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羊皮卷(最新版)

羊皮卷之十 信仰信念卷(1)

羊皮卷(最新版) 阿瑞丝 12383 2024-10-22 02:44

  

  从今往后,我要祈祷,但我只求指点迷津。

  我只求得到指引,指引我获得这些东西的途径。

  帮助我吧!今天,我独自一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上,没有你的双手指引,我将远离通向成功与幸福的道路。

  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物如那孤零零挂在藤上的葡萄。然而您使我与众不同。指引我,帮助我,让我看到前方的路。

  NO.1羊皮卷的内容

  即使没有信仰的人,遇到灾难的时候,不是也呼求神的保佑吗?

  一个人在面临危险、死亡或一些未见过或无法理解的神秘之事时,不曾失声大喊吗?每一个生灵在危险的刹那都会脱口而出的这种强烈的本能是由何而生的呢?

  把你的手在别人眼前出其不意地挥一下,你会发现他的眼睑本能地一眨;在他的膝盖上轻轻一击,他的腿会跳动;在黑暗中吓一个朋友,他会本能地大叫一声“天呀”。

  不管你有没有宗教信仰,这些自然现象谁也无法否认。世上的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具有求助的本能。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本能,这种恩赐呢?

  我们发出的喊声,不是一种祈祷的方式吗?人们无法理解,在一个受自然法则统治的世界里,上苍将这种求救的本能赐于了羊、驴子、小鸟、人类,同时也规定这种求救的声音应被一种超凡的力量听到并作出回应。从今往后,我要祈祷,但是我只求指点迷津。

  我从不求物质的满足。我不祈求有仆人为我送来食物,不求屋舍、金银财宝、爱情、健康、小的胜利、名誉、成功或者幸福。我只求得到指引,指引我获得这些东西的途径,我的祈祷都有回音。

  我所祈求的指引,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但这两种结果不都是一种回音?如果一个孩子问爸爸要面包,面包没有到手,这不也是父亲的答复吗?

  我要祈求指导,以一个推销员的身份来祈祷——万能的主啊,帮助我吧!今天,我独自一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上,没有你的双手指引,我将远离通向成功与幸福的道路。

  我不求金钱或衣衫,甚至不求适合我的能力的机遇,我只求您引导我获得适合机遇的能力。

  您曾经教狮子和雄鹰如何利用牙齿和利爪觅食。求您教给我如何利用言辞谋生,如何借助爱心得以兴旺,使我能成为人中的狮子,商场上的雄鹰。

  帮助我!让我经历挫折和失败后仍能谦恭待人,让我看见胜利的奖赏。

  把别人不能完成的工作交给我,指引我由他们的失败中,撷取成功的种子。让我面对恐惧,好磨炼我的精神。给我勇气嘲笑自己的疑虑和胆怯。

  赐给我足够的时间,好让我达到目标。帮助我珍惜每日如最后一天。

  引导我言出必行,行之有果。让我在流言蜚语中保持缄默。

  鞭策我,让我养成一试再试的习惯。教我使用平衡法则的方法。

  让我保持敏感,得以抓住机会。赐给我耐心,得以集中力量。

  让我养成良好的习惯,戒除不良嗜好。赐给我同情心,同情别人的弱点。让我知道,一切都将过去,却也能计算每日的恩赐。

  让我看出何谓仇恨,使我对它不再陌生。但让我充满爱心,使陌生人变成朋友。

  但这一切祈求都要合乎您的意愿。我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物,如那孤零零挂在藤上的葡萄。然而您使我与众不同。事实上,我必须有一个特别的位置。指引我,帮助我。让我看到前方的路。

  当您把我种下,让我在世界的葡萄园里发芽,让我成为您为我计划的一切。

  帮助我这个谦卑的推销员吧!

  主啊,指引我!

  信仰就是力量

  NO.2信仰是生命之柱

  本节要点:美国的很多任总统都有自己的信仰;信仰可以创造出奇迹;信仰就是力量。

  信仰是个真实的存在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肯塔基州一个清贫的农民家庭,父母是英国移民的后裔。1816年,林肯全家迁至印第安纳州西南部,以开荒种地为生。

  林肯的生母是位虔诚的基督徒,生前常常为林肯祷告。在林肯的印象中,母亲每个主日从教会回来,必然把林肯找来,自己跪着读《圣经》给林肯听。

  母亲生前的一句话使林肯永生难忘:“与其留给子女百顷土地,不如留给子女一本《圣经》,因为《圣经》里有良善,有孝道;有痛改前非的教训;有借着圣灵使内心深处得到净化、使恐惧和焦虑得以平静安慰的力量;有使灰心绝望的人再一次鼓起勇气盼望的能力。”

  林肯之母就是要告诉自己的儿子,时刻信仰上帝,就拥有面对一切的勇气。

  林肯的灵性因此被奠定。即使后来在政治生涯中屡战屡败,他仍然坚持到底,并影响到美国的黑人解放及全国统一,成为美国的政治救主。

  在美国,每一任总统宣誓就职之前,都要手按圣经发誓;在法庭上,每个证人在作证之前,也都要把手放在圣经上宣誓自己在法庭上说的都是真话;出生的时候,到教会中接受洗礼;结婚的时候,在教堂里对着上帝宣誓,他们要证明自己会对伴侣不论生老病死都相扶相助;最后死亡的时候,也要教堂的神甫或牧师来引导自己归去的灵魂。

  可以说,正是信仰,构成了一生中各个重要的时刻。信仰是他们必不可少的支柱。

  据统计,美国43位总统中有39位是基督教教会成员,其余的4位也与教会关系密切。几乎每位美国总统在宣誓就职的典礼上都要手抚《圣经》;在做公开演讲时,他们常会说的一句话是“愿上帝保佑美国”。总统在教堂中都有自己的专座。

  美国许多总统是虔诚的信徒,都常去教堂。自詹姆斯·麦迪逊以来,每位美国总统都会穿过拉法耶特广场前往白宫对面的那座浅黄色圣约翰教堂做礼拜。圣约翰教堂是1816由一群圣公会教士创建的,除了教堂外的牌匾“圣约翰教堂——总统的教堂”外,它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按当时的习俗,教堂的座位是要租赁或是购买的,但教会人员免费为当时的总统麦迪逊提供了一个座位。以后,这个惯例便适用于美国每任总统。历届美国总统都坐在教坛后第9排54号座位上,这个位置最初是由麦迪逊选的,差不多是教堂的中心位置。今天,这个位置的扶手上专门有一块小铜匾,上面标着“总统专座”。

  其他曾被美国总统光临过的教堂也都会很自豪地标出“华盛顿座椅”、“林肯座椅”或是“罗斯福座椅”。尼克松更是张扬地将教堂搬进了白宫,就设立在白宫的东厅。

  林肯总统在南北战争期间,常独自一人悄悄走进圣约翰教堂祈祷。

  伍德罗·威尔逊每顿饭前必先祷告。富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位圣公会的教徒。

  吉米·卡特11岁接受洗礼并开始信教,是虔诚的南方浸礼会信徒,一生读《圣经》、去教堂。他还在华盛顿第一浸礼会教堂担任正式的主日学教师,同妻子一起用西班牙语在白宫家庭祈祷中朗读《圣经》。

  克林顿在任时,曾穿着法兰绒衬衣和牛仔裤,冒着暴风雪去圣约翰教堂参加礼拜仪式。1998年克林顿访华时,他们一家都曾在北京的基督教堂里在翻译的帮助下听牧师传福音。

  布什称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信教者。任总统后,布什仍沿袭以前的传统,每到周末早上8点,只要不外出,都会前往教堂做礼拜。他会像所有前任那样坐在“总统专座”上虔诚地领圣体,听布道。布什每天都要虔诚地诵读《圣经》,在椭圆型办公室里祈祷;即便在戴维营度假期间,也要到当地的小教堂做礼拜。

  虽然上边说的多是美国的例子,但实际在西方,对于上帝的信仰无处不在,人们把上帝当作自己的支柱。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无论是佛教流行的区域,还是信仰真主的穆斯林之地,神对于他们来说,是生命中最值得敬畏的存在。

  说到信仰,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就想起宗教,认为宗教中讲的对神的崇拜才是唯一的信仰。而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也许人们更多承认的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仰。一直以来,我们的党就在宣传这种信仰,力图使它成为全民共同的信仰。其实不论是宗教信仰,还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或者其他的什么信仰,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它们都是给人一个内在的支柱,支持着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向正确的方向迈进。强烈而执着的信仰,使人们在正视现实的不公正、无奈绝望之时仍然能看到希望之光。就像早期的共产党人,虽然现实中有着重重的艰难险阻,甚至有着生死的威胁,但他们至死都相信,自己所梦想的共产主义终究能够实现。这希望是科学所不能解释、不能替代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绝境,人们心中总还能保有一线希望。信仰愈强烈,希望之光就愈亮,它给人的推动力也就愈大。信仰是支撑起生命的柱子。

  信仰有大能

  信仰具有巨大的威力,它可以使一个濒临死地的人,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可以使一个农夫成为总统;也可以使一个乞丐成为亿万富翁。

  一个寒冷的夜晚,一个无家可归的女人在街上茫然游**,她走到一位退休船长的太太——韦伯斯特太太家门口,犹豫了下,终于还是敲响了房门。

  门打开了,出来一个和善的女人,那个女人就是韦伯斯特太太,她看着眼前的这个瘦小的女人,她的体重不会超过100磅,一身的皮包骨,身上的衣服单薄得可怜,在寒冷的夜风中索索发抖,看到这个景象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赶紧把这个女人让进屋里。她说道:“请在这里留一宿吧!这座大房子里只有我一个人。”还倒了杯热茶给她暖身子,收拾了客房,打算安置这位可怜的女人。

  可是,一切刚弄好,就有人敲门了。原来是韦伯斯特太太的女婿正好从纽约来此地度假。这个年轻人的脾气可不好,他发现了这个可怜的无家可归的人,当即咆哮说:“我可不要一个无赖住在家里!”

  他把这女人赶出门去了。她在雨里愣愣地站了几分钟,只好在街上找个遮蔽处。

  她一个人无助地在街上蹒跚,却在结冰的人行道上滑倒,摔得人事不知。她的脊椎受到重伤,引起全身**。连医生都宣告她马上就要死亡了,即使发生奇迹,她活了下来也将终生瘫痪。

  几乎是躺在**等死的女人,打开她的《圣经》,翻开的那一页,她看到了上边的一段话,那是马太福音:“他们带了一位不能行走的人,躺在**来到耶稣眼前……耶稣对他说:‘孩子,平安吧!我已赦免你的罪……站起来——拿着你的床,回家去吧!’于是那人就起身回去了。”

  看到这句话,在她体内产生了一股力量,那是一种真正的信仰的力量,一种治愈的力量,使她“立即可以下床走路”。

  这个女人是谁呢?她叫玛丽·贝克·艾迪,是基督科学教派的创始人。生命对于她,几乎是一连串的病痛、愁苦与悲伤。第一任丈夫在婚后不久即去世。嫁了第二任丈夫,又遭到丈夫遗弃。她只有一个儿子,可是因为贫困交加,不得不在他四岁时,把他送给别人抚养,她失去了与她儿子的一切联系,31年来未曾再见过他。而且她的健康情况很差,所以她对“心灵治疗科学”极感兴趣。原本在这方面她还没有太大的进展,但是那天晚上的经历,引导她发现如何治疗自己还有别人的方法……这是人内心的力量,是一种心理力量,是上帝的力量。

  因为这件事,玛丽创始了一种新宗教:基督科学。而这位女性创立的伟大宗教信仰,现在已流行于全世界。

  玛丽·贝克·艾迪,她的信仰不仅拯救了自己,而且还拯救了其他很多需要帮助的人。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信仰实在是具有巨大的力量的,可以呵护心灵,可以帮助人在人生上找到正确的航标,拥有信仰,你能够得到心灵的力量。

  一个人的思想就是他的世界,一个想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NO.3信仰、信念本不同

  本节要点:信念不同于信仰,但一样对人影响很大;信念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很重要;正确的信念引导胜利;做个信念赢家。

  上一章节我们说到了信仰的巨大力量,但是现代有很多人没有信仰,尤其是在中国,信仰日益荒漠化,这种现象堪忧。不过,还算幸运,人们虽然没有信仰,但还有信念存在。信仰与信念在很多时候被人们混淆了。

  信仰的定义是:一种对某些事情的真实性接受的态度。字典中也提到在神学中,信仰是对某种宗教中真理的信心。在这里我们要将信仰稍微局限在宗教信仰上,也就是对神的信心。而信念,是社会的人对与现实相关联的未知领域的一种思想预期和美好憧憬。信念,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一种重要的意识现象和一种最普遍的思维观念,它是指人类当时具体的认识能力范围与未知世界、彼岸世界的分界线上的知识形态,这就是认识论意义上信念的定义。简而言之,信念就是界于已知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分界线上的知识体系。

  信仰与信念的区别是,信念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随着人类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有可能实现,但信仰基本上完全没有可实现性。

  因为信念具有可实现性,所以它在社会中才更广泛的存在。

  信念既受到已知世界的影响和制约,又是通向未知的精神王国、彼岸世界的一道桥梁。它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现实的向往。

  消极还是积极很重要

  《最伟大的力量》一书的作者马丁·科尔告诉我们:“信念的力量是能引导你走向成功的伟大力量。”

  信念好比航标灯射出的明亮的光芒,在茫无涯际的人生海洋中,牵引着人们走向彼岸。高高举起信念之旗的人一切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相反,信念之旗倒下了,人的精神也就垮了下来,而从来就不曾拥有过信念的人对一切都会畏首畏尾,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抬不起头,挺不起胸,迈不开步,整天浑浑噩噩,迷迷糊糊,看不到光明,因而也感受不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

  信念可以排除恐惧、不安等消极因素的干扰,使我们在积极肯定的心理支配下,产生力量,这种力量能推动我们去思考、去创造、去行动,从而完成我们的使命,实现我们的心愿。面对充满**和多变的世界,面对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信念的人,能坚守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不动摇,从而按自己的心愿,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功和卓越。

  信念生信心。信心可以感染别人,一方面激发别人对你的信心,另一方面使更多的人感染到信心。这样容易赢得他人的好感,具有良好的人缘。而人缘好,机会就多。

  奥格·曼狄诺说:“人生的法则就是信念的法则。”“请相信这一巨大财富吧!这样,这一巨大的财富将会属于你。”

  在普通人看来不可能的事,如果当事人能从潜在意识去认为“可能”,也就是相信可能做到的话,事情就会按照那个人的信念,而从潜意识中流出极大的力量来。这时,即使表面看来不可能的事,也可以完成。

  工作也一样,没资本没什么关系。在不景气中奔波而能渐渐露出头角,并得到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那是因为他能够不管别人说“那不可能”,而抱着“我一定要把那件事完成给你看”的信念。

  与许多在各种职业中失败过的人谈话后,你能了解无数失败的理由和借口。比如他们会无意中说:“老实说,我原来就不认为它会行得通。”或“我在开始前就感到不安了。”或“事实上,我对这件事情的失败并不觉得太惊奇。”他们大多都采取“我暂且试试看,但我想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态度,结果最后导致了失败。“不相信”是消极的力量。

  当你心里不以为然或怀疑时,就会想出各种理由来支持你的不相信。

  怀疑、不相信是潜意识要失败的倾向,以及不是很想成功,都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我们应当相信必能成功。

  拿破仑·希尔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 20世纪30年代,棒球运动联合会表现得非常出色,这一现象在得克萨斯运动联合会中尤为明显。圣·安东尼奥队原本是一支强队,但是在一次联赛中却屡屡败北,在21场比赛中,他们输了18场。

  于是,投手责怪捕手,捕手埋怨第一垒球手,第一垒球手又责怪游击手。结果是,大家都在互相埋怨,整个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有一天,这个实力很强却又屡屡战败的棒球队和实力弱的达拉斯队相遇了。在经过一下午的比赛后,达拉斯队以1:0得胜。

  圣·安东尼奥队的经纪人——乔希·欧瑞利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

  他非常清楚这个队所具有的实力。他认为他们屡屡战败的原因是由于没有正确的思想态度,总之,他们受了悲观、消极思想的影响。于是欧瑞利开始寻找治这种“病”的良药。在达拉斯有一个叫斯洛特的人,盛传他有特异功能,可以治好很多病。于是,欧瑞利制定了一个计划。

  当第二轮比赛还有1个小时就要开始的时候,欧瑞利采取了行动。

  他兴奋激动地冲进了俱乐部会所,说:“伙计们,我想出了解决我们问题的办法,不要再担心了,把你们最好的两个球棒给我,我会在比赛开始之前赶回来。今天的比赛我们一定能赢,我们一定能拿到那面奖旗。”他从队员那里拿走了两个最好的球棒,然后,他将这些球棒放进一个独轮手推车里,离开了俱乐部会所。在离比赛开始还有5分钟的时候,他满脸兴奋地回来了。他高声说:“伙计们,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家不用再担心了。我已经请了斯洛特先生为我们的球棒赐福、祈祷了,他说我们只需走进本垒,猛然一击,我们就能击中。今天的比赛我们一定能赢,奖旗也一定是属于我们的。”

  那么,他的队员的成绩究竟如何呢?请别忘了,这个队早先曾以0:l输了。但是,改变了思想的球队实在让人刮目相看。圣·安东尼奥队前天才击中了一个球,而今天他们的成绩是22点,击中37个球,其中还包括11个全垒打。最后他们还赢得了那面胜利的奖旗。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判断出是什么影响了他们最后的胜利,队员有了必胜的信念,本身的实力再加上信念,焉能不成功!

  做个信念赢家

  有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的父亲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嗜酒如命且毒瘾很深,一次在酒吧里因看一个酒保不顺眼而犯下了杀人罪,被判终身监禁。这两个兄弟,哥哥毒瘾甚重,靠偷窃和勒索为生,后来也因杀人而坐监;而弟弟却既不喝酒也未吸毒,不仅有美满的婚姻,养了3个可爱的孩子,还担任一家大企业的经理。在一次私下访问中,问起造成他们现状的原因,二人的答案竟然相同:“有这样的父亲,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哥哥的理由是:父亲这样,儿子当然也这样,所谓父子遗传;而弟弟的理由是:父亲这样,但我绝对不能这样,我要跟父亲做到不一样。因为两人的信念截然不同,所以最后的结果也大不相同。

  有两位智利的老太太,都已经是祖母级的人物了,她们对于飞行有一种渴望,结果在今年3月10日成功飞跃安第斯山脉。

  9日,智利国防部长米歇尔·巴切莱特特意为这两名勇攀高峰的老年女性飞行员主持了起飞仪式。而后,她们进行了第一次飞行尝试。

  但由于天气恶劣,她们在飞行3小时后不得不放弃,并在圣地亚哥附近的一个小机场降落。10日,她们再度驾机升空,成功地飞跃安第斯山脉。

  这两名祖母级飞行员一位是64岁的智利社会学家玛丽亚·埃利亚娜·克里斯滕,另外一位是在智利定居的63岁德国飞行讲师马德琳·杜邦。

  一般的人,到了她们这个年纪,认为一生差不多也要到头了,很多都已经整天喊着有毛病,哪里也不想去了,而她们认为一个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怎么个想法。于是,她们在这样的高龄之际还在天空中尝试飞行,拥有无限活力。还有一位老太太,在70岁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25年里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其中几座还是世界上有名的。她还以95岁高龄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了攀登此山的年龄最高纪录。她就是著名的胡达·克鲁斯老太太。

  从这些人的身上,我们可以明白,影响我们一切成败的绝不是什么环境和遭遇之类,而是我们抱持什么样的信念。抱持着消极的信念,一生都不会有什么成就;而抱持着积极的人生信念,这一生才能精彩度过。

  一个有信念者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NO.4信念是强大的力量

  本节要点:信念如同一粒种子,种子的力量是巨大的;信念,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种植下信念的种子

  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

  日本已故著名“荷花博士”大贺一郎先生,曾经在日本千叶县的古墓中发现了一颗古莲子,那是两千年前的东西了。谁都不会以为这样的东西还有生命,但是古莲子经过博士的精心培育,竟然发芽、开花,结出了丰硕的子实,这简直是个奇迹,生命的信念始终存在,所以即使相隔了两千年,古莲花也依然能在今天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这种莲被命名为“大贺莲”。

  无独有偶,这样的事情在其他地方也发生过。伦敦在新建的过程中,为了开辟新的街道,拆除了许多陈旧的楼房。但是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新路久久没有开工,旧楼房的地基晾在那里,日晒雨淋。有一天,一群自然科学家碰巧经过这里,他们马上停住了脚步,各个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因为他们发现,在这一片多年来未见天日的地基上,竟长出了一片野花野草。而那些花草却是在英国从来没有见过的品种,它们是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国家的花草。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些被拆除的楼房,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还是在罗马人沿着泰晤士河进攻英国时建造的,那些花草的种籽就是那个时候被带到了这里。它们被压在沉重的石头砖瓦之下,一年又一年,几乎已经完全丧失了生存的机会。但是,一旦它们见到了阳光,就立即恢复了勃勃生机,绽开了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小小的种子真令人惊叹,即使被埋没数百年,依然蕴藏着生的希望。种子的力量,足够叫世界上每个人都惊叹。那如果这种力量产生在人类的身上,又该会产生多少作用呢?

  一壶“救命水”

  这是五十多年前发生在大西洋上的一件事。

  “詹姆士”号海轮已经连续航行了十几天,再需半天时间,就将到达目的地。

  大副杰克逊也乐滋滋的,马上就可以见到妻子和儿子了。想到这里,杰克逊兴奋地捧起挂在胸前的水壶,“咕咚”“咕咚”喝了两口。他又摸了摸上衣口袋里带给儿子的礼物……就在这时,却发生了谁都不想看到的事情。船舱里冒出股股浓烟!

  惊慌失措的乘客们从船舱里涌向甲板。更糟糕的是,海面上刮起了大风,汹涌的波涛将“詹姆士”号摇来晃去。

  乘客们绝望地四处逃去,有的“扑通”“扑通”跳入水中。有的人被巨浪席卷而去。

  杰克逊跑到船舷旁,解开一只救生艇,从水里救出六个人。而“詹姆士”号升起了一团冲天的火球,随即爆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救生艇被海浪猛烈地推搡着,七个人死死抓住了救生艇,任凭它摇晃、飘**。直到第二天下午,海面上才渐渐风平浪静。七个幸存者极目四望,海天茫茫,他们不知身在何方。

  杰克逊知道,现在还没有脱险,他们面临着更大的危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被人救起。而他们已经没有食物和淡水了。

  现在他们剩下的唯一淡水就是杰克逊胸前的水壶中存储的。而人有七个,在这个茫茫大海中,还不知道要熬多久。杰克逊看了看胸前的水壶,小心地摇了摇,尔后他对大家说:“给我们生命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没有食物,而是没有水。这里只有满满一壶淡水,它是我们生命的最终保障,是救命的水,我们只有到了生理极限的时候,才能动它。”说着,杰克逊从腰间掏出一把左轮手枪,继续道:“或许,我们马上就会口干舌燥,我们都会打这壶水的主意……但女士们、先生们要明白,还远远没到我们的生理极限,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谁要敢动它,我会毙了他!”

  救生艇继续在海面上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第三天早上,太阳一出来就毒辣辣的,中午的时候,大家都被晒得冒了油。爱丽斯夫人突然晕厥过去,大家摇晃着呼唤她,爱丽斯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发出低低的声音“水……水……”

  杰克逊搂着爱丽斯的脖颈,贴近她的耳边,轻声说:“夫人,现在还不是最危险的时候,你还不能动这壶‘救命水’,我相信你现在还能顶得住。”

  一旁的道格拉斯大叫道:“什么?这还没到时候?你是想渴死爱丽斯夫人吗?”说着,道格拉斯就来抢水壶。

  杰克逊迅速放下爱丽斯,从口袋里掏出手枪来,大喝道:“别动!

  你敢过来,我就一枪打死你!”

  道格拉斯被黑洞洞的枪口镇住了,只能不再言语。

  而爱丽斯时而昏过去,时而醒过来。她醒过来的惟一一句话就是:“水……水……”但这丝毫没有打动杰克逊,他握着手枪,护着水壶,也只说一句话:“爱丽斯,再坚持,到需要的时候,我会喂你水的。”

  就这样,大家依然在熬着。

  第四天来临了,海面风平浪静,但太阳越发来劲。爱丽斯已发不出声音,偶尔张合着乌紫干裂的嘴唇,可杰克逊依然不为所动。

  第五天来临了。大家浑身瘫软得像一堆稀泥。

  第六个清晨来临了,杰克逊依然在说:“我们都没到最需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坚持。”

  中午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倒下了,他们像即将渴死的鱼一般,无力地张翕着嘴。杰克逊也一样,已没了动弹的力气。

  就在夜幕降临时,远处突然传来了汽笛声。接着,两道刺目的灯光扫射到救生艇上,救援的海轮终于发现了他们。

  仿佛有一股力量注入到大家的体内,他们终于发出微弱的声音:“救……”而杰克逊嘀咕了一声“上帝啊!”就头一歪昏厥过去。

  道格拉斯,众人中最强壮的拳击手,哆嗦着爬到杰克逊跟前,拽过那只水壶,他想灌个痛快。但他感觉水壶太轻,好像没有水。道格拉斯摇晃着水壶,仍没听见壶里有什么动静。他拧开水壶盖儿,将水壶口朝下,还是没有一滴水……

  救生艇上的人得救了。

  杰克逊醒来时,发现他们都躺在医院里,道格拉斯正望着他。杰克逊朝道格拉斯点点头,道格拉斯还友好的一笑,说:“大副先生,你是否知道,你守着的那个水壶里根本没有一滴水。”

  杰克逊笑着说:“我早就知道里面没有水,但我给你们虚构了一个希望。有了这个希望,你们就会不断地对自己说:‘我总会喝到那壶水的,我能坚持住。’你们自始至终没有喝到水,但你们的心灵被水滋润了。如果你们知道水壶里没有水,你们会觉得没了生存的希望,你们会被绝望打败,生命也会在心灵死亡后消失。”

  你瞧,只是一个虚构的希望,但是只要人们相信了,这种信念足以拯救自己的生命。信念的种子,它的力量是多么惊人呀!

  有一个旅人,他在沙漠里迷了路,现在在他的身上,只剩下一个苹果,要走出沙漠还不知需要多长时间呢。但是他还有一个苹果,这个苹果就支持着他,茫茫的沙海啊!他在其中一点一点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烧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他的面孔,口渴似炙。

  但是他始终没有吃那个苹果,一连在大沙漠里跋涉了两天,他终于走出了沙漠,而这个时候,那个苹果已经干巴得没有丝毫水分了。

  一个苹果当然无法拯救他,拯救他的是他的信念。一个苹果,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那个生存的信念已经如同一粒种子,在他的心底生根发芽,最终领着他走出了“绝境”。

  把信念化为强大的动力

  通过前面的内容,我们知道了信念对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当然其产生的影响,也分为正面的和负面的,我们所需要的是正确的信念所产生的正面的效果。

  《信仰的力量》一书的作者路易士·宾斯托克把信念分成三个等级:游移的、肯定的以及强烈的。

  游移的信念十分不稳定,即使相信也往往只是一时性的,很容易便会倒向另一边。打个比方,如果信念是一张桌子,行动是桌子上放置的沉重的物品,游移的信念是这张桌子的桌腿,它很不牢靠,摇摇晃晃的,一不小心就会把放置在上边的东西摔毁。

  而肯定的信念,这是一张大桌子,可以放置的东西更多,但是桌面大不代表就结实。一旦产生怀疑,桌子一样晃**得厉害。

  第三级是强烈的信念,这乃是信念的极致,其表现为对一个念头抱着近乎至死方休的强烈程度。这就相当于一个十分结实的桌子,不论你放多少东西在上边,它依然稳稳当当。当一个人拥有强烈的信念时,坚信而不动摇。这种人对于所持的信念没有一丝的怀疑,其强烈程度几乎到了冥顽不化的地步。

  譬如说,有些偏执狂就只相信他们所信的神才是世界上惟一的真神,若有人敢怀疑,他们不惜生命也要维护这个信念。这类的狂热信念往往使狂热分子自封为救世主,在神圣的名义下行其残害他人的意图。有一个名叫吉姆·琼斯的疯子,在圭亚那用剧烈毒药诱骗数百名“人民庙堂”的信徒集体自杀,造成举世震惊的大新闻,这是一个反面例子。

  当然,强烈的信念并不只限于狂热分子才有,任何一个对于某种思想、信仰、主义愿意奉献牺牲的人也都具有这样的行动。一个人成天在想,若是有一天能拥有一台奔驰该多好,这可能是个游移的信念。

  可是他若千方百计地赚钱,把自己每一分能节省下来的钱都用在买奔驰上,他就有可能拥有一台自己的跑车了,没有强烈的信念是不可能成功的。肯定的信念跟强烈的信念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有行动的意愿。

  事实上一个有强烈信念的人对于所相信的必然很执著。为了达成这个信念,他们不怕被人三番两次地拒绝,也不怕被人讥笑是个傻瓜。

  信念强大的推动力,能够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动力。据专家研究指出,如果把正确的信念提升到强烈的地步,人的成功几率会更高。

  戴尔电脑公司,《财富》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它占前一百位,戴尔公司的企业宗旨就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他们尤其要求员工们有强烈的信念,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松下电子,在《财富》全球500强中占前50位。他们的经营理念是“如果你只是个做拉面的,也要做出比别处更鲜美的拉面。”

  其他还有好多公司企业,都要求员工培养强烈的企图心,培养强烈的信念,“只有不相信,没有不可能”,让信念推动一切。

  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

  ——爱因斯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