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东方光芒

16.跃出华彩

东方光芒 何建明,朱子峡 5551 2024-10-22 03:01

  

  正当集资风波闹到中央还没完全消停,偏又冒出另一档子麻烦事来。

  这档子麻烦事和刚刚开工修建的第一条路有关。

  第一条路叫莞长路,起于莞城止于长安镇,途经大岭山镇。

  按理说这条路在外人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可稍一打听,问题就来了,因为那个大岭山镇偏偏是欧阳德的家乡。于是乎,欧阳德“拘私舞弊、以权谋私”之类的话就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老百姓本来就对集资一事抱有一肚子怨气,一看原来是市里的大领导为了自己的家乡做贡献,这能不让人愤怒吗?愤怒中的老百姓一呼百应:告他去!于是便也有了本章开头郑锦滔市长被梁灵光省长叫去问话的那一幕。

  梁灵光是一位华侨,上世纪30年代就回到中国投身中国的革命大潮,为中国解放和建设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1983年出任广东省省长,这也是建国以来中国第一个海外归侨当省长。梁省长尽管是个老革命,但他思想十分解放,做事有胆有识,身上也有股敢为人先的开拓劲儿,对东莞的发展历来大力支持。所以郑锦滔感觉省长一定也能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做法。

  那天,在梁灵光的办公室里,郑锦滔一五一十地向省长汇报起事情的来龙去脉:“省长,修这条路不关欧阳德的事,是我定的。其实,一开始我们的确没打算先修莞长路,也是想要先修107国道那条路的。但后来我去考察时发现一个问题。”说着,他站起身来,走到省长对面挂有广东省地图的墙前,指着地图向省长比划起来,“省长,您看,这是107国道,如果先修这条路,那么修路时,这条路的交通肯定要受影响,但是这条路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莞城、厚街、虎门、长安这些地方去深圳都必须经过这条路,是唯一的一条路,而且这些地方去深圳的车最多。车一多,我们再修路,那么,这条路就很容易被堵死,这样外商的货车就麻烦了,问题就严重了,肯定会影响生产。所以我就琢磨,我们应该先修好莞长路,也就是说,我们先修好另一条通向深圳的路,这样这些地方的车去深圳就多了一条路,不至于出现修建‘107国道时路被完全堵死的可能。后来我把我的这个想法跟我们其他干部以及专家进行交流时,发现他们正好也有这种考虑,所以我们都一致认为应该先修莞长路。后来我又去找省计委商量,省计委也同意了,这样我们就先修了莞长路,再说这条路也不影响107国道……”

  其间,梁灵光一直聚精会神地听着。听完郑锦滔的汇报,他点头表态:“我明白了。你们这么做是没问题的。”

  听省长如此表态,郑锦滔又开始自我批评起来:“我们的工作也有失误。当初修路时我们没把这个想法跟群众好好交流,所以引起他们的误会。上次集资那件事也是这个情况,本身不应该有问题,只是中间执行的人没把情况讲清楚,造成了一些误会。我们以后一定改正。”

  梁灵光语重心长地说:“群众的工作要做好,千万不能大意啊,一定要和群众不断沟通。”

  “好。省长,我知道了,我回去马上开会,把这件事向大家解释清楚,消除他们的误会。”

  临走前,梁灵光拍拍郑锦滔的肩膀说:“你们就放心干吧!省里会支持你们的。”

  回到东莞,郑锦滔立即组织召开全体干部大会,把修这条路的原因又向大家做了详细解释,让基层干部再逐一将这件事向群众解释清楚,把误会消除掉。

  时光一年一年地流走了,这个故事却永久留了下来。“当时我们都不理解市里面为什么先搞大岭山路,感觉是市领导搞本位主义。路开通后我们才发现,市里面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东莞到广州,从莞长路出发比绕到虎门长安走,短了13.5公里。从长远来说,节省多少油量,节省多少时间啊……”一位老东莞人这样告诉笔者。

  种种风波尘埃落定,东莞升为地级市后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大战开始了。

  1988年8月份被调到扩路指挥部的郑焕深告诉笔者:“建第一条路时阻力最大,那时候集资又难,征地又难。但更主要的还是思想阻力问题,这比集资阻力要大得多,因为很多老百姓心里并不很清楚搞好路以后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好处。他们认为你搞那么大的路,是因为领导贪好看显政绩什么的,再听说市里头的领导是大岭山人,心想,这不明摆着是用大家的钱来搞一条路通到他家门口。所以,当时老百姓都以为他有私心。其实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两条路哪一条应该先搞,那肯定是莞长路了,而且我们也觉得这种安排是非常英明的。但是老百姓不了解,尤其虎门那边的老百姓不明白,加上这条路又经过大岭山,很容易引起误会……”

  回忆起当年的修路时光,郑焕深的印象太深刻了:“修建第一条路时,是一边修一边筹款,挺艰难的。这条路大概修了一年多时间,1991年差不多修好了。修之前,走那条路需要一个小时,修完后,也就半个小时。第一条修好后,思想阻力就没什么了,接着就开始修第二条——莞樟路,这条路难度最大,因为这条路比较长,有40公里,拆迁民房比较多,拆迁涉及到莞城、附城、寮步、大朗、黄江、樟木头等镇.寮步是拆迁村民最多的一个镇。当时这些拆迁工作基层做了很多努力,费了很大的劲。没修前的莞樟路,一下雨要过山坳的话,根本就过不去,不下雨开车需要1个多小时,修好后20多分钟就可以了。修得最顺的是第三条路——莞龙路,因为才20多公里,涉及的镇也不多。第四条就是从桥头到凤岗的东深公路,最早是条为东深供水工程而修建的简易公路,1979年开始交回东莞地方管理。前面的4条主干道建好了,这才开始修建107国道路段。107国道这一路段有50多公里长,由中堂到长安。我记得最后一条花了6亿多,是东莞当时的第一条国家一级公路……”

  从1989年初开始修路,到1994年,4条主干道和13条联网公路才全部全线贯通。不要小看这几条路,这可是东莞交通的大动脉,也让东莞的城市建设上了一层楼。所以,很多人都说,东莞路网的正式完善.还是从4条主干道修成才开始算。1995年,东莞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到92.9公里,而全国平均公路密度仅为11.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东莞公路建设居全国领先地位。

  4条主干道总路程约450公里,13条联网公路大概有260公里。这些道路贯通后,东莞的经济开始腾飞起来。当时仅东深路沿线,就吸引了投资超过300亿元。修路后,原来的企业也纷纷追加投资,当时在广东有一句话“番禺的桥,东莞的路”,指的就是东莞的路好。

  对这喜人景象,欧阳德欣然赋诗一首,题为《大地绘宏图》:

  行车难 改革开放车入关/车速慢 费时间/小货车 大中巴/路窄货柜不能爬/昔日公路 行车难/奋战数年面貌新/桥梁新建一百七/条条公路通村镇/行车难 创业难/知难而进不怕难/高速路 四通八达在人间/全球通 货拒运/集资建路出成果,人民群众是功臣。

  1992年,对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是个让人们难以忘却的年份。这一年的年初,邓小平同志来到湖北、广东、上海考察,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针对姓“社”姓“资”的争论,他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如同一股暖流,一下子温暖了东莞大地,也使得持观望态度的外商们立即行动起来。

  东莞人这时发现,东莞的这一特立独行可真是占尽了便宜,在当时治理整顿的背景下,全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缓建状态,故而当时的水泥钢材价格猛落,东莞此时不但捡了个成本低的便宜,一公里的公路成本仅400万元左右,同时还救活了自己的一些水泥厂,看到东莞的基础建设响起凯旋之歌时,中山、南海等城市过来一瞧,纷纷发出“东莞超前”的感叹,当他们也回去跟进时,此时的成本已翻上了一番,800万元建一公里都打不住。

  不仅如此,此时的东莞更是抢足天时,成了纷纷进来的外商们的首选之地。在这么一个明朗化的喜人形势下,“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无路不富”这句话的效应在东莞也变得立竿见影。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差,东莞一个龙腾,一下子跃到了“四小虎”之首。

  这一跃,跃得漂亮,跃得奇丽,跃出了东莞改革开放史上的又一个华彩!

  在此有必要强调的是,虽然东莞在改革发展征途中,一直是解放思想,开拓实践,每一步都走得超前,但历届领导班子都把握住最根本的一点:东莞哪怕穷,哪怕被人讥笑,但一定要打基础,办实业,走正道,绝对不能走投机倒把那些歪路。事实上,八九十年代也是一个改革方向不明、容易迷路的年代,地方政府自主权限很大,有些城市为了快速致富,做了一些极端的事,比如走私。那么,如何既不受“左”的干扰,又不受“右”的影响,如何在复杂的形势下“杀出一条血路”,东莞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比如在做加工贸易的原材料和产成品进出关时,东莞都是自己派人检验过再交给海关检查,防止走私,以免授人以柄,让中央放心。再比如,南巡讲话后,有些城市从谨慎观望一下子变得冒险激进,像惠阳淡水、海南岛、广西北海等地都大规模发展房地产,当有人提议东莞如此时,东莞领导立马判断出这种搞法绝对会出问题,东莞一定要严格控制房地产。

  该慎重的一定要慎重,该超前的一定要超前。这便是东莞的行事风格。上世纪90年代初,高尔夫在中国还极为罕见,很多省连一个高尔夫球场都没有,北京也只有一个。那年头哪个城市有胆识建奢侈的高尔夫球场?东莞就有! 自1990年起,这个尚未脱净农村泥土气的东莞一下子建起了5个高尔夫球场。

  其实,建高尔夫球场只是东莞建设现代化城市构想的一个动作而已。1992年8月,在东莞建设地级市后的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上,东莞就提出了“按现代化城市格局建设东莞”的战略构想。无疑,这是东莞改革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标志着东莞的工业化转向城市化。欧阳德在会上**满怀地指出:“东莞首先农村工业化,才能改变落后面貌。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由城市化的带动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在继续进行农村工业化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提升城市化的水平……”

  如何按照现代化城市格局来建设东莞?欧阳德强调不能再像以往的方式乱建,必须要用长远眼光进行专业规划,而且得上规模上档次。为此,东莞还特地请来5家规划设计院,对东莞的城市建设进行了长远的全面规划和设计。当时市领导和专家们研究后,觉得在老城上改造不可取,应该另辟新城,于是便特意留下了如今新城市中心的一大块地,4.3平方公里。光新城市中心的规划就搞了半年,同时还花了6亿多搞好了新城的基础设施,将电缆电线、下水道、煤气管道等六大硬件全部埋进了地下。这为东莞后来的新城建设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可以想见的是,“南巡讲话”后,东莞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而经济的高速运转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原有道路很快又满足不了新的需求。特别是莞惠路等4条主干道,由于交通量普遍高于设计通行能力的两倍以上,常年处于超负荷状态,塞车严重。所以道路改造后不到10年,东莞的公路又饱和了,加上国家改变政策,撤并收费站,于是东莞市政府决定转向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的建设。

  1997年2月21日,东莞自筹资金开始动工建设莞深高速公路第一期,开全国地级市自筹资金建设地方性高速公路先河。

  说起莞深高速,周致纳老副市长满怀感情,他回忆说:“高速公路一般是省交通厅组织实施,因为投资大,工程技术高,一般市里是不独立搞的。因此,莞深高速是地级市自己搞的第一条高速。这条路当时主要是为东莞打造制造业名城而修的。从1998年开始搞的,2000年通车。这条路的开通给东莞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比如去香港,走莞深高速要比以前走广深高速近16公里。走广深要走90公里,走莞深只要74公里。而且走莞深只需35元路费,走广深则要50元,大货车则要将近100元。另外,广深高速基本饱和了,现在平均每天达到仅X兀心车次。莞深高速体现了东莞人的求实精神,体现了东莞人敢为人先的精神,我们投了17个亿,5年可以收回,没有任何风险。修建莞深高速这条路还体现了东莞人的效率,一般情况修这么大工程的路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我们只用了一年半就修成了,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另外我们还大大节省了建设费,比如广深高速一公里建设费要1个亿,而莞深高速一公里的建设费则是4000万。”

  接着,东莞又相继建成了龙林高速、常虎高速,同时,龙大高速、惠常高速、沿江高速、博深高速等新一轮的建设**正在进行之中……据统计,2002至2005年东莞在路网建设上投人的资金已经超过200亿元。6大主干公路完成后,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759公里,公路密度达111.9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已经实现村村通等级公路,47%镇区(15个)通高速公路,快速路、环城路密布成网,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龙头、国省道为骨架,一级公路通镇区的较便捷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

  东莞公路发展的总目标:到2020年,高速公路连通省会及周围市县,建成以高速公路和高标准一级公路为骨架的开放式、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体系,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6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4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5公里,全市干线公路网的直接经济效益为70.02亿元。

  路,让东莞走出了贫穷,走向了通往天堂的旅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