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把脉:现在的孩子怎么啦

§【现象】

  

  一份资料表明,在我国,有超过50%的成年人心理没有长大,他们的人格仍然停留在人生的某一阶段。等他们有了孩子后,会有一种被束缚了的感觉,进而发展到有忧虑、逃避心理,这是他们难以处理好父(母)子(女)关系、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之一。

  除此以外,中国传统文化强化对子女的溺爱,使得孩子得不到应有尊重,很难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责任感。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比过去富裕多了,可是其生存环境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孩子产生情绪障碍的外在因素之一。

  有心理压力,必然活得不开心;心理压力过大,还会把孩子压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非草木,孩子的心情谁能顾及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通常理解为感情。可是本书作者认为,也应当包括心情、包括情绪,因为这本身就是感情的一部分。

  孩子也是“人”,当然非“草木”,可是孩子的心情却很少有人顾及。即使是朝夕相处的家长,许多人也是如此。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就是其中的集中表现。

  说到底,这多是学习压力造成的。按理说,一个人只有先热爱生活,才能热爱学习;只有心情好,才能学习好。这个道理家长也懂,可是真正能做到的恐怕很少。他们对孩子的情绪变化很不敏感,甚至把孩子看成是没有七情六欲的学习机器,说:“小小年纪,什么心情不心情的?”眼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在合肥市,5名高三女生因为学习长期过度紧张,上课时突然头晕抽筋,昏倒在地;一名初中生因为上课时听不懂老师讲的知识,焦虑地在课堂上割破手指;一位小学五年级女孩因为考试成绩不好,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干脆把大便拉在教室里……所有这一切,都显示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乐观。

  该市通过对3000多名中小学生开展的心理调查,发现有28%的学生有抑郁症;17%的学生有焦虑症。

  然而,家长们普遍对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者可以说是视而不见。很少有人会想到,孩子的情绪不好、心理压力过大,必然会影响学习。如果家长的眼睛只盯着考试分数,而不探究其原因,这种家庭教育就必然是失败的。试想:

  如果一个孩子看到老师怕得要命,课上不敢举手发言、课后不敢向老师提问题,这样的学习能学得好吗?

  如果一个孩子在班上总担心某个恃强凌弱的学生欺负他,担心放学回家的路上总有人向他敲诈勒索,这样的学习能学得好吗?

  如果一个孩子早上收到异性同学写给她(他)的纸条,请她(他)放学后到某某地方约会,而她(他)又不知道怎样处理这件事,她(他)这一天的学习能够安心吗?

  如果一个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后,家长总要没完没了地唠唠叨叨,孩子甚至害怕进这个家,你还会希望他放学后早点回家、不在街上闲逛吗?

  如果一个孩子偶尔带同学来家玩一趟,就被家长像审讯犯人一样问个没完,搞得孩子很没面子,还会不影响他的学习心情吗?

  可以说,上述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现象,可是却很少引起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孩子的心情好坏无人顾及,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自卑、急躁、固执、自言自语、爱哭闹,直至影响身体健康。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这些情况都不了解,或者熟视无睹,却还在那里像老和尚念经似地要孩子“好好学习”,那无异于舍本求末。

  家长应当明白,孩子的这种情绪障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排遣,就会影响到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并带到他们的成年。

  身心疲惫,孩子的心理疾病越来越多

  许多孩子放学后一回到家就会唉声叹气地说:“累呀!”“累得不想动了!”家长一般总会打断他们,“累什么呀,我上班比你更累呢!”而很少有家长会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诉说。

  通常来说,孩子们口中所说的“累”,表明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已经产生了一种疲劳感。这种疲劳感,既可能属于生理上的,也可能属于心理上的,但都属于情绪障碍。

  生理性疲劳,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有些孩子平时不注意锻炼,参加了一些比较消耗体力的活动如足球赛、篮球赛,甚至上一堂体育课,都会感到累得不行。不过,由于孩子的精力旺盛,只要经过短暂而充分休息,这种生理性疲劳很快就会消除。

  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过分紧张而引起的。孩子的心理性疲劳,主要是家长和老师给他们施加压力造成的,属于一种主观体验上的疲倦感。这种疲倦感,虽然也会引起人的生理性疲劳,却不能通过短暂而充分的休息得到恢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孩子学习上的厌倦情绪,甚至发展成心理变态。

  上述分析表明,心理性疲劳比生理性疲劳的危害要大。识别心理性疲劳的方法,主要看以下几方面:

  ①孩子不喜欢上学,不愿意看到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就会耍小聪明,佯装“肚子疼”、“头痛”、“要大便”等等;

  ②孩子不愿意做作业,只要一捧起书本就犯困;

  ③虽然没有外界干扰,可注意力就是集中不起来;或者虽然在看书,可怎么也看不进去;

  ④不要家长过问学习,家长只要一提起这方面的话题,孩子不是保持沉默,就是烦躁不已,而且常常会打断家长的话转移话题;

  ⑤上课时精力不能集中,常常开小差;等等。

  如果具有上述症状,可是只要一到玩的时间,上述症状就不见踪影,甚至还表现出“玩不够”,那么就可以断言,这就是心理性疲劳。

  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大约有3000万名中小学生存在着情绪障碍,患病率达21.6%~32%,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期望过高、过度关爱,具体表现为过度呵护、关心、干涉、指责,以及虐待、漠视等行为。

  许多家长把自己的生存危机感、争强好胜,强加到孩子头上。可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做,虽然愿望是好的,却会让孩子感到厌烦,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心理障碍。

  有一位小学女生,生活在离异家庭中,母亲在她身上寄予了过高期望,每学期考试都要求她必须考全班第一。

  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她果然做到了,可是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身心疲惫的她经常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后来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刚刚进入六年级时,考试分数就开始下降,甚至出现考试时浑身打颤、手不能写字的情形。最后当别人都升入初中时,她不得不休学!

  这样的孩子,能不累吗?如果不累,她能走到这一步吗?遗憾的是,许多家长看不到这一点,而一定要在出了问题甚至抱憾终生时才会发觉,哦,原来是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可是,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严格地说,家长应当比别人更早发现孩子患心理疾病的预兆,从而做到防微杜渐。这些预兆主要有:

  一是小学生中的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现象。在过去,医学界通常认为这些神经官能症只有在青春期和中青年中才有,可是现在已经蔓延到了小学生中,比例大约为10%。当孩子出现上述症状时,就表明他们可能患上了心理疾病,应当引起重视。

  二是孩子患有孤独症、多动综合症、夜惊症、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等,就表明他们已经存在心理疾病,家长要善于识别这种细微表现。例如,强迫症的表现为敏感多疑、过分克制、考虑过多、优柔寡断、注重细节、做事苛求十全十美;恐怖症的表现为性格怯懦、胆小害怕、内心总有不安全感;等等。

  三是心理问题躯体化。主要表现为孩子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病,例如他们在紧张、焦虑过后,告诉家长或医生的是头疼、失眠、胃不舒服、没劲等躯体化症状。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这时候,就表明孩子可能已经患有心理疾病。

  麻木不仁,家长的眼里只有学习

  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是必然的,也是应当的。可是当家长的眼里只有学习没有其他时,这时候的孩子就必然发生情绪障碍。

  一位初二学生,每天除了正常上课以外,根据学校安排,每个星期六白天也要到校正常上课。每个星期有3个晚上要请家教补习数学,仅有的一个星期天,上午还要到英语培训班学英语。

  在父母长年累月的熏陶下,孩子心里明白,只有这样拼命学习,才“对得起”父母。但与此同时,在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孩子的精神负担也在成倍增加,有时候直感到喘不过气来。

  这是一种最典型的、由于家长过度关爱给孩子造成的意外伤害。这种伤害不会体现在生理上,这里破皮了、那里流血了;而是反映在心理上,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在家长的传统观念中,通常总以为,“批评使人进步,表扬使人落后”,与赏识教育观念背道而驰(当然,赏识教育也并非十全十美,这一点下面要讲到)。在国外,家长同样的一句话重复3遍,就会被孩子认为是精神折磨。可是在我国,有时同样的一句话家长何止说了千遍、万遍!而且,还没有办法扭转这种局面,因为许多家长坚信:只有经常提醒孩子,孩子才能记得住!

  最严重的是,有些家长已经听到孩子一再声明“活着没意思了”,却还在那里一遍遍地跟他说“学习呀,学习!”这些家长居然不知道,孩子已经到了自杀的边缘,甚至已经偷偷自杀过了,难道这时候最重要的不是怎样保住孩子的性命吗?还在那里逢人就说孩子的“中考怎么办”、“高考怎么办”,麻木至此,让人哭笑不得。

  在这些麻木不仁的家长眼里,除了学习、考试,什么都看不见、什么都不重要,包括孩子的生命!

  如果这样的孩子自杀了,社会还能责备他们“抗挫折能力差”吗!

  合格的家长,每天的首要任务并不是盯着孩子的学习、分数,而是情绪。每当孩子放学回家后,先别忙问考了多少分,而是观察一下孩子的表情。如果孩子的情绪不太好,就应当先了解一下是不是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或者遇到了什么麻烦?

  要知道,哪怕是成人眼里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在孩子看来都可能是一件大事,决不要掉以轻心。

  如果孩子需要帮助,家长就应该尽可能地帮助他。这种帮助,主要是告诉孩子处理这件事情的思路和办法,而不是指手画脚。

  例如,一位女孩这次考试没考好,因为在考试前一天,她收到了一位男孩的字条,要和她“交朋友”。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件事,她考虑了整整一天,自己都不知道考试是怎么考的。

  家长并没有简单批评女儿怎么会考得这么差,而是详细了解原因。得知事情原委后,家长对她说:“这件事你并没有错。男生给你递纸条,说明你有吸引力。他喜欢你,他有这个权力,你不能轻易认为他是流氓。你应该找个机会告诉他,以后不要写这种条子了,你现在还不想‘交朋友’。这件事也用不着让老师和其他同学知道。”

  家长明确指明了方向,女儿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学习很快就恢复常态,心情也变得格外轻松起来。

  所以说,家长希望孩子搞好学习,这当然没错,关键是要掌握方法,抓住要害。

  一份调查表明,在1765名学习困难的中学生中,87%是心理状态有问题,而不是智商不高或缺乏学习能力。这种心理状态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考试焦虑、恐惧、忧郁、青春期烦恼。

  帮助孩子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孩子的学习就一定会上去。

  赏识教育,容易降低心理素质

  赏识教育,是这几年流行的家庭教育新潮流。说穿了,赏识教育的真谛就是多说孩子的好、少说孩子的坏,表扬要多于批评,以免打击孩子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与家长小时候所受的“优点不说跑不掉、缺点不说改不掉”的“挑刺教育”截然相反。

  虽然赏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不可低估,但也不容忽视,赏识教育如果把握不好“度”,则容易降低孩子的心理素质。

  一位女孩刚上小学时,各方面表现并不怎么样。她的母亲看了许多赏识教育方面的书,觉得这种方法可以一试。从此,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一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就及时加以鼓励。孩子的进步确实越来越快,自信心也增强多了。

  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小学五年级,好像不怎么灵了。虽然女儿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喜欢看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各种行为习惯也还可以,可就是心理素质太差。

  例如,女儿弹古筝弹错了,母亲在一旁说“错了”时,她的反应会很强烈。她会说:“你可不可以不说这个‘错’字?!”语气中听得出,她对这个“错”字有很强的对抗情绪。

  母亲感到迷惑:明明是错了,不说错,难道还要说对不成?女儿小小的年纪就不肯承认错误,那将来怎么办呢?踏上社会后,有多少人会这样揣摩着你的心思说话呢?

  应该说,这种情形在现在的孩子中有一定普遍性。

  专家指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关键就在于家长没有把握好赏识教育的“度”。事实上,这个“度”也是很难把握的,所以这种情况才会有普遍性。

  赏识教育的成功,最主要的是它迎合了孩子需要表扬这一心理特点。但表扬不是万能的。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一个只有表扬、没有批评的环境中,当然就不会有承受批评、心理压力的能力。

  而且,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赏识教育的方法应当有所不同。

  总的原则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希望得到家长的表扬;家长经常表扬他们,他们就会很起劲,表扬效果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孩子的表扬要越来越少。这是因为,孩子越长越大,家长应该让他知道更多的事理,告诉他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不要为了自己所取得的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让他们慢慢地与社会环境相融洽。

  除此以外,即使表扬孩子也要掌握技巧,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例如,在表扬孩子时,应当含有鼓励的语气,向他指明努力方向;不要一味表扬孩子,否则孩子生活在蜜罐里,不知道什么是咸味,就会缺乏心理挫折能力;孩子当然需要表扬,但是也不能让他总是沉浸在“成功”的氛围中,不能过多地迁就孩子。

  可以说,现在的孩子之所以心理素质差,原因之一就在于实施赏识教育的家庭多了,而在这个过程中又没能把握好这个“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