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访谈 二合一
下面顿时传出爆发出了一阵笑声, 不过笑的主要是来听课的学生,反正他们就是旁听的,什么作业考试, 和他们都没有关系。
而陈颂正经地学生们就有点笑不出来,总觉得陈教授语气虽然平常,但态度有点认真的。
至于陈颂的记忆力到底如何, 他们并不怀疑,但凡能够被称为天才科学家的人,即便不能过目不忘,记忆力也差不到哪里去。
当然, 这毕竟是第一节 课,而且还是菲奖得主的课, 别人想上还没机会呢, 倒也没有人第一节就逃课, 他们只是本能地预感能说出这种话的老师, 应该都是比较严格的。
学生们下意识地对严格的老师有些犯怵, 人类本能力总是会更喜欢轻松一些的生活的嘛。
而陈颂也确实并不是在开玩笑,他拿出点名册开始点名, 并要求每一个没点到名字的学生站起来让他认一下脸。
数学专业一个班有三十个人,其中有男生正好有二十个人, 女生十个人。
他们之中有些人很兴奋, 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运气这么好分到陈颂上课的班级, 要是再能好好表现让陈颂记住自己将来如果在数学界继续发展的话, 说不定能有一个不错的开端。
也有完全没想这么多的, 他们的兴奋纯粹就是因为自己的名字和相貌能够被一个菲奖得主记住, 而且出去说菲奖得主是自己的老师, 也是很能吹的一件事情啊。
当然,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学校,都存在混日子的咸鱼,他们就有些愁眉苦脸了,严格的老师就是咸鱼最害怕的老师。
点完名之后,陈颂大致记住了所有的学生,继续说道:“为了方便教学安排,我将在本班学生之中选择一名助教,有工资的那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给我发邮件报名。”
接着,陈颂转身在背后的白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邮箱地址。
陈颂的字迹很漂亮,美观又能让人清清楚楚地看明白他的写的内容,学生们——不管是旁听生还是本班学生都低头抄下了他的邮箱地址。
在转过身,陈颂说道:“我要给大家上的课程是数论基础,名字非常直白,要讲的就是数论的基础,在座的各位都是数学系或者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那么有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数论?”
这个问题并不困难,下面很快就有许多学生举起了手,陈颂扫了一眼点了一个他之前点过名的本班的学生。
那是一个叫做孟三朝的学生,他马上站了起来,大声答道:“数论是专门研究整数的性质的纯粹数学的分支。”
陈颂点点头,再白板上写了数论这两个字,“请坐。孟同学说的没错,数论研究的是整数的性质,它是数学原理基础中的基础,所以将之称为‘数学女王’,著名的数学家高斯也将数论称为‘数学的皇冠’,可以想象数论在数学中的重要性。而我们这门课程的,要学习的就是数论研究的基础,包括可除性理论和一些比较重要的函数。”
说到这里,陈颂微微一笑,说道:“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东西,只要同学们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相信大家都能学好这门课程,在期末拿到一个优秀的分数。”
下面的学生都没有说话,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他口中的“很简单”,毕竟菲奖得主口中的很简单的东西和他们理解的很简单的东西,可能不是一回事。
陈颂也不需要他们的回应,继续说道:“同学们手里都有《数论基础》这本教材,这本书里面的一些题目非常有意思,虽然我不会作为作业布置,但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完成。旁听的学生如果没有这本书,但对课程和题目感兴趣的,建议可以自行去书店或者网上购买。”
说完这些,陈颂正式开始讲解课程内容,他没有翻开教材,直接在白板上写下了一连串定义的数学表达,“首先我们要讲解的是整数的可除性。这个大家应该很好理解,但初等数学中就有所涉猎,我就不多做解释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整数可除性的性质和一些相关的定理。整数可除性的第一个性质,就是商具有唯一性……”
毕竟是第一次给本科生上课,陈颂还是讲得很细致的,除了他觉得实在非常简单不需要证明的东西,否则他都简明地写了证明的过程,并且还讲了几个例题。
下课的时候,旁听的非数学系的学生们都感觉,好像是真的不难,他们都听懂了,挺简单的样子,兴致勃勃地决定下来继续早点来抢位置听课。
而数学系的学生们听到他们的讨论,脸上不由露出了一言难尽的同情表情。
上了一节课就觉得简单什么的,这些人可真是太天真了,数学就是这样的,开始的基础的东西看起来总是特别简单,但是到了后面你就会发现——老师,我们说是同一种语言吗?
而回到自己办公室的陈颂感觉也很不错,有课题组研究员询问他第一次上课的感受,他说道:“还不错,学生们听得都挺认真的,看起来也都能理解。”
在场的研究员笑而不语,数论基础他们没记错的话,开始的部分确实挺简单的,听不懂的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而能考上京华大学的学生,至少智商不可能有问题。
不过谁都没有给陈颂泼冷水,陈教授虽然成就不低,但年纪还小,经历也比较少,慢慢的就明白了。
之后的两天时间,陈颂收到了一些报名自荐助教的邮件,他首先把那些就简单说要报名的排除掉了,从附上简历和自我介绍的学生之中考察了一番,最后选择了他那天上课的时候叫到回答问题的学生孟三朝。
孟三朝主要的工作是帮陈颂收作业,虽然说现在很多学科的老师都要求作业直接发邮件的,但考虑到数学各种公式符号比较多,手写搞不好比打字还快,所以陈颂要求手写作业。
等到陈颂安排好所有工作,时间就到了周末,正好是他和童一淮要是上访谈节目的时间。
其实这种访谈节目,一般来说收视率是不高的,不过这个节目比较有想法,总是会带一些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比如说这次的话题就是陈颂他们参演的那个《大国崛起》影片,而且还是直播,还有一个弹幕提问环节,多少能够挽救一点收视率。
不过这个访谈节目到底是正规的,而不是那种为了流量没有底线的,所以在正式开始录制之前,主持人还是会和嘉宾沟通有什么问题不能问的,在筛选网友的问题的时候也不会选那种太没有底线或者嘉宾明确不想回答的问题。
难得一个放假的周末,陈新雨和李悦一起坐在电脑前开着访谈节目的直播间,等着陈颂出来。
画面切入舞台,首先出场的是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宫蓝,一个穿着女士西装套裙、化着淡妆、脸上带着淡淡微笑的年轻女子。
她主持这个访谈节目也已经有几年时间了,是央媒比较资深的主持人之一。
一段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宫蓝说道:“本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菲奖得主、京华大学数学系教授陈颂和京华大学物理学副教授童一淮,有请陈教授和童教授。”
陈颂和童一淮面带微笑从后台上来,在宫蓝对面的沙发上坐下,两人穿着同款不同色的正装,一看就是情侣装。
请陈颂和童一淮做了个自我介绍之后,宫蓝说道:“陈教授、童教授,你们都是非常年轻就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科学家,你们知道,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眼里,科学家的世界都是非常神秘的,而你们这种年轻的科研天才就更神秘了。我很好奇啊,你们是什么时候决定要走上科研道路的呢?”
陈颂想了想,说道:“可能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决定吧,我中学的时候就对科研感兴趣的,正好我成绩还不错,家里条件也还科研,我的家人也支持我,当时大概就有个模糊的想法,希望将来能够往学术圈发展。”
童一淮:“我和师弟不太一样,我应该是很小的时候就确定要往学术圈发展了。我小的时候,我父母都很忙,没空管我,也不放心把我交给家里的保姆,就把我送到了爷爷奶奶的身边。我爷爷也是个科学家,家里的邻居都是各个领域的学者,我应该从小就比别的小孩聪明一些,在那边有能够接触到很多的知识,所以我慢慢产生了兴趣。”
宫蓝:“两位都很谦虚啊,我之前也了解了一下两位教授在中学时代的成绩,听说每次考试都是第一,而且高考的时候都是当时那届的理科状元。另外我听说大多数人的科研大跑路都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的,但我了解到,两位教授在本科的时候就已经参与了很重要的课题,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吗?”
陈颂和童一淮相视一笑,还是先开口说道:“确实是有些契机。我当时能够参与课题的机会比较巧合,而且是师兄带我进组的。”
陈颂把自己和童一淮之间的相识的故事大致讲了一下,又说道:“这次的机会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在课题组的那段时间,我的进步非常大,师兄也一直在指导着我。也因此,我后来才有了更多的机会。”
童一淮:“虽然师弟这么说,但我还是要澄清一点,其实以师弟的能力,即便没有这次机会,他也是能够崭露头角的,只是时间可能会晚一些,我很高兴能够成为师弟在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
说着,两人又是相视而笑,空气中充满了粉红色的泡泡,宫蓝莫名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多余。
接着,童一淮继续说道:“至于我自己的话,其实倒是没什么特别的,真要说的应该就是走后门吧。我以前就和我的老师唐树茂院士,后来进入京华大学学习之后,老师觉得我的能力还行,就问我要不要去他的课题组打杂,那我肯定愿意啊。”
宫蓝一瞬间有点无语,“两位教授之间的缘分真是让人羡慕啊。陈教授,我了解到,您一开始研究的方向是物理学,当然现在您也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毫无疑问,您在数学领域的成就更加让人震惊,那您现在是否又把重心转移到数学领域呢?您如何平衡在两者上花费的时间呢?”
陈颂说道:“这个问题其实我之前也谈过,我对数学和物理同样感兴趣,两者都不打算放弃。就目前来说,我确实是同事在进行数学和物理学的研究,要说在上面花费的时间的话,可能花费在物理学上的时间会更多。但是和数学这种纯粹理论的学科不同,物理学就算是理论研究,也很完全抛开实验和观测的依据,有时候需要更多客观条件。”
宫蓝问道:“您的意思是,我们的实验和观测手段,限制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吗?”
陈颂认真地说道:“确实有一些限制。其实从某方面来说,理论物理学和数学有些像是,理论物理学家们提出的理论,很像是数学猜想,只是一个猜想,我们觉得很可能是对的,但是无法证明它是对的。数学家要证明一个数学猜想,需要的是数学工具,需要的是数学家的聪明智慧。
“但是物理学不同,一个物理学理论想要得到彻底的证明,需要实验和观测的证据。当然,不管是数学的猜想,还是物理学的理论,在得到证明之前,都不妨碍我们假设它们是正确的,并且直接哪来使用。我这样说,大家可能无法理解清楚,比如说标准模型理论,就是目前粒子物理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套理论,它看起来是正确的。
“为什么我说看起来呢?因为它就像是一个预言,而我们后来对粒子物理学的研究和发现,基本上都符合这个预言。但是至少现在我们还不能说它一定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它依然有无法解释的部分,这个预言还不能说完全实现了。类似的物理学预言还有很多人都听说过名字的暗物质。
“物理学家们认为,宇宙中存在暗物质,目前也确实有很多侧面的证据证明,宇宙中确实存在一类我们暂时无法观测到的物质,也就是暗物质。我们普遍认为,暗物质是确定存在的,它看起来确实是存在的,但我们无法断言说暗物质是一定存在的,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它。”
宫蓝认真听着,“陈教授的解释我有点听明白了,虽然我还是不懂什么标准模型和暗物质,但是您想要表达的意思我听明白了。数学猜想的证明靠数学家的逻辑推理和计算,而物理学理论的证明却要依靠实际的实验和观测结果,对吗?”
陈颂微笑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
宫蓝也笑着说道:“我以前一直觉得物理学和数学都是很神秘的,但是听陈教授您这样一说,突然感觉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们也变得可爱起来了,好像在玩猜谜游戏一样。”
陈颂笑道:“你这样理解其实也不算错,尤其是对数学来说,研究纯粹数学的数学家肯定都喜欢解谜。因为很多时候,数学家研究数学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因为问题就在那里。”
宫蓝:“这听起来真的非常有意思,除了这些问题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太难了,光是理解它就很难,更别说去解开它了。那么我能问一下,陈教授和童教授现在在做什么研究吗?”
陈颂:“当然可以啊。数学方面的话,我现在依然在进行孪生素数猜想的研究。而在物理学领域,我目前研究的课题就是刚刚说起的暗物质,我正在试图从理论上寻找找到神秘的暗物质的方法。”
童一淮也说道:“目前来说,我同样在进行物理学的理论研究,只是课题和师弟不同,可能也是目前物理学界很多同仁同在研究的课题,关于希格斯粒子的性质。”
宫蓝:“我了解目前我们的科学家认为,暗物质所占的质量要远超过我们所能观测到的明物质,我有点期待陈教授的研究成功,能够尽快让我们一睹暗物质的真容了。还有童教授对希格斯粒子的研究也很让人期待啊,当年我们的科学家对电子的研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不知道希格斯粒子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宫蓝:“说了这么多高大上的,我们来聊点接地气的吧。我们都知道,陈教授和童教授参与了《大国崛起》的拍摄,能不能说说你们为什么会答应去客串呢?”
陈颂:“其实我们一开始是不想去的,我们是搞科研的,也不会演戏,不过当时导演我们就是演我们自己,正常什么样就什么样,不需要什么演技。然后当时科技部也说拍这个电影主要是为了宣传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而且老师他们也都参加了,我和师兄就说考虑考虑。”
童一淮接口道:“后来有一天我朋友约我们去玩,正好我们的另外一个朋友也是我们的高中同学是在娱乐圈发展的,你们可能也听说过他的名字,听说还挺有名的,就是那个刘封。我们聊天的时候就说起这个,他说他正在争取这个电影的配角,那我们就说,如果你争取到了配角,我们就去,后来他真的就拿到了角色。”
宫蓝:“那在拍摄的过程中感觉怎么样呢?有没有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陈颂:“感觉还行吧,因为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嘛,而且时间也不多,剧组一直很迁就我们。以前对拍戏一直没什么概念,这次拍摄之后才知道,那些认真拍戏的演员挺辛苦的,他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把一部优秀的作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很不容易,也很值得敬佩。”
童一淮:“确实是这样。至于说有趣的事情,应该说是好事吧,就是在一次拍摄的过程中,导演说要拍摄师弟研究数学的时候的样子,师弟干脆就把自己当时的手稿拿过去,真的开始计算起来了。结果导演都拍完了他都不知道。”
陈颂也笑道:“嗯,当时突然就是来了灵感,然后导演他们也没有打扰我,我就在哪里算完了一个关键的步骤,回去就发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结果论文发表之后,我数学专业的老师智院长就来找我说,你该毕业了。”
宫蓝也笑了起来,“那陈教授这次拍摄看来不亏啊。”
陈颂哈哈一笑,“岂止不亏,简直太赚了,对我们搞研究的来说,灵感真的很重要,有时候卡上几年的问题,可能就是缺了一个灵感而已。”
宫蓝开玩笑道:“那看来您还得请导演吃个饭感谢一下他。”
陈颂煞有介事地点点头,“你说得对,提醒我了,是该感谢他。”
玩笑开过,宫蓝继续回归正题,“我了解到,《大国崛起》拍摄的一个重要的剧情,就是我们国家的小行星防御系统周天系统的建造过程,而你们两位也是这个项目组的重要成员,你们感觉剧组拍摄的内容和你们在项目组的过程中经历的比起来怎么样呢?”
童一淮:“那肯定是拍戏轻松,拍摄的时候他们只让我们在一个研究所里进行了一些实验和理论的模拟,没几天就完成了。”
陈颂也笑着点头,很赞同童一淮的话。
宫蓝问道:“那能说说你们在项目组的经历吗?花了多长时间?”
童一淮想了想,说道:“具体多长时间还真没算过,反正有好几年吧,中间有几段时间是真的很辛苦,大家都很忙,春节也没空回家。而且我和师弟是中途加入的,在我们加入之前,其他的研究员已经为这个项目忙碌了很多年了,大家都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宫蓝:“听起来真的经历了很多的事情,能说说你们在项目组经历过的最让你们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吗?”
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看来是想到了同一件事情。
童一淮说道:“要说最难忘的事情,应该是和大家一起在山上过年的经历吧。其实当时听艰难的,山上条件很差,寒冬腊月还特别的冷,但是我们所有人为了同一个目标留在那里,也各尽所能把那个年过好,这可能是我们这辈子最难忘的一次过年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