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之美
从科罗拉多首府丹佛北行不远,便是博尔德市,博尔德意为大石头,其命名的缘由一目了然——雄踞它背后的落基山石脊嶙峋,随着山势,仿佛有许多硕大无朋的巨石汹涌泻下,博尔德宛若一块泻到平原上碎裂为无数散璋零玉的大石。博尔德市一直坚持禁建高层建筑的守则,因此从高速公路逼近市区时,落基山毫无遮拦地整体在目,高原的骄阳,纯净的蓝空,把山石、山松、山草映照得廓清色艳。倏地,博尔德市背后山腰上的一组建筑物跳进眼中,那是我从若干建筑艺术画册中早已看熟的事物,不由得在车上叫了起来:“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建于1967年,是美国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国际上的建筑大师少有既述又作的,一般或述而少作,甚至于中年后便述而不作,多在大学建筑系任教,从理论上发展;或作而少述,甚至于作而不述,主要靠一个个实际的作品“说话”。贝聿铭属第二类中的典型。据说有关业主请一些建筑师提出关于这座大气研究中心的构想时,别的建筑师都报上了想象图,唯有贝聿铭交了白卷,他说除非他到拟议中的建造地落基山麓做一番实地考察,他是无法开始进入构思的。后来业主安排他和他夫人到所择的半山天然坝地实地观察,他仍多日无所表述。贝聿铭每构思一个作品,总要使其与周遭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和谐、互彰美,从不孤立地追求建筑物“本身”的“唯美”,这是他取得成就的最大优势。当时落基山麓已有别人设计的美国空军学院建筑群落成,全部玻璃幕墙,以其轻盈灵动的反自然趣味,突出工业化高科技的征服性格,颇得舆论好评。贝聿铭此前早已多次采用包豪斯流派的简洁盒式设计技巧,并熟练地使用过玻璃这一材质,他显然是既不愿自我重复,更不能在落基山麓随人之后,所以许多天里一直在观察中苦思不语。后来他扩大考察范围,终于在科罗拉多印第安人聚居地,从印第安人的传统居室中获得了灵感,那些蜂巢般的居室与赭红色的山石融为了一体,不像是人为建造出来,倒仿佛是落基山本身生长出来的“石蘑菇”,于是,他便决定把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也设计成恍若从落基山半腰上自然生发出来的一组赭石。
1987年,我曾在纽约州绮色佳的康乃尔大学参观过贝氏设计的姜森美术馆,这是他在博尔德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之后的作品。这两个作品,在我看来都是他所谓“沉思几何学”的代表作,建筑物的外形完全由实际的或镂空的几何板块构成,从图片上看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时,我便觉得那是姜森美术馆的一次演习,以形态而言,很难说是从大地上自然升腾起来的衍生物,及至到了博尔德,驱车攀登到向往已久的大气研究中心,从各个立面仔细观赏,我更觉得一些评论者盛赞贝氏此作品“与落基山浑然成为一体”的考语,未免是激赏中言过其实了。无论落基山的山神如何自由挥洒,也是无从点化出这一组充满人类科学理性的几何形板块的,我想这样的体态恐怕与印第安原住民的传统宅合也相距甚远。那么,所谓贝氏的这一作品与落基山的和谐感,究竟体现在哪里呢?我以为,那主要是他对建筑物材质的精心选择。
从画册上看到过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人,相信都会对贝氏所选择的赭石色混凝土立面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实地观察,发现一般画册上的照片大都在制版时把那赭石色强调得过了头,想来印制者的动机是唯其如此,方能突出贝氏此作与落基山本色相谐的构想。实际上那组建筑物的外色并不是那么雷同于落基山的自然山石,虽偏褐却绝不是深赭色。我仔细观察的结论是,贝氏这一作品神韵之所以与落基山的巨石相呼应,主要还不是外表的选色,而是他特意就地取材,将山上的石头碾碎,掺入混凝土中,成为“骨料”,这样不仅使原本灰色的混凝土具有了山石的某些色调,而且更重要的是,使这组建筑物的立面不同于一般混凝土墙体的视觉效果,显得格外粗犷、豪放。由于在工艺上十分精心,整个建筑群的线条非常精确、规整,体现出了巧夺天工的现代化高科技的理性美,所以用山石渣为“骨料”的混凝土,那带有“气孔”的“**感”就并不让人觉得是粗糙马虎,反而强烈地发射出一种理性的人与野性的山相沟通的氛围,实在是因地制宜地善择建筑材质,把材质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的经典之作。
对建筑材质精心选择,并竭力光大材质之美,是贝氏一贯的作风,他在中国本土的作品,在这一点上最值得称道的是台湾岛上台中市东海大学的鲁斯教堂。鲁斯教堂的整体结构仿佛是一架巨大的单脊帐篷,呈抛物线的墙体从两侧地面跃升到顶部汇合,从正面看教堂入口犹如一个巨大的人字,这样的外形既奇诡,又符合人神亲和的宗教性诉求。鲁斯教堂以当地烧制的土陶瓦来铺敷整个外墙,那些棕黄色的菱形陶瓦有别于表面光润发亮的琉璃瓦,它们粗厚拙朴,显得沉着而庄严,使整栋建筑物在绿树草坪映衬下显得美而不艳、奇而不俗。鲁斯教堂外敷墙瓦的材质之美,亦是贝氏艺术造诣的一大案例。但贝氏在建筑物材质的选择上也并非尽如人意,如北京香山饭店,整体以流行于中国大陆江南的白粉墙为立面,其间以人工水磨青砖来勾连其上的窗牖,就有人批评其忽略了中国北方的光照与南方不同,而且香山地区的自然生态与皇家园林的底蕴也与江南白衣富家的青瓦白墙的建筑格调相龃龉。贝氏所标榜的就地取材,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上亦流于他的主观想象,实际上北京地区出红砖而非青砖,从外地运来原料再由工人打制为可严丝合缝的水磨青砖,最后使每块砖材的成本升至十元人民币以上,大大地增加了整组建筑的造价,而最后所追求的材质之美,却并不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注重在建筑物的选材上体现出材质本身的美感,应已融汇于全世界建筑师们的职业性思维中,但可惜至今仍有一些建筑师在这方面的思考或甚浅薄,或竟还暂付阙如,结果使得一些建筑白白地使用着造价高昂的材质,却很少体现出美感。像北京前些时候建成启用的新东安市场,其北侧正门使用了大量黑色与红色的大理石材料,本应体现出“红与黑——永恒的主题”这一人类广有共识的审美意蕴,却由于未能细致地厘定并严择石材的色泽质感,加之对彼地光照规律的完全忽视,结果令人无论早晚望去都暗淡沉闷,全然不能给人一种华贵喜悦的美感。愿这类失误,在大兴土木的我国,尤其是在重大的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减少!由此也就想到,无论如何,像贝聿铭这样的国际建筑大师们在体现建筑材质美感上的成功范例,实在值得仔细揣摩,认真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