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隆德大学访谈录
隆德名言
爱情的火没有一次来得及熔炼出一条能终身束缚她的锁链。
在瑞典对非欧盟学生收取学费的第一年,历史悠久的隆德大学似乎并没有受到新政策的太大影响,继续稳坐最受国际申请者欢迎硕士项目瑞典大学的宝座。
在申请2011学年秋季入学的人中,超过20%的国际申请者将隆德作
为自己硕士学习的第一选择。而2010年,这个比重是16%。
那么,这所瑞典名校今年收到的中国学生的申请情况如何?它的本科与研究生项目对中国学生有哪些吸引力?与其他瑞典院校相比,它们又有哪些优势呢?
为此,“瑞典官方网站”专门采访了隆德大学协调国际招生事务的JohanGunnarsson(约翰·冈纳森)先生,请他向我们介绍瑞典的学费改革对隆德大学的影响以及学校为中国学生提供的学习、研究、奖学金和实习机会。
学费改革后中国学生的申请情况
2011年是瑞典学费改革的第一年。在瑞典大学普遍遭遇预期中的国际申请数量下降的时候,隆德大学却依然收到344个交了申请费的中国学生的硕士项目申请,占该校收到的同类型国际学生申请总数的16.4%。
对此,冈纳森先生(Gunnarsson)表示:“我们非常高兴。今年,我们确实收到了大量中国学生的申请。”而且,“实际上,还可能有更多的中国学生申请了(隆德)并缴纳了申请费。但是,我们的数字只显示申请者本科就读的国家。”而在中国申请者中,最热门的专业是经济/管理类和工科。
学费政策:隆德大学大多数硕士项目的学费是一年10500-15000欧元。一般而言,工科的学费比文科稍高。与其他瑞典大学一样,隆德对于博士生不收取学费。至于本科学习,学校目前有一个全英语授课的发展学项目,学费是一年9500欧元。奖学金:隆德大学专门为来自非欧盟国家的优秀学生提供隆德大学全球奖学金。申请本科或硕士项目的中国学生可以在网上申请这个奖学金。奖学金将免去获奖者的部分或全部学费,但并不提供生活费。最终获奖名单由各院系决定。
隆德大学为博士生每月提供薪水,就像对待固定雇员一样。博士职位空缺的信息定期发布在此网页上。
实习机会:虽然隆德大学有80多个硕士项目,每个项目的实习机会不同,但许多两年制项目的学生都在最后一个学期一边实习,一边完成学位论文。像索尼·爱立信这样的公司会定期向论文撰写阶段的硕士生开放实习职位。
隆德大学与中国
尽管许多优秀的中国学生听说过隆德大学,可大多数中国人对这所瑞典名校还很不熟悉。Gunnarsson(冈纳森)先生表示:“我们要花时间和资金提升隆德在中国的知名度。”学校将积极参加中国的教育会展,与当地的留学咨询公司和代理合作,并自己组织校友活动、校园推介会等一系列活动。
中国学生的首选项目:“我们有80多个不同的硕士项目,我很想向中国学生推荐所有这些项目。”Gunnarsson(冈纳森)先生说。但是,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申请者最感兴趣的还是经济/管理类课程(比如,金融和国际营销)和工科课程(尤其是无线通信)。“我还想向大家推荐环境/可持续发展类的项目。因为这是隆德的强项,同时,中国国内对这个专业也有巨大的需求。”
与中国的合作:这里简要地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目前隆德大学与中国在各个层次上的广泛合作。隆德大学每年都接待三百多名来自中国的研究人员、客座研究人员和博士研究生,并且每年接受15名左右来自中国的交换学生。
从单纯的科学研究合作到学生交换,几所中国著名大学都与隆德大学签有合作总体协议,这意味着各种交流和合作可以在这些协议的框架内进行。同样,隆德大学的各个学院和系科也都分别以各种形式与中国进行合作交流。一般来说,这些合作交流是与中国大学的相关系科或单位进行的,但有时在某些特定的领域也会以更广泛的形式来进行,如拉奥尔·瓦仑堡研究所(RaoulWallenberg Institute)进行的国际法和人权方面的研究以及国际工业环境经济研究所进行的环境保护研究项目。
在隆德大学与中国的长期合作中还出现了更深入的合作形式,如在复旦大学建立的北欧研究中心,在香港建立的林思齐东西学术交流所(LEWI)等,隆德大学在这些合作项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在东南亚市场方面,隆德大学在委托培养办学和远程教育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其中,部分远程教育的内容通过专门开发的教育平台LUVIT来进行,该平台已经翻译成中文。
合作项目举要:这里简要地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目前隆德大学与中国在各个层次上的广泛合作。复旦大学的北欧研究中心成立于1995年,是由17所北欧大学与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上海复旦大学建成的合作项目。
这是中国唯一的北欧研究学术机构。中心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为启动和发展北欧教学与研究提供平台;吸引中国学生研究北欧国家;为在上海的北欧公司组织活动和研讨会等。自1998年以来,北欧研究中心的主席席位和秘书处都设立在隆德大学。同时,隆德大学还是为中国学生提供北欧研究课程的主要组织者。
隆德大学国际工业环境经济研究所正在进行两个面向中国的主要项目。第一个是1999年,国际工业环境经济研究所(IIIEE)与中国的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之间建立了一个网络,旨在共同开发环境教育合作项目(EECP)。
在2004—2005教学年度,ⅢEE还聘请了一位山东大学的教授。ⅢEE的教学人员还将在山东大学讲授硕士研究生课程。
第二个是在中国进行的“环境小硕士项目”(Young MastersProgramme。该项目与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SEPA)和中国绿色学校计划有着密切的合作。
此项目是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环境课程,也是国际工业环境经济学研究所的一项面向青年的全球性工程。其中的一些课程是在中国与环境保护教育交流中心共同组织的。
国际绿色学校研讨会于2004年8月在台州开设,学生来自27个合作国家。这对17000所中国绿色学校及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SEPA)同国际绿色学校和生态学校合作交流网络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环境小硕士项目”的贡献将对此项目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2008年,在举办奥运会的同时,全球环境青年大会在北京召开。此外,2002以来,ⅢEE还与瑞典环境研究所(Swedish Environmental Institute(IVL))和天津环境科学院(Tianji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TAES)建立了合作关系。
作为瑞典国际发展署(SIDA)基金会清洁器产品项目的一个外部智囊,ⅢEE联合IVL和TAES将选出的优秀清洁器产品样本及详细产品目录展示在网站上,为进一步改善生态效率以及环境规划创造了更多的选择。
ⅢEE还对天津地区的政府、工业和高等学校的代表讲授了关于清洁器产品,生态布局及绿色消费的课程。
隆德大学与中国许多著名大学有合作协议,合作院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这些合作协议使隆德大学与这些大学的学生和学者的交流(主要是科学技术方向的交流)得到了保证。
如同隆德大学一样,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也是国际大学网络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CASS)和隆德大学同样有交换学者的协议。
另外,隆德大学还与香港的大学有合作协定。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都与隆德大学有学生交流方面的合作。设在香港的林思齐东西学术交流所(LEWI)也是这样的大学合作机构,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也能够利用这里的研究设施。
目前,隆德大学正在计划与位于天津的中国民航学院建立伙伴关系,二者将就航空以及机场活动方面的研究、发展和教育展开合作。下面是一些在学院和科系方面合作的例子。
经济管理:经Equis认定的隆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不同国家的17所大学在香港浸会大学建立了ⅡBD网络。IBD的宗旨是通过成员大学间的合作与风险共担来推动所在国的国际商业活动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所在国的国际商务教育。
2003年,作为亚洲四个经Equis认证的教育机构之一,香港理工大学与隆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签订了学生交换协议。
作为创立一流的面向东亚和东南亚研究中心战略的一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关于中国发展经济以及经济改革方向的研究,2005年3月起,隆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增设了一个商业及中国研究方向的教授职位。
德隆大学小百科
瑞典隆德大学知名校友——汉斯·艾尔佛森,瑞典作家,媒体从业者,电影导演,前“斯堪森博物馆”的领导人。他于1956年从隆德大学艺术学院毕业,1968年9月,汉斯·艾尔佛森主演了由“英格玛·伯格曼”执导的影片《羞耻》,此部影片讲述的是杨和伊娃这对从事音乐的夫妻因为逃避大陆的内战而隐居于一小岛,过着种植水果维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