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让太子与你一起去
夏言首先发言,问大家怎么办。
严嵩是马屁精,从来不与皇帝对着干,就说:“皇上的决策无比英明,我们这么大的明朝,拥有几千万的人口,难道还怕小小的女真?”
“不打就算了,要打就把他们的屎打出来!”
兵部尚书杨博是天下三才之一,比严嵩严谨,细致,他说:“现在如果打仗,就必须计划好才出兵。”
“只有在计划中我们稳赢不败,才能出兵。”
“千万不要冒进,冒进是会死人的,到时候朝廷抚恤伤亡士卒的家庭,又要花一大笔钱。”
“这些钱如果不打仗,用在正当的地方,将会收益倍增啊!”
户部尚书王杲说:“你们说得轻巧,以为打仗是俩孩子过家家,你打我一拳,我回一你巴掌就了事?”
“辽东乃苦寒之地,必须给士卒配发棉衣,棉鞋。再给大军运送粮草,人吃马嚼的,没有五万人完不成这个任务,加上十万大军,共十五万人的消耗十分惊人。”
“你们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作为户部尚书,我明确告诉你们,国库没钱!”
“打仗打就是装备,打的就是钱粮。”
“没钱还打个毛啊!”
听完大家的议论,倔老头夏言也是愁得不行,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皇帝还要让大家出兵,就生气地说:“要我看,这带兵将领就让皇上自己当吧,御驾亲征,还能鼓舞士气。”
大家都听出来,夏言说的是气话,也是为皇帝的决策感到无语。
众人又不说话了。
严嵩说:“国库没钱,可以想办法。让所有官员捐现一部分,再从民间征一部分,再从商人手中夺一部分。”
“偌大的明朝,还被尿憋死?”
夏言气得直瞪眼,撅着胡子说:“你说得轻巧,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征税收。去年鲁地大旱,陕地闹蝗虫,几乎都是颗粒无收。”
“老百姓本就嗷嗷待哺,期待朝廷拔款拔粮救济他们。这个时候,你还要从他们口中夺粮?他们穷得连裤子都没得穿,你还要扒走他们的**?”
“他们不跟你拼命都算是好的了。”
严嵩挨了批评,也不说话了。
毕竟夏言是首辅,他只是次辅,相当于副手,没有实力与夏言对抗。
兵部尚书杨博说:“如果非要出兵不可,我觉得可以从江南调一部分兵,再从两广两湖调些粮食,先把前期的需要准备一些。”
“到了辽东,再由辽东支援一些。”
“等打败了建州女真,从他们手里抢些粮食,以战养战,也不是没有可能。”
大家觉得这个方法还有一定的可行性,关键在于,从江南调兵,从两广两湖调粮不够怎么办?
总不能出兵一半,让大家饿着肚子赶路,饿着肚子打仗吧?到时候士卒哗变,神仙也控制不了啊。
户部尚书王杲说:“现在国库只有八百万两银子,我只能拔给你们五百万,至于坚持到什么时候,你们自己看着办。”
“余下的三百万为何不能一起拔过来?”严嵩问。
户部尚书王杲冷笑几声:“把钱全部拔给你们,全天下的官员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不给他们发俸禄,他们会干活?”
“官都养不起了,谁替你们征兵,谁替你们征粮?谁替你们送粮草?”
“就这三百万也是不够的,下半年必须再想办法。我只期待到了下半年,仗打完了,从其他地方可以调一些钱粮过来,不然到时候这个窟窿我是填不上。”
夏言说:“皇上既要我们打仗,又不给我们拔钱,让我们拿什么打仗?他建一个宫殿就要几百万两银子,搞什么金丝楠木,从远方运到京城,又是十几万两花出去。”
“必须想办法,让皇上也出从内帑调一部分钱,支持我们。”
大家觉得这个方法不错。
关键是,谁去向皇上张口要钱?
严嵩是马屁精,永远顺着皇帝的意思办事,从来不违抗,他是不会去的。
兵部尚书杨博也不是愣头青,那余下的两人只有夏言和户部尚书王杲了。
王杲说:“最近我肚子疼,疼起来如刀绞,我精神不振,我做不了这个工作,还是首辅去劝皇上吧。”
夏言当然知道大家都在推脱责任,不敢与皇上对着干,而他自己又是首辅,必须这样做,所以他也没有拒绝,答应劝劝皇帝。
众人散了以后,夏言回到皇宫,把大家商量的意见讲给皇帝,说是从两广调粮,从江南征兵,户部再拔五百万银子。
但是有一条,这些钱是不够打完仗的,必须皇上再掏一部分内帑,也就是皇帝的小金库。
封建社会,户部的钱粮属于国库,皇帝不能轻易动用。如果皇帝要动用,必须写条子,征求内阁的同意。
内阁批准了,皇帝才能拿走一部分。
同时,皇帝还有小金库,用来赏大臣,赏下人,如太监宫女,包括皇帝的吃穿用花,都从内帑调拨。
国家有难的时候,从国库调粮调钱,皇帝是不会从内帑拨钱的。
现在国家打仗,属于国事,要皇帝掏自己的腰包,他当然不干了!
皇帝开始哭穷起来:“夏爱卿啊,不是朕不出钱,是朕拿不出钱。去年新建两座宫殿,今年又新建两个厂,全是朕拨的钱啊。”
“现在,你还向朕要钱?”
“朕的妃子已经自己织布,自己做衣服了,朕已经三个月没吃过肉是什么滋味了。朕也在节约钱财啊!”
“你是不是再想想办法?从民间调一批钱?”
夏言气得干瞪眼却没办法,皇帝是个扣包皇帝,只让马儿跑,却不让马儿吃饱!
就这样还想打胜仗?一毛不拔的铁公鸡,怎么摊上这样的皇帝!
夏言说:“如果皇上不出钱,那好,这兵是找不到合适的将领的。不如皇上自己御驾亲征,到前线给士兵们鼓舞士气?”
皇帝一听这样的话,更害怕了。打赢了还好说,属于朕的功劳。如果打败了,自己的脸面往哪里搁?
岂不是让天下百姓笑掉大牙?
皇帝就说:“三皇子朱武校英勇异常,可担大任,就让他率兵前往,替朕打赢这场战争吧。”
夏言使劲摇头说:“三皇子太年轻,而且没有立下什么值得称赞的功劳,他带兵,恐怕威不足以服众。而且,他经验不足,指挥不了那么多人同时打仗。”
“那就让太子去!”皇上当时就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