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曾经出现过一对冤家,他们就是汉景帝时期的名士袁盎和晁错,无论是人品还是才学,这两个人都非常杰出,他们都被后世称为君子。
可是君子,也有掐架的时候,甚至有互相残杀的时候,袁盎和晁错就是这样,他们的斗争,到最后竟然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一起历史上最大的悲剧在这两位君子间不幸发生了。
袁盎其人
袁盎是一个正直的人,正直的有点二杆子。他不时会绊人家一脚,却也会在危机的时候,拉对方一把,这就是袁盎。
袁盎是楚地人,字丝。他的多少有点黑社会背景,袁盎的父亲就经常与强盗为伍(《史记》:“父故为群盗”)。所以袁盎从小就结交了很多江湖人物,比如汉朝景帝时像剧孟,季心这样的侠士,都是袁盎的好朋友。
这就造就了袁盎爱打抱不平,且嫉恶如仇的性格。可是,袁盎不只是江湖人,他也是读书人,有学问的人,他有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有较浓厚的儒家思想,他强调等级名分,要求人们都按“礼”的规定行事,不能有僭越行为。袁盎人生的起伏,其实与他坚持他的政治主张有着很大关系,包括袁盎的死。
吕后时期,袁盎曾经当过吕后侄吕禄的家臣。等到汉文帝登上了皇帝位,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举他做了中郎的官。
绛侯周勃担任丞相时,因为周勃平灭诸吕的功绩,汉文帝对他非常恭敬,下朝后常常亲自送他。
袁盎对于汉文帝的行为非常不满,便进谏说:“陛下以为丞相绛侯是什么样的人?”汉文帝说:“他是国家的重臣。”袁盎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上生死与共。当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的细微,几乎快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吕后逝世,大臣们一起共同反对诸吕,太尉掌握兵权,又恰好遇到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他是通常所说的功臣,而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违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
这话被周勃知道后,差点没把他气死,好你个袁盎,我周勃平灭诸吕被你说的好像是没有什么功劳一样。周勃碰见袁盎,当面把他臭骂了一顿:“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袁盎看了看周勃,当没听见,从他身边冷冷的走过了。
汉文帝经过袁盎的点拨后越来越觉得周勃可有可无,后来简直是觉得他碍眼了,所以就罢免了他的丞相职务,然后把周勃送回了他的封国去了。
虎落平阳自有犬欺,周勃封国中马上有人上书告发他谋反,周勃又被召进京,下了大狱。朝中没有人敢替周勃说话。可此时一个人站了出来说了公道话,这个人就是袁盎,他力保周勃无罪。最后周勃得以重获自由,都是因为袁盎的辩解,什么是真朋友,在危难时拉人一把的就是。
不打不相识,从此周勃便和袁盎成为了莫逆之交。
而同样的事也发生在了淮南王刘长的身上。淮南王刘长待人处事也相当骄横。袁盎劝谏汉文帝说:“诸侯过去骄横必然会发生祸患,可以适当地削减他们的封地。”(《汉书》:“诸侯太骄必生患,可适削地。”)
可是,汉文帝没有采纳袁盎的建议,后来棘蒲侯柴武太子准备造反事发,汉文帝追查治罪,这件事牵连到了淮南王,淮南王被征召,汉文帝便将他贬谪到蜀地去,并用囚车押送。
当时袁盎担任中郎将,这个官职已经不小了,说实话,他犯不着为了这件事情犯上。但是他又劝谏汉文帝,说:“陛下向来娇纵淮南王,不稍稍加以限制,以至落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如今又突然摧折他。淮南王为人刚直,万一在路上遇到风寒而死在半途中,陛下就会被认为以天下之大却容不得他,而背上杀死弟弟的恶名,到时怎么办呢?”
可是汉文帝不听,还是把淮南王发配了。
淮南王到了雍地就病死了,这个消息传来,汉文帝不吃也不喝,哭得很悲哀,对袁盎说:“因为没有采用你的意见,所以才落得这样。”
以上的例子都说明袁盎是一个很正直的人,虽然有点彪呼呼的感觉,但是我们不能不佩服袁盎的人品。
袁盎其实还是一个极富有同情心的人,袁盎有一个下人和他的婢女私通。这要是放在别人身上,早就把两人一起处死,可是袁盎成全了这对有情人,不但把这个婢女赐给了这个下人,还帮他们张罗了婚礼,也因为这件事,后来七国之乱的时候,这个下人不惜生命危险,在吴国救了袁盎。
这就是袁盎,他从不趋炎附势,也从不落井下石,相反他总能雪中送碳。
他是个纯粹的人,是个高尚的人,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总之一句话,他是个好人。
可是,好人也有讨厌的人,而这个讨厌的人也是个好人。
晁错其人
袁盎是在汉文帝时期红极一时的政治明星,而中国有句老话,叫一朝天子一朝臣,文帝死了,汉景帝即位后,袁盎一下子灰暗下来。而随之而起的是另一位政治人物,晁错。
晁错,西汉颍川郡(今河南禹县)人。
如果说,袁盎是当时时髦的儒家的话,那么,晁错就是当时稀有的法家的代表人物。
当时的儒家思想就像是当今的流行歌曲一样非常盛行,而汉朝中很多官员都尊崇儒家思想。而像在秦朝盛极一时的法家思想倒成了像京剧一样落魄的学问,少有人研究。
而晁错早年跟轵县张恢先生学习申不害、商鞅的刑名学说。因通晓文献典故,走上了仕途,当了太常掌故,一生中著作二十篇。可以说晁错是汉朝最著名的法学家。
晁错还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文帝时,朝廷没有一个研究《尚书》的专家,只听说济南人伏胜原是秦朝的博士,精通《尚书》,但是已经九十多岁,所以不能被征召。
汉文帝就想派人去向他学习,而选来选去,汉文帝就认为晁错是最合适的人选。这就好像是公派留学人员一样,这种机会不是谁都能有的,可见晁错在汉文帝心中是个多有才的人。
晁错学习归来后,就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后又提升为博士,他呈上《言太子知术数疏》,很受文帝的称赞,后又被任命为太子家令。
太子叫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
汉景帝继位后,任命晁错为内史。晁错多次请求汉景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每每都听,宠幸晁错超过了九卿,晁错修改了不少的法令。
这样和皇上过度亲密的行为,就像是小秘和老总过于亲密一样,会让很多人觉得不舒服。
晁错的为人和袁盎颇为相像,他也是一个严峻刚正,嫉恶如仇的人。他曾经给文、景二帝出过很多好主意,比如他就把“守边备塞、劝农力本”作为大汉王朝的当世之急,向皇帝呈上《守边劝农疏》。匈奴在北方屡屡犯境,晁错呈上了《言兵事疏》,言明了如何守备匈奴的道理。
就这些而言,晁错对于大汉王朝是绝对有贡献的。
当然他的官位也是一升再升,而到了汉景帝的后期,七国之乱前,晁错已经被任命为了御史大夫(三公之一)。
当然就晁错来说,他也有很多缺点,比如他过于专横跋扈,只要他认准的事情,别人就不能反对。
历史记载晁错很善辩,善辩用贬义的词去解释就是胡搅蛮缠,这种性格十分令人生厌的。
而讨厌晁错的人有丞相申屠嘉,魏其侯窦婴等人,当然还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与晁错不和,他就是袁盎。
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些人是天生的冤家,这些人没有仇恨,没有私怨,却就是看对方不顺眼。
袁盎和晁错就是这么一对冤家,他们两个同朝为官,又都是当时的名士,还有很多共通的优点。
可是天晓得为什么他们就是搞不来,两个人在朝堂之上,即便碰面,也绝不和对方打个招呼,装作没看见,扭脸就走。要是袁盎在屋里,晁错绝对不进来,晁错坐下来了,袁盎肯定离开。
别人请客吃饭,请了袁盎,晁错肯定不去,如果请了晁错,袁盎肯定不来。
周勃急了会骂人,骂完人,对方都清楚为什么和自己有仇恨了,这样矛盾倒好解决。
可是晁错和袁盎从来不跟对方说一句话,谁也不知道谁为什么讨厌对方,就是讨厌,没有原因,就跟恋爱时你爱上一个姑娘一样,就是喜欢没有为什么。
可是,我这本书是一本讲求人物心理分析的书,所以我觉得我有必要给大家分析一下,袁盎和晁错交恶的原因。
有很多人把当时这种情况归因于晁错太过于高傲,目中无人,而袁盎一直受到晁错的压制,所以才嫉恨他。
是这样吗?
刚才说过,袁盎是个很大度的人,周勃骂他,他都没有记仇,我想他决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嫉恨晁错的。
那为什么两个人的关系如此冷漠呢?
大家如果前面看过我对袁盎和晁错介绍的话,你应该可以发现,其实他们俩虽然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但那只是表象,其实他们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和人品和学识无关,是信仰的差异。
袁盎是意志坚定的儒家教徒,而晁错是不折不扣的法家弟子。你让一个流行歌手和一个京剧演员去沟通,那是不是有点困难呢?
这才是引发他们不和的关键点,而这种政治信念上的不同,让他们两个人再也难走到一起。
就像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一样,这是一种治国理念和国家政体构想上的不一致,可以说这种矛盾是最尖锐的,尖锐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而这种信仰的不同,让他们俩难以沟通,不沟通,就演变成了冷战。
袁盎和晁错冷战到了这种程度,那是一定会出问题的,而且要出大问题。
先找茬的不是袁盎,而是晁错。
在晁错的削藩策的鼓动下,汉景帝打破了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的政令,很多有利于藩国的法令被废除,很多藩国的利益被损害。
而晁错坚持这么做,因为他知道这样做对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是有好处的,很多人劝过他,你已经位极人臣了,干嘛去招惹这样的是非,包括晁错的老爹也不理解儿子而对晁错说:“你执掌政权,侵害削弱诸侯的力量,疏远人家的骨肉,人们纷纷议论怨恨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晁错说:“事情本来就应该这样,不这样的话,天子不会受到尊崇,国家不会得到安宁。”
晁错的父亲又说:“照这样下去,刘家的天下安宁了,而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要离开你回去了。”便服毒药而死,死前说道:“我不忍心看到祸患连累自己。”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想,我只想说我从这个故事看出晁错是一个有着深厚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不怕得罪权贵,他心中有的是这个国家。
而晁错的父亲呢,就个人利益来说,老人家说的是对的,但是就国家利益来说,我还是比较敬佩晁错的。
而敬佩归敬佩,这种公然剥夺刘家权贵特权的上书,马上就有了强烈的反应。
吴国和楚国带着其他五国造反了,很明显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叛乱,而谋反的理由也很正当,“清君侧,诛晁错”。
而面对这样的大型叛乱,晁错依然不以为意,仗着汉景帝的宠信,他竟然想起了一件和平叛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那就是诛锄异己,干掉袁盎。
真不知道晁错怎么想的,这种国家危亡的时刻竟然先想到了这种事情,在晁错看来,叛乱只是小伤小病,而袁盎的那种儒家主张才是心腹大患。
冷战也是会死人的,晁错终于对袁盎发起了攻击。
晁错对自己的下属说:“袁盎接收了吴王的许多金钱,专门为他遮掩,说他不会反叛。现在反叛已成事实,我打算请求处治袁盎。他必当知道叛乱的阴谋。”
丞史(御史大夫都有两个助理,这个助理的官名就叫丞史)说:“事情还没有暴露出来,就惩治他,可能中断叛乱阴谋。现在叛军向西进发,惩办袁盎有什么好处呢!再说袁盎也不该有什么阴谋”。
晁错并不知道,他跟下属说的这些话,很快传到了袁盎那里。
袁盎听得是一身冷汗啊,因为他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慢说自己真的是和吴王有关系(袁盎曾当过吴国丞相),就是没有,只要和吴国扯上一点关系别管真假,汉景帝也很有可能相信,杀自己没商量啊。
可这事最要命的是袁盎此时已经是一介草民了,见不到皇帝,想辩解都难。袁盎此时恨透了晁错,但是自己又不想坐以待毙。
还好袁盎的为人是不错的,很多人都愿意帮助他。袁盎立即找到了窦婴,说想要见汉景帝。窦婴因为是当朝窦太后的亲侄子,是外戚,所以见汉景帝还是比较容易的。
窦婴非常敬重袁盎,便进宫去见汉景帝,说袁盎想见您,并有平叛的计策。
汉景帝当时早已经被吴楚叛乱弄得焦头烂额,听到袁盎有计,大喜过望。
而此时,袁盎也已经下定了决心,本来并不是你死我活的事情,可是是你晁错想致我死地在前,那就别怪我先下手为强了,杀人我也会!而且我会的是借刀杀人!
袁盎走进了汉景帝的宫殿,第一眼看到的是晁错,晁错也是来告袁盎的状来的,但是由于下属的劝告,他一直犹豫不决该不该把袁盎置于死地。
袁盎看到晁错也是一阵的眩晕,如果晁错先说自己与吴王勾结的事,那袁盎就死定了。
没想到,先开口的是汉景帝。
汉景帝非常急切的问袁盎:“袁盎,你曾经是吴国的丞相,你熟悉吴国的情况,你觉得吴国的造反能成还是不能成气候啊?”
“当然是不能成气候了,陛下!”换了谁也给这么说。
“那你说怎样才能平灭叛军?”
袁盎此时听着汉景帝的语气急切且平和,断定晁错还未得手,便说道:“此计机密,请陛下屏退左右。”
汉景帝要左右退下,可是晁错并不想走,袁盎见晁错不走,一言不发,汉景帝没办法找了间单间和袁盎私聊(《史记》:“及盎请辟人赐间。”),把晁错谅在了一边。
晁错这个气啊,更恨袁盎了,早知道刚才就应该说他的不是,让皇帝杀了他。可是一切都晚了,很多时候,一个细节就决定了整个事件的走向。
这起事件的关键点就在于谁先说对方的不是谁就赢,而只要晁错先说,凭他能言善辩的本事,袁盎就是长了九张嘴怕是也难翻案了,而这个机会晁错白白送给了袁盎。
关上门,汉景帝憋不住了,“好了,没人了,说吧!”
袁盎一咬牙,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在背后给别人捅刀子。
袁盎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今计独斩错”。
汉景帝是个绝顶聪明的帝王,他知道袁盎和晁错素来不和,他先想到的是袁盎想借刀杀人,但是后来想想,即便袁盎此中有私心,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因为事情的推理挺简单,吴楚两国的旗号不是造反,而是“清君侧,诛晁错”,那好既然晁错死了,那你们造反的理由便不成立了,你们因此消停了,最好,不消停,那就是你们不对了,中央政府就绝对有理由讨伐你们了。
汉景帝是个明白人,也更是一个狠毒的人,晁错是他的挂名老师,而且是他的智囊,可是汉景帝自听到袁盎的计策后,就打算抛弃晁错了,即便他有大功于社稷。
而晁错呢?谁也不是傻子,自袁盎和汉景帝私聊开始,他就觉得大事不妙了,背沟一阵阵的冒凉气。
但是他到死也没有想到,汉景帝会杀他;到死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死在袁盎的一句话下;到死也没有想到,其实自己是可以置别人于死地的,但是却因为一个“让先”的举动,死在了死敌的话语之下。
汉景帝是个好皇帝,袁盎是个好人,但是不代表好皇帝和好人就不会杀人,狠毒有时只是一时兴起,并非长久的积淀。
晁错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朝拜错了方向,因为人生有很多东西他不理解,有利益,有安慰,更有信仰,是他不能左右的,而这些东西如果发生了冲突,那么死亡即将迫近。
在自己的父亲服毒后十几天,晁错被杀了,刑罚叫腰斩,是比较重的死刑,汉景帝唯一给他的待遇就是让袁盎穿着官服去死。
袁盎的结局
杀人快乐吗?袁盎一点也没有这种感觉,说实话,他讨厌晁错,只是因为政见不合,要不是晁错要杀自己,他犯不着去杀他。
可当死亡威胁到自己的时候,就算是蝼蚁也会去反抗,而反抗的结果是,晁错被腰斩,晁家也被灭了三族。
袁盎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但是没有办法,有时信仰就是你死我活,就是白色恐怖。
晁错死得冤枉,是袁盎害死了晁错,这是袁盎的罪恶,是信仰的罪恶。
所以,后世一直有人说袁盎是小人,是坏蛋。
袁盎自己也只能背负着这种骂名度日,而他终其一生也未正式回到朝堂之上,汉景帝常常还要派人到他家里去问计,可是他就是不肯回到朝堂上,这应该算是他对自己这次不得已的杀人行为的忏悔吧。
可是,历史往往就是这样,他会安排一个戏剧性的结局给每一个出场的人物。
袁盎竟然也是死于非命的,死法比晁错一点也不好看。
袁盎说了一句话,杀了晁错,后来袁盎又说了一句话,杀了他自己。
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想成为汉景帝的继承人。
但是,袁盎反对,而且是坚决反对。结果刘武第一次想要成为太子的机会没有了(第二次会在后边的篇章中讲到)。
我一直在说其实袁盎和晁错很像,他们都固执的在坚持着自己的意见,而他们坚持意见的出发点,就是维护国家的利益。
因为袁盎知道,如果梁王即位的话,很有可能国家又会是一场动乱,这些事关国家命运的话,如果不说很可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如果说了,很可能会性命不保。但是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即便粉身碎骨,也不能不说。
当初,晁错为了国家坚决拥护削藩策。
现在,袁盎为了国家反对梁王做太子。
两个人何其的相似,梁王急了,因此怨恨袁盎,他派人刺杀袁盎。
第一个刺客是个业余的,他先到了关中,打听袁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众人都赞不绝口。刺客便去见袁盎说:“我接受了梁王的金钱来刺杀你,您是个厚道人,我不忍心刺杀您。但以后还会有十多批人来刺杀您,希望您好好防备一下!”
袁盎心中很不愉快,家里又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许多怪事,便到棓先生那里去占卜问吉凶。回家的时候,第二个梁国刺客到了,这回是个职业刺客。
袁盎死了,死在了刺客的剑下,在他死得时候,他的嘴角露出了一阵微笑。他是为了国家而死的,而且袁盎在临死前一定想到了晁错。
自己害死晁错,在理论上剥夺了吴楚叛军的反叛基础,晁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了国家而死的,而今天自己也为国家而死,死得其所。
晁错,我在阴间见到你,也不会感到羞愧了。
袁盎和晁错这两个文景之治时期的杰出人物,就是在这样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的。
可悲吗?也许!
狠毒吗?当然!
但是我们却不能有对与错,来评判袁盎和晁错,特别是袁盎,这位无双国士,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自己的信仰,也证明他对大汉王朝的忠诚。
而袁盎的狠毒,是例外,是不得已,更是政治的无情。
尹剑翔独家心理分析:我们中国人的思想方法往往是种二元两分的方法,斗争的双方这一方如果是正人君子,另一方肯定是小人。
看完这篇文章大家就很清楚了,这里边没有坏人,只有政治。其实历来由于政治主张的不同带来的悲剧是最多的,也是最可悲的,因为我们无法去埋怨任何一方,他们都没错,中外皆同。
这是政治家的悲剧,因为政治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坚持,当一个思想取代另一个思想的时候,必然导致双方的倡导者一场灵魂和肉体的大碰撞。也许这里边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偶然,但是偶然是由必然所掌控的。
袁盎的罪恶并不是由他人品和思想造成的,他是一种必然的思想变异,即便是没有发生七国之乱这样的叛乱,袁盎和晁错的儒法之争也早晚会爆发。
而袁盎的胜利只是侥幸而已,杀人的主角变成晁错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读者要问,这场儒法之争到底谁胜利了呢?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了一个思想,被汉武帝采纳,而这个思想也足以给二人的思想斗争做一个平叛了。
“尊儒尚法”这就是给他们两个人最后的评判,汉朝从武帝开始都坚持着这种政治主张,一直到这个朝代的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