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作战篇——行动是致胜的玄机
§§[第二篇]作战篇——行动是致胜的玄机
行动是致胜的关键,或明或暗,取决于行动者的心计。一般讲,明可以示假,暗可以为真。这是许多诡秘者的行动绝招。如果只知明斗,而不知暗争,十之八九会导致败局。此为《孙子兵法》“作战篇”之精髓。
【本篇导引】
本篇名为“作战”,实写战前准备的重要性。
由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即所谓“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所以战前必须认真准备。
同时,为了避免“钝兵挫锐,屈力殚贷”后“诸侯乘其弊而起”,所以“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速战可减少因战多带来的巨大耗费,也可解决补给困难。
其次,要“因粮于敌”,一方面可就地解决给养,另一方面可造成敌方的穷弊,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战争的进程。
另外,要“胜敌而益强”,只要重赏勇士、宽待俘虏,用战利品壮大自己,就可以有效地打击敌人。
本篇主题词:兵闻拙速、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
【智慧之源】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
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经典诠释】
孙子说:凡兴师打仗的通常规律是,要动用轻型战车千辆,重型战车千辆,军队十万,同时还要越境千里运送军粮。前方后方的经费,款待列国使节的费用,维修器材的消耗,车辆兵甲的开销,每天耗资巨大,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用这样大规模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受挫。攻打城池,会使得兵力耗竭;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财力发生困难。如果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实力耗尽、国家经济枯竭,那么诸侯列国就会乘此危机发兵进攻,那时候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所以,在军事上,只听说过指挥虽拙但求速胜的情况,而没有见过为讲究指挥技巧而追求旷日持久的现象。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形,从来不曾有过。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弊端的人,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用兵的益处。
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集,粮草不多回运送。武器装备由国内提供,粮食给养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充足了。
国家之所以因用兵而导致贫困,就是由于远道运输。军队远征,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陷于贫困。临近驻军的地区物价必定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得百姓之家资财枯竭,财产枯竭就必然导致加重赋役。力量耗尽,财富枯竭,国内便家家空虚。百姓的财产将会耗去十分之七;国家的财产,也会由于车辆的损坏,马匹的疲敝,盔甲、箭弩、戟盾、大橹的制作和补充以及丘牛大车的征调,而消耗掉十分之六。
所以,明智的将帅总是务求在敌国解决粮草的供给问题。消耗敌国的一钟粮食,等同于从本国运送二十钟。耗费敌国的一石草料,相当于从本国运送二十石。
要使军队英勇杀敌,就应激发士兵同仇敌忾的士气;要想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必须借助于物资奖励。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就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人,并且换上我军的旗帜,混合编入自己的战车行列。对于敌俘,要优待和保证供给。这就是说愈是战胜敌人,自己也就愈是强大。
因此,用兵打仗贵在速战速决,而不宜旷日持久。
懂得用兵之道的将帅,是民众生死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存亡的主宰。
【现代释用】
任何战争都是有目的,或为人,或为财,或为物。同时,任何战争都必须消耗一定的东西,也可以说,任何战争都必须消耗一定的人才、财力、物力。人、财、物是战争的初始,也是战争的终结。为了进行战争,就必须做准备,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
从事企业生产、商战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利润也就是人、财、物的化身。为了实现利润,必须进行人力、财力、物力的筹备,通过一定的经营手段才能实现目的。
战争的胜败很大程度上依赖时间,准备需要时间,具体实施需要时间。充分的准备,有效的实施,是战争胜利的保证。在常人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充分的准备。有效的实施,无疑会加速战争的进程,这是致胜的法宝。而超乎常情,就是神速。所以说,“兵贵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