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莫斤斤计较
每次到绵阳西山的恭侯祠,我总想看看那副“小心自可襄诸葛,大度尤能恕二杨”的对联。此联出于清人唐存一《李刺史修复蒋恭侯祠墓落成》一诗。作为诗,实在没多大诗意。但作为联,却道出了蒋琬“大度”的特色。
这里“恕二杨”的二杨之一为杨戏。杨戏时为东曹掾,见到作为上司的蒋琬总是爱理不理的,于是有人在蒋琬面前说他轻慢,而蒋琬说:这正是他的优点。另一人为杨敏,时为督邮,曾讥笑蒋琬“作事愦愦,不及前人”,又有人向蒋琬打小报告,蒋琬还是说,他说得对,我确实如此。后来杨敏犯了事,有人推测这下子该他倒楣了,后来蒋琬却保全了他。
在社会生活中,意见不同,观点不合,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也是正常的,如何处理,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例子。
王安石和苏轼,意见不同,人所共知。苏轼在“乌台诗案”中,差点掉了脑袋,王安石这时已经罢相家居,但听到此事,连忙给皇帝上书相救:“安有圣世而杀才大乎?”据说,苏轼仅仅贬官处理,就是“以公(王安石)一言而决”。
曾国藩和左宗棠意见不合,也是人所共知。左宗棠把向朝廷报告曾国藩的问题的奏章,抄一个副本给曾国藩,表示并非告密之徒。左宗棠后来经营西疆,曾国藩大加赞赏,认为天下无双。曾国藩死,左宗棠专门给儿子交代要路祭,后又向朝廷举荐曾国藩的儿子和女婿。
在这些人眼中,意见不同,不妨碍对对方的尊重,而对对方的尊重,又并不轻易放弃自己的态度。苏轼很感谢王安石,但王安石死时苏轼负责“草制”,仍不肯多为他的新法说好话。曾国藩死时,左宗棠的挽联也说明自己与他有意见不合之处。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毫不含糊。君子之交,理当如此。
上中学时曾听过“一包巧克力饼干”的故事:
一天,波顿去伦敦买东西。他是去买圣诞礼物的,也想为大学的专业课找几本书。那天他是乘早班车去的伦敦,中午刚过不久,要买的东西都买好了。波顿不怎么喜欢呆在伦敦,太嘈杂,交通也太挤,此外,晚上他还有个约会,于是便搭乘出租汽车去火车站。他本来舍不得坐出租车,只是那天想赶3:30的火车。不巧碰上交通堵塞,等他到火车站时,那趟车刚开走了。波顿只好待了一个小时等下趟车。他买了一份
《旗帜晚报》,漫步走进车站的候车室。候车室里几乎空无一人,波顿到小卖部要了一杯咖啡和一包饼干——巧克力饼干,他很喜欢这种饼干。
波顿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安然坐下,坐下来就开始做报上登载的纵横填字游戏,他觉得做这种游戏很有趣。过了几分钟,一个人走过来坐到波顿的旁边,这个人除了个子很高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穿一身暗色衣服,带一个公文包。波顿没说话,继续边喝咖啡边做填字游戏。忽然,波顿发现刚进来的那个人把手伸过来,打开他那包饼干,拿了一块在咖啡里蘸了一下就送进嘴里。波顿简直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吃惊得说不出话来。
不过波顿不想大惊小怪,于是决定不予理会,不就是几块饼干吗?让他吃吧,波顿总是避免惹麻烦,自己也开始吃起饼干,吃一块,喝了一口咖啡,然后继续做填字游戏。
这个人再去拿饼干时,波顿既不抬头也没吱声,他假装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过了几分钟波顿不在意地伸出手去,拿起最后一块饼干,忍不住瞥了这人一眼。没想到,那个人也正奇怪地看着波顿。
波顿有点紧张地把饼干放进嘴里,决定离开。正当他准备站起身走开的时候,那个人突然把椅子往后一推,站起来匆匆走了。波顿感到如释重负,准备坐几分钟再走。他从容地喝完咖啡,然后折好报纸站起身来。这时,波顿突然发现,就在桌上原来放报纸的地方,原封不动地摆着他自己的那包饼干。
原来波顿吃的是那个人的饼干!刚才喝的咖啡马上都变成淋漓大汗从他后背流了出来。好在两个人都是不斤斤计较的人,才出现了这种戏剧性的情节。
由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生活中我们不要斤斤计较,如果斤斤计较,我们会处处烦恼;宽大为怀,我们才能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