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凡尔纳科幻经典(全九册)

第二十章 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海平线上有点儿亮光

  

  第二天,3月6日,塞尔瓦达克上尉不再去管伊萨克·哈卡布特相不相信他所说的话,反正他已下令“汉莎”号驶入谢里夫港。不过,以色列人哈卡布特倒也不介意,因为单桅三角帆船的这次航行等于救了他的货物。他很希望偷偷地收买双桅纵帆式帆船上的两三名水手,以便驶往阿尔及尔或者那边海岸的其他什么港口。

  眼看冬季将近,动手建房迫在眉睫。好在这帮人身强体壮,浑身是劲,干起活来又好又快。他们很容易适应环境,空气稀薄也不以为然,尽管呼吸比较急促,但是他们甚至都没有感觉出来。

  西班牙人和俄国人便甩开膀子干了起来。他们先着手打扫哨所石屋,那儿将是他们共同居住的地方。西班牙人就住在那儿,而俄国人则住在双桅纵帆式帆船上,哈卡布特住在他那条单桅三角帆船上。

  但是,无论是船只还是石屋都只能是临时的住所,必须在冬季来临之前,找到更加安全的、能够保持较高温度的住所,以抵挡住宇宙空间的酷寒。

  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在地下深挖洞穴,地下深洞可以为古尔比岛上的居民们提供一个能够过冬的庇护所。当“加利亚”表面覆盖着不散热的物质——厚厚的冰雪时,大家便希望这些洞穴的内部温度能够维持在一个可以御寒的温度之上。塞尔瓦达克上尉和他的同伴们将在这儿过一种真正的穴居人的生活,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自己是无法选择的。

  他们还是很幸运的,不像在南北两极的探险家或捕鲸人那样条件艰苦。探险家或捕鲸人常常脚下无坚实土地供其站立。他们生活在冰海上面,无法在地底下挖一个避难所,以抵御严寒。他们或者住在船上,或者用木头或冰雪搭建住所。不管怎么说,他们条件极差,难以抵御急速下降的温度。

  在“加利亚”上,土地是坚实的,他们甚至能为自己在地下几百米深处挖出一个住所来,所以,“加利亚”人坚信自己能够抵御得住这种气温骤降的威胁。

  挖掘工作立即开始了。大家知道,铁锹、铁镐、鹤嘴锄及其他各种工具,古尔比岛应有尽有,在工头本-佐夫的率领下,西班牙懒汉和俄国水手们便兴冲冲地干了起来。

  可是,有一个大麻烦在等待着这些干活的人和塞尔瓦达克这位工程师。

  他们选择的挖掘地点位于哨所右边的一个小山包。头一天,清土工作倒挺顺利,但是,当挖到八英尺深的时候,他们碰上了非常坚硬的地层,他们的工具怎么也挖不动了。

  赫克托尔·塞尔瓦达克和蒂马塞夫伯爵得到本-佐夫的汇报,急忙来到工地,发现这个地层上的物质从未见过,它既像是“加利亚”海岸的那种物质,又像海底深处的物质。很显然,“加利亚”地下的地质结构也是由这种物质构成的。因此,没什么办法可以继续往深处挖了。看来普通的火药无法炸毁这种地层结构,因为它比花岗岩还要坚硬,毫无疑问,必须使用硝化甘油炸药才能解决问题。

  “见鬼!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矿物呀?”塞尔瓦达克上尉大声嚷道,“我们古老的地球上怎么会有这么一块由这种物质构成的土地呢?我们连它的名称都说不上来。”

  “这真是无法解释了,”蒂马塞夫伯爵回应道,“可是,如果我们无法继续在这块土层上挖掘下去建好住所的话,那我们很快便会死去的。”

  的确,如果那张字条提供的数据正确的话,如果“加利亚”离太阳的距离渐行渐远的话,按照力学的原理,“加利亚”现在应该离太阳大约有一亿法里,这个距离相当于地球的远日点到太阳的三倍。不难想象,太阳的热和光因此就会大幅度地减少。事实上,由于“加利亚”的自转轴与其轨道面呈九十度的夹角,而古尔比岛位于纬度零度上,因此,它一直能够获得太阳放射出来的光和热。在这种情况下,古尔比岛的夏天是长年的,但是,由于它远离了太阳,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没有了,所以它的气温将会一直下降下去。岩石间已经开始结冰了,小尼娜倒是十分开心,但是,大海很快便会全部封冻。

  因此,严寒随后会超过零下六十摄氏度,如果没有一个可御寒的住所,那么死亡很快就会到来。不过,此时此刻,气温仍保持在平均零下六摄氏度左右,虽然哨所中的那个炉子木柴倒是烧了不少,但只能供给少许热力。因此,生火取暖是靠不住的,必须寻找另一处可躲避严寒的住处才行,因为不久之后,就会看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也许还有燃料酒精——都会凝固住。

  至于“多布里纳”号和“汉莎”号这两条船,它们也都无法为大家避寒,所以住在船上一点儿用也没有。再者,谁知道呢,这两条船在大量的冰块包围它们时,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如果塞尔瓦达克上尉、蒂马塞夫伯爵、普罗科普二副意志薄弱的话,那么他们现在肯定是垂头丧气、一蹶不振的了。说实在的,他们也未曾想到极端坚硬的地层让他们无法继续挖下去。

  这时候,处境愈发地艰难了。太阳表面的面积因为距离远的缘故而变得越来越小了。当它经过天顶时,它的直射仍然或多或少地送来一些热量,但是,到了夜晚,严寒已经让人浑身发冷,颤抖个不停。

  塞尔瓦达克上尉和蒂马塞夫伯爵分别跨上“和风”与“烘饼”,巡视了全岛,以寻找某个可以居住的避难所。两匹骏马蹄下生风,像长了翅膀似的飞越过一个个障碍物。但毫无结果,他们在好几处进行了探测,有的地方在地下只有几英寸的位置便碰到了坚硬土层。没办法,只好放弃穴居这个念头了。

  既然无法穴居,那么便决定让“加利亚”人住在哨所里,这么一来,也照样可以抵御严寒。因此,他们决定将岛上的干木头或湿木头全部聚拢在一起,并且将草原上遍布的树木也全部砍倒备用。说干就干,砍树的活儿便立即开始了。

  然而,塞尔瓦达克上尉和同伴们都很清楚,这办法并不能解决多大的问题。木柴烧得太多太快,不久便要告罄。塞尔瓦达克上尉忧心忡忡,心急如焚,只是没有表现出来,他只是在岛上满世界寻找着,口中不停地重复着:“有什么主意?什么主意?”

  有一天,他冲着本-佐夫问道:“见鬼!你就没一个主意?”

  “没有,上尉!”勤务兵本-佐夫回答道。然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啊!如果我们一直待在蒙马尔特的话,该多好啊,那儿的采石场又多又好!”

  “蠢货!”塞尔瓦达克上尉训斥道,“如果我们在蒙马尔特的话,我还要你那采石场干什么!”

  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想不出任何办法来对付那令人谈之色变的严寒时,大自然却向他们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场所。情况是这样的:

  3月10日,普罗科普二副和塞尔瓦达克上尉对岛屿的西南端进行探测。他俩一边走一边聊未来那些可怕的严寒。他俩聊得很起劲儿,因为他俩各说各的,都弄不清如何才能预防这些危险情况的发生。一个不死心,一定要找到一处根本就找不到的住所,另一个则想入非非,要在已经住下的住所内安装一件新式的取暖炉具。普罗科普二副主张后一种办法,并且津津乐道地讲述自己的观点,不过,说着说着便突然停下不说了。正在这时候,他向南边望去,只见他用手揉了揉眼睛,以便看得更清楚一些,然后,又极其专注地看。

  “不,我没看错,”他大声嚷道,“我确实看到那边有一个亮光!”

  “一个亮光?”

  “没错,就在那个方向!”

  “啊,真的!”塞尔瓦达克上尉回应道,他也隐约看到了二副所指的那个亮点。

  果真如此,毋庸置疑。南边海平线上确实出现了一个亮点,而且还非常亮,尤其天越来越黑时,它显得更加明亮。

  “是不是一条船呀?”塞尔瓦达克上尉问道。

  “那除非是一条着了火的船,”普罗科普二副回答道,“因为距离这么远,地势又这么高,船桅杆上的灯根本就看不到!”

  “另外,”塞尔瓦达克上尉也补充道,“这火光也不移动,如同夜雾中开始出现的某种反射光。”

  他俩又专注地观望了一会儿。突然间,塞尔瓦达克上尉想起来了。

  “火山!”他大叫一声,“就是‘多布里纳’号绕过去的那座火山!”

  于是,主意便应运而生。

  “普罗科普二副,那就是我们要找的住处呀,”塞尔瓦达克上尉又说道,“那儿可是大自然向我们提供的不用烧柴取暖的好住处呀!没错,这火山喷发出来的炽热无尽的岩浆可以满足我们全部的需要了。啊,二副,老天爷没有撇下我们啊,好啊!明天,我们就必须跑去那儿,跑到那个海岸看看。为了能够找到活路,如果有必要,我们可以下到‘加利亚’的地层深处去。”

  当塞尔瓦达克上尉如此兴奋、如此信心满满地说着时,普罗科普二副也在想法搜索自己的记忆。首先,他觉得火山在这个方位的存在是肯定无疑的。他想起来了,当“多布里纳”号沿着“加利亚”海的南海岸航行时,在船的周围,有一座长长的海岬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迫使他们北上,直到奥兰以前的纬度上。船在那儿不得不绕过一座岩石结构的高山,而山的顶端冒着浓烟。随后,便有火焰和岩浆喷薄而出,而现在映红南边海平线和夜空云朵的,正是那喷发的火山。

  “您说得对,上尉,”普罗科普二副说,“没错,那就是火山,我们明天就去探测它!”

  赫克托尔·塞尔瓦达克和普罗科普二副飞快地返回古尔比岛,向蒂马塞夫伯爵先单独做了汇报。

  “我陪你们一起去,”伯爵说道,“‘多布里纳’号供你们调用。”

  “我觉得,”普罗科普二副说,“双桅纵帆式帆船可以留在谢里夫港,只用上面的蒸汽小艇就足够了,因为天气这么好,顶多也就是八法里而已,不必兴师动众。”

  “那就听你们的吧,普罗科普。”蒂马塞夫伯爵允诺道。

  “多布里纳”号同许多豪华双桅纵帆式游艇一样,上面备有一条蒸汽小艇,速度极快,其螺旋桨是由奥利奥尔式的强力小锅炉驱动的。普罗科普二副尚未摸清他将停泊的港口是什么样的,所以宁可乘这艘轻便快艇而不选双桅纵帆式帆船,因为小艇可以让他毫无危险地行驶在海岸的所有小海湾里。

  第二天,3月11日,蒸汽小艇装满了“多布里纳”号上尚存的十几吨燃煤。之后,上尉、伯爵和二副上了小艇,离开了谢里夫港。这令本-佐夫十分惊讶,因为他对此毫不知情。不过,这么一来,勤务兵在古尔比岛上就拥有了总督的全权。对此,他颇觉自豪。

  古尔比岛与火山所在的海岬相距三十千米,小艇飞驰,不到三个小时便到了目的地。山顶上火光熊熊,大量的岩浆喷薄而出。是不是“加利亚”带来的空气中的氧气最近与火山内部的喷射物熔在了一起,形成如此大的火焰;或者,也可能是这座火山同月球上的火山一样,用不着外界的氧气,而是它自身就存有氧气。

  蒸汽小艇沿着海岸行驶,想找到一个合适的登陆点。寻找了半个小时之后,终于找到一个由乱石形成的小海湾,如果条件允许双桅纵帆式帆船和单桅三角帆船前来停泊的话,这儿倒是一个很好的停泊处。

  小艇靠了岸,众人下了船。在不远处的山那边,从火山口喷出的熔岩沿着山坡进入大海。塞尔瓦达克与他的两个同伴一上岸,立刻感到气温明显地升高了。也许上尉军官的愿望将要实现了。如果他在这巨大的山峦中碰到一个可以居住的山洞的话,那么“加利亚”人就可以逃过威胁着他们的那个最可怕的危险了。

  于是,他们三人便立刻在四处寻找,在围绕着火山的各个方向游走,不时地爬上最陡峭的坡,攀登宽大的石级,如同比利牛斯岩羚羊一样,从一块岩石跳到另一块岩石,身手越来越轻健,脚下踩到的全都是形成六角棱柱形的那种物质。

  皇天不负苦心人。在一座顶端像塔尖一样直冲云霄的大山岩后面,一条狭窄的长廊,或者说是在山里的一侧挖掘出的一条小坑道,呈现在他们的面前。坑道尽头的山腰上出现了一个洞口,他们立刻顺着坑道钻进离海平面约二十米高的那个山洞口。

  塞尔瓦达克上尉和他的两个同伴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漆漆的山洞里匍匐前进,一边摸摸黑暗巷道的两壁,一边敲敲地面,看看土地是否凹陷。他们听得见越来越响的轰鸣声,知道离火山口可能不远了。他们最担心的是突然间碰上前方的石壁,阻断了他们的去路。

  不过,塞尔瓦达克上尉满怀信心,并以此鼓励蒂马塞夫伯爵和普罗科普二副。

  “往前走,往前走!”他喊叫道,“在特殊的环境中,必须使用特殊的手段。火山在喷发,离火山口不远了,大自然向我们提供了燃料。太好了,取暖无须花钱!”

  洞中的温度至少在十五摄氏度。当探测者们手扶着弯弯曲曲的巷道的石壁时,感到热乎乎的。似乎这种构成此山的岩石物质具有导热的功能,如同金属一样。

  “你们看清楚了吧,”赫克托尔·塞尔瓦达克重复地说道,“这里面确实像是一个真正的导热管。”

  最后,终于有一束强光照亮了黑暗的洞口,一个宽大的洞穴出现了,洞里明亮无比。里面的温度很高,但人是可以承受的。

  在这厚厚的山体洞穴里,这光亮和温度是怎么来的?很简单,就是这些熔岩流下来,在海上冲出一个宽大的洞口。它就像凡特岛[64]上那个著名的洞穴,被尼亚加拉瀑布[65]的雨帘遮挡着。只不过这里不是雨帘,而是火帘遮挡在洞穴那宽大的海湾前面。

  “啊,真是谢天谢地!”塞尔瓦达克上尉大声地在呼唤,“我没想到会找到这么一个好地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