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夫弃子的****女人文姜
当初金圣叹批《水浒》,当他批到武松被陷害后迁怒并杀害很多无辜的人的时候,他用一个“恶”字评价武松。
我想如果您知道文姜的故事,就会知道,对文姜而言,即便您翻遍新华字典、康熙字典、辞海这些书,也不会找出比“恶”这个字更贴切的评价了。
文姜的故事是我写这本书以来比较复杂的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牵扯了春秋初期鲁、齐、郑三国的国运走向,决定了十余个人物的悲剧命运和各国国运,而且这个故事里还有太多的疑问和分支剧情,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来分析一下三国的情况。
鲁国
鲁国是西周初期的封国,它的第一任主人是周公旦,周公旦做《周礼》,所以鲁国成为了中国最早的“礼仪之邦”。
但是很遗憾,到了春秋时期,鲁国也变成了一个“不礼”的国家。
鲁惠公和声子生了鲁隐公(息),和宋仲子生了鲁桓公(允)。因为鲁惠公比较喜欢仲子,所以鲁惠公把仲子立为了正妃,就这样允成了太子。但是,鲁惠公死的时候,允还很小,所以鲁隐公摄政。
《左传.隐公元年》上说:“不书即位,摄也。”《史记.郑世家》上说:“及惠公卒,为允少故,鲁人共令息摄政,不言即位。”
后来在鲁隐公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712年的时候,由于一个小人,《左传》上称之为羽父,《史记》上说是公子挥,他先撺掇鲁隐公杀了鲁桓公,结果隐公说自己老了,鲁桓公也长大了,打算退休,把位置传给鲁桓公。这个小人知道了鲁隐公的意图,怕自己的话泄露,又跑到鲁桓公那里建议鲁桓公把鲁隐公杀了,这次“劝谏”成功了,于是鲁桓公杀隐公于蔿氏。
鲁桓公就这样登上了王位。
我们来看一下,鲁惠公、鲁隐公和鲁桓公,这两位君王和一位摄政王,父子三代人,没有一个好东西。
鲁惠公硬生生的娶了儿媳,据《左传》记载鲁隐公的母亲声子死了,他竟然哭也不哭一声,鲁桓公更残忍,竟然杀掉了为自己辛苦操劳,并想把王位尽快传给自己的哥哥。
鲁国当时的状态就是这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公元前709年,鲁桓公即位两年后,他娶了齐僖公的女儿文姜。当这个女人来到鲁国后,也就注定了这位君王悲剧的一生,当然这也很可能是上天给他的报应。
郑国
鲁国的事情大致是这样,不过还是先放一下,我们再来看看郑国。
郑国建国较晚,他的首任国君叫郑伯友,郑国这个国家建国很晚。
郑国的建立是公元前806年,那时正是周宣王统治的时期,有一天,周宣王把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姬友封为伯爵,所以我们称姬友为郑伯友,就是历史上的郑桓公。
郑桓公是个贤臣,百姓很爱戴他,官拜司徒,最后为周幽王力战而死。而他的儿子郑武公也很了不起,他曾与秦、晋、卫三国军队协同作战,把西戎军赶出镐京城。公元前770年周王室迁都时,郑武公领着郑国的兵马护送周平王,又立了大功,周平王把洛阳以东的大部分土地赏赐给郑武公。
郑武公的儿子也很是个人物,他就是被称为春秋第一霸主(并不是最强,而是第一个)的郑庄公。
郑庄公有两个儿子,因为其中一位是今天的一位重要的配角叫忽,也就是后来的郑昭公。另一个儿子叫突,后来也做了君王,就是后来的郑厉公。
这两位公子都好生了得,他们都先后在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得到了郑庄公的信任。
据《左传.隐公九年》记载,公元前714年,北戎军队侵犯郑国,连见过大世面的郑庄公都觉得自己的军队机动性不好,畏惧起来。
这时公子突的能力体现了出来,他建议郑庄公用引蛇出洞的方法,并用完美的圈套干掉了来犯郑国的北戎主力部队,从这个事例说明,公子突是一个典型的运筹帷幄的智谋型人才。
而公子忽在公元前705年也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地位,齐国当时受到北戎部落的袭击。齐僖公无奈之下向郑国等诸侯搬救兵。
公子忽和他的弟弟突不一样,他在战场上的能力偏向于勇,公子忽在同年六月率军支援齐国,大败戎军,俘虏了戎军两名主帅,砍了戎军三百多人的首级献给了齐侯。
从以上的战例来看,我个人觉得公子突很像刘邦,公子忽很像项羽。
齐僖公看到了一表人才的公子忽高兴极了,就准备把自己的女儿,春秋时著名的大美人,今天的主人公文姜嫁给郑公子忽。
《左传.桓公六年》记载:“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
但是忽拒绝了这桩婚姻,理由是这样的。《左传》记载:“人各有耦,齐大,非我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配偶,齐国那么强大,文姜不适合做我的配偶。《诗经.大雅》上说自求多福,就是追求幸福要靠自己,仰仗大国有什么用?
这是一句很有骨气的话,但是就是因为这句话注定了公子忽的悲剧命运。
公元前705年,在公子忽打败北戎后,齐僖公旧事重提,想要和公子忽联亲。
郑公子忽当时已经娶了陈桓公的女儿陈妫做了老婆,不知道是对老婆的专一,还是他真的有自卑感,或是他真的像人们所说的是个自强自立的人。他第二次拒绝了齐僖公提出的这门婚事。
理由《左传》记载的也很清楚:“无事于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昏也。民其谓我何?”意思是当时没事时,我都不做,现在趁人之危,娶了人家姑娘,老百姓回去会怎么说我?
这几句话,在历史上博得了无数人的好感,郑公子忽的人气一下飙升了很多。
但我认为这完全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赵本山和宋丹丹在《炒作》这个小品中有一段经典的对白。
赵本山说了一大段台词“一只公鸡下了蛋,你让鸭怎么看?你让大鹅怎么看?你让和公鸡好过的那些老母鸡怎么看?”
宋丹丹只用了一句台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显然宋丹丹要比老年痴呆的赵本山高明。
况且当时郑国百姓的意见很明确,郑国人创作了《诗经.郑风.有女同车》表达对这位未来的君夫人的期待之情。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作诗的人虽然没有贬损陈妫的意思,但是偏爱不言自明,说陈妫虽然美好,但是孟姜(齐国的大女儿,指文姜)更美好,深层之意在说明与陈联姻不如与齐联姻好。
如果说,公子忽第一次拒婚,我们对他充满了那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崇敬,但是他的第二次拒婚我理解只能用愚蠢和固执这样的词来形容他。
对公子忽这个决定提出反对的是他的坚定支持者祭仲,《左传》和《史记》记载差不多:“君多内宠,太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所谓三公子者,就是太子忽,其弟突和子亹。
但是公子忽不听,从而失去了齐国这个强援。
悲剧就此降临。
天作之合而不作,就要遭到天罚。
祭仲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而且起因竟然是祭仲自己,宋国的雍氏诱捕了祭仲,威胁他说:“如果不立公子突为国君,就宰了你。”(不立突,将死。)
事实证明,祭仲是个精明的政治家,什么叫精明,通俗的说就是好汉不吃眼前亏。他立了突为郑国的国君,这时公子忽只能逃亡到卫国去了。
但是,祭仲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在郑国演绎了一把不折不扣的无间道,把大权都揽在自己身上,郑厉公被架空了。
我刚才说过,郑厉公也是个优秀的谋略家,他很清楚祭仲想干什么。所以他找到了祭仲的女婿雍纠想要杀了祭仲,大家请注意这个姓氏,说明当时雍氏的儿子娶了祭仲的女儿,雍氏想用联姻的方式彻底笼络住祭仲。
但是,雍纠的计划被他的老婆,也就是祭仲的女儿知道了,祭仲的女儿雍姬就去问自己的母亲:“爸爸和丈夫哪个更亲近”( 父与夫孰亲?)
祭仲的老婆告诉她:“丈夫可以有很多,但是老爹就一个。”(父一而已,人尽夫也。)
雍姬恐怕是对这桩政治婚姻和自己的丈夫早有不满,将丈夫要在郊外宴请祭仲并在那时候杀害父亲的事情告诉了母亲。
结果很严重,祭仲杀了雍纠。
祭仲的女儿变成了寡妇,脱离了那个自己并比喜欢的丈夫。郑厉公知道自己的计划败露了,心想大权在手的祭仲一定不会放过自己,便逃往了蔡国,临走时,大骂:“这种大事竟然泄露给了女人,死的活该。”(谋及妇人,死固宜哉)
当然这对头脑清醒的郑厉公来说是件好事,给了他逃跑和的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跟祭仲这种老江湖玩,自己还是太嫩了。
不过很显然,郑厉公逃跑是祭仲故意警告他,放他走的,因为祭仲并不想杀害郑厉公。
但是谁也不会想到,郑厉公还能回来再当君王,十六年后,这里仍旧属于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其实政治的最高境界就是等待。
祭仲的等待首先成功了,《史记.郑世家》记载:“祭仲迎昭公忽,六月乙亥,复入郑,即位。”
但是我说过公子忽并不是一个政治家,他在政坛树敌过多,两年后,他被仇家高渠弥杀害。
他的弟弟子亹即位,但是很遗憾子亹即位当年就因为得罪了齐襄公而被杀,连谥号都没有留下。
可怜的祭仲只好又到陈国找到了子亹的弟弟公子婴即位,子婴很低调,低调到没敢称侯,是为郑子。
十二年后祭仲死了。
郑厉公再也没有对手了,此时他已经学会了祭仲所有的政治计谋,两年后流亡在外的郑厉公劫持郑大夫甫假,甫假被郑厉公威胁收买,回国杀了郑子及他的两个儿子,郑厉公最终回国坐稳了王位。
公子忽,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他小的时候,正赶上大周王朝与郑国关系紧张,他被送到了大周王朝作人质。后来做太子虽然屡建奇功,但是却遭到郑国其他势力的排斥,做了大王没几年,就被迫出走,后来又复位回来继续当大王,最后被奸臣高渠弥谋杀。
当然,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的未来的权力,对于这些事情,我们不该多做评价,我说的是如果这件事情只是公子忽个人的事情的话。郑国的这二十多年的动乱造成了多少百姓的流离失所,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应该为民众做出最起码的牺牲。
而如果当初公子忽娶了文姜的话,我写的以上的一切悲剧都会因此而改变。
而公子忽的拒婚,对于个人来讲也是灾难性的,特别是一个女人,还是个对自己颇为自信的大美女。
文姜,她的命运也因为公子忽而改变。
文姜出嫁
美丽的齐国文姜在公元前709年,嫁给了鲁桓公。我相信这是一场并不存在爱情的婚姻,甚至文姜很有可能是因为多方的压力而选择的。
文姜从出嫁时起就负面新闻不断,齐僖公竟然亲自送女儿出嫁,这是一次严重违背礼仪的事件,根据《周礼》规定文姜应该是由下卿送嫁。
这个事件好像并没有引起太多历史学家的重视,我是一个比较八卦的人,喜欢琢磨一些奇怪的事情。
鲁国是一个礼仪之国(表面上),上有周公旦作《周礼》,下有孔子维护礼制。就我看来,当时齐鲁正在修好之时,齐僖公犯不着违背礼仪,而得罪礼仪之邦鲁国。更奇怪的是第二年,齐僖公的弟弟又来到鲁国访问,《左传.桓公三年》说的很明确,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致夫人也”。
是什么事情让齐僖公这么不放心,出嫁要亲自送行,一年后还让弟弟特意去查访呢?
我认为没有可隐瞒的了,就是文姜和自己哥哥诸儿(后来的齐襄公)存在一种不清不楚的关系。当然开始时两个人关系可能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复杂和龌龊。就我看来这完全是两个人那种懵懂的性幻想。
其实就现代性心理学来讲,这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就好像很多正处在青春期的独生子女,男孩子幻想着自己有个美丽的妹妹,女孩子幻想着自己有个帅气的哥哥一样。
当然,文姜和诸儿可能是表现的过于亲密了,引起了老爹齐僖公的重视,怕女儿真有什么事情发生,老爹亲自送女儿出嫁了,而且还怕文姜不能忘情,第二年还特意派弟弟去了解了一下情况。
鲁桓公和文姜的婚姻在一开始是风平浪静的,在所有历史记载中(包括正史和野史)鲁桓公有记载的妻子只有文姜一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
在公元前706年,两个人结婚三年后,他们的儿子诞生了,这个儿子一生下来桓公就很喜欢,因为这孩子的生日和桓公是一天,所以这个孩子取名为姬同。
从老婆的记录唯一,儿子姬同后来即位非常顺利来看,我们只能说鲁桓公真的对文姜很好。
两个人这种美好的关系持续了十五年。
公元前694年,一切的美好都被一次意外的出访打破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鲁桓公即位后,齐国一心想要吞并纪国,纪国没有办法,曾经两次祈求鲁国出面调停。
后来齐鲁两国谈判破裂,那没办法,只有打了,公元前699年,鲁国联合纪国和郑国打败了齐国、宋国、卫国和燕国的联军。事情并没有由此罢休,齐襄公即位后,齐国仍然想要吞并纪国,而鲁国仍然要保护纪国,后来矛盾激化,冲突不断升级。
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很想改变这一切,缓和与齐国之间的矛盾,所以鲁桓公决定出使齐国,当然他带上了文姜一起去。
这个行为就今天来看不算什么,就是很正常的回娘家吗。
但是在那个时候不行,这是严重的违礼行为,因为《周礼》规定,出嫁的女儿是不能返回娘家的。
鲁大夫申繻这时站了出来,劝谏鲁桓公:“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
意思是说,女人成了家,男人有了老婆,就不能冒犯对方,这就是礼,要是违反了这一点,离倒霉就不远了。
鲁桓公可能真的是被那次起名字事件给烦透了,对于申繻的劝谏,《左传》竟然没有记载鲁桓公的反应。但《史记》的记载还是很明确的,“公不听,遂如齐。”
历史证明,申繻的预言是准确的,带着文姜去,鲁桓公真的就离倒霉不远了。
结果是鲁桓公是竖着去的,却是横着回来了。
历史第一**事件
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和齐襄公在泺(luo,四声)见了面,会后,鲁桓公就带着文姜来到齐国。
从文姜与鲁桓公十五年的婚姻经历来看,丝毫看不出来文姜和他的哥哥诸儿有什么联系,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姜来到齐国最初的目的只是省亲,并无他意。
但是人类的情感有时候是不受自己的理智左右的。
齐襄公见到了年少时美丽的妹妹仍旧那么美丽,文姜见到了少年时英俊的哥哥仍旧这么多情。
多年前的相思,今天变成了现实,于是两个人就……
还是引用原文吧,《左传.桓公十八年》:“齐侯通焉。”
《史记.鲁世家》记载:“齐襄公通桓公夫人。”
《史记.齐世家》记载的最为详细:“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釐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
纸是包不住火的,齐襄公和文姜的**行为,很快被鲁桓公知道了。
鲁桓公痛骂了文姜,《左传》记载:“公谪之。”《史记》记载:“鲁桓公知之,怒夫人。”
鲁桓公一巴掌拍在了文姜嫩嫩的脸上,这恐怕是鲁桓公第一次狠下心来痛骂美丽的妻子。
带了绿帽子的鲁桓公的表现是正常的,他不仅有生以来第一次骂了文姜,还怀疑起了自己的儿子同是不是自己亲生儿子(《公羊传》:“同非吾子,齐侯之子也。”)
很明显鲁桓公说的是气话,因为同是在文姜出嫁后第三年才出生的,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之前齐襄公和文姜私会过。
但是让自己的老公做了乌龟的文姜的表现是不正常的,可能是因为鲁桓公这么多年来从来不舍得骂文姜,也可能文姜真的是害怕了,她跑到齐襄公面前,她哭,她闹,她上吊。
最后他像情哥哥提成了最后的要求,“干掉那个该死的老鬼巴,我从来也没有爱过他,他给我带来了太多的痛苦,干掉他咱们就可以痛快的相处了。”
齐襄公的表现也很正常,正常的像日后《水浒传》中的西门庆一样,他痛快的答应了。
他先设宴款待了鲁桓公,由于齐强鲁弱,鲁桓公抱着一肚子气却还是参加了宴会。
当然齐襄公没蠢到在鲁桓公的食物里下砒霜。他在宴会后,鲁桓公上车要走的时候,让公子彭生帮助他上车,结果鲁桓公就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车上。
具体怎么死的,众说纷纭。
作为第一手材料的《左传》并没有明确说明鲁桓公是怎么死的。
《史记.齐世家》上说:“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
《史记.鲁世家》:“使公子彭生抱鲁桓公,因命彭生摺其胁,公死于车。”
《集解公羊传》上说:“幹而杀之。”何休解释说:“折声也。”
现代人对鲁桓公的死法还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想这是刑事犯罪鉴定专家的工作,我们今天只知道结果就可以了,鲁桓公客死齐国,而且死状极其恐怖。
鲁桓公死了,文姜高兴极了,可是齐襄公有点郁闷了。
因为这件事情当然不会这么算了,苦主鲁国自然是不会答应的,我们是来修好的,我们的君王带着诚意扑面而来了,没有过错却死在了齐国,鲁国人民要求严惩行凶者。
齐襄公为了推卸责任杀了彭生,这件事情做得极不厚道,齐襄公不会知道八年之后,正是这个彭生,让他迈进了鬼门关。
这个时侯的文姜怎么样了?
有一些人说文姜突然良心发现,改邪归正,他奔走于齐鲁之间,为两国的和平而努力。
一个清朝人还企图为文姜翻案,他的理由是《左传.庄公二年》上有这么一段话:“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禚,二声)。书,奸也。”他认为这里的“奸”,应该念成“干”,这个字应该是干预的意思,而不是**的意思。因为古代干、奸二字是相同的。
我不想提这位清朝仁兄的名字(说实话他的名字挺难拼的),但是我想说,他要是到了现代一定能给很多强奸犯当律师,那不是强奸,而是干预!
我要告诉这位仁兄(虽然他听不见了),在做出结论的时候,最好通读一遍《左传》,别多读,把《庄公元年》到《庄公二十二年》的事情通读一遍即可。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我向来的立场是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还要设身处地的体谅这些历史人物的环境和背景。
鲁桓公死后,文姜压根就没敢回到鲁国。
《左传》记载很清楚:“夫人孙于齐。”《史记.鲁世家》也记载:“庄公母夫人因留齐,不敢归鲁。”
鲁国做出的反应也很坚决,《左传.庄公元年》:“不称姜氏,绝不为亲,礼也。”也就是说,鲁国已经和文姜断绝了亲属关系,这是符合礼制的。
清朝的那位仁兄,如果看到这段,你做何感想,文姜去干预鲁齐之间的关系,谁给她授权了?鲁国都不认她了,她去齐国还能干什么?
还有人认为文姜在鲁庄公少年时回国帮助他处理政务。郑玄的《诗经.齐风.南山》序郑笺就认为:“夫人久留于齐,庄公即位乃来。”
我的看法是这也是不可能的。
郑玄的这句话本身就自相矛盾,鲁桓公死了,鲁庄公马上就即位,文姜何来的久留于齐?
所以我的观点是,文姜在鲁桓公死后,很害怕,她没敢回鲁国。
不回去不代表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不代表她会痛改前非。相反她对自己的行为丝毫没有检讨,悔恨的意思。她和齐襄公该怎么来还怎么来。
风流快活,好生自在,情哥哥、甜妹妹,早把礼义廉耻抛在了一边,早把死去的夫君,年幼的儿子抛在了一边,文姜就这样堕落了下去。
从公元前692年到公元前685年(齐襄公被害的时间),《左传》记载两个人共约会了五次,几乎一年一次,而且地点每次都不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杜预曾经在《春秋三传》的注释中,不只一次的说过这就是奸情。如果还有人说这五次是正常的外交活动的话,我真的是无话好说了。
齐襄公之死
人是有报应的,对于文姜来说最大的报应就是失去了自己的情人和亲人,她的哥哥齐襄公终于死了。
齐襄公的死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
公元前685年,这年冬天齐襄公到姑棼巡视,并且顺便到了贝丘打猎,当时他看见了一只大野猪。结果诡异的一幕发生了,齐襄公身边的一个随从突然说了一句话:“这就是公子彭生。”
史料上没有记载说这话人的名字,但是我觉得这肯定是别有用心的。据犯罪心理学来讲,杀完人的杀人犯,心理都会有阴影,即便不是自己亲手杀的人也是一样,我想当时齐襄公的脑子里估计已经出现了八年前那血腥的一幕,那时鲁桓公和彭生都被自己杀死。
这件事情说迷信点就叫阴魂索命。
很明显齐襄公是不信这一套的,他大吼:“彭生竟敢出现?”,说完拔箭就射,说也奇怪,野猪竟然像人一样站了起来,还哭叫不停,这回齐襄公信了,吓得从车上栽了下来,摔伤了脚。
回到行宫后,齐襄公就被乱党堵在行宫中杀害了。
齐襄公死亡的大致过程就是这样,大多数人认为这是恶有恶报。
这个结论我同意,但是在这个结论背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
大致上说齐襄公得罪了三个人,他先派连称、管至父两个人到葵丘驻守,这是个苦差事,齐襄公答应他们到了明年瓜熟的时候,就派人替换他们,结果两个人驻守了一年,也没见到换防的命令,于是就向齐襄公打报告。可齐襄公不同意。
因此两个人决定叛乱,但是但凡叛乱的人都知道最好的方式是里应外合,所谓内部给有卧底。很幸运,他们很快找到了这个人,这就是齐襄公的叔伯兄弟公孙无知,公孙无知是齐襄公叔叔的孩子,齐襄公的爸爸齐僖公在位时特别喜欢这个孩子,视如己出,所以公孙无知的待遇和齐襄公基本相同,这令齐襄公非常的不爽。所以齐襄公上台后降低了公孙无知的待遇。
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这三个对齐襄公不满的人迅速地勾结到了一起。但是,想要叛乱还需要一个机会,这时候,连称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他有一个堂妹,在齐襄公的后宫不得宠,可以让她去做间谍,监视齐襄公的一举一动。公孙无知听完后,立即许诺:“如果事情成功,我就娶她做我的正妻夫人。”
历史证明,这个正妃夫人不是公孙无知不想给,而是压根就没有时间给,因为当他们干掉齐襄公不久,公孙无知就被杀了。
当然,从效果上来看,不管这个承诺管不管用,连称的这个堂妹还是忠实地完成了间谍这个任务。
这三个人掌握了齐襄公的行程图。可以想象,那个说野猪是彭生的人,也是这个阴谋的一部分,往浅了说是让齐襄公恐惧,不敢离开行宫,这就利于他们行刺,不过这个阴谋的效果好的超出想象,因为齐襄公不但精神上出了问题,还把自己的脚弄伤了,跑都跑不了。
一个和自己的妹妹有八年奸情的诸侯王,就这样被乱党杀害,他因为一个宠爱的女人快乐了八年,也因为一个自己冷落的女人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文姜的结局
一切似乎都结束了,当然我是指和文姜有关的男人们的命运,但是文姜自己好像还不想消停。
文姜在齐襄公死后的第七年,也就是公元前678年,又来到了齐国,很多人有疑问了,难道她又有新的情人了?
这个我不知道,不过我的结论是这个女人老了,他这次去齐国完全是因为她的另一个兄弟,这个兄弟叫小白,他的另一个称谓叫齐桓公。
他在这一年称霸了。
有的人说,文姜这次去是为了改善齐国与鲁国的关系,但是就我看来,他这次去是为了和齐桓公研究一个阴谋,另一个关于女人的阴谋,这个阴谋到底是怎么样的我在下篇会为您讲解。
在公元前674年和前673年,文姜又两次出访了莒(ju,三声)国,这次出访为了什么?当然也是上述阴谋的一个组成部分。
就在文姜最后一次出访莒国之后,这个女人终于死了,怎么死的不知道,死在哪也没说。但是有个细节是值得注意的,文姜死的时候是秋天七月,但是鲁国给她举行葬礼却是第二年正月的事情了。
这可能说明,文姜客死他乡,且鲁国起初并不想承办她的丧事。但是诸多原因的影响,鲁庄公还是为母亲办理了丧事。
这个女人的一生就此落幕,由他引发的各国的灾难大致如此。
同情耶?怨恨耶?
尽在此中!
尹剑翔独家心理分析:有学者认为,齐国为东夷之地,在建国的时候保留了很多土著的礼俗,所以在很多时候,齐国人是认同兄妹通奸这些事情的。
但是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诗经里关于描写这段故事的诗有《齐风.南山》、《齐风.敝笱》和《齐风.载驱》,都是齐国百姓对这次事件的评价。
以《诗经.齐风.南山》为例,这是一首很明显在讽刺齐襄公与鲁桓公的诗,《毛诗序》上说:“《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乎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而去之。”郑笺云:“齐大夫见襄公恶行如是,作诗以刺之,又非鲁桓公不能禁制夫人而去之。”
那么和习俗没有关系,文姜又为什么演变成一个和兄长通奸,又残忍杀害丈夫,抛弃亲子的恶女人的呢?
我感觉文姜其实在出嫁时很明显抱有一种剩女的心态,首先女人在中国古代并不独立,特别是美女,他们都想追求一个帅气、有钱、有能力的好夫君。
现在也是一样,女人,特别是漂亮的女人有这种想法无可厚非。
但是这个世界上好男人真的是稀缺品,像公子忽这样的男人真的是百年一遇的人啊,家庭背景好,有能力,长的帅。文姜自以为得到了佳偶,却没有想到,文姜万没想到公子忽会拒绝自己。
由于文姜早到了出嫁的年龄,自己再呆在家中会受到很多闲话,所以他勉强嫁给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鲁桓公。
在出嫁前,文姜的心被伤透了,而此时能够安慰她的恐怕只有和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哥哥,这时一种畸形的感情已经在文姜的心中产生。
亲情此时已经变形,但我敢肯定那绝不是什么爱情,只是在特定时间内的一种奇特的情感罢了。
而鲁桓公恐怕也是个并不解女儿风情的老男人而已,他恐怕除了在物质上可以满足文姜外,在其他方面他一窍不通,这里包括**这方面,从他们生孩子的数量就能看出来。
所以,在日后的当文姜再一次见到齐襄公时,暗藏在心中那种委屈,一下子把埋藏在心底那些畸形的情感激发了出来。
这就是形成文姜这个特殊的恶女人的诱因,所以,所有的清纯漂亮的女孩,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恋爱失败的准备,还有就是千万不要找一个自己不爱的人草草结婚,那样一定是个巨大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