪后,脾气愈发耿直,但请你莫怪。日后,西征还须你淮军多多协助。”

  李鸿章道:“感谢左大人的理解哟。这样,咱们现在就说定了,我手下淮军各部,目前论战斗力、论人数、论武器装备,无不以刘铭传的‘铭字营’所部最强。明日我就上书朝廷,让刘铭传率领‘铭字营’所部前往陕甘协助左大人,如何?”

  左宗棠听罢,喜悦之色溢于言表,左宗棠是个极其心高气傲的人,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他是万万不会服软相求的,可是眼前平定新疆,这不是三五场小战役就可以解决了,自己的兵马有限,朝堂又不给援助,远在浙江的胡雪岩,虽然一直有资金支柱,奈何羊毛也不能可一只羊去拔毛。眼下,就淮军实力最为强大,所以除了求李鸿章,别无他法。左宗棠自知自己大限将近,虽中年在湖南出山时,自比诸葛孔明,但是举目如今山河现状,左宗棠已经不敢再这样自比了,左宗棠只希望自己死后,不求如诸葛孔明一般闻达于诸侯,只求后世之人评判自己仍留有清名,便已足矣。

  淮军经过数年发展,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淮军每一营人数少则五六千,多则万余人。而刘铭传的‘铭字营’虽然名义上还是一营的建制,但实际上人数足有三万。而刘铭传除了直接统领‘铭字营’外,还另外统属节制着淮军另外三营。总人数达六万余人,是整个淮军最强悍的一支军队。李鸿章肯将刘铭传的“铭字营”交由左宗棠指挥,这足以见得李鸿章的诚心。

  左宗棠心中泛起感动,叹息一声,低沉道:“关于侧重海防还是塞防之争,也许你是对的,也许我也是对的,是非曲直,还是留待后人评说吧。”

  李鸿章也深以为然道:“哎,其实最好的国防就是海防与塞防并重,你我本质上都没有错,错的只是我们大清孱弱已久,国力撑不起那个最全面的国防策略而已。”

  左宗棠道:“是啊!须知,一石无法砸得二鸟。不过,我还是坚持我观,在我大清有限的国力条件下,还是应以塞防为重。

  左宗棠还是一如既往的固执,让李鸿章无奈的摇了摇头,而后道:“我也同样坚持我的观点,忽视海防便是等同于引颈待戮!”

  李鸿章和左宗棠二人互不相让地对视了片刻后,便各自转头离开,这二人终究还是没能相互妥协,然后这一转身,留下的俩人背影,也代表着五千年之久的封建王朝之末,即将走到了终点。俩个背影,也是两种争议,俩人未曾想过的是,俩人的政见之争,再此后的百年之久依旧是一个探讨空气巨大的政治课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