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西汉孤魂 : 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记

郭沫若:此事日本人已注意到

  

  专家、学者们对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及女尸进行了一个上午的观察之后,于12月7日下午至9日上午,在湖南宾馆会议室围绕女尸是否解剖以及如何解剖的问题,先后展开了四场热烈的辩论。就在这次极其精彩的辩论过去20年之后,仍能从当时拍摄的电影和录音磁带中,听到如下坦诚和见识非凡的声音:

  李亭植:我们写了请示解剖的报告,可能认识不完整,所以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北京医学院和中山医学院等兄弟单位来协助这一工作,共同研究,非常必要。我们初步研究,从颈部到小腹要大打开,但缝线能不能保存几百年是个问题,因此有的同志主张用不锈钢丝或牛皮筋当缝线,要以如何保存好为前提,这就要大家讨论一下为好。

  刘雪桐:我讲三点看法:

  一、解剖是有利还是有弊,还是既有利又有弊?新尸体为了保存是要拿掉肠胃的,古尸已定型,保存不一定非割开不可。虽然割开和氧气、强光接触不利,是否很大不利也不一定,因为已经过防腐及强光照射(拍电影),所以解剖对保存尸体没有影响。

  二、对保存尸体的外形有无影响?如果肌肉很糟,保存几年就会裂开。缝合最好是用丝线,因为几十年来都如此,或用合成纤维,当然也可以丝线与合成纤维共用。里面用脱脂棉填充,用三段或四段埋藏缝合法就可以。

  三、解剖后如何处理?这可以找几个历史长的医学院来考虑。我的意见是:

  甲、固定液不要经常换,用甘油、酒精、福尔马林1∶2∶4比例的混合液,用3%的甲醛、用90%的酒精均可,但用甲醛应优先考虑;乙、用防霉剂或麝香草酚;丙、用有机玻璃密封,以免跑掉空气。

  此外,还要订立定期的保护制度并存放在低温避光的地方。

  张炳常:解剖后,女尸躯壳可能更好一些,开了膛,防腐液接触面更广泛一些。女尸躯壳会不会变形不敢说,因为支架是好的,脏器拿了还要填充棉花、纱布等,这些填充物保存20年没问题,时间更长了就不敢讲,坏了是否可以再换。

  今后保存,还是要浸泡在药液中,不过这里和北方不同,气候潮湿,容易发霉。用有机玻璃固定看行不行,国外有用这个办法的。

  陈以慈:解剖在科学上的问题是很大的。水泡也是个问题,孙中山的尸体是泡坏了,我院存放的尸体泡久了不好解剖,高分子物质不易变,要注入尸体内也可以使它不变,解剖前要做全面检查,看有无注射口,应力争解剖。

  1972年,王鹏程(仪器左侧)、刘里侯(仪器右侧)等人在检查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女尸。(引自《考古新发现》纪录片)

  夏鼐:2000多年前的古尸能保存这样好,我们估计不足。这个工作是空前的。我们这次解剖要从各方面去探讨,不仅要把她死因探明,而且要通过古尸解剖研究,探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防腐上的伟大成就。这个尸体不仅中国注意,外国也注意,我们到阿尔巴尼亚去,放映了《考古新发现》的片子,他们说:“以前听说中国很古老,怎么古老法不知道,看了这个电影才知道很古老。”尸体在考古发掘时经常碰到,但遇到保存这样好的还是第一次,木乃伊是放在沙里,让它干了取出来,去掉脏器,缝合后保存,胃、肺等装入罐子另外保存。北欧挪威等地,过去把活人砍死,用泥包围起来放在水里,现在挖出来还是很好的,解剖后胃中还有青菜等食物。古代内脏取出比较容易,新尸有细菌,古尸没有了,不动也可以。原来我是不主张解剖的,但今天看了女尸,又听了大家发言,我认为可以解剖,从考古方面说,一是能保存,二是能增加对古代的知识,如寄生虫等,什么时候开始有,可以考证。从研究方面说,打开来好一些。皮肤不皱和解剖关系不大,主要是看皮肤破裂没有?我们给阿尔巴尼亚修羊皮书,有机化学所主张用高分子,但说会老化,后来认为还是用真丝好。定陵出土的东西用有机物涂了,几年之后,丝织品老化了,碎了。所以缝线还是用真丝好。有些内脏在解剖前是否先照一下,估计可能拿不上手了。

  谭增鲁:孙中山的尸体坏了,这是协和医院搞的,列宁的(尸体)保存了五十年,也有变化,鼻子有些干了,脸也瘦了,绝对不变是不可能的。我是考虑皮肤的韧度如何,为了保险起见,可打小口,取出部分脏器做试验。小口应取在腹部,不要在胸部,以免把骨头搞断了。解剖后,尽可能用福尔马林浸泡为好,容器要好,可考虑从下面进液上面出液。

  郭景光:我们处理过明代尸体,400多年了,韧性很强,很好缝合。可以考虑是正面开刀还是侧面开刀,切口可以用黏合剂粘起来,我们用丝线缝,十几年了没变化。浸泡液混浊了不行。考虑蛋白会不会溶解出来。明尸脏器是泥团样,所以X光片要多照几张,血管淋巴管可注射造影剂后用X光观察一下。

  李振军:马王堆汉墓出来后,国家领导非常重视,王冶秋同志亲自抓,2000多年前的东西,保存这样完整,过去没听说过。凡来长沙的外宾都要求看,特别是日本人,所以很有研究价值。这次请各单位来,冶秋同志亲自主持会议,这对我们是很好的促进。我代表省革委和省委对同志们表示感谢。今天这是一论,还有两论、三论的,这个议题是要不要解剖?是大解还是小解?或是钻探?好处何在?怎么解剖法?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必须一切齐备了再动手,这样把解剖措施想得很完善再动手,要逐项研究落实。搞好了对下一个墓的工作有好处。

  第二次座谈会于8日上午举行。根据到会专家的意见,先由湖南医学院彭隆祥、肖剑秋、吴洁如等分别从解剖学、组织学、X光学、微生物学和化学等方面,对尸体前段研究的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并看了X光片。接着,会议就尸体解剖问题,继续进行讨论。

  王冶秋:如有不同意解剖的,也可提出意见。总理批示要再议一次,是从政治上考虑的。总理对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很关心,每次碰面都问这个事。二、三号墓可以挖,但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搞一个库房,明年七月份建成库房,还要很好总结一下挖一号汉墓的经验教训。

  总理批示后,省委很重视,成立了领导小组。李振军同志挂帅。这是一件大事。要想周到一点,只能做好,不能做坏,搞不好影响很坏、很被动。前提是保存尸体,同时也做些医学研究。日本有两个专家提出要一根或半根尸体的头发做研究,我们没有给。总理对我说:中国人要争口气,自己研究,不让外国人插手,千方百计把工作做好。

  总理几次问棺内水的情况,我说几个单位都做了研究,没有肯定的结论。

  有人造谣说尸体的鼻子坏了,传到了外国,完全是造谣。我这次看只是瘦了一些,但比以前白了些。

  夏鼐:解剖不解剖,哪个有利?一方面是研究,一方面是保存,我想不解剖不一定比解剖好保存,主要是打开了缝的问题,缝位能否保持20年?几十年没有把握。是否内脏取出,头颅不打开,否则不好参观。

  山东鲁王朱檀的尸体还好,他们把它埋了。其实尸体过去历代都有记载,过去没有想到这一方面的问题。医学界能宣传一下,对今后工作有好处。

  我是外行,但是我觉得有些工作还是要做的,比如外表观察要做。没打开前,X光照片再搞一下。我看到第一次的照片就不行,太模糊,当时不知是尸体本身问题,还是照的技术问题。第二次清楚多了。凡不清楚的地方,这次要更好地拍照。要找好的设备,因为这是表示我们国家技术水平问题。有些骨头小的地方看不出,是否再照一下。有些数字要测量,她身长1.54米,腿骨多长?比例如何?可以看出是正常还是病态?头的长度宽度也要知道。为了保存汉代人的各种体质资料是必要的。比如头发,日本要一根或半根进行研究,我们有一大堆都没研究。头发可以切片,有不同的类型,可以做些观察。

  外国人有古代病理学研究,一是研究死的原因,那是法医学上的问题。这个女尸我们也希望知道她死的原因,也可能是什么传染病,但一般的病理病态会有的,如关节炎等,有些痊愈了,但还可以看得到。凡X光能看到的地方都要研究,这样可以使我们知道什么病在什么时候就有了。比如梅毒在明代末年才有,美洲的印第安人原无此病,是欧洲人到美洲后才有的。过去此种病在中国叫广东癌,肺结核也是这样。我们要借此机会都搞一下,积累一些很好的资料。

  血型,A、B、O,按说有机体保存得好还可以找到。当然也不一定找得到。但过了这一段,以后再搞就不行了。

  刘雪桐:关于解剖对尸体保存的关系有三种看法,即解剖对保存有利;解剖对保存没影响;解剖对保存基本上没影响。另外就是全部解剖还是部分解剖。

  根据这个情况,我有几点建议:

  一、解剖前还要收集哪些资料?还有哪些工作要做?要考虑。比如血型就是一个问题,技术措施要跟得上。全部骨骼要拍一下,要给人类学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否则国外那些不友好的人会挑眼。

  这些资料一是科影需要一部分,一是作为资料保存,以便今后研究。我同意有几个内脏,如心、肝、右侧肾,除了拍整体,还要拍断层的,钙化点再拍一下定个位。说明2000年前就有了肺病。

  搞一部分血管造影,这对解剖互不干扰,对于研究医学史有好处。

  二、解剖的目的、提法,估计是否准确?如果事先想的课题太多,将来会落空。可以排一下队,有些东西必须拿到,这要从脏器保存情况、血管位置、组织结构、组织化学和细胞结构等方面考虑问题。

  三、建议用同位素对骨和发进行有关方面研究工作。

  第三次座谈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湖南医学院提出的解剖方案。会前,专家们看了方案。会议开始时,王冶秋提出了这次解剖的一些基本原则。然后展开了讨论。

  王冶秋:湖南医学院的同志提出了解剖方案,希望大家多发表意见,然后进行修改。这次解剖有一个前提:2100年的古尸要完善地保存下去,又要取得一些研究资料。

  彭隆祥:对于方案的制订,汇报一些想法。

  第一个方面:我们印了一个参考文献目录,意图是反映国家的科学水平,但由于占有的资料少,文献收集不全面,恐怕达不到这样的目的,请专家们提出补充。

  第二个方面:解剖方案。共拟了108项,包括了解剖的全过程。

  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

  1.为减少尸体感染,消毒要严格,时间力争不要太长。

  2.除做常规组、化、微生物检查外,可能要做一些大切片。

  3.为了取得完整科学记录,电影与照相要互相配合,需要一部分显微摄影。

  4.需进行体表检查的项目,就我们考虑到的,已全部列进去了,不知有没有遗漏。日本人说在四分之一根头发上也要做文章,这文章怎样做?请专家们指教。

  5.腹腔切口准备做丁字形。切口太小,掏取脏器不方便。切口可稍大点。解剖后缝合,用纱布包缠,不影响外形完整。

  6.颅腔要不要打开,需稳妥考虑,因这与外形完整关系很大。

  7.下胸腔要揭开,否则心、肺不好取出,胸腔揭开后,关闭时可设法将骨头胶合起来。

  李亭植:我们没经验,这个方案是按常规解剖的程序安排的。关于切口的大小,由于我们主要是找病理、组织学的依据,如果不大切口可以达到目的,我同意不大切口。有的同志认为只在腹部切口,向上通过横膈膜掏胸腔内组织,可能弄不清原位。我认为位置不是重要的。有的同志提出要大切口。这样拍电影方便。我们主要也不是为了拍电影。

  张炳常:我们拍的《考古新发现》国外有反映,人家注意到我们使用的是20年代的X光机。这次解剖,技术、方法、设备各方面都要注意这个问题。关于研究骨髓的问题。日本的幸沼六郎教授是研究肿瘤的。他访华时做过一次学术报告。他们利用一个奈良时代的古尸(距今一千来年)抽出骨髓进行培养,得到了一些小颗粒。他们把现代人的肿瘤取下磨碎培养,也得出同样的颗粒。他认为这就是病毒。他给我来信建议,将2100年的这具古尸骨髓也进行一些研究。

  关于头发的研究问题。我们有个搞同位素的同志讲:拿破仑被流放到太平洋的孤岛上去之后,神秘地死去了。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死得可疑,极有可能是被谋杀,但又找不到证据。若干年之后,有人根据他保留下来的一绺头发用同位素研究,发现他是砷中毒死的。据说是拿破仑的一个卫士兼助手,将室内糊墙的纸全部涂上砷物质,拿破仑慢慢通过呼吸中毒身亡了。

  这是几个例子,目的是说明一定要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如同位素、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

  刘雪桐:方案的前31项都是必要的。这包括:

  1.X光检查,做全身骨骼摄影和断层摄影。

  2.口腔牙齿检查。建议口腔科写一个专业性报告。

  3.耳鼻检查,写出专业性报告。

  4.皮肤检查,写出专业报告。

  5.眼,根据目测,写出一个专业性报告。

  6.**,请妇产科医生写一个专业性报告。

  7.头发,如果要搞汞测定,可用最先进的中子照射的方法。北京有两个单位,太原有一个单位可做。

  沈其卫:人体的一般测量要尽量详细。对这个2100年前的人体进行全面测量,可为人类学提供材料。

  日本人重视对头发的研究可能是与研究肿瘤免疫力有关。动物中是选纯种进行肿瘤免疫力试验。而在现代人中选纯种不容易,这具2000年的古尸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体,是否企图通过头发来了解纯种人有些什么特点,在肿瘤免疫力方面收集材料。还有,血型也可以从头发中鉴定出来。

  夏鼐:是否可在脑上打个洞,或者从鼻孔和眼眶进去掏脑内物?若内脏还成形,也要用玻璃瓶保存下来,将来与尸体一道陈列。科学材料不一定强求齐全。

  王冶秋:这次解剖既要保持尸体的完整以利长期保存,又要取得科学资料,如何搞,我有几点建议:

  1.解剖之前,其他能做的工作先走一步,如X光检查等。

  2.这次解剖的目的是弄清内脏器官保存情况。如能进一步摸清是什么病死的更好。现在项目太多了,是否可减少,不一定求全。把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如能达到了解保存程度这就很有价值了。

  3.取样后,有些可在这里检查,有些可送到有关单位解决。

  4.切口不要大。先在腹部切口,然后探查,再决定下一步措施。如把胸腔打开,脊椎骨打断,头也开了,以后就不可收拾。脑盖骨不要锯开,可开小孔,开小窗。

  5.工作顺序先外后内。需要什么器材,我们打电话请国务院办公厅帮助解决。

  6.外部检查也要确保尸体安全。不要怕别人说我们设备落后,周总理讲过多次:我们是发展中的国家。最好能在湖南医学院一家解决问题,不要把老太婆东搬西运。

  7.拍纪录片要服从尸体安全。

  8.要一样样落实,不能老是坐而论道,空谈不但误国,也会误解剖一事的。

  9.外部检查,不要上报了,可以一面做外部检查,一面快速把解剖方案订出来。

  10.拍电影不要光太强,不要拍得太久。最好把参加工作的同志在同一时刻都请来,同时会诊。不要经常折腾。

  方案可搞两个:一是外部观察的,不要再报了;一是解剖的要上报。

  当天下午,会议秘书组根据专家们讨论的意见和王冶秋、夏鼐以及李振军、马琦等人的指示,很快整理出一份请示报告,电传北京。

  关于马王堆汉墓出土尸体解剖方案的请示报告

  国务院:

  遵照周总理十一月三十日关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尸体解剖问题的指示,国务院图博口王冶秋同志来到我省,召集了有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医学院、中山医学院、湖南医学院及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夏鼐等同志参加的“马王堆汉墓”出土尸体解剖座谈会。省委书记李振军同志、政工组副组长马琦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这项工作在王冶秋同志指导下、在省委领导下进行,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及解剖工作组。领导小组由李振军同志任组长,马琦同志任副组长。解剖工作以湖南医学院为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医学院、中山医学院等单位六位同志协助。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制订了如下解剖方案:

  一、尸体解剖必须在确保尸体外形的完整,更有利于长期保存的前提下进行。在解剖前后的全过程中,首先要高度重视尸体的最大可能程度的完整性,同时又要努力取出脑和内腑器官、组织,通过病理学、组织学、病原学、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等方面的检查,针对尸体组织结构的保存程度、尸体为什么能防腐、今后如何保存尸体、尸体原有的病理变化和死亡原因等医学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为了保证尸体外形的完整及有利于尸体长期保存。解剖前要做好思想、组织具体计划、物资等各项准备工作。保证解剖顺利进行。解剖场地、用具进行消毒。解剖中每一项操作都要轻细,切忌猛力牵拉。

  三、解剖前,先由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妇产科、口腔科及放射科医师,在尸体表面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重新拍摄全身X光照片,进行断层摄影,探讨内腑保存情况,使体内解剖更有的放矢。详尽收集人体测量资料。

  四、决定不按病理解剖常规严重破坏颅骨完整性的开颅方法,先在颅骨额骨鳞部手工操作进行钻孔,孔直径为三厘米,通过小孔探查,吸液取组织检查,用**镜或直视观察颅内情况。如发现保存有脑组织,结合X光检查所见。再从颅骨适当部位锯开小窗,取出脑组织。为了保存眼外形,也不从颅内破坏颅骨切取眼球后半部检查。

  五、检查胸腹部,先从剑突下腹正中做十五厘米的切口,观察内腑情况。如果腹部内腑还保存,又不便从十五厘米切口内捞出,研究腹部内腑又有重大意义,则再将上述切口向下延长,但最多达耻骨联合上。胸部心、肺,从划破膈肌,通过腹腔取出,不切断胸部肋骨取心、肺。通过腹部切口可拍摄电影记录,证实内腑的原位状态。不破坏脊椎骨的完整性,因而不切取脊髓组织。

  六、解剖工作者、电影工作者及其他有关同志,在统一指挥下,严格分工,紧密配合,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各项工作。既要认真收集各种科研材料,又要力争尽早结束尸体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减少尸体被微生物污染的机会,缩短被强光照射的时间。

  七、在取出内腑器官后,在体腔内填塞消毒敷料并放置防腐剂。选择经久耐用的丝线,采用外科缝皮的技术,认真细致将手术切口缝合好。在几个院校交流经验后,确定一种经过较长时间考验行之有效的防腐固定液的配方,将尸体浸泡于这种防腐液的玻璃棺内。尸体存放于湖南省博物馆。除检查应用外,保留部分内腑标本,与尸体一起供陈列。建立制度,规定检查指标,定期更换防腐液。责成湖南医学院解剖学教研组定期派人来检查尸体保存情况。坚持进行长期保存尸体的科学研究。当否。请审示。

  湖南省革命委员会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九日

  12月10日上午,国务院值班室将记录稿送至总理办公室。周恩来看罢,不再犹豫,当即批示:

  急送沫若、西尧两同志阅。如有不同意见或应注意事项,请郭老批注。西尧以电话告冶秋同志。

  周恩来

  1972年12月10日

  当日,郭沫若批示:

  没有不同意见,请注意探求致死的病因。并注意免受尸毒的感染。

  郭沫若

  1972年12月10日

  早在1972年6月,白荣金奉调自长沙回到北京后,在王仲殊带领下,曾到什刹海西面郭沫若的住处,汇报过马王堆汉墓发掘的情况。当时郭沫若就曾提出要防止尸毒侵袭,不要损害发掘人员的健康。如今对此事仍念念不忘,并特意叮嘱,这让参加讨论的专家、学者深为感动。

  就在周恩来、郭沫若批示的当天晚上7时20分,国务院文化组组长刘西尧办公室值班人员电话告知了在长沙的王冶秋。第二天上午,正当大家在会议室讨论解剖的具体方法以及拍摄电影与照相等注意事项时,王冶秋兴致勃勃地走进会议室,将一份电话稿高高举起说:“西尧同志办公室用电话传来了郭老的一封信。”说着,便大声宣读起来:

  郭沫若在做西汉古尸有关情况的演讲

  刘西尧同志:

  关于马王堆的尸体解剖,我想起来一件事,即吸取骨髓进行血型的鉴定(O型、A型、B型等)。此事日本人曾注意到。

  一般管状骨的两端是创生血球的地方,骨髓在骨管中想来还保存得相当良好。如就一支上臂骨或下臂骨的两端开孔取髓,便可进行检验。这样既可保存尸体的原状,也有可能鉴定出二千多年的古人的血型,为尸体解剖增添一项成果。如认为可以,请电告长沙。

  顺致

  敬礼!

  郭沫若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一日晨

  当王冶秋读到信末的日期时,故意将“晨”字拉长了语调,读得又重又富有感情。在座的几位医务人员不禁感慨地说:“郭老以为老太婆已走上手术台了,看来昨天是夜不成寐啊!”“到底是学过医的,对医学这么精通和细心,不愧是我们的老前辈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