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历史 大哉乾元

四、元朝的纺织与黄道婆

大哉乾元 姜若木 1273 2024-10-20 02:33

  

  元代的纺织、印染、刺绣等工艺,继宋、金以后有了进一步提高,绫、罗、绸、缎、绢、纱等各地均有织造,仅元朝政府官办织绣作坊就有80余所。江南丝织业更是全国之首,产品几乎遍布中国各地。历史悠久的蜀锦也盛行不衰,以蜀中十样锦最为著名。

  元代织锦业的代表是官办织绣作坊绫绮局和织佛像提举司等绣织的御容像、佛像等。由阿拉伯工匠以金丝色线织成,底色与金丝交相辉映,富丽堂皇的纳石丝,即“织金锦”是丝织业的新成就,对后世织金锦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另外,这一时期,棉、毛织业也开始兴起。为适应纺织业的发展,印染业也有所进步,松江棉布印染的效果就如同绘画般精巧细致。

  在元代纺织业中必须一提的就是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革新。中国著名的蓝印花布,就是出自黄道婆之手。她把海南先进的纺织技术带到了江南,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让棉纺织品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黄道婆是宋元时期的松江地区人。她的名字不详,黄道婆是后人对她的尊称。她十二三岁时,因生活所迫被当地一户人家收为童养媳。婆婆和丈夫对她都十分不好,一天到晚不是打就是骂。有一次因为她织布的速度慢了一些,她就被婆婆和丈夫毒打,锁在了柴房里,不给她饭吃,还不让她睡觉。黄道婆不堪忍受,就偷偷地在房顶上掏了个洞,逃上停靠在黄浦江上的一艘帆船。

  黄道婆被船一直带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与当地的黎族人一起生活。当时海南岛一带的棉纺业十分发达,生产的棉织物品种繁多,织工精细,质量、色彩均超过了内地。只海南地区进贡给当时的南宋朝廷的各类棉布就有20余种,黎族人织出的兜罗棉、帆布、吉贝等纺织品更是销往全国各地。

  黄道婆到了海南后,得到了善良的黎族人民的帮助。黄道婆虚心刻苦地学习,同黎族人一起纺纱织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辛苦,却过上了平常人的生活。在黎族人悉心传授下,慢慢地,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黄道婆将黎族的织布方法融进了家乡织布技术的长处,成为有着精湛技术的纺织能手。

  二十年光阴如梭,黄道婆从一个充满反抗意识的小媳妇变成了鬓发斑白的中年妇人,黄道婆想家了。这时宋朝已经灭亡,忽必烈也已经去世。

  在成宗初年,大概是1295年到1297年之间,黄道婆背着纺织工具回到了松江地区。这时的她已经是一个具有中原与海南两地纺织技术的人,这就促使她推动了松江地区的纺织业发展。

  黄道婆回到故乡后,将两地的纺织工艺结合起来,系统地改进了从轧籽、弹花到纺纱、织布的全部生产工序,造出了许多新的生产工具,并把自己掌握的织造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家乡人民。到元末时,松江地区从事棉织业的居民已有1000多家。到了明代,这里则成了全国的棉织业中心,赢得了“衣被天下”的声誉。

  黄道婆的贡献是巨大的,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给予黄道婆高度的评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称她为世界级的科学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