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 忍(2)
11.曾国藩的一生是“忍”过来的
从曾国藩自己一生的经历来看,曾国藩确实也是“忍”过来的。据说曾国藩在长沙岳麓书院读书时,与另一书生同居一室。那个书生性情怪僻。曾国藩的书桌离窗有数尺,为了借光,便移近窗前。那个书生发怒道:“把我的光都遮了。”曾国藩道:“那我搁在哪里?”书生指着床侧说:“可以搁这里。”曾国藩依言搁在床侧。半夜曾国藩仍读书不辍,那个书生又发怒道:“平日不读书,这个时候了,还扰人清睡!”曾国藩便无声默念。
当然,懂得运用忍字,也并非一味忍耐,软得像泥,这种忍耐是没有出息的表现。我们在了解曾国藩的为人处事时,常常可以发现曾国藩总是在忍与不忍之间徘徊、抉择。
曾国藩初任帮办团练大臣时,凡事雷厉风行,此时的他并不想去忍耐什么,但是接下来面临的事实则让他不忍也得忍。
有天,湘勇试枪,误伤绿营中一长夫,绿营借机吹角执旗,列队进攻湘勇,在城墙上的守兵实弹在膛,几乎酿成大变。曾国藩忍气吞声,把试枪的湘勇鞭打了一顿,才算把绿营兵的哗变平息下来。后来,绿营的永顺兵与塔齐布率领的辰勇之间因赌博而发生械斗,提督鲍起豹、长沙协副将清德纵容绿营兵于初六日夜带着兵器,鸣锣击鼓,包围参将府,捣毁塔齐布住房,并列队进攻辰勇。又冲入巡抚射圃中的曾国藩私宅,杀伤他的随丁,直向曾国藩冲去,只是有属员护驾,曾国藩才幸免于难。与曾国藩私宅仅一墙之隔的巡抚骆秉章,历来认为曾国藩所行,异于罗绕典及诸团练大臣,心诽之,然见其所奏辄得褒答,受皇帝信任,没有机会难为他。所以,他对绿营兵冲击团练大臣的重大政治事件,故意不闻不问,听之任之。曾国藩连夜去叩骆秉章的门,诉说此事,骆秉章故作惊讶,说一点不知道。事后他不仅不惩治乱兵,甚至亲自释放了肇事者,使曾国藩进一步受辱于众人之前。于是抚台衙门内外,大多说曾国藩咎由自取,同情者寥寥。
鲍起豹自六月初到长沙任职后,便到处扬言曾国藩不应操练兵士,且将以军棍施之塔将。鲍起豹“以清副将为梯附,而屏斥塔游击,大以其操兵为非是,言有敢复操兵者,即以军棍从事”。鲍起豹还说:“防堵不宜操兵,盛暑不宜过劳。”他“切责塔将,而右护清将”。对于这种种非难与掣肘,曾国藩愤慨已极。当时,连骆秉章也认为曾国藩“不宜干预兵事”。曾国藩遂在给张亮基的信中忿忿地说:“岂可以使清浊混淆,是非颠倒,遂以忍默者为调停耶!”他以“恶夫黑白之易位”的“血诚”,与鲍起豹对着干。因此,该地文武不和,兵勇不睦,集中体现为曾国藩与偏袒绿营兵的湖南地方官的矛盾。这个矛盾如箭在弦上,蓄之既久,其发必骤。曾国藩是清楚这场矛盾冲突的根源的,因此,他最终也只好一忍到底,愤走衡阳。
然而,有时候曾国藩的忍则是出于一种策略或战略的考虑,如他在湖南练勇的时候,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了自己练勇、别人统军的主张,但是,真的叫他派勇驰援的时候,他却强调困难,按兵不动。咸丰三年秋冬,因湖北和安徽告急,朝廷曾八次令他援鄂援皖,他却始终找出各种借口,没有派出一将一勇。咸丰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太平军西征尚未抵达时,曾国藩等就收到上谕:“长江上游,武昌最为扼要,若稍有疏虞,则全楚震动。着骆秉章、曾国藩选派兵勇,并酌派炮船,委派得力镇将,驰赴下游。”十月初二日又接到上谕:“曾国藩团练乡勇,甚为得力,剿平土匪,业经著有成效,着即酌带练勇,驰赴湖北,合力围攻,以助兵力之不足。”十月初五日又接到上谕“武昌省垣情形万分危急,……着曾国藩遵前旨,赶紧督带兵勇船炮,驶赴下游会剿,以为武昌策应。”当时,曾国藩正在衡阳训练他的水陆两师。他与骆秉章商量,拟叫张丞实招募湘勇三千人赴鄂,表示一点意思。正在这时,清军江南大营猖狂反扑,天京危急,西征军受命东援,武昌形势缓解。其后,太平军踞有安庆,分兵陷桐城、舒城,逼近庐州,皖北将再次成为太平军的重要根据地。新受安徽巡抚江忠源,行至六安,病倒了。工部侍郎吕贤基在籍办理团练,被太平军打死于舒城。清军在皖北甚为空虚。咸丰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宋晋奏称:“曾国藩乡望素孚,人皆乐为效用。请饬挑选练勇,雇觅船只,顺流东下,与江忠源水陆夹击。”这正中咸丰帝的下怀,当天就下令曾国藩统带楚勇六千,“自洞庭驶入大江,顺流东下,直赴安徽、江西与江忠源会合,水陆夹击,以期收复安庆及桐、舒等城,并可牵制贼匪北窜之路。”咸丰帝在手谕末尾加了几句,以表示自己的厚望:“该侍郎忠诚素著,兼有胆识,朕所素知,谅必能统筹全局,不负委任也。”按理,曾国藩受命于危难之秋,正是沙场效忠之时。岂料他在十一月二十六日的复奏中说了一通“重以新命委任,天语褒嘉,尤臣子竭忠效命之秋,敢不捐糜顶踵,急图报称于万一”的陈词以后,又数了许多困难,“统计船、炮、水勇三者,皆非一月所能办就”,必须待广东的炮解到湖南,“明春乃可成行”。他并在奏折中大谈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合防之道,及以堵为剿之策。咸丰帝看了这份奏章,火了,严厉地斥责道:“现在安徽待援甚急,若必偏持己见,则太觉迟缓。朕知汝尚能激发天良,故特命汝赴援,以济燃眉。今观汝奏,直以数省军务,一身克当,试以汝之才力,能乎?否乎?平时漫自矜诩,以为无出己之右者,及至临事,果能尽符其言甚好,若稍涉张皇,岂不贻笑天下?着设法赶紧赴援,能早一步即得一步之益,汝能自担重任,迥非畏葸者比。言既出诸汝口,必须尽如所言办与朕看!”这段长长的批语,既有褒奖,也有谴责,既有期望,也有怀疑。曾国藩之所以如此迟迟不出省援皖,固有兵力方面的实际困难,也与他的座师被崇伦参劾,不得不出守黄州时给他的信有关。信中说:“吾意坚守,待君东下,自是正办。今为人所逼,以一死报国,无复他望。君所练水陆各军,必俟稍有把握,而后可以出而应敌,不可以吾故,率尔东下。东南大局,恃君一人,务以持重为意,恐此后无有继者。吾与君相处,固不同也。”曾国藩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复信说:“吾两次谕言,不可草率一出。皆极确当。”他不率尔东下,显然是遵循了座师的教诲。此时,曾国藩虽已上千天怒,但他仍“以持重为意”。对“赶紧赴援”的谕旨置之不顾,只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再次陈述各种各样的困难,开脱自己迟缓不援的过失。咸丰三年十二月十七日,江忠源庐州兵败自尽,曾国藩的亲家、侯补知府陈源兖及知县邹汉勋等同时死事。虽然曾国藩出兵不一定可以挽救与太平军为敌的这些人的命运,但是,于鄂皖危急之时,曾国藩不派出一兵一卒,在道义上实在难辞其咎。
羽毛不丰满者不足以高飞。曾国藩确“能自担重任,遇非畏葸者相比”;他羽毛不丰,也确难远援鄂皖。所以他宁担抗旨之罪,
宁负见危不救之名,竭力积蓄力量,以求一逞。他在衡阳扯起了招军旗,“又广徕所谓“智浑沉勇之士,文经武纬之才”,加意训练。同时,兴造战船,筹集炮位,截留饷银,提用槽米,行动果敢迅速。但他几乎是白手起家,楚勇固已赴鄂赴皖,即使罗、王的湘勇也不听他的节制,使得他不得不另起炉灶,艰苦经营。
从曾国藩的经历中,我们发现,在同一件事情上,有这么两种忍:一种是忍受别的压力,努力让事情成功;一种则是宁可贬屈自抑,激流勇退,让别人去成功。这两种忍孰高孰下呢?从曾国藩晚年剿捻军的事实中,可以看出,后一种忍往往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或者说,除非万不得已,后一种是不可取的。
曾国藩是在僧格林沁剿捻身死后,接替剿捻大任的。但当时曾国藩为避嫌疑,已大大削减了他的湘军,因此,剿捻只好用李鸿章的淮军,这就造成指挥不灵。在剿捻过程中,他步步为营的策略本是行之有效的,却又因为受到小小的挫折而心灰意冷,把剿捻的胜利果实拱手让给了李鸿章,成为终生遗憾。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结果,除了个人的品性,年龄因素似也不可忽视,因为与曾国藩相反,李鸿章当时还是个四十岁刚出头的人,年壮气盛。何况他本是个不甘寂寞,拼命做官的瘾君子,早有“壮志不消三尺剑,奇才欲试万言诗”,“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的抱负。他对在江苏战场一显身手,获得个一等伯爵、江苏巡抚远不满足,还待更展“鸿图”;他这时官不高,位不显,还不存在像清廷与曾国藩之间那样的隐蔽而又尖锐的矛盾,不需要“避权势,保令名”;加上,满清朝廷还有意抬举他,以压制曾国藩。所以,他可以“拼命做官”而无多顾虑,以致朝廷命他署两江总督时,他竞不顾“沾谦抑之虚名,拘辞让之末节”,迫不及待地向曾国藩索取印绶。这个时候,他虽然还未走上攻捻战场,将淮军派到了曾国藩麾下,却常常在具体调度上,与老师为难,事事干涉,越俎代疱。正如后人评论的,“朝廷虽未有北征之命”,而他的“平捻之态,已预及之矣”。他代替曾国藩的主帅地位的企图,已呼之欲出了。
淮军与湘军一样,勇为将有,将在勇在,将死勇死。故在攻捻战场上的淮军将领,名义上隶曾国藩指挥,眼睛却盯着自己的主帅李鸿章,按李鸿章的旨意办事,对于官高爵大的曾国藩,“遇有调度,阳奉阴违者颇多”。这也是曾国藩办事棘手、李鸿章能趁机攫取帅位的客观因素之一。曾国藩因此感慨系之,对李鸿章说:“淮军非君家不能督率。”推之曾国藩当时的处境,有这种情绪也是有可能的。
李鸿章替代曾国藩,还有一个因素,是曾国藩在攻捻战场上屡次挫败,在朝廷呵斥、御史弹劾的情况下,不能再“打掉牙齿和血吞”、坚持到底了,而是神情抑郁,急求退出战场,以致前功尽弃。
同治五年三月,他出师才一年,就写信给李鸿章说:“若六七个月毫无起色,国藩当奏请阁下北征剿捻。”以实现他“恃淮勇以平捻匪而定中原”的初衷。而这正是李鸿章求之不得的。所以他在攻捻战场上勉强支撑了一年半之后,便把帅权拱手交给了李鸿章。
李鸿章走上攻捻战场以后,除了对准军指挥得心应手之外,并无多少新招数,依然是采用曾国藩的以静制动、设防长围的策略,然而最后却得到了成功,其重要原因就是他能暂时不顾朝廷上下的种种责难与非议,坚韧不拔。
智慧点评
忍,作为一种涵养,常常被曲解了。忍,不应该是憋在心里,窝气;因为气不顺,憋在胸中,久而不畅,则智昏;智昏,则容易失言失态。最终,忍的修养还是会失去。所以说,忍应该是主动地、积极地去“化解”。处事临危不惧、当机立断,采取积极避其锐气、迂回化解的办法,游而击之;学会避免正面冲突,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损失,用柔化、分化等办法最终彻底解决冲突。
No.09君子立于世,非忍不可
名人导语
忍耐虽然痛苦,果实却最香甜。
——萨迪
本节要点
坚忍成就大人物;坚忍战胜磨难;坚忍影响李鸿章。
故事案例
1.坚忍成就大人物
曾国藩一生虽不能算是立下万世之功,但也成为“古今不一二睹之大人物”,这和他终身所奉行的也是为人们所推崇的“坚忍”是密不可分的。
“坚忍”者何?刚强牢固为坚,勇毅强挺为忍。君子持威重,执坚忍,临大难而不惧,视白刃若无也。欲立不世之功,得成勋世伟业,非坚忍所不能也。坚忍于战则无敌,于礼则大治;外无敌,内大治,厚道载物乎?这就是曾国藩的坚忍。
1854年11月27日,曾国藩在给他诸弟的信中说:我自从服官及办理军务,近几年来,心里常常有郁屈不平的感受,每每仿效母亲大人指腹示于儿女们的样式曰:“这里边蓄积多少闲气,无处发泄。”那些往年的许多事已不全记得了,今年二月在省城河下,凡属我所带领的兵勇仆从,每次进城,必定遭痛骂毒打,这种情景都是四弟、季弟亲眼所见。谤怨之声沸腾,万口讥笑嘲讽,这也是四弟、季弟亲眼所闻。自四月以后两弟不在这里,景况更加令人难堪。我只有忍辱包羞,屈心抑志。
2.坚忍战胜磨难
曾国藩的一生靠坚忍成就了他的事业。青少年时代靠坚忍的苦读博取了功名,取得了进身之阶。到中年以后更是靠“坚忍”战胜了磨难。
曾国藩在江西带兵的时候,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当时虽是督师,实居寄客的地位,筹兵筹饷,一无实权,二无实力,州县官都不听他的话,各省督抚又常常为难他,只有胡林翼是诚心帮他的忙。湘军将士虽也拥戴他,可是他们的官级,有的比他还低,他好像一个道义上的统帅,当然是经不起败仗的。这时曾国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坚忍。他在父亲去世,弃军回籍奔丧,甚至欲急流勇退的情势下,耐心地听取了朋友的规劝,并且深深地做了自我反省。
自率湘军东征以来,曾国藩有胜有败,四处碰壁,究其原因,固然是由于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充分信任而未授予地方实权所致。同时,曾国藩也感悟到自己在修养方面有很多弱点,在为人处事方面固执己见,自命不凡,一味蛮干。
后来,他在写给弟弟的信中,谈到由于改变了处世方法所带来的收获,这些处世方法,无非是“坚”中多了一些“忍”,结合时势把“坚忍”二者的关系处理得更为妥帖了。为此,他说:“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大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靠这种坚忍曾国藩终于走出了那种阴霾笼罩的心境,度过了那段痛苦的日子。因此曾国藩在他的处世人生中,特别偏爱“坚忍”,他说:司马迁崇尚黄老,敬仰游侠,班固以此来讥讽他,确合事实。敬仰游侠,所以多次称赞坚忍卓绝的操行。比如屈原、虞卿、田横、侯赢、田光以及贯高都是此类人物。
对于曾国藩的坚忍,连王闿运写《湘军志》时本想讥讽曾国藩,都终为其感动:1878年2月21日云:“做《湘军篇》,颇能传曾侯苦心;其夜遂梦曾。……”27日云:“夜观览涤公奏疏,其在江西时,实悲苦,令人泣下,然其苦乃自寻得,于国事无济,且与他亦无济。且吾尝怪其相法当刑死,而竞侯相,亦以此心耿耿,可对君父也。余竟不能有此愚诚。‘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船之上驶,则绕屋彷徨。’《出师表》无此沉痛。”
3.坚忍影响李鸿章
“坚忍”是两个奥妙的字,“坚”可理解为锐于进取,挺而不软弱;“忍”可理解为持之以恒、能屈能伸、不计屈辱。体现在深受曾国藩影响的李鸿章身上,“坚”字可达到拼命的程度。
“拼命做官”是曾国藩送给李鸿章的雅谑,后此论不胫而走,天下人无不以为惟妙惟肖。清史官为李鸿章立传,也用“自壮至老,未尝一日言退”概括他只想升、只想进的拼劲。李鸿章少年时言志,也说:“我愿得到玻璃大厅七问,都敞开明窗,让我在里面办公。”但他拼命了却了此愿后,却不以此为足,又拼命去追逐新的目标。
曾国荃就十分羡慕李鸿章的这股拼劲,羡慕李“具办事之诚,有任事之量”,说李易于取得成功。李鸿章身上的“忍”字是与屈辱连在一块的,尽管他外表并不谄媚,倒是气宇轩昂,一派雍容华贵的风度。他除了屈于封建皇朝,还屈于列强,如果中国国力强,他或许真的会扮演中国的俾斯麦。但中国太弱,他和上海势力无力回天,他带头搞的洋务运动也不能使中国强大。
因此,李鸿章的忍要忍到甘愿演小丑的地步,1862年李谈他的洋务外交时说:“与外人杂处,每到十分饶舌时,用痞子耍赖手段,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这套法宝李鸿章40年如一日地搬用。甲午惨败,他的洋务军事大业毁于一旦,亿万国人恨不得寝其皮、食其肉。按说他不忧愤而死,也该忧愤而疾了,但他却照样赴日乞和。在马关,他遭到了日本浪人的枪击,脑袋上鲜血淋漓,但即使如此,他仍嬉皮笑脸、死乞白赖地乞求日方谈判代表伊藤博文等削减赔款数目。这种九折臂三折肱的忍性非常人所具,难怪在一些传记中他被描述成冷血动物。他到1902年还说:“与洋人交涉,不管什么,我只同他打痞子腔。”痞子腔系皖中土语,即油腔滑调之意。忍到这种可悲可憎的腔调,只能用“畸形”二字来形容。
智慧点评
俗称:“忍字心头一把刀”,想借“忍”的字形说明“忍”的道理:“一直要忍到心头插刀,也不反抗。”其实,这是消极的态度,结果很悲哀,以彻底牺牲自己为代价,没有解决什么实质问题。这不是积极入世的态度,并不可取。正因为中国民间的这种错误认识,导致了许多人本来可以很好地化解矛盾的,却采取了消极的态度,结果贻误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
No.10打脱牙,和血吞
名人导语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本节要点
做忍者,是好汉;湘潭之战中的硬汉子。
故事案例
1.做忍者,是好汉
曾国藩高深的做人功夫,来自他多年的修炼和打磨。“忍”字是他平生恪守的做人要义。在他看来,“忍”字第一义,要求具有超强的自制力,此为“修身忍”;第二义要求有容人之量,与人为恕,与己为忍,此为“处世忍”;第三义要求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为达目的不惜牺牲一切的勇气,此为“战术忍”;第四义要当断则断,不留后患,此为“断事忍”。欲成大事,此四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说自己一生“打脱牙之日多矣”,又说一生成功“全在受辱受挫之时”。他在写给次子曾纪鸿的信中阐述了“能渡过极困难之境,方是大英雄”的道理。他说:平常人遇到困难、挫折时便会停下来,放弃自己的目标,或绕道他处。实际上,“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曾国藩通过古今豪杰成败的启示,得出结论说:“凡事皆有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2.湘潭之战中的硬汉子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曾国藩在决计会战湘潭时,太平天国的声势正盛,以南京为中心,武汉、镇江、扬州等重镇,全都掌握在太平军的手中,清朝政府在这一地区几乎没有任何力量组织进剿了,而东征太平军的曾国藩也是接连失利。在这种情况下,湘潭决战的胜负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攸关全局。
曾国藩认为“湘潭与靖港之贼互为首尾,倘不及早扑灭,不独省城孤注难以图存,衡、永、郴、桂及两粤匪党,闻风响应,东南大局不堪设想。”当时的情况也确是如此,太平军若能取得湘潭之战的胜利,便能顺势攻取长沙,控制湖南,从而在湖南和两广农民起义军的响应下,迅速南下,控制两广和闽渐等地,占有半壁江山。
太平天国政权只有在真正实现了划江而治的条件下,才具备发动北伐的可靠基地,夺取全国政权才有可能。而对湘军来说,湖南是湘军的老巢,占有湖南便意味着湘军的兵饷来源有保证;一旦失去湖南,犹如鱼离开水一样,就会因干枯而消亡。
曾国藩充分认识到了湘潭战场的重要性,除派手下第一悍将塔齐布率军开赴湘潭,又急调水师总统褚汝协助陆师摆开了与太平天国生死搏斗的架势。这样,在湘潭战场上,湘军的兵力占了优势,加上太平军主帅林绍璋本人忠厚有余,但“无大本领”,指挥不当,致使战线过长,兵力分散,使太平军完全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湘潭之战,太平军遭到前所未有的惨败,清廷特别强调这一胜利的影响:“自粤逆称乱以来,未受大创,湘潭一役,始经兵勇痛加剿洗,人人有杀贼志矣。”
湘潭全胜、靖港大败,由湖南巡抚骆秉章、湖南提督鲍起豹和曾国藩联合会奏经过,请奖励立功将士,而曾国藩则单上一折,痛陈自己的失误,奏折最后他沉痛万分、深切自疚地说:“臣整军东下,本想疾驱出境,乃该逆(太平军的林绍璋)大举南犯,臣师屡挫,鄂省危急,不能速援,江南贼氛,不能迅扫,大负圣主盼望殷切之意,请将臣交部从重治罪。”对于曾国藩自罪自责的一片苦心,咸丰皇帝并未理解,又想起了在授鄂时曾国藩的“抗旨”之举,甩手便是一巴掌,使曾国藩好不伤心。
咸丰皇帝朱批道:“此奏太不明白!岂已昏耶?汝罪固大,总须听朕处分。岂有自定一责问之罪?殊觉可笑!想汝是时心操如悬旌,漫无定见也。”真是嬉笑怒骂,无所不至。曾国藩于是被革去了礼部侍郎之职,“责成其戴罪剿贼”。
随后,咸丰皇帝又以株守长沙不主动迎战之罪名,将湖南提督鲍起豹革职,任命云南腾越镇总兵常存为提督,在其未到任前,暂由塔齐布代理。两个月后,骆秉章参奏常存在长沙守城时,畏葸逃避,改授塔齐布为湖南提督。至此,湘军在与湖南大吏的长期争斗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终于在湖南站稳了脚跟。
曾国藩回到长沙以后,咬牙立志徐图自强,他认真总结了岳州、靖港二次战争的惨痛经验教训,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为湘军日后出外作战积累了经验。在曾国藩看来,湘军各营在几次战斗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弱点,其最主要的是功罪不分,赏罚不明;良莠不分,勇懦不一。因此,他对湘军进行了整编。
据查,湘军岳州大败时,敢同太平军进行抵抗的,只有彭玉麟一营;湘潭之战,浴血奋战的只有塔齐布两营、杨载福两营。曾国藩根据兵贵精而不贵多的原则,依据勇于战斗的条件,决定士兵的去留。他从明赏罚、严军纪做起,凡溃散之营便不再收集,营哨兵勇一律裁去不用。经过这番整顿和裁撤,留下的仅有水陆两部5000人。
其弟曾国葆也在被裁之列,这对曾国葆的打击很大,多少年后还一直深居简出,拒见宾客。同时决定将王鑫留在湖南。命罗泽南随其出征;令塔齐布、罗泽南、彭玉麟、杨载福增募新勇,使湘军人数又增至10000余人。在衡州、湘潭修造船只,与此同时,除湘军本身的扩充以外,还将胡林翼的黔勇增募至2000,并征调了登州镇总兵陈辉龙所率的船队和广西候补道员李孟群统率的船队,共计1000余人。
经过长沙整军以后,湘军面貌一新,能战能守,这与曾国藩努力改正自己的弱点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曾国藩在以后的家信中,提到此事时写道:“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日‘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岳州之败,靖港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惟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矣。”
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曾国藩,这就是一个坚忍无比的曾国藩,这就是一个“打脱牙和血吞”的硬汉子。
智慧点评
“打脱牙,和血吞”,是曾国藩坚忍之气的名言。在数十年的打拼中,曾国藩面对他人的不理解、不支持或是讥讽、嘲笑、轻蔑甚至侮辱,他从不怨天尤人,而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强忍着咬牙坚持,徐图自强。
No.11忍常人所不能忍
名人导语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本节要点
意志如鼎镇,坚忍似超人;屡败屡战,最终成功。
故事案例
1.意志如鼎镇,坚忍似超人
曾国藩以一介书生统兵,能够最终战胜十倍、百倍于己的太平军,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意志的力量,是靠他过人的“坚忍”。双方的对抗与其说是军事的,不如说是意志与坚忍的较量。
曾国藩一生都非常重视坚忍的作用,他认为“有志就断然不肯甘居下流;坚忍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对于坚忍的重视,可说是达到了极点。此外,曾国藩还认为“坚忍到达的地方,金石也会为之所开,又有何种力量能够抵挡呢?”
对于曾国藩的坚忍,龙梦荪作的《曾文正公学案》序中写道:“遇到困难激励自己去克服,力图赶上从前的贤人,下定决心立即行动起来,自己不甘流于鄙俗。虽然遇到千般艰苦的事情,但也不改变自己的决心;即使遇到千折百阻,也没改变自己的志向。坚贞自信的人,不受外界的改变;狂妄的人必定不能坚持。”
这一段话,把曾国藩的意志坚强与超人坚忍刻画得淋漓尽致。只有意志坚强之坚忍,才能遇到困难而不放弃,不追求于眼前的功利,才有巨大的成就。
曾国藩意志如鼎镇,坚忍似超人,贯穿他的一生,体现其坚忍和意志最典型的莫过于被围祁门时坚决不退怯的例子。
江苏巡抚何桂清的上奏集中讲到了曾国藩意志坚忍,可谓写得详细、精彩,奏折的大意如下:
我跟随曾国藩的时间很长,互相有很深的了解,透彻地看到他建立功勋,全是来自于实行德政的勤勉,他一生鞠躬尽瘁报效国家,克制自己反省自身,才能、见识过人。自己发誓坚定忠贞,不仅在当今格外罕见,即使是古代的贤臣,也没有多少超过的。
咸丰初期,曾国藩以在藉侍郎的身份,操练民团剿杀敌寇,没有半寸土地,没有一点儿粮饷的来源。粮饷主要来自漕运、关税,而限于他在军队任职没有治理地方之权,所以不敢超越职权而代替谋划。名誉还在其次,实际去作就尤其难了。
他当初兵败在岳州,又在九江受挫,士兵几乎都不振作,但他穷且益坚。到江西受到灾难的时候,形势发展不顺利,行动多触犯忌讳。每一分钱每一粒米,不苦心经营,就不能得到;每一名军官每一个兵勇,不苦心训练告诫,就不能战斗。在困苦难堪之中,树立坚韧不拔的斗志,终于练成劲旅,削平大难。虽然说久疾是可以成就道德的有效之术,能忍是可以增加智慧的能量。而在艰难创业的最初时候,根本不敢自己预料到有他自己的功业。
到咸丰十年,受江督之职,进驻祁门,正值苏州、常州新近失陷,浙江省再次沦陷,皖南皖北,十屋九间是空的,人烟稀少,军粮连半粒都难以求到,运输则一人都难以雇到。从南京到徽州,800多里,到处都是太平军,没有一天不在打仗。徽州刚陷落,休戚相关的祁门大为震惊,江西湖北也都很吃惊。有的劝他把营地转移到江西省城,以保证粮饷的来源;有的劝说把营地转移到长江主干道沿线的州县,以确保畅通的运粮道路,这样做也仍然不出两江总督管辖的边界。
曾国藩说:“我第一次进兵,遇到险阻就退却,后面的事该怎么办呢?我后退一步就死无葬身之地!”大量的敌军已经到来,昼夜轮番围攻,炮弹如下雨般密集,曾国藩亲自书写遗嘱,营帐里悬挂着佩刀,仍然是从容镇定布置,没有改变往常的形态。就这样死守了几十天,直到鲍超率领霆军从山外赶来,才凭借一次战役把敌军驱逐出岭。以10多年驻扎有据的敌人,曾国藩授职4年,依次把那里扫**干净,都因为祁门最初的不胆怯,用寒敌人的胆来鼓舞士兵的斗志啊。
其后攻南京、扫捻军,皆如履深渊。这么多年以来,辛苦争战收回的土地,由尺寸之大扩展到几百里,深深恐惧一日之间溃败,前功尽弃。时间紧迫事态危急,军情反复无常,各种不同的意见都产生了:有的说南京的兵进得太早,必然导致军队疲劳、粮草缺乏;有的说应该撤掉围困南京的军队,以使各路援救南京的敌军退去。
曾国藩在这种言论众说不一的时候,用三军不可夺其志,枕着兵器卧在柴草上,坚忍卓绝,最后才能以少胜多,从死亡中逃出来。等到战局已定,对幕僚朋友说:“古人有句话说:忧虑能伤人,我这才几个月,心胆都碎了!幸好有赖国家的鸿福,才得以不死,然而如果今天一病不起,大概是我的精力已经为这事耗尽了。”
何桂清认为,曾国藩取得胜利的战绩不可胜数,惟独那几年坎坷艰辛。当成功与失败交替的时候,孤注一掷以奋争;当危难疑惑动摇的时候,每次都是百折不挠,这是他的意志不以生死而变化和具有过人坚忍的结果。
何桂清还把曾国藩与以往历史上相似人物的文治武功做了比较,说唐代的李光弼、郭子仪,也仅仅收复了两京;宋代韩、范,也仅归复西夏一方而已。何桂清认为,清朝武功的强盛,超过前代,多次平定大的战乱,然而像嘉庆年间川楚之战,遭战乱**的也不过4个省。康熙年间的三藩之战,遭战争**的尚且只有12个省,而如今的捻军,涉及范围竟达到17个省,朝廷用兵征讨已满20年。若单靠湘、楚军队与他们角逐,而没有淮军在这期间兴起,又怎么能做到南北分兵,接着平定祸乱呢?这是曾国藩有远大韬略,推荐贤才分担劳苦,和衷共济才有后来之功效。
2.屡败屡战,最终成功
曾国藩自从统率军队以来,曾立下了不期望生还的志向,因为要经历危险,屹然不能动摇,精诚到了极点,部下为他的坚忍精神所感化,兄弟们也为他所感化。所以湘军中阵亡的文武官兵,可以按名册记录考查的人,就多达上万人。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的三河之战,他弟弟曾国华跟随李续宾,一个人冲人敌阵战死。同治元年,雨花台之战,他弟弟曾国葆在敌退后几天,积劳成病而死。可以说一家都是为清朝而死。他的诸位弟弟同在军中,但承担职责方面曾国藩总是督促他们抢在前面,论功劳时则让他们排在后面。曾国藩深切地感到在获取功名的时候,也是灾难开始的时候,常因为地位比众人高,权力比众人大,怀疑这么大的名誉会有不祥的恐惧之忧。所以遇到非常隆重的知遇之恩,更是把功劳恭敬地与人分享。
曾国藩立身平常实在,不追求标新立异。严格遵守而且坚持长久的一是“不骗人”,二是“不晚起”。向朝廷上呈的奏折报告,同僚属下的咨文信件,亲友的来信,从来没有欺骗掩饰的。即使是外面的巡抚,远方的人,内部控制的降将,交往都是开诚布公,言辞实在。无论在军队还是在官场,曾国藩从没有过一丝懈怠。即使刮风下雨,患病忧郁的时候,一般都是鸡叫时就起床,夜里才安歇,数十年如一日。晚年不吃珍贵的药,没有卧床的习惯。以前在两江总督任上,商讨研究文书,条理清晰缜密。没有一份章程不是他亲自制订的,批文都是他亲自圈点的。只是偶尔患心脏病的时候,不能多见幕僚部属。
再任两江总督、坐镇东南后,自己说稍微休息就会怠懈安逸,负疚感越来越重。公余时间无客不见,见面就全面广泛地咨询并听取建议,殷勤克尽职守。对于同僚部属的贤能与否,事情的原因,没有一件不默识在心中,人们都佩服他老年学习思考的勤奋。
曾国藩做事有恒,尤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他曾对好友刘蓉说:“所至龃龉,百不遂志。今计日且死矣,君他日志墓,如不为我一鸣此屈,泉下不瞑目也。”悲观心情,不仅由战场上的挫折、困难造成(困滞祁门时曾国藩曾备好遗嘱:“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余太直,岂能办此滔天之贼。即前次屡有克捷,已为侥幸,出于非望矣。尔等长大之后,切不可涉历兵间,此事难于见功,易于造孽,尤易于贻万世口实。余久处行间,日日如坐针毡。”)那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悲观则来自其行为取向与末代王朝体制、风气、惯例的冲突,冲突虽有限,却足以令其患得患失。
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情况下,曾国藩都是凭借着他过人的意志,以“屡败屡战”的坚忍精神,终于获得了成功。
智慧点评
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话,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气,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欲,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情,需要忍。忍是一种眼光,忍是一种胸怀,忍是一种领悟,忍是一种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种规则的智慧。
No.12男人要有倔强之气
名人导语
一朝开始便永远能够将事业续继下去的人是幸福的。
——赫尔克
本节要点
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曾国藩的“倔强”表现。
故事案例
1.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
人人都想争强,因为都有血气。但遇到碰撞,有人立即脆弱成一滩泥,望天长叹,泪水与鼻涕搅和在一起。曾公终生的信条是:“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
成功是一种较量。曾国藩的个性,就意志方面来讲,是很坚强倔强的。
曾国藩的个性,就其发展来看,与其年龄的增长也大有关系,早年时期,举止行为非常活泼,而且态度乐观,但也不免有点轻浮,大概是和多血质有关。到了京城以后,学习宋时理学,言行举止,都规规矩矩,感情上虽然沉静没有变化,但理智异常丰富,大概和神经质(忧郁质)有点相近。
统率军队之后,意志变得坚强起来,态度沉着冷静,虽然屡次遭到挫败,但仍能本着“屡败屡战”的精神,始终如一地战斗,这一时期的个性,又与胆汁质相似。
到了晚年,经历了许多忧患挫折,对世上的事情,也看得很清楚,因而一举一动都权衡利害,深思熟虑,即使因为过于谨慎小心而受人非难,也在所不惜,这又与粘液质极为相近。一般认为,才子的气质是多血质,学者的气质是忧郁质,豪杰英雄多是胆汁质,依曾国藩的生平来看,也觉得差不多是这样的。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爱好诗文,行为浪漫,自然就是风度翩翩的才子。后来专心研究义理,讲究个人修养,思想谨慎,自然又是一个道貌岸然的学者。曾国藩的个性发展,都是靠勤奋、踏实、观察、学习而实现的。他戒矫揉是真知人生大道理。
人人都想争强,因为都有血气。但遇到碰撞,有人立即脆弱成一滩泥,望天长叹,泪水与鼻涕搅和在一起。曾公终生的信条是:“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曾经豪迈地说过:“故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曾国藩的诗文和军事生涯中都可以看出他意志坚强,并非懦弱之辈。他的诗文,很少有意味平淡之作,而多豪言壮语,雄奇之气溢于笔端,坚强的性格跃然纸上,如他30多岁做京官时作的一首诗:
去年此际赋长征,豪气思屠大海鲸。湖上更邀月饮,天边万岭挟舟行。竟将云梦吞如芥,未信君山铲不平。偏是东皇来去易,又吹草绿满蓬瀛。
就是在写字这件小事上,也可看出曾氏的性格特点。他不喜欢纤弱阴柔的字,而喜欢强劲阳刚的字。他说:“杜陵言‘书贵瘦硬’,乃千古不刊之论。”字体硬而瘦,正是阳刚风格的一种表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写字虽是小事,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有些善于识才的人权凭一个人的字,就可看出一个大概。
咸丰元年四月二十六日(1851年5月26日),曾国藩在连上4篇奏折,备受皇上嘉许之后,又上《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这是一篇那个时代的铮铮直言、掷地有声的好文章。文章在对咸丰帝歌功颂德一番之后,十分尖锐地指出了咸丰帝可能出现的自矜才智、拒谏饰非的卑劣心态,以及朝廷可能面临的严峻政治形势。
在“伴君如伴虎”的时代,上这种捋虎须的奏折,实在是耿直得可以,坚强得可以。这篇奏折被以“求言”装饰门面的咸丰帝披览后,龙颜震怒,“摔其折于地”,并且“召见军机大臣,欲罪之”,幸有曾氏的恩师季芝昌等人求情。季说:“此臣门生,素愚戆,惟皇上宽而宥之。”咸丰帝才稍稍息怒。
在军事上,与太平天国作战的初期,屡战屡败,多次濒临绝境,用曾氏自己的话说是“屡败屡战”,他以其坚强的意志,顽强的作风,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险滩,顽强地缠住对手不放,最后竞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蔡锷说,曾国藩“出身词林,于兵事一端,素未梦见,而其所供之役,所毕之功,比之古今名将,毫不逊色”,做到了“武功灿烂,泽被海内”,毛泽东在早年也佩服曾,说:“余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之役而完美无缺。使今人易其位,其能如此乎?”曾氏以一书生带兵,取得辉煌的成就,其刚强的性格、坚强的意志,起了很大的作用。
2.曾国藩的“倔强”表现
下面细细体味一下曾国藩的“倔强”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曾国藩无时无处不在强调这内经中的明强大法,同治二年(1863)七月一日,在给他弟弟曾国荃的信中写道:
强字本是美德,我以前寄给你的信也讲“明强”二字断不可少。但是强字必须从明字做出,然后始终不屈不挠。如果对事情全不了解,一味蛮横,等到别人用正确的道理进行驳斥,并用事情的实际后果来验证,这时再俯首服输,前倨后恭,这就是京师讲的瞎闹。我也并不是不要强,只是因为见闻太少,看事不明不透,所以不敢轻于要强。再者,我们正处在鼎盛的时候,属员在外,气焰嚣张,言语放肆,往往令人难以接近。我们如果一味强劲,不稍稍收敛抑制,那么属员仆从就会不闹出大祸不止。
明强就是敢争,当一种判断确定后,曾国藩从不迁就他人的意见,有主见,敢斗争。
智慧点评
曾国藩提倡自强、倔强,这都是大丈夫立世所必不可缺的。值得引人注意的,则是曾国藩在此自强、倔强的基础上提出了明强的概念。明强的意思,不外乎既要自强,又不能盲目自强;既要超过别人,又要注意一定的条件和场合。
No.13人生就是忍受与等待
名人导语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安格尔
本节要点
忍是一种宽大的胸襟;小不忍则乱大谋。
故事案例
1.忍是一种宽大的胸襟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的最要紧处就是要忍得住,所以忍就是要有一种宽大的胸襟与器量。它以退为进,并以此预示后来的成败,这也就成了弱者与强者的一种区别了。
人生就是忍受与等待。忍受现时痛苦与压抑,等待机缘到来实现理想与目的。
通常暴躁的人难隐忍,性急的人不安于等待,常常由于这种天生的脾气把事情弄糟了。论其原因,天生的脾气难以压抑是一回事,但多少有些不明于世事也是一个方面。常言道:事理通达,心平气和。真正做到这样,在人生不利的时候能忍受、等待、不急不躁,既是明白人,也是追求事业成功的意志力表现,当然也是学会的好脾气。
大凡一个有抱负,有才华的人,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无所作为的时候,总是忍受等待的煎熬。三国时期曹操的死对头刘备,是一个会忍、会等待的人。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到曹操门下栖身,正好,曹操便死死地监视他,刘备心里明白,便也装着胸无大志。曹操给他右将军的官儿,他也喜咪咪接受。没事做他也不找事,就在公馆里种菜园。
关羽、张飞天天急得团团转,笼中鸟,池中鱼,什么时候能脱身呢?刘备叫他们莫急。急则自投罗网,曹操早就准备收拾他们,只是没瞅着下手处。就这样,刘备耐心等待机会,甚至曹操和他面对面饮酒,说“天下英雄就只有你我二人”时,刘备吓得筷子都掉到地上并说他怕打雷。一个大男人连打雷都怕,还能成大事吗?刘备骗过了曹操,忍受,等待,终于得到领兵进攻吕布的任务。从此,便是鸟飞蓝天,龙奔大海了。
所以,在处世中,没有等待就没有成功。
2.小不忍则乱大谋
刘备对曹操的忍受,这一事例本身就有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意义,不过我们刚才只是谈一种人生态度,但小不忍则乱大谋强调的是一种谋略。小不忍则乱大谋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春秋战国时的三位英雄所作所为。一是勾践卧薪尝胆,一是孙膑装疯,再就是范雎装死。
首先是勾践,他忍受屈辱的故事,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忍辱发愤的代名词。作为越国君王,只要利于恢复他已经灭亡的国家,他什么屈辱都能忍受,什么苦都能吃。在这里人不能不为自己同类的意志力惊叹。他心甘情愿地给吴王夫差当奴仆,这或者一般落难英雄能做到,但给生病的吴王尝大便,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尤其是英雄人物,宁死不辱。
人争强好胜也就是争一口气么。给敌人尝大便,将来即便反败为胜,在敌人面前,还有何威风可逞?但勾践似乎不考虑这些,对他来说惟有成功才是实实在在的。
因此,当他骗得吴王的信任,获得自由,回越国后仍能一如既往地忍受吴国强给他与越国的屈辱,他决不因为稍有自由与权力就张狂起来。他甚至让自己睡在柴草上,在屋梁上吊一个猪胆,天天不断地品尝,以此深思人生事业的艰难。也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不到10年工夫他就报仇雪恨了。他成功了,他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故事给历史与后人无穷思考。
再就是孙膑与范雎。孙膑的忍,在于装疯,不惜吃猪粪以蒙哄庞涓,从而躲过大难,逃到齐国,最后打败庞涓,使庞涓自杀身亡。范雎原本是魏国大夫须贾的门客。他和须贾一起出使齐国。齐襄王在接见中发现范雎很有才干,就背地里派人去找范雎劝他留在齐国做事,范雎谢绝了。后来为了这事,须贾怀疑范雎私通齐国,就向魏国丞相魏齐告状,说范雎私通外国。魏齐就将范雎严刑拷打,没气了,魏齐就叫人用破席把范雎裹起来,扔在厕所里。范雎其实只是晕过去了。
夜里醒来,买通看守士兵逃回家,养好伤又改名张禄逃到秦国。他向秦昭襄王献“远交近攻”之计,并当上了秦国丞相。使秦国更加强大,并把魏国作为主要进攻目标。
如果孙膑和范雎遇事不能伸屈也许早就没命了,也就无从说起日后功成名就与报仇雪恨。不过孙膑和范雎的忍与勾践的忍比较起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然而三个人都是一个忍字为谋,无谋即无忍。谋之必要,忍亦不可避免。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这是导致失败的根源,它表现了人的器量窄小。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的最要紧处就是要忍得住,所以忍就是要有一种宽大的胸襟与器量。它以退为进,并以此预示后来的成败,这也就成了弱者与强者的一种区别了。所以忍也绝不意味着只咽气不吐出来。所谓吐出来,如越王勾践等那样,是一种吐法。当然平常人们忍一时之气,则常常要时间和事实来作回答,这也是一种吐法。总之,要做到忍得下,看得透,就要宰相肚里能撑船。
可以讲讲曹操对祢衡的态度,这故事叫“击鼓骂曹”。祢衡骂曹操,以及他所有对曹操的作法,乃至对东汉末年各地军阀的看法,有他的道理,其人品、才能在当时都是第一流的。但曹操面对祢衡放肆的羞辱,为了顾全大局,把所有受到的侮辱都咽下去了,也确实表现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雅量。
当时的情景,两人较劲的起因其实很简单。曹操请祢衡,实际想让他做个军务秘书长,动机挺好。但请人家来曹操不请人家坐,就伤害了祢衡。接着祢衡就挖苦曹操手下无能人,并自夸才能。曹操大权在握,就要祢衡给他击鼓,以此羞辱祢衡,祢衡也不拒绝。击鼓应换新衣,按规定仪式进行,可祢衡只穿随身衣服。尽管这样,祢衡到底是才子,他击了一曲《渔阳三》,让在座的人感动得掉泪。曹操手下的人坚持要祢衡换衣,祢衡却干脆**击鼓,以此辱骂曹操是国贼。
此时一片喊杀声,但曹操很冷静,他容忍了祢衡,他不能因杀一个手无寸铁的祢衡,背上忌才害贤的罪名,使天下人才对他望而却步。如果说这时曹操明智,倒不如说他度量大更难得。他给祢衡派了一个差,去劝说荆州刘表前来投降,并派他手下重要谋士苟或给祢衡送行。这一系列的事情曹操都作得很好。
事实上,无论何种人物为人做事胸襟宽阔都是必要的,所谓容人无量。而对于领袖人物尤其如此。由此,也可以得到一种结论:成大事者尤其要忍。
智慧点评
忍耐是一帖利于所有痛苦的膏药。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逐渐给你带来好处。忍耐可以避免纠纷,使社会变得更加和睦。要是你无法避免,那你的职责就是忍受,如果你命运里注定需要忍受,那么说自己不能忍受就是犯傻。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