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每天半小时读懂道德经

§持守生命的纯和之气

每天半小时读懂道德经 李飞 1942 2024-10-22 02:22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释义】

  儿童筋骨虽然柔弱却结实地握住拳头。他还不懂男女**但**却能**,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整天啼哭嗓子也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和气纯厚的缘故。

  【智慧解析】

  中国最早提出养生学理论的是老子,老子对于人体生命的研究,是从对婴儿的观察开始的。

  熟悉道家思想的人知道,道的境界,即圣人境界是“如婴儿一般”的境界。骨弱而握固,无知而阳举坚,哭叫而不嘶哑。婴儿的这些表现是因为他保全了纯和之气,而我们不能保持这些纯和之气就是因为我们欲心动而神乱,嗔心动而气耗,情欲动而精散。这就是我们不能返回先天真常之态的原因啊。

  老子说:“你能回到婴儿的境界吗?你能返回婴儿的境界,就进入了道的境界。”从懂事开始,直到长大成人,我们的欲望和贪心会越来越重,我们的痛苦和杂念会越来越纷繁,我们离天国越来越远,离道的境界背道而驰。回到婴儿的状态其实只是一个比喻,指的就是就是回到本来无欲无为的状态。

  现代的人往往不去保持先天的元气,反而妄动暴躁,自以为很刚强的样子,其实,这都是不对的举动。人的元气是每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如果不注意保持和维护,元气很容易被后天的欲望消耗,所以,做人需要时常向内去扫清心灵的蒙垢,固守住自己的元气,这是养生的重要功课。

  有的人喝得酩酊大醉,从车子上摔下来,虽然满身是伤却没有死去。身体跟正常人一样受到的伤害,感觉却跟正常人不同,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神思高度集中,乘坐在车子上也没有感觉,即使坠落地上也不知道,死、生、惊、惧全都不能进入到他的思想中,所以遭遇外物的伤害却无半点惧怕之感。醉汉从醉酒中获得保全完整的心态尚且能够如此忘却外物,何况从自然之道中忘却外物而保全完整的心态呢?

  由此看出,老子认为,持守纯和之气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我国古代养生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道家的这种持守纯和之气,逍遥于天地浑一元气之中的智慧,也表现在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上。

  道家的另一本经典著作《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不期而遇。子桑户说:“天下谁能够相互交往于无心交往之中,相互有所帮助却像没有帮助一样?谁又能登上高天巡游雾里,循环升登于无穷的太空,忘掉自己的存在,而永远没有终结和穷尽呢?”

  这正好说到两个人的心里去了,大家心领神会,于是成为了好朋友。

  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子桑户因故死了。还没有下葬,孔子就派弟子子贡前去帮助料理丧事。到了那里,子贡惊呆了,只见:

  孟子反和子琴张二人一个编曲,一个弹琴,相互应和着唱歌:“哎呀,子桑户啊!哎呀,子桑户啊!你已经返归本真,可是我们还在为活着的人而托载形骸呀!”见此,子贡快步走到他们近前,说:“请问,对着死人的尸体唱歌,这不太合乎礼仪吧?”孟子反和子琴张二人相视一笑,不屑地说:“你这种人如何懂得‘礼’的真实含义!”说完,就理也不理子贡了。

  子贡讨得一身无趣,只好回去了。回来后,子贡把见到的情况告诉给孔子,说:“他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不看重德行的培养而没有礼仪,把自身的形骸置之度外,面对着死尸还要唱歌,容颜和脸色一点也不改变,简直不可救药了。”

  孔子沉思良久,说:“他们都是远离了世间纷纷扰扰的人,我们却生活在具体的世俗环境中。人世之外和人世之内彼此不相干涉,可是我却让你前去帮助料理丧事,我实在是浅薄得很呀!他们正跟天地结为伴侣,而逍遥于天地浑一的元气之中。他们把人的生命看作像赘瘤一样多余,他们把人的死亡看作是毒痈化脓后的溃破。他们这样的人,又怎么会把生死看得不同呢?凭借于各种不同的物类,但最终寄托于同一的整体;忘掉了体内的肝胆,也忘掉了体外的耳目;无尽地反复着终结和开始,但从不知道它们的头绪,茫茫然彷徨于人世之外,逍遥自在地生活在无所作为的环境中。他们又怎么会拘泥于世俗的礼仪,有意识地做给人看呢!”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息息相通。顺应自然之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则何病能生?又何患不寿?老子认为自然界在不断发展之中,人体必须与自然规律相适应,才能生长。不然,逆自然规律而动,则会生病折寿。

  这种朴素辩证的养生观,对我国中医学的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黄帝内经》中便是应和了老子的这一养生主张,即: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