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夜光
上海素有“不夜城”之称。改革开放到如今,不仅上海的夜色璀璨度已达开埠以来最佳状态,并可望更似孔雀大开屏。一些历史上从不注重营造夜光的城市,现在也都提出了“让城市之夜亮起来”的口号。
城市夜光的营造,是一个城市活力的体现。大体而言,一所城市的夜光,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路灯与楼宇房舍窗户中灯光组合而成的“万家灯火”,其主调是丰盈温馨;二是公路上,包括立体交叉桥上,由汽车车灯所构成的流动光串——一条是前灯形成的白色光串,一条是尾灯形成的红色光串,两串的游走方向恰好逆反,形成一种血脉勃动般的欢快旋律;三是商店、娱乐场所、公共建筑及单纯广告等构成的花团锦簇的光影,这在某些街区会特别集中,可以说是城市夜曲中的华彩乐段,这也是城市居民们离家消磨工余时间的主要空间,亦即“夜生活”的舞台。
这里主要研究一下城市的第三种夜光。这种夜光,以往我们总是都笼统地说成“霓虹灯”,其实,现在世界上各城市营造夜光的手段,已不仅仅是利用将惰性气体充到玻璃管中,在通电后便发出奇光异彩的霓虹灯了;现在灯箱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在某些城市甚至灯箱式装饰与广告的数量已超过了霓虹灯。所谓灯箱,便是将不透明的彩色玻璃镶嵌成封闭式箱体,箱体内安装强光灯,以营造大面积均匀的夜光效果;像上海南京路的肯德基炸鸡店,便不是用霓虹灯而是用灯箱来招徕夜客的——顺便说一下,这其实也是肯德基在世界各地的连锁店的统一设计,那灯箱以乳白色作底,然后用红色线段与黑色的山德士上校头像剪影来夺人眼目。另外一种现代夜光的营造方式,是用大型的射灯组,入夜后将整栋建筑物的立面照亮,使其凸现出来,或显示雄伟,或炫耀富丽。当然也还有其他一些手段,比如近些年中国许多城市时兴用“瀑布灯”来装点店面,所谓“瀑布灯”,便是用一串串的小灯泡,组合为一片片的“瀑布”,或悬挂于入口处墙面门楣,或斜拉到门外的人行道上,勾连于行道树,有的更将附近的行道树也用这种小灯泡点缀起来,那就近似于夜夜都是“圣诞”的气氛了。
有位官员朋友常出境访问,他香港和台北都去过,问他两地夜景如何,他说都不错;问他有何差异,他说没什么差异,也就是香港更漂亮一些。其实这两处的夜光是有重大差异的。香港受英国影响,它马路上的车子是一律左行,因此其“车水马龙”的红白光串的蹿动,是与内地方向相反的;其霓虹灯与灯箱等虽极密集艳丽,却是法律禁止大面积扫描滚动的。台湾则主要受美国影响,台北的夜光,像美国那样近乎疯狂扫描滚动的很是不少。官员朋友本无考察境外夜光的任务,道不出差异无可指摘。但我们现在既然讲究“让城市之夜亮起来”,那么,有关的部门,便应当对夜光的营造,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才好。
英国的以法律限制夜灯的大面积扫描滚动,据说是因为其街道大都比较狭窄,怕影响到汽车司机的视觉专注,以减少车祸的发生。我以为这是一项极可借鉴的做法。我们现在推进现代化的步伐实在太快,像城市夜灯的总体把握,似乎还停留在“亮起来就好”的兴奋感上,尚来不及对这一问题进行学理化的探究。我并不一概反对夜光的扫描滚动,但我以为美国式的夜光扫描滚动,特别是赌城拉斯维加斯的那种癫狂夜光,不仅存在着一个是否影响司机视觉与注意力的问题,其中也确实包含着若干社会学心理学乃至伦理学等方面的问题,那种高强度的声光色电刺激,营造出的是一派物欲横流、醉生梦死的氛围,也许具体到美国的哪一个州哪一座城,它有其那样装扮其夜色的特殊缘由,但那是并不可取法的,即使在美国,也并非处处如此的;我国现在有的城市的某些空间中,入夜大有效法此种桃红柳绿的色调并大肆扫描滚动强光闪烁一派俗艳的景象,我以为值得研究,建议改进,因为美国赌城的夜色,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并不值得奉为楷模的。我曾在法国与一位记者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巴黎如今有些街区也出现了此种“浅薄恶俗”的“美国赌城”光影,对此他深恶痛绝。我曾在巴黎有过跨越塞纳河东西两岸的夜游,我的总体印象,是巴黎的夜光营造基本是高贵雅致的调式,其中霓虹灯较少,而乳白色与蔚蓝色的灯箱较多,不少灯箱广告采用彩照式构图,但其中很少用桃红柳绿等俗艳的色块,而大都追求一种古典油画或印象派油画的视觉效果。巴黎那些整条街整条街都保存得相当完好的古典建筑,立面都是灰色调为主,入夜常用射灯光打上去,还原出其本色来,配之以乳白色为主调的灯箱标识,只偶尔在这里那里,用一些猩红色或其他色调的光影加以点缀,望去确有一种说不出的雅韵。这除了市政部门方面或许有所引导外,也与大多数法国商人的美学眼光已脱离了恶俗有关吧。这里面也有个市民们的总体美学素养问题。那当然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事儿了。
如今中国大陆的城市夜光,总体而言,折射出了奔小康的一派喜气,尤其是在猪尾鼠头之际,许多城市都用成串的中国式红灯笼,组合为大面积的正红色光海,营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既欢乐又祥和的节日气氛,值得大大地肯定。但我以为倘过细观察,则可讨论的问题也颇不少。比如“瀑布灯”的使用,我以为用以装饰小店面小建筑为宜,有的地方用来挂在很雄伟的大楼和很豪华的饭店商家的门面上,我以为是一种“破相”,因为“瀑布灯”是一种“小家碧玉”的穿戴,你用来“美化”伟男公主,便属错位了!再,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不少地方,喜欢用绿光或蓝光来照射整幢大厦,是觉得那样的色调美丽优雅吗?绿光与蓝光这类冷色,在大面积的营造时,我以为是应当慎重的。我家楼窗外望出去,有一家星级饭店原来夜夜用射灯照成绿惨惨的一团,非但没有美感,反而令人望之不快,有一回我便问那里的一位部门经理,他们为什么选择了绿光。他回答说那并不是刻意地选择,而是为了响应“亮起来”的号召,派人去置办器材时,碰巧拿来了射绿光的灯具,如此而已!这说明,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亮起来就好”的初级阶段上,对城市夜光的勾勒营造,实在应当逐步地引入到美学考虑的高度上来。我是主张在用射灯显示建筑物立面时,最好采用白光还原其阳光下的原色;其次橙色光也比较雅气;节日可用红光;而绿光与蓝光最不可取,尤其是绿蓝等光在一栋建筑物上混用,除非是整合于一个精妙的光影构思中,一般来说,是难以产生美感的。上海外滩的夜光配置中,似也有较大面积的绿光与蓝光使用,敢问其美学上的追求是什么?如并无深层考虑,只不过是为了“色彩丰富”,那么,我也便不揣冒昧来进一言:宜加以更和谐的配置!
1996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