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浪子小说 其它 漫画讲透孙子兵法(全四册)

8 等待时机,一战而定

  

  原文

  计利以听①,乃为之势②,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③也。兵者,诡道也。故能④而示之不能。

  注释

  ①计利以听:以通“已”,使。分析有利的条件,使国君听取。

  ②势:文中指有利的态势。

  ③因利而制权:因,根据。制,顺应。权,引申为机变。根据有利态势采取应变。

  ④能:可以,文中指能作战。

  译文

  分析利害条件,使意见被采纳,再造成有利的态势,作为外在辅助。所谓“势”,就是根据(战场上的)有利时机,采取应变行动。用兵,就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有能力作战的,要装作不能作战的样子。

  历史故事

  卧薪尝胆

  春秋时代,越王勾践举兵攻打吴国,最终获得胜利,并射死了吴王。吴王在奄奄一息的时候,告诉儿子夫差不要忘记国仇家恨。后来,夫差在第二次吴越之战中战胜了越国,活捉了越王勾践。

  战败之时,勾践走投无路,准备自杀。可有臣子以周文王、晋文公等忍辱负重的例子劝说他,勾践因此归顺了吴国,并在韬光养晦两年之后,被放回越国。回国之后,勾践始终不忘国耻,不停积蓄力量。二十年间,越国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抓住机会打败了吴国,而勾践也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位霸主。

  勾践

  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勾践最有名的事迹便是“卧薪尝胆”。因为这个典故,他也成为不惧怕失败与屈辱,敢于拼搏的代表人物。

  夫差

  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夫差执政期间,吴国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他虽然在与晋国的争霸中胜利,但被越国乘虚而入,并在越国再次兴兵讨伐时灭国。

  华杉详解

  孙子一共讲了十二条诡道,大多数诡道的出发点是造成对方的错误判断,引诱对方失误。可如果对方不上当,不失误,怎么办?那就等待,跟他熬。勾践为了一雪国耻,真是这么“熬”了很久,二十年后,终于等到吴国因连年征战而国力变弱,才一决胜负。

  所以想取胜,就要利用各种安排打破平衡。“能而示之不能”是其中一个方法,也是最主要的、使用最频繁且屡试不爽的方法。一旦等来了胜算,就可以出战了。

  孙子的观念是先胜后战,不胜不战。没有胜算就要等,所以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不能等待的人,总觉得要战斗才是英雄男子汉,不懂得等待是战斗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等到了,等完了,还要一战而定。战争不是打过来打过去,而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战而定。所以一战而定才是真名将,那些百战百胜的将领,等于打了一百次胜仗,还没解决问题,还要接着打!这种胜仗有什么用呢?所以百战百胜,是兵法还没入门,何况世上也极少有百战百胜的事情。

  我们做事时也是这个道理。同学们有没有过这种经验:花了很多很多时间学习了,但成绩还是提不上去。要知道,时间久不等于效率高,也不等于提高了专注力。只有时间和效率并重,花出去的时间才有价值。

  所以别被自己的“焦虑性动作”影响了,真正重要的工作只有两项:一是准备,二是等待。准备,是指积蓄自己实力;等待,就是等待时机出现。

  名家注解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李筌注:“计利既定,乃乘形势之变也,佐其外者,常法之外也。”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杜牧注:“夫势者,不可先见,或因敌之害见我之利,或因敌之利见我之害,然后始可制权而取胜也。”

  王皙注:“势者,乘其变也。”

  能而示之不能

  张预注:“实强而示之弱,实勇而示之怯,李牧败匈奴,孙膑斩庞涓之是也。”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简体
评论